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东莞市凤岗镇油甘埔村志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油甘埔村编纂委员会编 著
- 出版社: 广州:岭南美术出版社
- ISBN:753623564X
- 出版时间:2006
- 标注页数:414页
- 文件大小:78MB
- 文件页数:472页
- 主题词:村史-东莞市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东莞市凤岗镇油甘埔村志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概述1
大事记4
特载 苏里南总统访问油甘埔24
油甘埔村获镇以上表彰奖励荣誉榜26
第一篇 地理30
第一章 建置 区划30
第一节 位置 境域30
第二节 建置沿革30
第三节 自然村简介31
一、油甘埔村31
二、虾公潭村32
三、南岸村33
四、沙岭村33
第二章 自然环境34
第一节 地形 地貌34
一、山岭34
二、溪河34
第二节 气候35
一、气温35
二、日照35
三、降水35
四、风36
第三章 自然资源36
第一节 土地资源36
第二节 矿产资源36
第三节 植物资源36
第四节 动物资源37
第四章 自然灾害37
第一节 灾害性天气38
一、倒春寒38
二、寒露风38
三、龙舟水38
四、春秋干旱38
五、霜冻39
第二节 水灾 旱灾 风灾 病虫害39
一、水灾39
二、旱灾39
三、风灾39
四、病虫害39
第二篇 经济40
第一章 农业生产关系变革40
第一节 封建土地所有制40
第二节 土地改革41
第三节 互助合作制42
一、互助组42
二、农业生产合作社43
第四节 人民公社43
一、“三风”、“三化”44
二、割“资本主义尾巴”45
三、农业学大寨45
第五节 联产承包责任制46
第六节 股份经济合作社、联合社46
第二章 农业48
第一节 粮食作物49
一、水稻49
二、木薯50
第二节 经济作物51
一、花生51
二、甘蔗51
三、豆类51
四、蔬菜51
第三节 林果业53
一、林业53
二、果业54
第四节 家畜 家禽55
第五节 水利56
第六节 农业机械57
第七节 化肥 农药59
第八节 土地管理60
第三章 工业63
第一节 个体手工业64
一、纺织64
二、碾米64
三、编织、木器制造、泥水建筑64
四、烧制砖瓦64
五、制酒64
六、榨油65
七、榨糖65
第二节 集体手工业65
第三节 “三来一补”企业65
第四节 “三资企业”70
第五节 民营企业72
第四章 商业79
第一节 个体商业80
第二节 集体商业81
第三节 农贸市场81
第四节 工商行政管理84
第五章 财政 资产84
第一节 财政84
第二节 资产89
第六章 交通 邮电91
第一节 交通91
一、道路91
二、桥梁93
三、交通工具93
四、凤岗汽车客运站94
第二节 邮电94
一、邮政94
二、电信95
第七章 城市建设96
第一节 村建规划96
第二节 工业区建设96
一、埔顶工业区97
二、沙岭工业区97
三、水背环工业区98
四、虾公潭工业区98
五、青塘面工业区(含部分水心工业区)98
六、乐富山工业区99
七、南岸工业区99
八、大龙工业区99
第三节 商业中心区建设100
一、凤岗劳务大市场100
二、凤岗电子城101
三、凤岗五金机械市场101
四、凤岗五金建材城101
五、大世界酒店101
六、金华利酒店102
七、油甘埔商业大楼102
八、嘉辉豪庭·嘉辉会酒店102
第四节 住宅建设103
一、村民住宅建设103
二、侨苑新村104
三、教师住宅建设104
四、富民公寓楼建设104
五、油甘埔村民公寓104
第五节 街道105
第六节 供水 供电107
一、供水107
二、供电108
第七节 园林 绿化108
第八节 环境保护109
一、排污治污109
二、污水处理厂110
第三篇 政治111
第一章 中国共产党油甘埔村地方组织111
第一节 中共油甘埔村总支部委员会112
第二节 中共油甘埔村非公有制经济组织支部委员会116
第二章 社团组织116
第一节 工会116
第二节 农会116
第三节 贫下中农协会117
第四节 青少年团体117
一、新青会117
二、共青团117
三、少先队119
第五节 妇联119
第六节 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120
一、增加教育投入121
二、优化社会环境121
三、建立教育网络122
四、实施“三业”工程122
第三章 村行政组织124
第一节 沿革124
第二节 村民委员会127
一、村委办公室128
二、财务办公室129
三、对外加工办公室129
四、民营办公室130
五、妇联、计生办公室130
六、安全办公室130
七、统计、物业办公室131
八、城建、国土办公室131
九、农业、绿化办公室131
十、环卫办公室131
十一、调解办、劳动服务站131
第三节 行政工作132
第四章 市、镇人大代表132
第四篇 军事136
第一章 地方武装组织136
第一节 护村队136
第二节 抗日自卫中队137
第三节 民兵137
第二章 抗日战争时期138
第一节 日军暴行138
第二节 民生凋敝139
第三节 抗日动员140
一、抗日宣传140
二、民运工作140
第四节 抗日活动141
一、切断交通、通讯141
二、惩罚汉奸142
三、配合作战142
四、保护村民143
五、计送情报144
六、救治伤员145
第三章 解放战争时期146
第一节 坚持斗争146
第二节 迎接解放147
第四章 兵役制度148
第一节 募兵制和征兵制148
第二节 志愿兵役制和义务兵役制149
第五篇 教育160
第一章 概述160
第二章 私塾167
第三章 学前教育167
第四章 小学教育168
第一节 民国时期小学教育168
第二节 建国后小学教育170
第五章 教师队伍175
第一节 教师来源175
第二节 教师素质179
第三节 教师待遇179
一、经济待遇179
二、政治待遇180
第四节 教学研究181
第六篇 文化184
第一章 概述184
第二章 广播 电影 电视185
第一节 广播185
第二节 电影185
第三节 电视186
第三章 文艺演出团体186
第一节 大路剧团186
第二节 山歌剧团187
第三节 文艺宣传队187
第四章 客家山歌、儿歌188
第一节 客家山歌188
第二节 儿歌191
第五章 文艺创作191
第一节 文学、曲艺创作192
第二节 美术书法196
第三节 摄影创作198
第四节 音乐创作198
第六章 新闻 出版200
一、编辑出版《大路报》200
二、VCD《油溪之歌》录制发行200
三、拍摄《客家屋群》200
四、《唱响油溪之歌》图文本和VCD编辑出版200
五、《油甘埔简介》编印出版201
六、编纂《油甘埔村志》201
第七章 文化设施201
一、油甘埔村公园201
二、娱乐活动中心202
三、图书室202
四、电影院203
五、投影场203
第八章 文物古迹204
第一节 “资政大夫”牌匾204
第二节 练功石礅204
第三节 “东莞县塘沥乡油溪仕磷小学校”印章204
第四节 碉楼205
第五节 江屋民居207
一、风水塘 风水林207
二、江屋民居群207
第六节 南岸村福庆庵与宝塔209
第七节 古树210
第九章 谱牒文献210
张阮江三姓落居油甘埔村之演变史210
张氏落乡掌故213
张氏化孙公遗训诗歌213
撰重修赖氏族谱考评源流序214
《虾公潭黄氏族谱》诗抄215
虾公潭村《李氏族谱》序216
《李氏族谱》文翰诗集五首218
再修刘氏族谱序218
刘氏符节诗219
第十章 传说 轶事230
油甘埔三姓同村231
江屋建筑型制的由来231
邓纪堂营军塘沥抢掠232
施家法 夹生埋233
李凤桥的传说234
施村法 打界出境234
土产英语 铎麻蒂235
风雨永升楼236
大旱灾237
大水灾238
文武秀才239
独占鳌头239
第七篇 卫生 体育240
第一章 卫生240
第一节 民间治疗240
第二节 中西医治疗241
第三节 医疗卫生机构241
第四节 疾病防治242
第五节 妇幼保健243
第二章 体育244
第一节 群众体育244
一、武术244
二、舞麒麟244
三、篮球245
四、拔河246
五、体操246
六、象棋247
七、钓鱼247
八、参加镇首届运动会248
第二节 学校体育249
第三节 体育设施250
第八篇 华侨港台同胞251
第一章 概述251
第二章 华侨254
第三章 港台同胞255
第四章 华侨和港台同胞的贡献256
第一节 回国参加革命256
第二节 参加家乡建设257
一、兴办公益事业257
二、投资建厂260
第五章 落实侨务政策261
第六章 寻根 归根262
第一节 寻根263
第二节 归根266
第七章 华侨手记266
苏里南的凤岗人267
广义堂与华侨267
华侨情牵一线268
老华侨的心声269
第九篇 社会271
第一章 姓氏 宗祠 族谱271
第一节 姓氏271
一、张姓271
二、李姓271
三、刘姓272
四、江姓272
五、黄姓272
六、赖姓273
七、曾姓273
八、阮姓273
九、谢姓274
十、林姓274
第二节 宗祠275
第三节 族谱277
第二章 人口与计划生育278
第一节 人口278
一、户籍人口278
二、外来暂住人口279
三、人口结构280
四、寿民282
第二节 计划生育284
第三章 社会治安286
第一节 建国前的社会治安286
第二节 建国后的社会治安286
一、村治安联防队287
二、油甘埔公安派出所288
三、消防290
第四章 民政290
一、烈军属优抚290
二、复员退伍军人安置290
三、社会救济和社会福利291
四、婚姻登记291
五、购买养老保险291
第五章 文明村建设293
第一节 基础设施建设294
第二节 改善群众福利294
第三节 开展“三风”活动294
第四节 扶贫助学295
第五节 助残济困295
第六章 宗教296
第一节 佛教296
第二节 道教296
第三节 基督教296
第七章 习俗297
第一节 服饰297
一、服装298
二、头饰、围裙298
三、鞋袜299
四、装饰300
五、发式300
第二节 饮食300
第三节 住房301
一、居屋301
二、家具 电器302
第四节 出行302
第五节 生产304
一、育种304
二、施肥304
三、稻草人305
四、耕作工具305
五、农副业305
第六节 礼仪305
一、婚嫁305
二、做满月309
三、祝寿310
四、建房乔迁311
五、丧葬312
六、其他习俗313
第七节 陋习313
第八节 传统节日314
一、春节314
二、元宵节315
三、清明节316
四、端阳(午)节316
五、中秋节317
六、冬至节317
七、完田节317
八、鬼节318
九、重阳节318
十、十月朝318
第八章 方言 谚语 歇后语319
第一节 方言319
一、方言的读音和用语319
二、外来语321
第二节 谚语321
一、气候谚语321
二、生活和哲理性谚语322
第三节 歇后语323
第十篇 人物325
第一章 人物传325
第二章 人物简介339
第三章 人物表365
附录374
一、建国后油甘埔三次逃港始末374
二、城市知识青年在油甘埔插队纪略376
三、文件选编378
关于殡葬改革实行火葬给予事主补贴分成的补充通知378
油甘埔村计划生育公约379
油甘埔股份经济联合社章程381
油甘埔村重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方案390
油甘埔经济合作社村民公寓楼建设及管理办法392
附表索引397
CONTENTS400
编纂始末413
热门推荐
- 3569834.html
- 1957951.html
- 2961659.html
- 3865943.html
- 461909.html
- 3788356.html
- 771984.html
- 639929.html
- 2703860.html
- 127586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79353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82953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38941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18790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06350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12874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96815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59664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52620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8853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