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住房金融:理论、实务与政策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住房金融:理论、实务与政策
  • 曾国安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
  • ISBN:7504924881
  • 出版时间:2004
  • 标注页数:436页
  • 文件大小:21MB
  • 文件页数:448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住房金融:理论、实务与政策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导论1

第一节 住房金融的含义与分类1

一、住房金融的含义1

二、住房金融与房地产金融的关系2

三、住房金融的分类2

第二节 住房金融的特征4

一、住房金融的特征与住房的特点的关系4

二、住房金融的特征6

第三节 研究住房金融的意义9

一、理论意义9

二、实践意义10

第二章 发展住房金融的意义13

第一节 促进城镇住房体制改革13

一、改革传统的城镇住房体制的必要性13

二、城镇住房体制改革的顺利进行需要住房金融的支持16

第二节 促进住房市场的扩展18

一、住房市场与住房金融之间的关系的一般分析18

二、商品房市场的扩展依靠住房金融的支持19

三、规范的公房市场的形成和扩展需要住房金融的支持22

第三节 促进住房建设23

一、住房发展商的住房建设与住房金融发展之间的关系23

二、居民自建住房与住房金融发展之间的关系24

三、住房互助组织的住房建设与住房金融发展之间的关系25

四、政府的住房建设与住房金融的支持26

第四节 促进居民居住水平的提高27

一、迅速提高城镇居民的居住水平是我国面临的重要任务27

二、居民居住水平的提高需要住房金融的支持31

第五节 加快住房自有化进程33

一、住房自有化与住房金融发展之间的关系33

二、加快我国城市住房自有化进程的重要意义41

三、加快我国城市住房自有化进程需要加快住房金融的发展44

第六节 支持住房产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45

一、住房产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的制约因素45

二、消除住房产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的制约因素依赖于加快住房金融的发展47

第七节 培育金融发展的新的增长点48

一、提高消费信贷的比重是金融业发展的趋势48

二、以住房金融的发展推动中国金融业的发展50

第三章 住房金融机构体系52

第一节 住房金融机构的分类与功能52

一、住房金融机构的含义52

二、住房金融机构的分类52

三、住房金融机构的功能56

第二节 住房金融机构模式64

一、住房金融机构的几种模式64

二、中国住房金融机构模式的选择65

第四章 住房金融机构的资金筹集73

第一节 住房金融机构的一般筹资方式73

一、吸收存款73

二、发行债券77

三、发行股票90

四、其他一般筹资方式97

第二节 住房金融机构的特殊筹资方式98

一、契约式住房资金筹集98

二、其他特殊筹资方式102

第三节 中国的住房公积金制度103

一、住房公积金制度的建立103

二、住房公积金制度的特点104

三、现行住房公积金的管理制度106

四、现行住房公积金制度安排和政策实施中的问题108

第五章 居民住房贷款112

第一节 居民住房贷款的含义、分类与特征112

一、居民住房贷款的含义与类型112

二、居民住房贷款的特征117

第二节 居民住房抵押贷款122

一、居民住房抵押贷款的含义与特征122

二、居民住房抵押贷款的程序124

三、居民住房抵押贷款中的几个主要问题127

第三节 住房贷款风险与防范130

一、住房贷款的风险130

二、住房贷款风险的防范及其局限134

第四节 中国居民住房抵押贷款市场发展缓慢的原因与对策137

一、中国居民住房抵押贷款市场发展缓慢的供给方面的原因与对策137

二、中国居民住房抵押贷款市场发展缓慢的需求方面的原因与对策147

三、中国居民住房抵押贷款市场发展缓慢的中介机构方面的原因与对策153

四、中国居民住房抵押贷款市场发展缓慢的制度方面的原因与对策160

第六章 居民住房抵押贷款二级市场166

第一节 发展居民住房抵押贷款二级市场的必要性166

一、居民住房抵押贷款二级市场的含义与特点166

二、居民住房抵押贷款的一级市场与二级市场的关系168

三、发展居民住房抵押贷款二级市场的必要性170

四、居民住房抵押贷款二级市场的功能173

第二节 居民住房抵押贷款二级市场的构建176

一、居民住房抵押贷款二级市场的参与者176

二、居民住房抵押贷款二级市场的运行程序178

三、居民住房抵押贷款债权的转让方式与二级市场的形成179

四、住房抵押证券的投资风险与信用提升182

第三节 中国居民住房抵押贷款二级市场发展的制约因素与对策184

一、中国居民住房抵押贷款二级市场发展的制约因素184

二、发展中国居民住房抵押贷款二级市场的对策186

第七章 住房保险188

第一节 住房保险的必要性与特点188

一、住房保险的必要性及其作用188

二、住房保险的特点192

第二节 住房保险的运行197

一、住房保险承保的主要风险197

二、住房保险的主要险种199

三、住房保险的运行程序206

第三节 中国住房保险发展的制约因素与对策209

一、中国住房保险发展的制约因素209

二、推动中国住房保险发展的对策思路214

第八章 住房金融发展中政府的作用217

第一节 建立和维持公平交易和公平竞争的信贷秩序217

一、住房金融发展所需要的信贷秩序217

二、住房金融市场本身形成和维持公平交易与公平竞争的信贷秩序的条件219

三、第三种力量在形成和维持公平交易与公平竞争的信贷秩序中的作用及其局限性222

四、政府应成为形成和维持住房金融市场公平交易与公平竞争的信贷秩序的依靠力量223

五、政府形成和维持公平交易与公平竞争的信贷秩序的措施225

第二节 促进解决住房金融市场的信息不对称问题226

一、住房金融市场信息不对称产生的必然性及其经济后果226

二、住房金融市场本身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的方法及其局限性228

三、政府解决住房金融市场信息不对称问题的必要性与方法230

第三节 促进住房金融市场的竞争232

一、住房金融市场的垄断及其经济后果232

二、政府应采取措施提高住房金融市场的竞争性236

第四节 支持住房金融的发展238

一、政府支持住房金融发展的必要性238

二、政府支持住房金融发展的方式与措施241

第九章 经济发达国家的住房金融245

第一节 经济发达国家住房金融的一般特征245

一、经济发达国家住房金融发展的三个阶段246

二、经济发达国家住房金融发展的一般特征247

第二节 英国的住房金融255

一、英国住房金融的特点255

二、英国的住房协会263

三、英国住房金融发展对中国住房金融发展的借鉴意义286

第三节 美国的住房金融290

一、美国的住房金融机构290

二、美国住房金融的特点301

三、美国政府对住房抵押贷款二级市场发展的支持304

四、对美国住房金融的简要评价313

第四节 加拿大的住房金融315

一、加拿大住房金融发展概况315

二、加拿大住房金融发展的特点321

三、加拿大政府对住房金融发展的支持323

四、加拿大住房金融发展的启示意义326

第五节 德国的住房金融328

一、德国住房金融的特点328

二、德国的建房互助储蓄信贷社336

三、对德国住房金融的简要评价343

第六节 其他经济发达国家的住房金融345

一、日本的住房金融345

二、澳大利亚的住房金融350

三、挪威的住房金融353

第十章 发展中国家的住房金融355

第一节 发展中国家住房金融发展概况355

一、发展中国家住房金融发展的一般特征355

二、发展中国家住房金融落后的原因与影响360

第二节 新加坡的住房金融367

一、新加坡中央公积金制度的主要特点367

二、新加坡中央公积金制度下的住房融资372

三、新加坡政府促进住房自有的其他措施376

四、简要评价379

第三节 印度的住房金融383

一、印度住房金融发展的背景383

二、印度住房金融机构体系385

三、印度住房金融发展的特点389

四、简要评价393

第四节 韩国、巴西和泰国的住房金融394

一、韩国的住房金融394

二、巴西的住房金融396

三、泰国的住房金融400

附录:有关住房金融的政策与法规404

一、国务院关于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的决定404

二、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加快住房建设的通知411

三、个人住房贷款管理办法416

四、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422

主要参考文献430

后记434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