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公共政策 上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公共政策》编写组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
- ISBN:7507821196
- 出版时间:2002
- 标注页数:268页
- 文件大小:29MB
- 文件页数:605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公共政策 上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公共政策概述3
第一章 公共政策概述3
第一节 公共政策的界定3
一、公共政策的涵义3
第一篇 理解公共政策3
第一篇 理解公共政策3
二、公共政策的特点5
三、公共政策的内容和分类6
第二节 公共政策的过程7
一、公共政策问题的形成8
二、公共政策的制定10
三、公共政策执行11
四、政策评估13
五、政策调整15
六、政策终结15
第三节 公共政策的主体和客体16
一、公共政策主体17
二、公共政策客体22
第二篇 经济政策27
第二章 财政政策27
一、财政政策的内涵27
第一节 财政政策概述27
第二篇 经济政策27
第二章 财政政策27
二、财政政策的基本特征和主要功能29
三、财政政策的类型33
一、财政政策的目标体系40
第二节 财政政策目标40
二、财政政策各目标之间的冲突和协调50
第三节 财政政策的工具53
一、财政政策的工具53
二、财政政策乘数效应59
一、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的背景63
第四节 现阶段我国启动经济的积极财政政策63
二、“积极财政”的政策措施66
三、积极的财政政策应有配套措施来落实69
第一节 货币制度与货币政策71
一、货币制度71
第三章 货币政策71
第三章 货币政策71
二、中国的货币政策72
三、货币政策决策机构75
四、货币政策在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中的作用76
第二节 我国目前的货币政策78
一、我国的货币政策工具78
二、通货紧缩及其治理措施80
三、人民币的自由兑换84
一、70年代以来西方国家的货币政策86
第三节 我国货币政策的调整与完善86
二、供给型货币政策向双向型货币政策的调整88
三、货币政策的透明化89
四、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渠道92
第四章 产业政策98
第四章 产业政策98
第一节 产业政策的基本原理和体系98
一、产业政策的含义98
二、实施产业政策的作用100
三、产业政策的体系102
四、产业结构与产业政策104
第二节 我国产业政策现状106
一、我国产业政策的简要历史回顾106
二、当前产业政策支持的投资领域和制定的原则108
三、我国产业政策实施中的问题与矛盾109
第三节 我国新时期的产业政策114
一、积极应对入世的挑战114
二、知识经济与我国的产业政策115
三、西部大开发与产业政策的调整118
第五章 外资政策121
第一节 外商投资与外资政策121
一、我国利用外资的基本原则和方针121
第五章 外资政策121
二、中国吸收外资的基本政策125
三、当前进一步鼓励外商投资的政策128
四、国际直接投资131
五、外商投资企业管理程序133
一、中国引资经济效果的评价指标的选择134
二、中国引资经济效果的评述134
第二节 我国利用外资的现状分析134
三、我国利用外资的基本经验和不足140
第三节 新形势下我国外资政策的完善与发展143
一、中国入世后开放领域内外无别143
二、西部吸引外资的有利条件144
三、西部开发呼唤外资政策的重大调整146
四、加快西部开发的外资政策选择148
第一节 国际贸易理论和外贸政策153
一、自由贸易理论综述153
第六章 外贸政策153
第六章 外贸政策153
二、保护贸易理论综述157
三、国际贸易政策的基本类型161
第二节 发展中国家的外贸政策162
一、两种发展战略下的外贸政策的差异163
二、发展中国家实行贸易保护政策的原因164
三、对东亚奇迹的反思165
第三节 我国的外贸体制改革167
一、外贸体制改革的必要性167
二、我国对外经济贸易体制改革的内容170
第四节 新时期我国外贸政策的调整174
一、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所需进行的外贸政策调整174
二、加强中国的反倾销工作176
第七章 经济特区政策180
一、经济特区概述180
第一节 对外开放与经济特区180
第七章 经济特区政策180
二、中国经济特区的目标设计181
三、特区作用的基本方式184
第二节 经济特区的发展历程186
一、世界经济特区的形成发展概况186
二、世界经济特区产生和发展的基本动因188
三、中国经济特区的发展历程190
第三节 经济特区政策的重新调整192
一、特区的现实困境193
二、特区还要继续“特”下去195
三、经济特区政策的调整与发展197
第八章 农业经济政策200
第八章 农业经济政策200
第一节 农业基本经营制度201
一、建国以来我国农业基本经营制度的变迁201
二、“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的内容204
第二节 农村土地政策206
一、农村土地所有政策206
二、农村土地利用政策208
三、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政策211
第三节 乡镇企业发展政策213
一、乡镇企业发展政策的演变213
二、乡镇企业的二次创业216
第四节 农业财政政策221
一、农业财政政策221
二、农业信贷政策223
第五节 农业产业化政策227
一、农业产业化的内涵227
二、农业产业化的过程228
三、农业产业化政策的内容230
第六节 农业流通政策234
一、农业生产资料供销政策234
二、农产品流通政策237
三、农产品国际贸易政策239
第九章 可持续发展政策242
第一节 可持续发展概述242
一、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和内涵242
第九章 可持续发展政策242
二、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形成背景245
第二节 国外可持续发展政策248
一、世界可持续发展政策概述248
二、一些国家的可持续发展政策250
第三节 中国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难题252
一、人口压力253
二、资源压力253
四、产业压力254
五、政治社会压力254
三、生态环境压力254
第四节 中国的可持续发展政策255
一、中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政策的要求256
二、可持续发展的具体实施政策258
三、可持续发展的国际合作260
第五节 中国可持续发展政策的完善261
一、关于农业261
二、政策上的改进263
三、公众参与的可持续发展265
第三篇 政治政策271
第十章 国防政策271
第十章 国防政策271
第三篇 政治政策271
一、“积极防御,防敌突袭”战略272
第一节 我国国防战略的调整272
二、“准备早打、大打、打核战争”275
三、“应付和打赢局部战争”276
一、战略转变的背景278
第二节 新时期我国的国防战略与国防政策278
二、新时期我国的国防政策280
三、中国政府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284
四、新时期我国的国防建设287
第十一章 外交政策292
第十一章 外交政策292
第一节 外交政策类型292
一、霸权主义外交政策293
二、依附性外交政策294
三、不结盟外交政策295
四、独立自主外交政策296
第二节 建国以来我国外交政策的演变298
一、建国初期的“一边倒”政策(1949年建国~50年代中期)298
二、60年代的“两个拳头打人”政策(50年代后期~60年代末期)300
三、70年代的“一条线、一大片”政策(60年代末~70年代末)302
四、80年代以来的全方位外交政策(80年代至今)304
第三节 新的时代特征及我国外交战略构想308
一、明确新时期中国外交战略的中心目标311
二、构建新时期中国外交战略的基本原则和方针政策312
第十二章 社会团体政策317
第十二章 社会团体政策317
第一节 社会团体概述317
一、社会团体的内涵和特征317
二、社会团体存在的原因分析318
三、政治意义上的社会团体及其重要性320
四、利益集团及其分类323
第二节 美国政治中的利益集团效应325
一、利益集团的正效应325
二、利益集团的负效应328
一、中国社会团体政治结构331
第三节 中国的社会团体概况331
二、中国的主要社会团体334
三、中国社会团体的特点335
第四篇 社会政策341
第十三章 收入分配政策341
第四篇 社会政策341
第十三章 收入分配政策341
第一节 收入分配政策概述341
一、收入分配政策的含义341
二、收入分配的原则343
三、收入分配政策与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344
第二节 我国现行的收入分配政策346
一、我国收入分配政策的发展历程347
二、我国收入分配的现状特点348
三、中国收入分配 差距现状351
第三节 我国收入分配政策的调整与优化355
一、采取措施,缩小地区差距355
二、缩小城乡差距357
三、完善收入再分配调节政策359
四、建立经营者收入分配激励和约束机制,探索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具体途径和办法361
第十四章 就业政策362
第一节 各国就业政策概述362
一、日本的就业政策362
第十四章 就业政策362
二、英国的就业政策364
三、北欧国家的就业政策367
四、阿根廷的就业政策370
第二节 我国就业政策现状371
一、我国劳动力就业现状371
二、对城镇化道路的分析373
三、中国就业政策的目标与基本思路375
第三节 我国就业政策的完善与发展379
一、经济发展是解决失业与再就业问题的根本379
二、加快社会保险制度建设,完善社会保障机制380
三、大力发展第三产业381
四、转变下岗职工择业和创业观念,鼓励下岗者自谋职业,鼓励自创个体和私营企业382
五、优化就业服务手段383
六、规范职业教育,发展职业培训,加大职业培训资金投入384
第十五章 社会保障政策386
第十五章 社会保障政策386
第一节 经济社会转型对社会保障改革的要求386
一、社会保障的作用386
二、几国社会保障制度模式的简介388
三、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原则390
四、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现状392
第二节 我国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建构394
一、中国二元经济结构与农村低水平的社会保障394
二、农村建立社会保障的意义397
三、加快建设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对策399
第三节 转型时期社会保障政策及制度的完善402
一、市场经济的完善需要健全的社会保障制度402
二、西方发达国家社会保障制度的考察405
三、新型社会保障制度的目标模式405
四、社会保障体系改革的措施407
第十六章 扶贫政策411
第十六章 扶贫政策411
第一节 我国贫困地区的分布411
一、我国贫困地区的分布412
二、贫困地区分布的主要特征413
第二节 贫困的原因分析416
一、自然条件恶劣417
二、人口数量庞大,人的素质比较低417
三、生产技术水平落后418
四、产业结构单一418
五、社会基础设施滞后419
第三节 国家的扶贫政策420
一、我国扶贫战略的三次重大变化420
二、我国扶贫的具体政策选择428
三、我国扶贫工作的成就431
四、新世纪我国实施的扶贫计划432
第十七章 人口政策436
第十七章 人口政策436
第一节 人口政策概述436
一、人口政策及其特征436
二、人口政策类型437
第二节 国外人口政策442
一、国外人口政策概述442
二、一些国家的人口政策444
第三节 中国人口政策448
一、中国人口政策的形成和完善448
二、中国的人口问题及其负面效应450
三、中国人口政策的价值取向451
四、中国人口政策的内容455
五、实施人口政策的条件456
第四节 少数民族的人口政策457
一、少数民族人口政策的特殊性和现实基础457
二、少数民族人口政策的具体内容458
第十八章 环境政策461
第一节 环境问题461
一、世界环境问题461
第十八章 环境政策461
二、我国的环境问题464
第二节 国外环境政策概述467
一、环境保护的政策手段467
二、各国的具体环境政策470
第三节 我国的环境政策474
一、我国环境政策的原则474
二、一些重要的环境政策476
第四节 我国环境保护的主要制度479
一、环境质量影响评价制度479
二、“三同时”制度481
三、许可证制度481
四、排污收费制度483
六、环境事故报告制度485
五、限期治理制度485
第五篇 科技文教政策489
第十九章 科技政策489
第一节 科技发展与现代科技政策489
一、科技与科技发展489
第五篇 科技文教政策489
第十九章 科技政策489
二、现代科技政策的起源与概念493
三、现代科技政策的内容与形式494
四、科技政策的作用与意义495
一、英国的科技政策497
第二节 外国主要科技政策的借鉴与我国现代科技政策497
二、美国的科技政策498
三、日本的科技政策500
四、我国科技政策的制定502
五、我国现代科技政策504
第三节 科技体制演变与体制改革的效果评价510
一、我国科技体制改革的历程和主要措施511
二、科技体制改革的成效512
三、科技体制改革中存在和面临的问题514
第四节 转轨时期我国科技政策的进一步完善515
一、宏观科技管理体系的建立516
二、科教兴国与可持续发展战略517
三、深化科技体制改革519
第二十章 教育政策521
第一节 教育与发展521
第二十章 教育政策521
一、教育与社会发展521
二、教育与经济发展524
三、教育与文化发展529
第二节 国外教育政策531
一、法国的教育政策531
二、美国的教育政策535
三、日本的教育政策539
四、苏联的教育政策544
第三节 我国教育发展的现状和未来545
一、我国教育发展的优势545
二、我国教育发展的不利因素547
三、我国教育发展的未来549
一、我国教育政策的作用550
第四节 我国的教育政策550
二、我国教育政策的主要内容552
第一节 文化政策560
第二十一章 文化、体育与卫生政策560
一、文化560
第二十一章 文化、体育与卫生政策560
二、我国的文化政策561
第二节 体育政策569
一、我国的体育事业569
二、我国的体育政策571
第三节 公共卫生政策573
参考文献576
参考文献576
热门推荐
- 2495666.html
- 2895576.html
- 1914830.html
- 385902.html
- 756666.html
- 425607.html
- 3164661.html
- 2488320.html
- 2397491.html
- 149716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93423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01941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71465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26815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50511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69690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08044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12523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95383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4035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