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纵览世界风云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纵览世界风云
  • 高放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
  • ISBN:7506809710
  • 出版时间:2002
  • 标注页数:997页
  • 文件大小:41MB
  • 文件页数:1020页
  • 主题词:国际形势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纵览世界风云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自序:纵览世界风云 认清世界潮流1

一、为何、如何编纂本书和全书梗概1

二、紧跟世界六大进步潮流,争当促进派7

一、世界新变化与新走向21

万国风采,尽情博览——《万国博览》一书的六个特点21

新技术革命是震撼社会、震撼世界的大杠杆——评《大杠杆——震撼社会的新技术革命》27

一、对技术革命历史与当代新技术革命现状以及美、日、苏三个技术大国的经验应该怎么看27

二、技术革命与科学革命、教育革命、产业革命、社会革命是什么关系30

三、信息社会不过是工业社会的高级形态32

我们为什么要写书评论托夫勒著《第三次浪潮》33

如何全面评价《第三次浪潮》37

一、托夫勒其人其书39

大学毕业后为“寻找无产阶级”而当工人39

当记者、编辑,转向为资产阶级效劳42

当作家、教授,出版《第三次浪潮》等书,扬名天下43

为什么从相信马克思主义变为反对马克思主义47

二、如何看待《第三次浪潮》的基本观点48

“三次浪潮”理论的表面性和片面性48

所谓“信息社会”不过是“工业社会”的高级阶段53

“硅谷”是什么样的“信息社会”的典型56

鼓吹“信息社会”论的要害是为资本主义私有制辩护60

未来社会将是“生物工程社会”63

三、《第三次浪潮》有哪些值得借鉴和思考之处68

带来了新的信息,提示了新的发展战略68

提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十种矛盾70

什么是托夫勒的“实托邦”理想国73

促使我们去发展马克思主义,迎接伟大的新世纪77

形象的说法并非科学的论断——简评托夫勒对资本主义社会十大矛盾和世界历史发展三次浪潮的看法81

要善于借鉴西方各种思潮中的有益成分——《评〈第三次浪潮〉》重印跋语86

怎样看待托夫勒的《第三次浪潮》——答《科技日报》记者问92

抓住科技革命机遇就能成为世界强者——《谁是未来世界的强者》评介96

世界市场是现代化的“宽门”或“窄门”——纪念《共产党宣言》出版150周年98

一、世界市场为资本主义现代化开辟了新天地,是资本主义走向灭亡的“宽门”98

二、世界市场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开辟了更新天地,是社会主义通往永生的“窄门”102

20世纪世界民主与专制两种政治体制的消长107

一、20世纪上半叶民主战胜专制的第一次浪潮和专制势力的反扑107

二、20世纪中叶民主战胜专制的第二次浪潮和专制势力的回潮112

三、60年代以来民主战胜专制的第三次浪潮,民主化已蔚为世界发展洪流119

四、社会主义国家的民主建设与专制渗透125

关于阶级观点和阶级分析的对话录134

一、当代世界应该怎样看待马克思主义的阶级观134

二、马克思主义阶级观的来源和优越性何在137

三、究竟什么是阶级,以什么标准来划分阶级142

四、对当今西方各派的新阶级论应该怎么看144

五、当今世界最大的变化是出现了五颜六色衣领的工人阶级146

六、当今如何看待中间阶级的扩大化和资产阶级的多层次化150

如何认清当代资本主义社会阶级结构的新变化154

蓝领工人—白领工人—金领工人—灰领工人—粉领工人—黑领工人160

五颜六色衣领的工人160

当代世界资本主义发展到了什么新阶段163

一、当代世界资本主义是社会资本主义,它已超越列宁所讲的帝国主义阶段163

二、当代社会资本主义的六个基本特征166

三、认清当代世界资本主义是社会资本主义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173

如何重新认识世界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高放教授访谈录179

一、世界资本主义的历史进程可以分为四个阶段180

二、当今资本主义社会为什么有社会主义因素在逐步增长?资本主义为什么有长久的生命力183

三、我对社会主义的认识半个多世纪来经历了三次变化186

四、世界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也可以分为四个阶段188

一、什么是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以及两者的四种关系191

如何重新认识世界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历史命运191

二、不发达国家实现社会主义必须遵循特殊规律194

三、资本主义生命力的奥秘何在200

三个时代,三种战略204

一、自由资本主义时代: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204

二、垄断资本主义时代:全世界无产者和被压迫民族联合起来205

三、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和平共处的社会资本主义时代:全世界无产者、劳动者和全体进步人类联合起来206

战后世界两极格局发生剧变的根本原因209

一、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对内坚持改革、对外调整关系,促进了新科技革命210

二、苏联改革不力、对外封闭,致使科技落后、国力减弱213

三、今后世界将从多极化走向多元化218

冷战之后世界大势是“战”还是“和”220

一、《走出冷战》一书的要点、特点、优点、疑点和缺点221

二、对冷战之后世界大势八种观点的评析224

就当前九个国际问题答记者问235

1993年底对世界形势的展望240

对1996年国际形势的几点看法246

“全球化”一词的由来248

再谈“全球化”一词的由来252

全球化与世界前景255

从全球化浪潮看新世纪、新千年、新世界258

一、全球化的三个浪潮及其原动力和主动力259

二、全球化与现代化的关系以及太空化、宇宙化的前景262

三、全球化浪潮不断给世界带来大进步和新灾难264

四、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消除全球化的灾难,把全球化推向新胜境268

五、发展中国家要如何对应全球化272

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种现代化、全球化的消长278

一、资本主义现代化、全球化的历史作用与严重弊病278

二、社会主义现代化、全球化的新试验和新前景283

邓小平理论对当代国际形势的新判断294

一、断定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代世界的主题是对马克思主义的重大新发展295

二、在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主题的新时代,对国际形势的六点新判断298

中国国际战略的演变305

一、第一阶段的国际战略及其是非功过306

二、第二阶段国际战略的大转变和大成就309

对我国三大国际战略的有益研究和决策献议——评《中国不当“不先生”——当代中国的国际战略问题》314

一、书名奇特,寓意深刻314

二、从当代世界新变化着眼论述中国的三大国际战略315

三、为党和国家的决策提出诸多新建议317

四、白璧微瑕,有待精益求精318

知彼知己,胜算在胸——认清国际环境,优化国际战略320

中美关系的回顾与展望论纲——兼评《从对峙走向缓和:冷战时期中美关系再探讨》322

一、中美关系历史的三个阶段322

二、《从对峙走向缓和》一书的三大特点324

三、未来要怎样改善中美关系325

二、当代国际工人运动和共产主义运动的曲折发展331

当代世界经济、政治与国际工运、共运331

一、当代世界经济和政治发展的新特点331

(一)当代世界发生的翻天覆地大变化331

(二)当代世界经济发展的新特点334

(三)当代世界政治发展的新特点339

二、当代世界经济、政治的发展给国际工运、共运提出的新问题342

(一)如何重新认识我们所处的时代342

(二)如何认识当前国际工运、共运的形势348

(三)关于和平与发展问题350

(四)三类国家究竟应该怎样开展工运和共运352

战后国际工运和共运的曲折发展及其提出的若干重大问题356

一、战后40年来国际工运、共运的曲折发展356

二、战后国际工运、共运的曲折发展涉及六大理论问题363

(一)关于个人崇拜问题364

(二)关于个人集权问题371

(三)关于取得政权的道路问题377

(四)关于社会主义模式问题381

(五)关于各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国家之间关系的准则问题384

(六)关于世界革命中心问题392

关于反对现代修正主义的几个问题405

一、“修正主义”一词在历史上是怎样出现和使用的405

二、“修正主义”一词在现代是怎样被滥用的412

三、20多年来反对现代修正主义的内容和对象发生了哪些变化418

四、对过去反对现代修正主义的后果如何估价424

五、今后还要不要提继续反对现代修正主义426

关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总路线大论战的历史回顾430

一、当代国际共运是否有必要制定一条总路线,是否有必要进行这一场国际共运总路线的论战432

二、对这一场国际共运总路线的论战应该怎样评价439

(一)已经取得政权的国家究竟应该怎样搞社会主义440

(二)还没有取得政权的国家怎样夺取政权,是要搞暴力革命还是和平过渡449

(三)各国党如何对待当前国际斗争中的一些重大问题453

(四)各国党如何处理彼此之间的意见分歧459

一、关于和平共处、和平竞赛的问题464

重新评价赫鲁晓夫的“三和”路线464

二、关于和平过渡问题472

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与中国的“文化大革命”论纲478

一、国际共运对我国“文革”的影响478

二、我国“文革”对国际共运的影响480

从世界范围看“左”的根源和危害485

一、革命家为什么容易犯“左”的错误485

二、苏联东欧是被长期的“左”和后期的右合葬的488

三、“左”难以纠正有五个方面原因490

世界共运要重新搞起才能重新振兴——世界共运研究的现状与前瞻493

纵论当代共运要重新搞起——对《淮海学刊》编者的谈话录502

一、新提法502

二、新形势503

三、新道路504

四、新经验508

百年来我国国际共运史研究的回顾与前瞻513

一、百年来我国国际共运史学经历的四个阶段513

二、如何进一步发挥国际共运史科学的功能516

三、以史鉴今、以洋鉴中的五种情况518

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内的两派527

布尔什维克527

三、苏联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兴衰成败527

孟什维克528

苏俄昙花—现的另外两个共产党529

一、革命共产党529

二、民粹主义共产党529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背景和历史进程531

一、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国际条件和国内环境531

二、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七个历史时期534

一、实现国有化,奠定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基础539

苏联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历史经验539

二、确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基本方针541

三、拟从“战时共产主义”直接过渡到共产主义,走了弯路543

四、列宁主张转向新经济政策,探索过渡到社会主义的新路545

五、实行租让制和租借制,利用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548

六、斯大林提前结束新经济政策,加速实行“三化”552

七、加速实现国家工业化,长期农、轻、重三业比例失调553

八、用群众运动和行政命令实现农业集体化,留下很大后遗症556

九、实行单一指令性计划的国民经济计划化,否定市场调节作用560

十、开展社会主义竞赛,否认社会主义竞争562

十一、苏联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成就和存在的问题564

十二、斯大林最后对苏联经济建设经验的片面总结567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中利弊不同的两项重要决策572

一、租让制572

二、机器拖拉机站575

苏联政治建设的历史经验577

一、打碎旧的国家机器,建立新型的苏维埃政权系统577

二、解散立宪会议,全部政权归苏维埃,属俄国特殊经验579

三、设立专门机构镇压反革命,又搞肃反扩大化584

四、由多党制变为一党制属俄国特殊经验586

五、怎样消灭阶级,俄国也有特殊做法588

六、用联邦制解决民族问题,但是民族矛盾依然尖锐591

七、注意法制建设,又严重破坏法治596

八、重视选拔优秀干部,又任人唯亲,大搞特权605

九、政治建设保证了经济建设,又遗留下很多后患614

列宁关于社会主义民主制的理论与实践616

一、列宁第一次提出“社会主义民主制”616

二、社会主义代议制与公民直接民主制618

三、社会主义多党制和社会主义一党制624

四、关于党政关系和党内民主629

一、1921年列宁并未预计新经济政策要实行25年634

列宁预计新经济政策要实行多久634

二、1923年列宁认定新经济政策“需要整整一个时代”637

略谈斯大林时期苏联政治经济体制问题642

一、苏联政治经济体制形成的客观和主观原因642

二、苏联政治经济体制的特点、优点和缺点647

三、应该怎样评价斯大林体制和模式652

苏联三个重要党政机构的由来和演变655

一、苏共中央政治局655

二、苏共中央监察委员会658

三、苏联工农检察院661

社会主义阵营的出现和瓦解663

1956年匈牙利事件的真相和启迪——《匈牙利悲剧》值得一读665

社会主义国家改革三起两落的波浪式发展667

苏联关于党政领导人任期的新规定——评苏共第十九次代表会议的一项决议672

苏联、东欧剧变的根本原因何在675

苏联剧变探源揭秘678

一、俄国在特殊历史条件下第一个走上社会主义道路679

二、苏联共产党始终未能掌握不发达国家实现社会主义的特殊规律683

苏联剧变三部曲:矛盾、危机和灭亡692

一、苏联社会主义社会的三大矛盾692

二、苏联社会的三大矛盾导致三个灭亡702

第一个矛盾:过左的路线与过度集权的党政领导体制同社会主义社会要求尽快发展生产力、发展民主自由的矛盾709

苏联亡党亡国的深层原因709

第二个矛盾:党政军官僚高薪特权集团与劳动大众的矛盾718

第三个矛盾:大俄罗斯主义势力同各民族人民的矛盾718

为什么要封存50年之后发表——罗曼·罗兰著《莫斯科日记》解密721

一、《莫斯科日记》的由来、出版和两种中译本比较721

二、要长期封存日记的6种原因722

三、为什么恰好是要封存50年724

四、当今披读《莫斯科日记》的深远意义726

一、历史上的封建社会主义实为社会封建主义729

封建社会主义不同于社会封建主义——苏联模式社会主义失败的一点反思729

二、苏联模式社会主义实为封建社会主义731

三、要彻底铲除封建主义,才能全面更新社会主义736

苏联的社会主义改革是否必然失败739

一、伤风感冒论和晚期癌症论各有偏颇740

二、苏联模式的病根病源742

三、苏联改革本来有可能取得成功745

四、戈尔巴乔夫的主要错误何在747

五、从苏联剧变中应该吸取什么经验教训749

一、经过六次解放运动浪潮,各国先后争得民族独立755

四、亚洲的沧桑巨变755

亚洲:曲折的历史,腾飞的前景755

二、亚洲国家要加强合作,追赶欧美762

日本战后崛起的奥秘——评介田森著《日本社会掠影》773

巨龙拢小龙,比邻齐腾飞——中韩建交一周年谈中韩合作的重大意义777

一、中韩加强合作,双方互相有利777

二、放眼世界,中韩合作意义深广778

抓住机遇,加强合作——中韩关系展望781

一、鉴往察来,机遇难得781

二、发挥有利条件,解除思想顾虑783

一、希望通过和平谈判解决朝鲜核问题785

促进和平谈判,加强全面合作——金泳三总统访华的重大成就785

二、开辟中韩全面合作的新阶段787

中韩建交两周年:经济合作的回顾与前瞻789

汉城应改称首瓯793

朝鲜半岛与东北亚的今天和明天——答韩国《京乡新闻》驻北京记者问796

风云变幻冷瞻望——关于朝鲜半岛诸问题答问801

香港之行观感809

一、发达社会有哪些值得我们借鉴之处,政治理论原理的某些原来提法是否应该改变809

二、怎样看待资本主义社会的弊病,贫困化和暴力革命等原理为什么应该改变817

三、香港人对“一国两制”的喜与忧822

港英“政改方案”意在一箭双雕——对《发展导报》记者的谈话830

近现代世界与中国的互动关系838

一、东方文明大国近代为何沦为西方列强的半殖民地838

二、中国人民奋起图强,追赶科技革命浪潮,争取对世界作出新贡献843

半个世纪以来中国怎样在曲折中前进——喜迎建国50年大庆沉思录848

一、1949~1957年:基本上照搬苏联模式,取得很大成就,但是路已开始偏向“左”,出现不少问题850

二、1957~1978年:推行比苏联更“左”的模式,虽然也有成就,但是挫折越来越大855

三、1978~1999年:逐步纠正“左”的错误,独立探索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形成了邓小平理论,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是还存在不少问题860

一、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要对外开放867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与当代世界的发展867

二、实现和平共处,扩大国际合作,防止和平演变872

三、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建立国际新秩序878

五、欧美的发展态势887

欧洲联邦口号的由来和演变887

一、从古代到近代,哪些人主张建立“欧洲联邦”887

二、帝国主义时代初期欧洲联邦主张的变化890

三、十月革命后为什么还有人鼓吹欧洲联邦895

四、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欧洲联邦口号的新特点897

21世纪欧洲联邦定将建立902

东欧四大事件的经验教训和西欧各党的重新独立探索906

意大利共产党人独立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历程和意义908

一、意共五任领导人连续不断的独立探索908

二、意共独立探索的成果和我们对之加强研究的意义913

南斯拉夫确有穆斯林民族916

南斯拉夫“巨变”(米洛舍维奇下台)是正常政权交替919

华盛顿的两次英明选择921

一、第一次:在君主制和共和制之间选择共和制921

二、第二次:在终身制和限任制之间选择限任制924

三、有益的启迪:良好的政治体制要靠人们努力开创925

评介《纽约时报》关于各国技术力量的一幅图表926

一、新奇图表,轰动世界926

二、在统计方法和估算方法上耍花招928

三、中国科技发展虽有突飞猛进,仍要急起直追929

四、世界新秩序究竟建立在什么基础上931

美国耀武扬威大祝捷933

一、华盛顿的军事大检阅933

二、纽约的“彩纸”大游行935

三、阵阵抗议和啧啧非议938

一、大搞特殊化,舆论风波迭起944

苏努努风波始末944

二、巧作狡辩,引起公众不满945

三、布什虽感气恼,还是一再保护946

四、舆论出面圆场,本人突然辞职948

苏努努风波透视950

一、秘闻为什么能捅到新闻界950

二、苏努努有两副面孔951

三、总统借刀除患953

四、弊病根深蒂固955

一、毕业典礼前的活动958

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盛典——参加美国康乃尔大学第123届毕业典礼散记958

二、隆重、热烈、活泼的毕业典礼960

三、参加毕业典礼后的思索966

寻访美国印第安人社区970

在芝加哥市觅踪“五一”节发源地974

访美归来话托派——对托洛茨基派应该重新认识977

拉美共运的特点和拉美发展前景980

一、拉丁美洲共产主义运动的五个历史特点980

二、在全球化、区域化新态势下拉美及其共运的未来趋势990

附:《中国改革报》记者专访:《要站在时代最前列》——记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高放994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