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多变量过程控制系统解耦理论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技术科学博士,刘晨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水利电力出版社
- ISBN:15143·5628
- 出版时间:1984
- 标注页数:372页
- 文件大小:15MB
- 文件页数:383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多变量过程控制系统解耦理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 录1
中文版前言1
英文版前言1
第一章多变量耦合系统描述1
1-1 引论1
1-2多变量过程控制系统的描述4
1-3用状态变量表示多变量控制系统7
1-4 P规范控制对象与V规范控制对象13
1-5 P规范与V规范解耦环节18
1-6 P规范形式与V规范形式的互相转化20
1-7多变量控制对象与规范型控制对象25
1-8操作变量耦合系统27
1-9全耦合系统与部分耦合系统30
1-10流体混合过程控制——P规范控制对象举例32
1-11容器液位与流量控制——V规范控制对象举例34
1-12釜式反应器的控制——操作变量耦合对象举例35
1-13液体分离器的控制特性——非P亦非V的控制对象40
1-14简短的结论41
第二章单变量过程控制系统完全抗干扰设计43
2-1 引论43
2-2对给定值干扰的抗干扰设计46
2-3对送料干扰的完全抗干扰设计47
2-4对送料干扰的完全抗干扰设计与串级调节51
2-5如何利用反馈来简化系统设计53
2-6对负载干扰的抗干扰设计56
2-7干扰分析与抗干扰设计59
2-8利用状态变量反馈实现完全抗干扰设计61
2-9 Smith预估器完全抗干扰设计66
2-10抗干扰设计原则的独立性69
2-11只控制一个变量的双变量系统的抗干扰设计70
2-12对不易判定输入通道的干扰的抗干扰设计72
2-13简短的结论74
3-1引论76
第三章多变量耦合系统分析的困难性76
3-2控制对象耦合系统不进行解耦设计分析的困难性78
3-3 操作变量耦合系统不进行解耦时分析的困难性83
3-4从锅炉控制看操作变量耦合系统的耦合影响与分析85
3-5奇异耦合系统88
3-6对称耦合系统90
3-7最常见的一阶耦合系统92
3-8三变量耦合系统94
3-9耦合V规范系统的分析96
3-10有关多变量耦合控制系统的几个基本结论98
3-11简短的结论103
第四章解耦设计的若干一般原则105
4-1引论105
4-2开路系统解耦设计106
4-3 闭路控制系统解耦设计与Mesarovi?命题108
4-4解耦设计的不确定性112
4-5应用对角矩阵法进行解耦设计的一般结构及其计算式114
4-6关于Mesarovi?命题第一方面的实际含义121
4-7一阶耦合系统解耦122
4-8前馈解耦设计126
4-9前馈解耦特性129
4-10前馈解耦方式的弱抗干扰性131
4-11 Mesarovi?命题第二方面的实际含义134
4-12关于P规范控制对象实现全解耦的一般结论138
4-13关于Mesarovi?命题第二方面的实际含义(续)140
4-14关于V规范控制对象实现全解耦144
4-15关于实现全解耦的一般结论149
4-16双变量P规范系统前馈解耦方式的一般结果152
4-17双变量V规范系统前馈解耦方式的一般结果160
4-18简短的结论167
第五章解耦设计的若干具体方法168
5-1引论168
5-2单位矩阵法169
5-3按给定要求设计171
5-4 Boksenbom-Hood-钱学森方法176
5-5理想解耦设计181
5-6非对消解耦设计183
5-7具有死时延滞的耦合系统解耦设计与三角矩阵半解耦189
5-8多变量Smith预估器及其解耦设计193
5-9关于解耦与完全抗干扰的同时设计196
5-10一个在设计中容易弄错的问题198
5-11简短的结论200
第六章解耦设计的若干实现问题201
6-1引论201
6-2 P规范控制对象转化为V规范时的物理可实现条件202
6-3 P规范解耦环节结构在前馈解耦方式中的实现条件205
6-4 P规范控制对象V规范解耦环节结构的物理可实现条件209
6-5 V规范控制对象P规范解耦环节结构的物理可实现条件210
6-6 V规范控制对象V规范解耦环节结构的物理可实现条件212
6-7最容易实现的解耦系统214
6-8系统解耦后的形式217
6-9实现静态解耦的条件222
6-10 多变量前馈调节系统的一般实现条件222
6-11 多变量前馈-反馈复合调节系统的一般实现原则228
6-12简短的结论231
第七章 电力系统负荷-频率控制232
7-1引论232
7-2负荷-频率控制系统中各基本环节的控制特性234
7-3单一电厂的负荷-频率控制238
7-4单一电网的负荷-频率积分控制244
7-5联网系统的负荷-频率耦合特性及理论解耦控制247
7-6联网系统的实用解耦控制253
7-7刚性联网与柔性联网260
7-8刚性联网系统的控制特性263
7-9 刚性联网系统的频率-传递功率解耦控制265
7-10刚性联网系统解耦后负荷变化的影响270
7-11 刚性联网系统各地区调节功率对各地区负荷变化的解耦控制272
7-12简短的结论276
第八章 Bristol-Shinskey方法278
8-1 引论278
8-2应用直接法确定耦合系统的耦合程度279
8-3相对增益矩阵282
8-4第二放大系数的确定283
8-5相对增益矩阵特性289
8-6 由系统输出反应直接测量相对增益297
8-7相对增益的应用与变量配对的意义299
8-8耦合指标303
8-9动态相对增益305
8-10时间范畴内的相对增益308
8-11Bristol方法应用于一般解耦设计310
8-12 三角矩阵半解耦设计314
8-13简短的结论317
第九章精馏塔控制319
9-1 引论319
9-2对精馏塔控制的基本假设321
9-3精馏塔控制可能具有的变量配对322
9-4决定合理控制方案的基本原则323
9-5灵敏度计算324
9-6 只控制一端产品质量时控制方案的选择与Shinskey第一、第二准则327
9-7对方案11普遍合理性的讨论332
9-8两端产品质量均需控制时合理控制方案的选择335
9-9 Shinskey方案是不是最好的方案339
9-10某些常见控制方案的相对增益341
9-11具有侧线产品的精馏塔345
9-12非二元精馏塔348
9-13精馏塔解耦控制系统设计350
9-14为什么两端产品成分都要控制358
9-15恒沸塔的控制359
9-16简短的结论363
结束语364
参考文献367
热门推荐
- 405156.html
- 931986.html
- 1680147.html
- 3769383.html
- 2354384.html
- 652202.html
- 2029821.html
- 1146181.html
- 1820824.html
- 53403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67890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49492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08629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94379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39735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00500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71248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90973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27670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7435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