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武夷新集 杨仲弘集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宋)杨亿撰,(元)杨载撰 著
- 出版社: 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
- ISBN:9787211054978
- 出版时间:2007
- 标注页数:476页
- 文件大小:18MB
- 文件页数:509页
- 主题词:古典文学-作品集-中国-宋代;古典诗歌-作品集-中国-元代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武夷新集 杨仲弘集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序1
序一1
序二3
自序5
卷之一 诗6
格律诗[一]6
奉和御制社日6
奉和御制重阳 五、七言诗各一首6
奉和圣制南郊礼毕 五言六韵诗6
奉和御制契丹出境将议回銮 五言六韵诗7
奉和御制南郊 七言六韵诗7
奉和御制喜降时雪 七言四韵诗7
后苑赏花应制 以“时”字为韵,咸平四年三月十八日7
又应制赋射弓 以“弓”字为韵8
后苑赏花应制 以“春”字为韵,咸平五年三月8
宣召赴龙图阁观太宗御书应制 咸平五年十月8
后苑赏花钓鱼应制 咸平六年三月十六日,奉旨以“芳”字为韵8
别赋赏花一首 不曾进8
龙图阁会宴应制 景德二年四月二十一日9
秘阁赐宴送右谏议大夫种放得假归终南山应制9
初至郡斋书事 到处州已后9
次韵和十六兄先辈见寄9
次韵和章子美对雪10
送章頔归乡10
郡斋即事书怀十二韵呈诸官10
郡斋西亭即事十韵,招丽水殿丞武功从事11
送张彝宪归乡11
送韩永锡归阙 永锡业三传,又善小篆11
次韵和致仕李殿丞寅见寄之什,因以纪赠 李公寓居历阳,近徙于洪井12
京师故人有以陇西鹦鹉遗予者,因畜养之。去年出守缙云,提挈而至。性灵甚慧,触类能言,公退玩之,常若不足,忽遇疾而逝,因命瘗于小园。作诗一章,聊以追悼。识者无罪予以贵畜也12
丽水甄殿丞移疾请告13
威上人13
次韵和系郡斋书事之什 系今名化13
次韵和章頔见寄13
孙及归吴兴 生近游永嘉14
己亥年郡中夏旱,遍祷群望,喜有甘泽之应14
寄章征君14
次韵和衢州席刑部早秋14
次韵和席衢州忆洛阳春游十四韵15
闻道卿途中授计司判官 罢东阳得告,归泉州宁觐,行至建安而有是命15
郡斋西亭夜坐16
秋晚16
送温州聂从事赴阙 从事先自此郡移任永嘉16
送章安世赴举16
偶兴16
到郡满岁自遣17
己亥年十月十七日大雪17
郡中即事书怀17
次韵和润州刘度支见寄之什18
郡民以岁稔刑清,相率为斋以报善政。永嘉聂从事赋诗纪其事,因依韵足成一百言以谢之18
岁暮有怀18
次韵和酬永嘉聂从事除夜之什18
章征君见和所寄诗,再次本韵酬赠19
仲春喜雨19
闻北师克捷,喜而成咏19
洞溪庆道人归上都 近之历阳,虽久寓缙云,不与郡民接19
春郊即事20
偶书20
太常李博士、史馆孙秘丞相继奉使浙右。博士至郡,以孙侯诗三章示予,且以致意。因次韵和酬 时孙不来20
丽水甄殿丞手植朱李繁实盈枝,折以贶予,感而成咏20
闻扬州柴给事有弄璋之庆,寄诗贺之 给事年六十六始有嗣子21
题张濬所居壁 濬,予之姻,此后自郡归乡21
留题南源院21
留题张彝宪池亭 彝宪昆仲三人皆好学,季弟逝矣21
别聪道人归缙云 聪送予至别墅22
题张居士壁22
留题黄山院22
题弟晦所居壁 今名?22
留别桐城主簿 昱,此后赴阙22
行次颍州值雨,留驻数日,因贻郡守秘阁刁公23
旅中重阳,有怀乡国23
重阳日忆远23
代答23
卷之二 诗24
格律诗[二]24
戏赠颍州万寿尉吴待问 待问,予之故人,值雨留憩数日24
题显道人壁 住万寿县精舍二十年矣24
史馆阮比部知衢州,因归建阳别墅二首 比部兄昭济隐居不仕24
集贤宿直,寄中书李、梁二舍人25
翰林王学士奉使两川25
董给事知洪州25
梁舍人奉使巴中26
次韵和族弟日华寄编修诸学士之什26
次韵和光禄黄少卿学士感恩书事十六韵26
次韵和史馆盛学士朝退书怀之什27
次韵和盛博士寄赠李四寺丞,因以述怀27
次韵和盛博士寄赠虞部李郎中之什27
次韵和守邦道人寄编修诸学士之什27
大名府大安阁主道者 上幸?郡,亲至其寺面赐紫27
次韵和盛博士寄许州任从事之什28
次韵和盛博士雪霁之什28
次韵和太仆钱少卿寄赠编修主人宋承旨、李舍人之什28
宋殿丞赴广南东路转运28
次韵和中书李舍人勉、元氏道宗、奉宗兄弟之什29
送僧之棣州谒王工部29
次韵和钱少卿早春对景有怀诸学士29
閤门廖舍人知袁州 舍人故连州刺史凝之子,凝与弟融皆擅诗名江左29
次韵和李舍人拜命书怀寄馆殿旧僚之什29
上元夜会,慎大詹西斋分题得“歌”字30
次韵和主人喜诸客见过之什30
坐中朱博士言,今荆南张谏议典襄阳日尝留意一妓,公颇畏内,终不得近。及移郡荆渚,泣别邮亭,乃为歌词,流布巴郢。予感其事,赓而成诗30
次韵和慎詹事述上元宵会之欢寄诸同舍之什30
次韵和李舍人立秋祠太一宫宿斋书事之什31
同诸公寄阆州隆灵山王处士31
送僧之大名府谒长城侍郎 上人能琴善诗31
次韵和李寺丞寄石同院之作31
贺太仆钱少卿直秘阁31
次韵和盛博士喜梅大丞授户部判官32
次韵和李舍人忆北园寻春之作32
次韵和阁长李舍人喜薛、梁二舍人及予同时拜命之什32
次韵和承旨侍郎宿斋太一宫之什32
十九哥赴舒州太湖簿,仍得假归乡 两举进士不第,得学究出身33
酬谢光丞四丈见庆新命之什33
信道人归西京 道人,后唐相国之孙,来献其祖所著五书,不报33
邵奉礼归乡 奉礼,新安人33
史馆盛学士以诗相贺,因而答之34
衢州阮比部学士得假归乡,见过陋居,留题诗什,因以谢之34
致仕朱侍郎归江陵 侍郎自内署体致34
朱侍郎致政南归,上特锡宴于玉津园,仍诏两制、三馆并预其会,以伸祖送。辄赋诗美之35
元道宗弟兄东游35
殿院卞侍郎赴淮南转运 卞近自淮右副运归阙,为计司判官35
省中当直,即事书怀,兼简阁长李舍人 李公北门之望稍浓36
中伏日省中当直36
七夕36
胡秘丞知浔州37
次韵和盛太博寄赠阁长宿斋太乙宫之什37
次韵和集贤李博士中元日见寄37
次韵和知府温尚书送致政朱侍郎十六韵37
郑漙赴汀州判官38
次韵和宗人安期见贺恩命之什38
早秋38
义门胡生南归38
首座昇大师赴西京知教门事39
度支梁谏议请病告,以诗寄之 梁深于内典39
诸公于石氏东斋宴郑工部,分得“悲秋”,探得“浮”字,并序39
次韵和慎大詹中秋待月寄西掖三舍人之什39
成都凤道人游终南山,谒种征君40
何大博知晋州40
孙寺丞知考城县 府尹翁尚书即孙之座主,又荐举贤良方正40
次韵和阁长修书毕,退朝下直寄诸学士之什40
威道人归乡41
弟偁归乡41
史馆高司谏绅知华州41
卷之三 诗42
格律诗[三]42
送张蜕秀才42
次韵和翰林师学士赠伦上人新居之什42
李殿丞知广济军 丞相之弟42
章频得解后之陕府,谒严、洪二从事 是年闰十二月42
路学士知河中府43
即席赋得笔送宗人大著通判广州“毫”字43
职方彭员外惟节知韶州43
宗人大著令问通判广州43
冬夕与诸公宴集贤梅学士西斋,分得“今夕何夕”,探得“云”字,并序43
郑工部陕西随军转运44
黄从事随军44
闻李四光丞频游北园,因有怀寄45
次韵和集贤李学士寒食即事之什45
和集贤李学士《千字诗》45
妹婿黄补下第归乡45
黄觉东游45
叶生归缙云46
慧初道人归青州养亲 兼简知州李大保46
省中当直,书怀呈诸同舍46
王寺丞借西第避暑,因有寄赠46
元道宗下第东游 元氏昆弟子侄五人举进士46
李四赴歙州47
予以缙云进士周启明长书呈秘阁黄少卿,黄颇叹重,作诗六韵美之,因次韵和酬47
史馆陈太丞知寿州47
钱大夫赴并州47
次韵和表弟张湜秋霁之什48
初秋夜坐48
秋日有怀乡国48
閤门钱舍人知全州49
次韵和章频下第书怀之什49
七夕49
石砚49
大理赵寺丞世长知益州华阳县50
咏醉50
笔50
夜宴50
张兖下第,随桂阳乔监使之湘中50
庭榴51
水部何郎中知鄂州51
可久道人之歙州,兼简知郡李学士51
大理黄丞宗旦使颍州 募民垦田52
刘大丞仲宣归华山 坐事削除,诣阙自陈,不报52
表弟章廷评得象知邵武军归化县52
次韵和李光丞见惠长绦之什53
秋雨有怀季寺丞53
王廷评臻知庐州舒城县 臻,汝阴人53
大理徐寺丞元榆知越州诸暨县53
次韵和钱崇班见寄之什54
次韵和钱崇班再寄之什54
盛京宰单州武成县 父豫任度支郎中,弟玄任屯田员外54
次韵和并州钱大夫夕次丰州道中见寄54
董温其赴淮南幕 工部王尚书知扬州55
史馆凌职方知广州 曾任岭南转运55
十二月十四日大雪就赐近臣宴饮即事55
章琮赴广州东莞簿55
文慧大师归蜀55
王中庸赴河南巩县尉56
比部朱员外知东明县 比部以亲老上言凡再宰是邑,即其故里也56
咸平六年二月十八日,扈从宸游,因成纪事二十二韵56
仆射李相公宅观花烛57
窦咏从淮阳军 故尚书仪之子57
廉上人归天台 廉公与秘阁黄少卿相善57
次韵和李寺丞见寄之什 时宿斋太一寺丞远致美斋57
次韵和右巡李端公见寄之什 时立夏,宿斋太一宫58
大理黄丞宗旦通判颍州58
陈小著从易知邵武军58
译经惣持大师致宗之泗上礼塔58
欧阳使者监和州军 父以老病,出为和州团练副使,因上言求侍亲,乃有是命58
胡小著克顺知泉州惠安县,兼过南昌别墅59
卷之四 诗60
格律诗[四]60
内当60
读史敩白体60
闺思60
李御史60
王殿丞举通判桂州60
大名温尚书之任61
喜贺梁三入翰林61
次韵和昭侯立秋见寄61
弟伋归宁61
景阳谏议赴余杭62
杭州严从事62
鄱阳皮录事62
史馆杨嵎学士以诗话及空门之事,次韵和之62
诸暨簿张慈 张慈,闽人,有聚书之癖,事祖母九十余62
次韵和昭侯寄银台李舍人之什63
送吴航63
并州王谏议63
奉和翰林诸公贺阁长李公领银台之什63
姚起居赴两浙转运64
集贤刘工部骘知衡州64
魏奉礼昭文知吉州龙泉县 故少卿咸熙之子64
作坊魏使知隰州64
司农栾少卿知洪州64
送邵梁秀才65
酬秘阁黄少卿因见所作洞霄宫碑且有题记65
弟?归乡65
弟伸归乡65
王尚食知凤翔 曾领延安66
福州古田宰李堪66
黄旦宰江州德化县66
赠文照大师66
慎大詹以吴柑见贶66
秘阁舒职方知舒州67
夜宴67
陈太博知建州67
再别陈建州,因以抒意67
梁四谏议知凤翔府68
钱易赴蕲春68
福州张从事68
元浄上人之新安谒李学士兼游庐阜68
京府狱空降诏因寄大尹学士68
叶秘书温知蜀州江原县 曾任嘉州从事,自合肥管记授此官69
和酬秘阁钱少卿夜直见寄次韵69
送石枕与参政王给事 雄道人所惠者69
黄小著震知兴元府南郑县69
陈尧拱廷评致仕归蜀 西枢给事之兄也70
史馆赵祠部况通判宿州 况时被病,坚乞外任70
择良上人归天台70
表玄师归缙云有怀故雄阇黎成转韵六十四句70
苏寺丞维甫知简州阳安县兼携家之任71
宿斋太一宫答李寺丞次韵71
建溪十咏 并序71
因与西厅参政侍郎奕棋,予输纸、笔、砚三物,以诗见征,属宣毫适尽,但送蜀笺、端砚,继以此章73
又以建茶代宣笔,别书一绝73
游王氏东园73
送僧归苏州73
送僧归越州74
张泌东游74
喜王虞部赐进士及第 时知郑州奉诏乘马赴闻喜宴74
送章四十舅翁东归74
范仪下第东归74
卷之五 诗75
格律诗[五]75
送章頔寺丞之巴陵75
外弟张湜西游75
章群下第东归75
贺资政学士王侍郎75
表弟廷评章得象知信州玉山县76
梁大谏自凤翔乞留台,寄诗言志,次韵酬之76
石殿丞通判濮州76
元奉宗宰绩溪76
李工部赴江南转运77
杨日华宰钱塘77
柳绅归缙云 予曾典是郡,绅依宫师相国十余年77
表弟李宗元知桂州阳朔县77
高起居知广州77
丁集贤通判余杭78
吴航赴宜兴簿78
十六兄赴韶州从事78
章频宰南昌78
李廷评昭迪使淝上78
书怀寄刘五79
赵殿丞知河南县79
秘阁王校理知柳州79
送僧归越79
吴延年宰武义80
吴待问之蒙城簿80
黄少卿惠绿云汤80
灵隐长老归旧山80
皇甫太博知苏州80
怀寄枢密王左丞81
从叔郎中知潭州81
黄刑部之陕西转运81
史馆张学士知婺州81
答李光丞 来书述车驾临幸修书院之事82
寄并州张给事82
寄刘秀五 连典吴中诸郡82
无为军王从事82
密直任学士知益州82
休沐述怀寄秘阁钱少卿83
晏殊奉礼归宁83
送禅床与枢密王左丞83
受诏修书述怀感事三十韵83
分得“朝野多欢娱” “鱼”字韵84
胡马嘶北风84
金马84
冬夜84
集贤李金部知颍州85
海印大师归永嘉85
挽歌85
故枢密宋给事挽歌三首85
故蕲州王刑部阁老挽歌五首86
故比部李郎中挽歌四首86
明德皇太后挽歌词五首 奉敕撰87
又五首 奉敕撰87
乐章88
太常乐章三十首 奉圣旨撰,咸平五年88
又七首 续奉敕撰,景德二年91
正冬御殿上寿乐章八首92
卷之六 颂记94
颂94
承天节颂 并序94
记96
处州丽水县厅壁记96
处州龙泉县金沙塔院记97
处州郡斋凝霜阁记98
南康军建昌县义居洪氏雷塘书院记99
致政李殿丞豫章东湖所居涵虚阁记101
连州开元寺重修三门行廊记102
故河中府开元寺坛长赐紫僧重宣塔记103
婺州开元寺新建大藏经楼记104
潞州新敕赐承天禅院记106
建安郡斋三亭记107
邠州灵应公庙记 奉敕撰109
卷之七 序110
序110
温州聂从事《云堂集》序110
送进士陈在中序111
送觐道人归故山诗序112
温州聂从事《永嘉集》序114
群公赠行集序115
群公饯集贤钱侍郎知大名府诗序116
送致政朱侍郎归江陵唱和诗序116
广平公《唱和集》序117
送人知宣州诗序118
与内弟李休复序119
送四十舅翁东游诗序120
送集贤李学士员外知歙州序120
送元道宗秀才序122
送张泌之毗陵诗序123
佛祖《同参集》序123
诸公寄题建州浦城县清河张君所居池亭诗序125
送倚序126
卷之八 碑表碣128
碑128
宋故枢密副使、正奉大夫、行给事中、上柱国、广平县开国伯、食邑八百户、食实封二百户、赐紫金鱼袋、赠尚书、吏部侍郎宋公神道碑铭128
重修亳州洞霄宫碑铭 并序,奉敕撰132
表135
故信州玉山令府君神道表135
碣138
故陇西彭君墓碣铭138
刘氏太夫人、天水县太君赵氏墓碣铭140
卷之九 墓志143
墓志[一]143
故宋陕州芮城令清河张君墓志铭143
宋故主客员外郎、直集贤院高平范公墓志铭144
宋故推诚保德翊戴功臣、邓州管内观察使、金紫光禄大夫、检校司空兼御史大夫、上柱国、长城郡开国公、食邑二千四百户、食实封四百户、赠户部尚书钱公墓志铭146
宋故翰林侍读学士、朝奉大夫、右谏议大夫、骑都尉、赐紫金鱼袋、荥阳潘公墓志铭151
卷之十 墓志155
墓志[二]155
宋故推忠协谋佐理功臣、光禄大夫、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监修国史、上柱国、陇西郡开国公、食邑三千八百户、食实封一千二百户、赠太尉、中书令、谥曰文靖李公墓志铭155
宋故大中大夫、行给事中、上柱国、临汾郡开国侯、食邑一千二百户、赐紫金鱼袋平阳柴公墓志铭159
宋故推诚翊戴同德功臣、山南东道节度管内观察处置桥道等使、特进检校太尉、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使持节襄州诸军事行襄州刺史、判许州军州事、上柱国、陇西郡开国公、食邑一万四百户、食实封三千二百户、赠中书令、谥曰忠武李公墓志铭162
卷之十一 墓志 述 行状171
墓志[三]171
宋故推忠协谋佐理功臣、金紫光禄大夫、行尚书、吏部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监修国史、上柱国、太原郡开国公、食邑二千户、食实封四百户、赠太傅、中书令、谥曰文简毕公墓志铭171
大宋赠侍中、追封夔王墓志铭 奉敕撰175
大宋故光禄大夫、检校太保、左卫上将军兼御史大夫、上柱国、信国公、食邑一千户、食实封二百户、追封周王、谥悼献墓志铭 奉敕撰177
述178
殇子述178
行状180
故翰林侍读学士、正奉大夫、尚书、兵部侍郎兼秘书监、上柱国、江陵郡开国侯、食邑一千三百户、食实封三百户、赐紫金鱼袋、赠兵部尚书杨公行状180
故大中大夫、行给事中、上柱国、临汾郡开国侯、食邑一千二百户、赐紫金鱼袋柴公行状183
卷之十二 策问 表状185
策问185
咸平四年四月试贤良方正科策二道 奉敕撰185
咸平四年八月试贤良方正科策一道 奉敕撰186
咸平五年九月试武举人策一道 奉敕撰,试武举人王关187
试草泽柳察策二道 奉敕撰188
景德二年三月试草泽刘牧策二道 奉敕撰189
试草泽策一道 景德二年三月二日190
景德三年九月试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科策一道 奉敕撰190
表状[一]191
知处州谢到任表191
谢赐历日表192
贺再熟稻表193
贺高阳关路破贼表194
贺册尊号表194
谢加勋表195
驾幸河北起居表195
谢赐历日表196
谢赐衣表197
贺车驾还京表197
卷之十三 表状199
表状[二]199
贺剑门破贼表199
谢赐诏书钦恤刑狱表199
进《承天节颂》表200
代人乞太宗御书表200
代中书乞罢免表二首201
代枢密陈谏议让表203
代枢密冯谏议让表204
代史馆相公让加门下侍郎表205
代参政王侍郎让恩命表205
谢知制诰表206
代参政王谏议陈情表207
代中书为灵州陷没待罪表208
代中书谢表209
代参政王侍郎谢为陈乞不允表210
代王氏为公主出降进财表210
代开封温尚书求解知府表211
请加尊号表 二首212
代集贤向相公待罪表214
卷之十四 表状215
表状[三]215
代驸马王都尉谢赐宅表215
代仆射李相公待罪表215
代仆射李相公谢降诏慰谕表216
代陈州李相公陈情表 二首216
代李相公谢降诏不允所请表217
求解职领郡表 景德元年二月一日上218
再乞解职表 写毕有银台之命,因不敢复上219
代鸿胪陈少卿谢男知制诰表220
百官请听政第三表221
代寇相公让恩命表 三首222
代中书密院待罪表224
答诏225
代中书密院谢降诏表226
代三司刘密学谢表226
代中书密院请举乐表 三首227
谢允举乐表229
谢弟倚特赐进士第二等及第表230
卷之十五 表状231
表状[四]231
代集贤寇相公谢赐生辰礼物表231
景德二年上尊号第一表231
代资政王侍郎谢降诏奖谕表233
代中书相公让恩命表 二首233
代中书相公谢表235
代资政侍郎让表236
代参政冯侍郎让表237
代参政冯侍郎谢表237
代刑部寇相公谢表238
代宰相贺瑞星表239
代宰相贺太阳不亏表240
代宰相谢赐御札许士庶游宴及休假放朝表241
奏举韩永锡状 自后出知处州242
论龙泉县三处酒坊乞减额状242
奏雨状244
奏乞改白龙县依旧为松阳县状245
进奉南郊礼物状245
奏乞依淳化二年七月敕命施行状246
卷之十六 表状247
表状[五]247
进奉承天节礼物表247
论郊禋加勋制书错误状 不曾进247
大驾还京进奉状248
奏举李翔状248
代枢密陈谏议乞停妻封邑状248
考制策毕学士院赐宴谢状249
中书谢社日赐御筵状249
阁下进和圣制社日诗状250
代门下李相公承天节设斋奏状250
议灵州事宜状250
代门下李相公谢冬至日就第赐宴状255
代仆射吕相公寒食日谢赐御筵状255
又谢赐诗状255
考试贡举人毕谢赐宴状256
代宰相谢赐新印《三国志》状256
代诸同官陈乞状257
次对奏状257
代宰相贺商州进嘉禾状261
代仆射吕相公冬至谢就第赐宴状261
阁下谢赐御制南郊诗状262
卷之十七 表状263
表状[六]263
代仆射李相公承天节进经疏状263
代人次对奏状263
代司空相公谢抚问状264
代侍讲邢侍郎陈乞状264
代宰相谢春社日赐御筵状265
代宰相谢赐御制社日诗状265
代司空相公寒食日谢赐御筵状266
代司空相公乞免赙赠状266
代宰相谢赐新印《道德经》状266
进洞霄宫碑状267
陈乞奏状267
代驸马王都尉乞书史状268
代仆射李相公谢岁节赐御筵状268
代入转对论太学状269
代中书请听政状269
代王寺丞为弟乞应举状270
代许州李相公陈乞状271
代中书乞免和御诗状271
两制谢赐御诗状272
代集贤寇相公谢就宅赐宴状272
代参政王侍郎陈乞状272
代宰相春社日赐御筵状273
南郊奏舅状273
纳南郊所加恩命乞回授亲舅状274
承天节奏亲弟化状274
卷之十八 表状 书276
表状[七]276
再乞外任状276
承天节奏亲弟俅状277
代集贤寇相公谢赐《晋书》状277
代中书贺宣示合穗麦状277
谢宣召赴龙图阁宴会及观御制、御书状278
谢批答状279
代中书谢赐圣制《乾坤宝典序》状279
谢赐批答状280
谢中使传宣抚问状280
代中书乞免和御制南郊诗状281
代中书谢寒食赐御筵状281
谢驾幸编修所状282
次对状282
封驳铨司主事王太冲状283
代中书请依诏颁行画龙祈雨法状284
代中书谢秋社日赐御筵状284
进夔王、周王志文状284
进邠州灵应公庙记状285
代宰相谢赐重阳日琼林苑宴状285
书285
答史馆查正言书285
答李寺丞书286
答并州王太保书287
答钱易书288
答陈在中书290
发愿文上舍人沙门愿安290
卷之十九 启292
启292
上陈州李相公启 二首292
谢太仆钱少卿启 少卿进《咸平圣政录》及诗,自将军改官293
代僧求荐启294
又代谢荐启294
上陈州李相公启 三首295
代人与淮南王转运启296
与秘阁钱少卿启297
谢史馆马兵部启297
谢徐左司谏知制诰启298
与史馆晁司谏启298
与秘阁黄少卿启299
与梁舍人启300
谢诸学士启300
与薛舍人启301
谢贤良登科查正言启301
代温大仪谢史馆盛太博启302
答舒州孙推官启302
与史馆陈大丞启303
答集贤丁、孙二寺丞启303
答集贤李屯田启304
谢门下李相公启304
代人谢邓州钱太傅启305
卷之二十 启 祭文 斋醮文307
启307
上河阳太师相公启307
答京东转运史馆姚起居启307
答史馆盛屯田启308
与集贤杨太博启309
上河阳太师相公启309
上陈州太尉相公启 二首310
与两浙转运史馆孙起居启311
与史馆检讨陈秘丞启311
与孙舍人启312
与秘阁刘校理启313
与严殿丞启313
与史馆王大著启314
与王虞部先辈启314
祭文315
宣阳观祈雨文315
宣阳观赛雨文315
中书祭周王文316
中书祭安王文316
二司使祭安王文代上谷公317
代王氏祭故郑国长公主文317
中书祭郓王文317
斋醮文318
惠明皇后忌日赞佛文318
代门下相公承天节赞佛文319
元德皇太后忌日赞佛文319
代仆射李相公承天节设斋赞佛文319
明德皇后中祥赞佛文320
太宗皇帝忌日赞佛文320
为中书相公作醮文321
杨文公逸诗文①323
狱多重囚323
至郡累旬恶风323
民牛多疫死323
禁直 五首323
书怀寄刘五第二首324
洛意324
独怀324
升山寺325
登楼325
贻馆阁325
傀儡325
留别325
司马耕字子牛,宋人赠向伯,今进封楚丘侯赞326
樊须字子迟,齐人赠樊伯,今进封益都侯赞326
秦博士伏胜,今封乘氏伯赞326
君可思赋326
天贶殿碑铭 并序327
汝州谢上表331
贺刁秘阁启332
开封府上梁文332
跋335
跋335
附录337
一、《宋史·杨亿传》337
二、杨亿轶事340
三、清梁章钜《南浦诗话》中有关杨亿的诗话345
热门推荐
- 458915.html
- 322230.html
- 3690955.html
- 1387385.html
- 473871.html
- 811264.html
- 35197.html
- 697147.html
- 3866499.html
- 386584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50266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85753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87996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85259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65509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73097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30919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01407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14075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1709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