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宽带通信网信令及测试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宽带通信网信令及测试
  • 陈讯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
  • ISBN:7115099561
  • 出版时间:2002
  • 标注页数:218页
  • 文件大小:8MB
  • 文件页数:229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宽带通信网信令及测试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综合业务数字网ISDN及ISUP概述1

1.1 ISDN概述1

1.2 ISDN网络构成1

1.2.1网络1

1.2.2编号2

1.2.3信令2

1.3 ISUP概述2

1.3.1功能2

1.3.2 ISUP与MTP的功能接口3

1.3.3端到端的信号3

1.3.4消息和信号的一般功能3

1.4 ISUP信令消息编码格式14

1.5中国ISUP信令消息类型16

第二章 综合业务数字网ISUP信令流程18

2.1 ISUP与TUP之间的配合18

2.2 ISUP至TUP的信令方式21

2.3 ISUP与中国No.1之间的配合24

第三章 综合业务数字网ISDN及ISUP测试31

3.1综合数字网ISDN(2B+D)接通率验收测试31

3.2综合数字网ISDN(30B+D)接通率验收测试32

3.3综合数字网ISUP信令测试33

第四章 综合业务数字网ISDN及ISUP测试参数35

4.1使用Am2B作ISDN(2B+D)测试参数35

4.2使用Am2-dXe作ISDN(30B+D)测试参数37

4.3使用Am2-S7e作ISUP信令测试参数38

第五章 综合业务数字网ISUP智能网测试40

5.1 ISUP智能网性能指标测试40

5.2 ISUP-IN 300测试参数(ISUP信令系统)42

5.3 ISUP-IN 600测试参数(ISUP信令系统)44

5.4 ISUP-IN 800测试参数(ISUP信令系统)46

第六章 宽带综合业务数字网(B-ISDN)49

6.1引言49

6.2 ISDN的定义49

6.3窄带综合业务数字网(N-ISDN)49

6.4宽带综合业务数字网(B-ISDN)49

6.5综合业务数字网的特点50

6.6 N-ISDN能提供的业务50

6.6.1端到端的电信业务50

6.6.2承载业务51

6.6.3补充业务51

6.7 B-ISDN的主要业务51

6.8 ISDN的网络功能51

6.8.1 N-ISDN网络的传输功能52

6.8.2 B-ISDN网络的传输功能52

6.9 N-ISDN和B-ISDN传输模式的比较52

第七章 宽带综合数字网及ISUP的概念53

7.1 ISUP的基本功能53

7.2 ISUP的信令消息与格式53

7.2.1 ISUP消息的分类53

7.2.2 N-ISUP的消息结构54

7.2.3 B-ISUP的信令消息结构54

7.3 B-ISDN用户部分的消息55

7.4 B-ISDN用户部分的参数55

第八章 B-ISDN与N-ISDN的互通57

8.1引言57

8.2 B-ISDN与N-ISDN的关系57

8.3 B-ISDN的思路57

8.4网间互通的基本要求57

8.4.1网间互通要解决的问题57

8.4.2互通网络间的差别58

8.5网间互通的定义58

8.6网间互通的研究58

8.7网结构与互通的关系59

8.8 B-ISDN与N-ISDN间的互通流程59

8.9总结60

第九章 N-ISUP与B-ISUP的互通61

9.1引言61

9.2 N-ISUP与B-ISUP互通的信令配合61

9.3互通的基本原则62

9.4 N-ISUP与B-ISUP的信令流程62

9.4.1 N-ISUP与B-ISUP的信令流程62

9.4.2基本呼叫控制的信令配合63

9.4.3补充业务的信令配合71

9.5 B-ISUP与N-ISUP的信令流程76

第十章 宽带数据交换(S12-P35)82

10.1引言82

10.1.1多时隙信元(MSC)82

10.1.2宽带与窄带的融合83

10.1.3 P3S性能指标83

10.2 P3S核心——交换网络84

10.2.1多通道自选路由84

10.2.2 SM64的构成85

10.2.3 8平面和4平面交换网络86

10.3窄带与宽带的交换机理88

10.4强化可靠性及可维护性89

10.4.1强化可靠性89

10.4.2强化可维护性90

10.5 P3S机架结构90

10.6 P3S的发展91

第十一章 P3S测试92

11.1引言92

11.2 P3S主要测试指标92

11.3 P3S测试方法92

11.4应用模拟呼叫器测试P3S性能的有关参数93

第十二章 IP电话概述96

12.1引言96

12.2 Internet电话网关的分解方案100

12.2.1分解方案的体系结构100

12.2.2媒体设备控制协议(MDCP(Media Device Control Protocol))100

12.3 IP电话(IP传真)的体系结构102

12.4 IP电话(IP传真)系统的主要设备及功能103

12.4.1用户电话(普通传真机)104

12.4.2 PSTN104

12.4.3网关104

12.5业务管理终端106

12.6管理中心106

12.7用户数据库108

第十三章 IP电话的通信过程109

13.1呼叫建立过程109

13.1.1国内呼叫110

13.1.2国际呼叫115

13.2通信115

13.3拆线116

13.4 IP传真的通信流程118

第十四章 IP电话接入论证与授权119

14.1用户数据登记119

14.2用户接入论证与授权119

14.3电话(传真)→电话(传真)的接入论证与授权120

14.4电话(传真)→PC的接入论证与授权121

14.5 PC→电话(传真)的接入论证与授权121

第十五章 IP电话地址解析123

15.1电话(传真)→电话(传真)的地址解析123

15.2 PC→PC的地址解析124

15.3 PC→电话(传真)的地址解析124

第十六章 IP电话(IP传真)的编号126

16.1普通电话(普通传真机)经由IP网到普通电话(普通传真机)的通信126

16.2普通电话(普通传真机)到PC126

16.3 PC到普通电话(普通传真机)126

第十七章 IP电话的计费与结算127

17.1电话(传真)→电话(传真)和电话(传真)→PC的计费127

17.2 PC→电话(传真)127

17.3计费信息内容127

17.4记帐卡用户计费过程128

17.5计费中心功能128

第十八章 IP电话的通信协议129

18.1用户注册129

18.1.1管理终端将用户数据向管理中心注册登记129

18.1.2管理终端将用户数据从管理中心处注销130

18.1.3管理终端修改用户终端数据,向管理中心提出请求131

18.2接入论证与授权132

18.3地址解析命令134

18.4呼叫过程135

18.4.1呼叫建立(call setup)135

18.4.2呼叫处理正在进行中(call proceeding)136

18.4.3回铃(Alerung)136

18.4.4连接(connect)137

18.4.5用户信息(User Information)138

18.4.6拆线(Disconnect)138

18.4.7释放(Release)138

第十九章 IP电话的语音编码和传真的帧结构139

19.1概要139

19.2音频打包结构139

19.3传真的帧结构141

第二十章 IP电话的网络管理145

20.1网络管理方式145

20.2网络管理对象145

20.3网管接口协议145

20.4网管接口信息模型145

20.5网络管理145

20.5.1配置管理145

20.5.2性能管理146

20.5.3故障管理146

20.5.4安全管理146

第二十一章 IP电话的业务管理147

21.1用户管理系统147

21.2网关管理系统147

21.3业务统计系统147

21.4系统安全性147

21.4.1网络安全147

21.4.2数据库安全148

21.4.3系统设备安全148

21.4.4信息传输安全148

21.4.5访问记录148

21.4.6业务流安全148

第二十二章 IP电话(IP传真)的QoS149

22.1概述149

22.1.1话音质量对时延和丢包的要求149

22.1.2 IP传真对时延和丢包的要求150

22.2 RSVP151

22.3 RTCP的收、发报文152

第二十三章 IP电话的测试155

23.1 IP电话的拨号和寻址155

23.2 IP电话Gateway(网关)与Gatekeeper之间的通信协议的测试155

23.3 IP电话G.K与G.K之间的通信协议的测试155

23.4 IP电话的接入论证和授权的测试155

23.5 IP电话计费的测试156

23.6 IP电话呼叫建立响应的测试156

23.7语音质量的测试156

23.8 IP电话环路时延的测试156

23.9 IP电话回波抵消的测试157

23.10 IP电话能力集交换的测试157

23.11网络不同流通量条件下,IP电话的性能157

23.12多音频信号通过IP电话系统的能力157

23.13 IP电话实际码率的测试157

23.14在有丢包的情况下,各种算法抗误码能力的测试158

23.15服务质量测试158

23.16应用模拟呼叫器对IP性能指标测试参数158

第二十四章 ADSL宽带接入网及其测试163

24.1概述163

24.2 ADSL技术介绍163

24.2.1 ADSL基本原理163

24.2.2 ADSL系统结构163

24.3 ADSL技术方案165

24.3.1总体描述165

24.3.2 ADSL网络结构165

24.3.3 ADSL网管166

24.3.4宽带接入服务器167

24.4 ADSL用户管理中心(SMC)167

24.4.1用户管理168

24.4.2计费168

24.4.3结算168

24.4.4系统管理169

24.5 ADSL地址分配、业务应用169

24.5.1 IP地址分配与管理169

24.5.2智能化信息小区169

24.5.3 ADSL各类应用和增值业务170

24.6 ADSL测试172

24.6.1 ADSL测试仪“MODEL500GAZELLE”介绍172

24.6.2 ADSL典型配置及测试基本连接示意图173

24.6.3 ADSL测试器技术性能174

24.6.4 ADSL测试仪测试过程简述174

24.6.5 ADSL测试过程175

24.6.6 ADSL测试项176

24.7 ADSL的应用方式181

24.7.1内置式CP(I接口)ADSL网络接口卡181

24.7.2外置式ADSL网络MODEM182

24.7.3 ADSL路由器184

24.7.4点对点的ADSL传输设备184

附录1 H.323 UU-PDU和RAS命令参数186

附录2 IP传真IFP和UDP的ANS.1标记法207

附录3 IP网实时传真流程210

附录4 参考文献214

附录5 缩略语215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