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医学免疫学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医学免疫学
  • 龚非力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科学出版社
  • ISBN:7030084675
  • 出版时间:2000
  • 标注页数:442页
  • 文件大小:20MB
  • 文件页数:447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医学免疫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节 中枢免疫器官1

一、胸腺1

二、胸腺外的T细抱发育场所5

三、骨髓6

四、骨髓外的细胞发育场所8

第二节 外周免疫器官8

一、淋巴结9

二、脾脏10

三、黏膜免疫系统12

五、淋巴细胞再循环15

四、皮肤相关淋巴组织15

第一节 免疫球蛋白的结桐17

一、免疫球蛋白的基本结构17

二、免疫球蛋白的立体结构20

三、免疫球蛋白的其他成份21

四、免疫球蛋白的水解片段22

五、免疫球蛋白的表达形式及多聚体23

第二节 抗体的异质性24

一、免疫球蛋白的类别24

二、免疫球蛋白的抗原性25

一、免疫球蛋白的生物合成与装配28

第三节 免疫球蛋白的生物合成28

二、免疫球蛋白的代谢29

第四节 免疫球蛋白基因的遗传控制29

一、免疫球蛋白的基因定应和基因库29

二、免疫球蛋白基因片段的重排32

三、免疫球蛋白的类型转换33

四、免疫球蛋白的等位基因排除现象34

五、抗体多样性及其机制34

第五节 免疫球蛋的生物学活性和特性35

一、免疫球蛋白的生物学功能35

二、五类免疫球蛋白的特性和作用37

第六节 免疫球蛋白基因超家族40

一、免疫球蛋白超家族的组成40

二、免疫球蛋白超家话分子结构特点41

三、免疫球蛋白超家族的生物学功能42

附:抗体的人工制备42

第一节 补体概述48

一、补体系统的组成和合名48

二、补体的理化性质49

第二节 补体的激活50

三、补体的代谢50

一、补体激活的经曲途径51

二、补体激活的MBL途径53

三、补体激活的旁路途径53

四、补体活化的共同末端效应55

第三节 补体活化的调控56

一、补体的自身调控56

二、调节 因子的作用57

第四节 补体受体59

三、补体受体3(RC3)60

二、补体受体2(CR2)60

一、补体受体1(CR1)60

四、补体受体4(RC4)61

第五节 补体的生物学功能62

一、补体介导的细胞溶解62

二、调理作用62

三、参与炎症反应62

四、清除免疫复合物63

五、免疫调节作用63

六、补体与其他酶系统的相互作用63

一、补体固有成分的遗传性缺陷64

第六节 补体系统与疾病64

二、补体调节 蛋白的缺陷65

三、补体受体缺陷65

第一节 细胞因子概述66

一、细胞因子的分类66

二、细胞因子的共同特点67

三、细胞因子表达与功能的调节69

第二节 细胞因子受体70

一、细胞因子受体的分类70

二、可溶性细胞因子受体72

第三节 细胞因子的生物学作用73

第四节 细胞因子与某些病理过程的关系75

一、细胞因子与炎症75

二、细胞因子与肿瘤76

三、细胞因子与移植排斥反应76

四、细胞因子与免疫性疾病76

第五节 细胞因子各论77

一、白介素77

二、肿瘤坏死因子家庭81

三、干扰素82

四、集落刺激因子83

五、趋化性细胞因子家族85

六、转化生长因子-β86

七、其他细胞因子87

第六节 细胞因子与临床88

一、细胞因子与疾病的诊断88

二、细胞因子与疾病的治疗88

三、细胞因子与疾病的预防89

第一节 参与T细胞原识别与活化的CD分子92

一、TCR-CD3复合体92

二、CD2-CD5893

三、CD495

四、CD895

五、B7-CD28/CTLA-496

六、CD4597

第二节 参与B细胞识别抗原及活化的CD分子98

一、B细胞抗原受体99

二、CD19100

三、CD20100

四、CD21101

六、CD40与CD40L102

五、CD22102

第三节 免疫球蛋白FC受体103

一、FC受体的种类104

二、FC受体生物学功能105

第一节 各类黏附分子的特性108

一、选择素家庭108

二、黏蛋白样家庭110

三、整合素家庭110

四、免疫球蛋白超家庭114

五、钙依赖黏附素家庭116

一、黏附分子的免疫学作用117

六、其他黏附分子117

第二节 黏附分子的生物学作用117

二、黏附分子的其他生物学作用120

第三节 黏附分子与临床121

第一节 概述125

一、MHC的基本概念125

二、小鼠MHC--H-2复合体126

第二节 人类MHC--H-2复合体127

一、HLA复合体定位及结构127

二、HLA等位基因及编码产物的分类与合名131

三、HLA复合体遗传特征133

一、HLA抗原的分子结构136

第三节 HLA抗原系统136

二、HLA分子-抗原肽复合物138

三、HLA抗原的表达及其调控141

第四节 MHC的功能142

一、参与抗原加工和提呈143

二、MHC分子的其人隆物学作用143

第五节 HLA与医学的关系144

一、HLA与疾病相关性144

三、HLA与器管移植148

二、HLA抗原表达异常与疾病的关系148

四、HLA的其他临床意义149

五、HLA与法医149

第一节 T淋巴细胞150

一、T细胞的分化发育150

二、T细胞的表面标志153

三、T细胞亚群及功能154

第二节 B淋巴细胞160

一、B细胞的分化发育160

二、B细胞的表面标志162

三、B细胞亚群及功能164

一、NK细胞的一般特征165

第三节 大颗粒淋巴细胞165

二、NK细胞的主要生物学功能168

附:其他淋巴细胞168

第一节 抗原提呈细胞171

一、树突状细胞171

二、单核吞噬细胞系统176

三、B细胞的抗原提呈功能179

四、兼职抗原提呈细胞179

一、骨髓干细胞182

第二节 其他免疫相关细胞182

二、中性粒细胞183

三、嗜酸粒细胞185

四、嗜碱粒细胞185

五、红细胞186

第一节 抗原概述187

一、抗原的性质187

二、抗原特异性189

三、抗原的种类193

四、诱导免疫细胞增生的其他成分195

一、溶酶体提呈途径(MHC-H类分子途径)199

第二节 抗原提呈199

二、胞质溶胶提呈算什么(MHC-H类分子途径)202

三、非经曲MHC分子提呈途径204

第一节 免疫应答概述206

一、免疫应答的概念及类型206

二、免疫应答的一般规律206

一、T细胞对抗原的识别208

二、T细胞活化的信号要求208

第二节 T细胞介导的免疫应答208

三、T细胞活化的胞内分子机制210

四、T细胞介导的效应213

第三节 B细胞介导的免疫应答217

一、B细胞对TD抗原的免疫应答217

二、B细胞对TI抗原的免疫应答221

第四节 其他免疫细胞应答和效应机制222

第一节 免疫耐受概述225

一、基本概念225

二、免疫耐受形成的条件227

一、T细胞免疫耐受229

第二节 免疫耐受的机制229

二、B细胞免疫耐受231

三、其他免疫细胞在耐受中的作用233

第三节 免疫耐受的维持与破坏234

第四节 人工诱导免疫耐受235

第五节 研究免疫耐受的意义238

第一节 基因水平的免疫调节241

第二节 分子水平的免疫调节242

一、可溶性免疫分子的调节作用242

二、免疫细胞表面膜分子的调节作用244

一、T细胞的免疫调节作用248

第三节 免疫细胞的调节作用248

二、B细胞的免疫调节作用249

三、巨噬细胞的免疫调节作用250

四、NK细胞的免疫调节作用250

第四节 独特网络的免疫调节作用251

一、独特型和抗独特型网络的形成和特点251

二、独特型网络与免疫调节252

第五节 神经-内分泌-免疫调节网络253

一、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概述253

二、神经与内分泌系统对机体免疫功能的调节254

三、免疫系统对神经及内分泌功能的调节256

第一节 细胞凋亡概述258

一、细胞凋亡的形态学特点258

二、细胞凋亡的生化改变259

三、细胞凋亡常用检测方法260

四、细胞凋亡的调控261

五、细胞凋亡的诱导剂和抑制剂264

六、主要死亡受体介导的胞内信号传递途径265

第二节 细胞凋亡与免疫生理267

一、细胞凋亡与T细胞267

二、细胞凋亡与B细胞268

三、细胞凋亡与淋巴细胞的细胞毒作用269

第三节 细胞凋亡与免疫病理269

一、细胞凋亡与自身免疫病269

二、细胞凋亡与病毒感染270

三、细胞凋亡与肿瘤271

第一节 概述273

一、非特异性免疫273

二、特异性抗感染免疫275

第二节 抗细菌感染免疫277

一、细菌的致病因素278

二、抗菌性免疫机制279

一、病毒的致病机制280

第三节 抗病毒感染免疫280

二、抗病毒感染的免疫机制281

第十六章 超敏反应284

第一节 I型超敏反应284

一、发病机制284

二、临床上常见的I型超敏反应性疾病289

三、个体差异性290

四、I型超敏反应的防治原则291

一、发病机制292

第二节 II型超敏反应292

二、常见的II型超敏反应性疾病293

第三节 III型超敏反应295

一、发病机制295

二、常见的免疫复合物病298

第四节 IV型超敏反应299

一、发病机制299

二、常见的IV型超敏反应性疾病301

三、IV型超敏反应的局部与全身反应301

一、各型超敏反应的特征及比较302

二、各型超敏反应与疾病发生发展的关系302

第五节 各型超敏反应比较及其相互关系302

第一节 概述304

一、基本概念304

二、自身免疫病的分类与特征305

第二节 异常自身免疫应答的发生机制307

一、自身抗原方面的因素307

二、免疫活性细胞方面的因素308

三、免疫调节机制紊乱311

五、遗传因素312

四、生理性因素312

第三节 自身免疫病组织损伤机制313

第四节 自身免疫病举例314

一、系统性红斑狼疮314

二、甲状腺毒症315

第一节 概述317

一、免疫缺陷病的分类317

二、免疫缺陷病的特点318

三、免疫缺陷病的治疗原则318

第二节 原发性免疫缺陷病319

一、原发性B细胞免疫缺陷病319

二、原发性T细胞免疫缺陷病321

三、原发性联合免疫缺陷病323

四、原发性吞噬细胞缺陷325

五、原发性补体缺陷326

第三节 继发性免疫缺陷病327

一、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327

二、免疫系统增生引起的免疫功能缺陷330

第一节 同种器官移植排斥的机制333

一、同种移植排斥反应机制的一般概念333

二、单向移植排斥335

三、微嵌合状态与双向移植排斥338

一、宿主抗移植物反应340

第二节 移植排斥反应的类型340

二、移植物抗宿主反应342

三、排斥反应的特殊情况343

第三节 移植排斥反应的防治原理344

一、供者的选择344

二、移植物或受者的预处理345

三、抑制受者的免疫应答346

四、移植后的免疫监测347

第四节 移植免疫学实验研究进展概述347

一、诱导同种异体移植耐受的实验研究347

二、异种移植的实验研究350

第一节 肿瘤相关基因及其产物353

一、肿瘤相关基因354

二、肿瘤相关蛋白质的免疫原性355

第二节 机体抗肿瘤的免疫效应机制360

一、机体抗肿瘤的细胞免疫机制360

二、机体抗肿瘤的体液免疫体制363

第三节 肿瘤逃避机体免疫攻击的机制364

第四节 肿瘤的免疫学检测366

一、肿瘤患者的免疫学诊断366

一、肿瘤特异性主动免疫治疗367

第五节 肿瘤的免疫治疗367

二、评估肿瘤患者免疫功能状态367

二、基于抗体的靶向治疗369

三、细胞因子治疗371

四、过继性细胞免疫治疗371

五、肿瘤的基因治疗372

第一节 免疫细胞的检测375

一、免疫细胞的分离和纯化375

二、淋巴细胞及其亚群的检测379

三、免疫细胞功能测定380

一、免疫球蛋白的测定383

第二节 免疫分子的检测383

二、补体测定384

三、细胞因了及其受体的检测385

四、黏附分子的检测388

第三节 免疫相关基因的检测388

一、细胞因子基因组DNA或MRNA的检测389

二、BCR及TCR克隆性基因重排分析389

三、HLA等位基因分型技术390

第四节 免疫学检测常用的标记技术391

一、免疫荧光技术392

二、放射免疫测定393

三、免疫酶标技术394

四、发光免疫技术397

五、免疫金标记技术398

附录399

一、CD分子的主要特征399

二、细胞因子及其受体408

三、趋化性细胞因子及其受体410

四、免疫学相关网址412

免疫学词汇414

参考文献434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