图书介绍

炫耀性消费的经济学分析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炫耀性消费的经济学分析
  • 刘玉良著 著
  • 出版社: 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561055489
  • 出版时间:2008
  • 标注页数:242页
  • 文件大小:19MB
  • 文件页数:253页
  • 主题词:消费经济学-研究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炫耀性消费的经济学分析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绪论1

第一节 经济学中的消费问题1

一、马克思主义消费理论1

二、古典经济学对消费问题的论述2

第二节 炫耀性消费的含义5

一、早期对炫耀性消费现象的认识5

二、凡勃伦对炫耀性消费的论述5

三、经济学者对炫耀性消费的分析7

四、对炫耀性消费的具体界定9

五、炫耀性消费的经济学重新界定13

第三节 炫耀性消费的其他相关表述14

一、西美尔的时尚消费理论14

二、理斯曼的“他人导向”消费15

三、波德利亚的“符号”消费16

四、布迪厄的“品味”消费17

第四节 研究炫耀性消费的经济学方法及必要性20

第二章 消费心理与消费者行为21

第一节 消费心理理论概述21

一、从凡勃伦的社会心理学到消费心理学21

二、消费心理学与广告22

三、消费心理学与营销22

四、消费心理学的基本内涵23

第二节 消费者的购买行为和动机23

一、消费者购买行为的内涵23

二、消费者购买行为的心理过程24

三、马斯洛的动机形成理论25

四、麦克利兰的显示性需要理论27

五、字野政雄的需求动机理论28

六、购买动机及其类型29

七、按表现的不同特征对消费者的区分33

八、一个实例:女性的炫耀性消费行为34

第三节 消费者心理研究的方法与科学基础35

一、消费者行为研究的科学基础35

二、消费心理学的研究方法37

三、研究消费心理与消费者行为的意义40

第三章 消费者选择的经济学分析43

第一节 效用与边际效用分析方法43

一、炫耀性消费品的边际效用递减规律43

二、无差异曲线44

第二节 收入与消费45

一、预算线及其移动45

二、消费数量的确定:消费者均衡46

第三节 收入与炫耀性消费47

一、收入变动与收入消费曲线47

二、炫耀性消费品的收入提供曲线48

三、从收入提供曲线到恩格尔曲线48

四、炫耀性消费品的恩格尔曲线49

第四节 价格与炫耀性消费50

一、传统消费品的价格与消费量的关系:传统需求曲线50

二、炫耀性消费品的需求曲线51

三、炫耀性消费对价格的逆反的心理学解释52

第五节 影响消费决策的其他因素53

一、不同的社会阶层具有不同的消费权利和消费方式53

二、习惯的影响54

三、消费主义的影响54

第四章 消费水平与炫耀性消费57

第一节 消费水平的体系和测定57

一、消费水平的含义57

二、消费水平的指标体系58

三、消费水平指标体系设计的原则和基本框架59

四、消费水平的综合评价61

五、炫耀性消费水平62

第二节 影响炫耀性消费水平的因素63

一、需求方面的原因63

二、供给方面的因素66

第三节 消费阶层的水平差异与炫耀性消费67

一、当前中国各消费阶层分析67

二、不同消费阶层的实际消费能力、需求及消费愿望分析70

三、不同消费阶层消费观分析72

四、阶层消费的社会效应与炫耀性消费75

第四节 调整消费水平规范炫耀性消费的政策建议78

一、扩大就业渠道78

二、不断扩大和完善社会保障机制78

三、努力缩小收入分配差距79

四、改善消费环境80

第五章 消费结构与炫耀性消费81

第一节 消费结构及其影响因素81

一、消费结构的内涵与分类81

二、分析消费结构的意义83

三、影响消费结构的主要因素83

四、国内外消费结构研究的现状84

第二节 消费结构演变与炫耀性消费86

一、转型时期中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一般规律的表述86

二、中国消费结构升级的趋势及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88

三、中国居民消费结构的实际变化趋势90

四、消费结构中的炫耀性消费分析93

第三节 消费结构与消费结构合理化95

一、合理消费结构的含义与内容95

二、合理消费结构的标志与参照系95

三、构建合理消费结构的实践96

第六章 消费方式与炫耀性消费99

第一节 消费方式的含义及其影响因素99

一、炫耀性消费方式的含义99

二、炫耀性消费方式的类型100

三、影响居民炫耀性消费方式的因素101

四、城镇居民炫耀性消费方式转变的历史沿革102

五、城镇居民炫耀性消费方式的演变趋势104

六、城镇居民炫耀性消费方式变化的启示105

第二节 我国居民炫耀性消费群体与炫耀性消费方式研究106

一、中等收入群体炫耀性消费的状况106

二、高收入群体炫耀性消费的状况107

三、低收入群体炫耀性消费的状况109

四、农村炫耀性消费群体的消费特征109

第三节 绿色消费:抛弃消费主义的现代消费方式110

一、绿色消费的内涵111

二、绿色消费的特征112

三、绿色消费与炫耀性消费113

四、绿色消费方式的建构115

第四节 可持续消费:工业文明发展的后现代消费方式118

一、可持续消费的提出及其背景118

二、可持续消费与理性消费119

三、可持续消费对炫耀性消费观的理性引导120

第五节 休闲消费与体验消费:寻求个性发展的魅力消费方式121

一、休闲消费的兴起121

二、休闲消费的特征123

三、体验消费的发展与构成124

四、体验消费对传统炫耀性消费的替代125

第七章 消费习俗、消费流行与炫耀性消费126

第一节 消费习俗126

一、消费习俗的概念126

二、消费习俗的演变类型与特征127

三、我国消费习俗的变化128

四、消费习俗对消费者行为的影响129

第二节 消费流行130

一、消费流行的概念130

二、消费流行的特点131

三、消费流行的产生及影响132

四、消费流行与消费心理133

第三节 炫耀性消费与消费习俗、消费流行135

一、消费流行中的炫耀性消费135

二、炫耀性消费的动力机制与目的136

三、消费文化与炫耀性消费追述137

四、现代社会中炫耀性消费的发展趋势139

五、合理规划消费流行中的炫耀性消费139

第八章 消费函数理论146

第一节 绝对收入假说147

一、绝对收入假说的提出147

二、绝对收入假说的内容148

三、对绝对收入假说的评价149

四、炫耀性消费对绝对收入假说的影响150

第二节 相对收入假说150

一、相对收入假说的提出150

二、相对收入假说消费函数的主要内容151

三、对相对收入假说的评价152

四、炫耀性消费对相对收入假说的影响153

第三节 持久收入假说154

一、持久收入假说的提出154

二、持久收入假说的基本内容155

三、对持久收入假说的评价156

四、炫耀性消费对持久收入假说的影响157

第四节 生命周期假说157

一、生命周期假说的提出157

二、生命周期假说的内容158

三、对生命周期假说的评价159

四、炫耀性消费对生命周期假说的影响160

第五节 其他消费函数理论161

第六节 对西方消费理论的评价161

第七节 炫耀性消费假说164

第九章 炫耀性消费与经济增长166

第一节 经济增长理论回顾166

一、哈罗德—多玛模型166

二、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169

三、新经济增长理论(内生经济增长理论)171

第二节 消费与经济增长173

一、消费需求与社会总需求174

二、消费需求与经济增长175

第三节 炫耀性消费的效应180

一、炫耀性消费的正面效应180

二、炫耀性消费的负面效应182

三、炫耀性消费对经济增长的作用185

第十章 炫耀性消费政策188

第一节 消费政策的含义及内容188

一、消费政策的含义188

二、消费政策的内容189

第二节 消费政策的实现手段190

一、宏观消费政策手段190

二、微观消费政策手段192

三、间接的消费政策192

第三节 制定消费政策应注意的问题193

一、发挥消费政策调节经济的优势193

二、善于灵活运用多种手段调节消费193

三、尽快建立有中国特色的消费政策调控体系194

四、建立消费政策目标监测体系194

五、消费政策的选择应符合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需要194

六、加强对消费者的保护,防止消费者利益受损195

第四节 炫耀性消费政策设计195

一、建立优化合理的消费结构195

二、树立正确的消费方式198

三、理性对待消费流行201

四、树立可持续的消费观202

第十一章 消费者权益保护217

第一节 消费者权益的内涵217

第二节 加强保护消费者权益的原因220

一、加强保护消费者权益是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220

二、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是和谐社会的组成部分221

第三节 加强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的政策建议223

一、提高消费者权益保护的意识和能力223

二、加强监督,完善消费者的权益保护工作226

三、建立、完善、维护消费者权益的法律体系226

四、充分发挥工商机关的职能作用,切实加强消费者权益行政保护工作227

五、加强诚信建设,维护消费者的权益228

六、彻底消除地方保护主义229

七、完善消费者权益保护的救济途径230

八、降低消费者的维权成本231

参考文献232

后记241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