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道路勘测与设计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道路勘测与设计
  • 凌平平 著
  • 出版社:
  • ISBN:
  • 出版时间:2016
  • 标注页数:0页
  • 文件大小:77MB
  • 文件页数:292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道路勘测与设计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绪论1

1.1现代交通运输网构成及道路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2

1.1.1现代交通运输网的构成2

1.1.2道路运输的特点与作用2

1.2我国道路发展状况及规划3

1.2.1我国道路发展状况3

1.2.2道路发展状况评价4

1.2.3道路发展规划4

1.3道路的基本组成6

1.3.1公路的基本组成6

1.3.2城市道路的基本组成9

1.4道路的分类、分级与技术标准10

1.4.1道路的分类10

1.4.2公路的分级与技术标准11

1.4.3城市道路的分级与技术标准14

1.5道路勘测设计的基本程序和本课程的研究内容15

1.5.1道路勘测设计的基本程序15

1.5.2本课程的研究内容18

第2章 道路几何设计依据20

2.1驾驶人行为21

2.1.1驾驶行为21

2.1.2驾驶者反应时间21

2.2设计车辆22

2.3汽车行驶车速23

2.3.1设计车速法23

2.3.2运行车速法24

2.4设计交通量24

2.4.1设计交通量概述24

2.4.2设计小时交通量25

2.4.3标准车型和车辆折算系数26

2.5通行能力27

2.5.1基本通行能力28

2.5.2可能通行能力28

2.5.3设计通行能力28

2.6汽车行驶特性概述30

2.6.1汽车行驶性能的主要内容30

2.6.2汽车行驶对路线的要求31

第3章 平面设计33

3.1路线平面设计概述34

3.1.1路线34

3.1.2汽车行驶轨迹34

3.1.3平面线形要素36

3.2直线36

3.2.1直线的特点及运用36

3.2.2直线的最大长度37

3.2.3直线的最小长度39

3.3圆曲线40

3.3.1圆曲线的几何要素40

3.3.2圆曲线半径41

3.3.3圆曲线桩号计算45

3.4缓和曲线45

3.4.1缓和曲线的作用与性质46

3.4.2缓和曲线的形式48

3.4.3缓和曲线的几何要素50

3.4.4缓和曲线的长度及参数52

3.4.5缓和曲线的省略54

3.5平面线形设计55

3.5.1平面线形设计的一般原则55

3.5.2平面线形要素的组合类型57

3.6行车视距63

3.6.1停车视距65

3.6.2超车视距66

3.6.3行车视距的应用67

3.6.4行车视距的保证68

3.7道路平面设计成果71

3.7.1直线、曲线及转角一览表71

3.7.2逐桩坐标表74

3.7.3路线平面设计图75

第4章 道路纵断面设计80

4.1路线纵断面概述81

4.1.1公路纵断面设计线概述82

4.1.2有关路基设计标高的规定82

4.1.3填挖高度的含义83

4.2汽车动力特性84

4.2.1汽车的行驶阻力84

4.2.2汽车的牵引力和牵引平衡方程式86

4.2.3汽车的动力特性87

4.2.4汽车行驶的纵向稳定性89

4.3纵坡设计91

4.3.1纵坡设计的一般要求91

4.3.2最大纵坡91

4.3.3最小纵坡93

4.3.4纵坡折减93

4.3.5坡长限制与缓和坡段94

4.3.6平均纵坡95

4.3.7合成坡度96

4.4竖曲线设计97

4.4.1竖曲线的种类和作用97

4.4.2竖曲线要素计算98

4.4.3竖曲线的半径或长度100

4.4.4竖曲线设计和计算108

4.5视觉分析及道路平、纵线形组合设计110

4.5.1视觉分析110

4.5.2道路平、纵线形组合设计111

4.6爬坡车道和避险车道119

4.6.1爬坡车道119

4.6.2避险车道122

4.7纵断面设计方法及步骤124

4.7.1纵断面设计要点124

4.7.2纵断面设计方法与步骤125

4.8纵断面设计图130

第5章 道路横断面设计133

5.1横断面组成及类型134

5.1.1道路横断面的几个基本概念135

5.1.2道路横断面组成及基本尺寸135

5.1.3公路横断面的类型138

5.1.4城市道路横断面类型139

5.1.5道路横断面远景规划设计141

5.2行车道143

5.3路肩及中间带144

5.3.1路肩的作用、宽度及横坡144

5.3.2中间带及两侧带146

5.4道路路拱、边坡、边沟及截水沟149

5.4.1道路路拱149

5.4.2路基边坡坡度150

5.4.3路基边沟和截水沟151

5.5曲线段加宽与超高153

5.5.1曲线段的加宽设计153

5.5.2曲线段的超高设计157

5.6路基土石方计算及调配165

5.6.1横断面计算165

5.6.2土石方数量计算167

5.6.3路基土石方调配168

5.7横断面设计步骤及成果170

5.7.1公路横断面设计步骤及成果170

5.7.2城市道路横断面设计成果175

5.8道路建筑限界与道路用地176

5.8.1道路建筑限界176

5.8.2道路用地178

第6章 选线180

6.1概述181

6.2路线方案比选181

6.2.1道路选线的一般原则181

6.2.2选线的步骤182

6.2.3选线的方法183

6.2.4路线方案选择184

6.3平原地区选线187

6.3.1自然特征187

6.3.2路线特征187

6.3.3平原区路线布设要点188

6.4山岭地区190

6.4.1自然特征190

6.4.2路线特征191

6.4.3沿溪(河)线192

6.4.4越岭线201

6.4.5山脊线210

6.5丘陵地区选线213

6.5.1自然特征213

6.5.2路线特征213

第7章 道路定线218

7.1概述219

7.2纸上定线219

7.2.1纸上定线的步骤219

7.2.2平原和微丘区纸上定线220

7.2.3山岭区纸上定线220

7.2.4纸上定线操作方法223

7.3实地放线232

7.3.1穿线交点法232

7.3.2直接定交点法234

7.3.3坐标法234

7.4直接定线235

第8章 道路平面交叉设计239

8.1概述240

8.1.1平面交叉设计的主要内容240

8.1.2交叉口的交通分析241

8.1.3平面交叉口的间距242

8.1.4交叉口的视距设计243

8.2交叉口的类型及其适用范围244

8.3交叉口的交通组织设计247

8.4交叉口的拓宽设计249

8.4.1右转专用车道的设置249

8.4.2左转专用车道的设置250

8.5环形交叉口设计252

8.5.1环形交叉口的组成和形式252

8.5.2中心岛253

8.5.3环道的宽度253

8.5.4交织角254

8.6立面设计254

8.6.1交叉口立面设计原则254

8.6.2交叉口立面设计的基本类型255

8.6.3交叉口立面设计方法257

第9章 道路立体交叉设计264

9.1概述265

9.1.1立体交叉的组成265

9.1.2立体交叉的设置条件266

9.1.3立体交叉的间距266

9.2立体交叉的类型与适用条件267

9.2.1按结构物形式分类267

9.2.2按交通功能分类267

9.3匝道设计275

9.3.1匝道的分类276

9.3.2匝道的设计行车速度278

9.3.3匝道的线形设计标准278

9.3.4匝道端部设计281

参考文献284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