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当代世界法制与中国法制建设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当代世界法制与中国法制建设
  • 本书编写组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 ISBN:7503529490
  • 出版时间:2004
  • 标注页数:273页
  • 文件大小:20MB
  • 文件页数:285页
  • 主题词:法制-概况-世界-现代;社会主义法制-建设-概况-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当代世界法制与中国法制建设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 当代世界法律基本格局及发展趋势1

当代世界法律基本格局1

当代世界法律发展的新趋向9

法律在我国的当代使命17

第一章 宪法制度22

第一节 宪法概述22

宪法的涵义22

宪法的特征22

第二节 当代宪法的基本原则23

人民主权24

保障人权24

实行法治25

制约权力26

第三节 中国宪法的主要内容26

确认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27

规定社会主义经济制度27

规定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任务28

确认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长期存在29

规定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29

确认国家实行单一制的国家结构形式30

确认并保障公民基本权利30

确立人民当家作主的选举制度31

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32

实行特别行政区制度33

第四节 当代宪法的发展34

强调发展经济34

强调保障人权和公民的基本权利与自由35

宪法在司法领域得到广泛适用36

国际法对宪法的影响加大37

议会的权力相对削弱,行政权力加强38

违宪审查制度的多样化39

第二章 行政法制度41

第一节 行政法概述41

行政法的性质41

行政法的地位43

行政法的作用46

第二节 当代行政法的特点和原则47

近代国家权力发展的一个重要特点,是行政权的扩张47

依法行政是当代政府普遍奉行的行使行政权力的基本准则48

贯彻公开、参与原则是当代西方国家行政法治的最重要特点50

行政组织、编制的法定化51

国家机关不得从事营利性活动的原则53

普遍实行行政程序法典化53

加强和健全行政监督机制是战后各国行政法的共同话题55

第三节 中国行政法的发展56

1978年以后我国行政法发展的简要回顾56

中国行政法正在向着行政法治的目标稳步发展57

第四节 当代西方行政法的发展58

法国行政法58

英国行政法59

美国行政法59

日本行政法60

第三章 刑法制度61

第一节 刑法的概念与特点61

刑法的概念61

刑法的特点61

第二节 刑法的共性原则62

罪刑法定原则62

罪刑均衡原则67

第三节 中国刑法的基本内容72

总则部分的主要内容72

分则部分的主要内容76

第四节 当代世界刑法的发展趋势80

轻刑化成为当代刑法的发展潮流80

废除死刑运动仍在曲折中发展82

国际刑法的作用凸显82

两大法系刑法日益靠拢83

特别刑法日益受到重视83

严格责任在一些领域取代了过错原则84

泛犯罪化与非刑罚化呈现出齐头并进的态势85

第四章 民法制度86

第一节 民法概述86

民法的概念和本质特征86

民法的分类90

第二节 当代世界民法的基本原则92

平等原则92

自愿原则——契约自由原则93

公平原则93

诚实信用原则94

公序良俗原则94

禁止权利滥用原则94

第三节 我国民法的基本内容和我国民法的特点95

民事主体法律制度95

物权法97

债权法98

人身权法100

侵权的民事责任100

我国民法的特点103

关于我国民法典的制定105

第四节 当代民法的新发展趋势107

现代民法对传统民法的三大原则的修正107

债权法的地位和作用上升,民法呈现商事化趋势109

民法的公法化和社会化趋势,私法优位受到冲击110

民法的国际化趋势110

现代民法面对科技发展的挑战110

第五章 知识产权法律制度112

第一节 知识产权与知识产权法概述112

知识产权的法律内涵112

知识产权的特点114

第二节 知识产权的国际条约及其确定的基本原则119

有关知识产权保护的国际公约119

知识产权的国际公约确定的一些原则121

第三节 中国知识产权法律制度的框架和体系122

著作权法123

专利法126

商标法129

反不正当竞争法131

第四节 知识产权法面临的困境与发展趋势132

知识产权在经济生活中的重要地位日益凸显132

知识产权的概念需要不断更新与发展132

知识产权保护中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面临着两难选择133

第六章 经济法制度135

第一节 经济法概述135

经济法的概念135

经济法的特点136

经济法的发展过程140

第二节 经济法的基本原则143

经济法的基本原则的意义143

经济法的基本原则144

第三节 中国经济法的基本内容149

中国经济法的发展特点149

中国经济法的发展过程150

第四节 当代世界经济法的发展趋势152

经济法的变更修改以抗御经济风险为目的指向152

市场规制法的内容的国际趋同迹象153

区域经济法的统一走向154

第七章 社会保障法律制度156

第一节 社会保障法的概述156

社会保障法的概念与调整对象156

社会保障法与其他相关法律的关系158

社会保障法的意义与作用158

第二节 社会保障法的基本原则159

社会成员权利保障原则159

普遍性原则160

平等性原则160

基本生活保障与提高生活质量相结合的原则161

社会保障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原则161

第三节 中国社会保障法律制度的基本内容162

社会保险法律制度162

社会救济法律制度169

社会福利法律制度170

优抚安置法律制度171

第四节 社会保障法的发展趋势172

西方各国社会保障法的历史沿革172

我国的社会保障法律制度的基本概况与存在的问题174

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目标176

第八章 环境法制度178

第一节 环境法概述178

环境法概念178

环境法的特点179

环境法的体系180

环境法的历史发展183

环境法与可持续发展184

第二节 环境法的基本原则与制度186

环境法的基本原则186

环境保护基本法律制度189

第三节 中国环境法的基本内容193

中国环境法发展的基本概况193

中国环境保护基本法律制度193

第四节 当代环境法的发展趋势197

环境立法的一体化和法典化197

环境立法的生态化197

环境立法的国际化198

环境法的趋同化198

第九章 诉讼法制度200

第一节 诉讼法概述200

诉讼的含义、特征及其分类200

诉讼法的含义、分类及其特点202

第二节 当代诉讼法的共有原则207

法治原则207

证据裁判原则208

审判公开原则208

司法权独立行使原则209

利益规避原则209

对行政行为合法性审查原则210

无罪推定原则211

第三节 我国诉讼法的主要内容212

我国诉讼法的共有原则212

我国诉讼法的基本制度213

第四节 当代诉讼法的发展及其趋势216

当代刑事诉讼法律制度的发展及其趋势216

当代行政诉讼法的发展及其趋势217

当代民事诉讼法的发展及其趋势218

第十章 国际经济法制度221

第一节 国际经济法概述221

国际经济法的概念221

国际经济法的渊源221

国际经济法的产生与发展224

第二节 国际经济法的基本原则225

经济主权原则226

公平互利原则226

发展权原则227

国际合作原则227

第三节 国际经济法的主要内容228

国际贸易法律制度228

国际投资法律制度235

国际金融法律制度239

第四节 国际经济法的发展趋势240

第十一章 国际公法制度242

第一节 国际法概述242

国际法的概念242

国际法的特征242

国际法与国内法的关系244

第二节 国际法的基本原则244

国家主权平等原则245

不干涉内政原则246

和平解决国际争端原则246

善意履行国际义务原则247

国际合作原则248

第三节 国际法的主要内容248

国际法的主体法律制度248

外交与领事关系法250

条约法252

国际组织法252

和平解决国际争端法256

第四节 当代世界国际法的发展趋势259

随着国际法主体的扩展,国际法的作用日益增强259

国际法在确立国际秩序方面的作用日益增强260

国际法在“立法方式”方面的变化261

国际组织与国际法的发展261

结束语 吸收世界法律文明的有益成果 全面贯彻依法治国方略263

法律的本质性作用263

依法治国是在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治国必由之路264

全面贯彻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266

贯彻依法治国方略需要吸收和借鉴当代世界各国法律文明有益的成果269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