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液力机械综合传动装置设计理论与方法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液力机械综合传动装置设计理论与方法
  • 毛明,周广明,邹天刚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兵器工业出版社
  • ISBN:7518100965
  • 出版时间:2015
  • 标注页数:379页
  • 文件大小:44MB
  • 文件页数:393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液力机械综合传动装置设计理论与方法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概论1

1.1 液力机械综合传动装置的概念1

1.1.1 液力机械综合传动装置1

1.1.2 液力机械综合传动装置的优点8

1.2 典型液力机械综合传动装置9

1.2.1 美国Allison公司X系列10

1.2.2 德国RENK公司HSWL系列和ZF公司的LSG系列14

1.2.3 法国ESM500传动装置23

1.3 坦克传动与液力机械综合传动装置发展趋势27

1.3.1 液力机械综合传动仍是履带车辆的主流传动型式27

1.3.2 轮式装甲车辆传动以AT、AMT为主29

1.3.3 多种型式的电传动技术在探索研究中逐渐成熟30

1.3.4 液压机械传动技术得到最新工程应用31

1.3.5 准无级和无级变速器技术处于研发初期32

1.3.6 动力、传动、辅助系统呈现出一体化设计的趋势33

第2章 动力传动匹配的理论与方法34

2.1 动力传动匹配的概念和原则34

2.1.1 动力传动匹配的概念34

2.1.2 动力传动匹配的原则35

2.2 动力性与经济性匹配37

2.2.1 动力性和经济性的评价指标37

2.2.2 传动比分配39

2.2.3 发动机与液力变矩器匹配46

2.3 动力传动的扭振匹配57

2.3.1 发动机激励简谐分析58

2.3.2 扭振计算模型64

2.3.3 模型中参数的确定64

2.3.4 自由振动固有特性计算68

2.3.5 强迫振动计算71

2.3.6 扭振计算实例73

2.4 传动系统设计载荷的确定79

2.4.1 静强度计算载荷的确定79

2.4.2 疲劳强度计算载荷的确定80

第3章 液力传动理论与设计85

3.1 概述85

3.1.1 液力传动的概念85

3.1.2 液力传动技术的发展趋势86

3.1.3 液力传动典型产品89

3.2 液力传动的基础理论92

3.2.1 液力传动水力学基础92

3.2.2 液力元件的叶轮和几何参数96

3.2.3 液力传动中的损失101

3.3 液力传动装置的设计106

3.3.1 液力传动装置的设计流程106

3.3.2 液力元件的设计方法106

3.3.3 液力变矩器设计112

3.3.4 液力偶合器设计117

第4章 行星传动理论与设计124

4.1 概述124

4.1.1 行星传动的特点124

4.1.2 行星传动技术的发展趋势126

4.2 行星传动的基础理论128

4.2.1 行星排基本型式128

4.2.2 行星传动转速关系式129

4.2.3 行星传动扭矩关系式130

4.3 多自由度行星变速箱方案设计132

4.3.1 基于成熟方案的拓展设计法133

4.3.2 线图分析综合法136

4.3.3 构件分析综合法143

4.3.4 组合求解法147

4.4 基于图论的行星变速机构性能分析150

4.4.1 性能分析的图论模型151

4.4.2 运动学分析的拓扑变换规则与建模152

4.4.3 静力学分析的拓扑变换规则与建模153

4.4.4 传动效率计算155

4.4.5 性能分析的程序实现与应用实例155

4.5 行星排扭振特性分析160

4.5.1 简单行星排的扭振物理模型160

4.5.2 简单行星排扭振动力学方程161

4.6 行星排的结构设计163

4.6.1 行星排配齿计算163

4.6.2 行星排几何参数计算167

4.6.3 行星排齿轮强度校核173

4.6.4 行星轮轴承寿命计算178

第5章 履带车辆转向理论与设计180

5.1 概述180

5.1.1 履带车辆转向机构的主要类型180

5.1.2 转向机构的发展趋势184

5.2 履带车辆的转向理论185

5.2.1 转向运动学186

5.2.2 转向受力分析188

5.2.3 转向动力学模型192

5.3 双流传动转向机构的设计计算195

5.3.1 双流传动转向负荷特性分析195

5.3.2 转向行驶的极限条件198

5.3.3 转向机构传动比设计200

5.4 液压转向系统的设计计算204

5.4.1 概述204

5.4.2 转向泵马达的选型206

5.4.3 转向泵马达主要技术参数208

5.4.4 转向泵马达摩擦副接触力学特性210

5.4.5 转向泵马达变量伺服机构的设计218

第6章 制动系统设计理论与方法236

6.1 概述236

6.1.1 重型高速履带车辆制动的基本要求236

6.1.2 重型高速履带车辆制动技术发展趋势236

6.1.3 液力机械联合制动的典型代表——ESM500联合制动系统241

6.2 履带车辆制动性能计算244

6.2.1 履带车辆制动性能的评价参数244

6.2.2 制动时履带的受力245

6.2.3 车辆制动过程分析246

6.3 机械制动器设计249

6.3.1 干片式机械制动器摩擦副的设计250

6.3.2 机械制动弹子加压装置的设计258

6.4 液力减速器的匹配与设计计算260

6.4.1 恒扭矩液力减速器的匹配与设计计算260

6.4.2 液力减速器控制系统设计263

第7章 换挡操纵理论与设计264

7.1 概述264

7.1.1 换挡操纵的几种型式264

7.1.2 电液自动操纵系统的功能与组成267

7.1.3 几种典型的换挡操纵系统269

7.2 换挡规律设计及换挡逻辑控制272

7.2.1 换挡规律的设计273

7.2.2 换挡逻辑控制277

7.3 换挡品质的评价与控制281

7.3.1 换挡品质的评价指标282

7.3.2 换挡品质的控制方法284

7.4 行星变速机构换挡过程动力学288

7.4.1 行星变速机构的动力学分析289

7.4.2 行星变速机构换挡过程动力学模拟程序KDAPT的功能与结构292

7.4.3 Allison-WT系列行星变速机构3挡换4挡的换挡过程动态模拟294

7.5 湿式摩擦离合器的热负荷计算295

7.5.1 湿式摩擦离合器的结构与工作过程295

7.5.2 湿式离合器热负荷计算297

7.6 操纵元件充放油特性与液压缓冲控制阀的设计计算305

7.6.1 操纵元件充油特性305

7.6.2 操纵元件放油特性306

7.6.3 几种典型液压缓冲控制阀及其调压特性307

7.6.4 缓冲控制阀的设计计算309

第8章 供油与润滑系统设计312

8.1 概述312

8.2 供油与润滑系统方案设计314

8.2.1 液力变矩器补偿供油流量与压力315

8.2.2 换挡操纵系统供油流量与压力316

8.2.3 多泵供油及其联接317

8.2.4 转向泵马达系统补油流量与压力319

8.3 供油与润滑系统液压元件设计322

8.3.1 油泵的设计计算322

8.3.2 典型液压阀设计326

8.3.3 液力机械综合传动装置油箱的设计337

8.3.4 供油系统污染控制及油滤的设计338

8.4 润滑系统设计与仿真342

8.4.1 润滑系统设计343

8.4.2 润滑系统仿真346

第9章 风扇液粘传动调速理论与计算353

9.1 概述353

9.1.1 风扇传动的功能与组成353

9.1.2 风扇传动的类型354

9.2 液粘传动的理论与计算356

9.2.1 液粘离合器结构原理356

9.2.2 液粘离合器油膜传力理论356

9.2.3 液粘离合器摩擦片受力分析358

9.3 风扇液粘传动调速理论与设计364

9.3.1 风扇液粘传动的调速原理与调速方式364

9.3.2 风扇液粘传动调速控制策略设计366

参考文献376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