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社会风俗史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秦永洲著(山东师大历社学院) 著
- 出版社: 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 ISBN:7209025847
- 出版时间:2000
- 标注页数:405页
- 文件大小:21MB
- 文件页数:418页
- 主题词:风俗习惯史(学科: 研究 地点: 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国社会风俗史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服饰风俗1
第一节 人类服饰探源1
第二节 中国的传统服饰2
一、头衣:冠、弁、冕、巾3
二、上衣11
三、下衣15
四、足衣16
第三节 中国历史上的服饰变革20
一、秦汉冠服制的确立21
二、唐代的服饰新潮21
三、明朝恢复汉族衣冠26
四、清初的服饰变革32
五、中山装的诞生36
第四节 佩饰和化妆37
一、男子的佩饰和化妆37
二、女性美容和化妆42
第五节 妇女缠足51
第六节 中国服饰风俗与服饰观念透视53
一、“非其人不得服其服”与服饰的角色心态54
二、“澡身而浴德”与个人的内在品格55
三、“女为悦己者容”与女性服饰美容的刻意追求57
四、“易服色”与服饰的隆礼特征59
第一节 从茹毛饮血谈起62
第二章 饮食风俗62
第二节 中国传统的食物65
一、主食65
二、副食69
三、中国传统的美食烹饪75
第三节 雅俗共饮的茶82
一、饮茶习俗的形成82
二、中国的茶道84
三、古今名茶86
第四节 中国的酒文化87
一、酒的流程88
二、古代饮酒的习俗92
一、古代的炊具103
第五节 饮食器具103
二、古代的饮食器106
三、饮食器具的文化意蕴和食俗112
第六节 中国饮食文化品评116
一、饮食结构与中国人的个性116
二、饮食与中国人的人格尊严120
三、饮食等级与消费观念122
四、中国饮食文化与思维方式124
第三章 住居风俗126
第一节 构木为巢的启示126
第二节 传统住居的基本结构129
一、四合院129
二、堂和室130
三、门户、门楼、门匾、石狮131
四、墙和影壁133
五、卜宅135
第三节 由矮趋高的室内家具136
一、由席地跪坐到垂足而坐——席、榻、胡床、椅凳、蒲墩136
二、几、案、桌、八仙桌、抽屉桌138
三、?椸、箧笥、簏、橱、柜140
四、床、火炕、帐、屏风、户帘142
第四节 古代的庭院经济144
一、庭院树果145
二、六畜147
三、树果六畜的文化意蕴152
第五节 中国人的家园意识巡视156
一、封闭的文化圈与中国人的内向心态156
二、居住礼仪与安守本分的个性157
三、睦邻择邻与中国人的邻里观念158
四、墨子、庄子的思想与中国人的家园保护意识159
第四章 节日风俗161
第一节 节日的由来和演变161
第二节 除夕和春节165
一、古代的历法与年的定型165
二、春节的节日活动167
第三节 元宵节174
一、元宵节的起源174
二、放灯和观灯175
三、吃元宵177
第四节 清明节178
一、清明节探源178
二、清明节的风俗活动180
第五节 端午节186
一、恶月恶日的恐怖186
二、五色丝、艾草、菖蒲酒、石榴花、雄黄187
三、龙舟竞渡和伍子胥、曹娥、屈原189
四、角黍191
第六节 七夕节192
一、牵牛星和织女星的传说192
二、乞巧与看牛女相会193
三、曝衣晒书195
第七节 中秋节196
一、月宫的传说197
二、中秋赏月198
三、中秋月饼199
第八节 重阳节200
一、登高、饮菊花酒、插茱萸200
二、射箭202
三、食糕203
第九节 传统节日文化点评205
一、农业文化的印记205
二、阖家团圆的旋律207
三、教化万民的工具208
第五章 婚姻风俗210
第一节 婚姻形态的演变和定型210
第二节 婚姻媒介213
一、媒妁婚和冰人、月老214
二、指腹婚215
三、收继婚216
四、入赘婚和典卖婚217
五、冥婚218
六、自由婚219
第三节 婚礼221
一、六礼221
二、合卺、拜舅姑、庙见222
三、闹新房、听夜、盖头巾、拜堂223
第四节 婚姻禁忌225
一、同姓不婚225
二、士庶不婚226
三、居丧不婚227
四、不露闺房之私227
第五节 夫妇双方的地位229
一、夫妻比天地、君臣、父子229
二、夫为主人,妻为财产230
三、丈夫可以纳媵妾230
四、夫可出妻,妇不得离婚234
第六节 妇道和贞节237
一、三从四德238
二、贞节和改嫁239
第七节 古今婚姻观念剖析244
一、中国婚姻的神圣、庄严与家庭子女的责任感244
二、重婚礼,轻法律;重道德约束,轻感情基础245
三、相敬如宾——以礼制欲的理想模式246
四、主动求婚者低贱,被追求者高尚247
五、“白头偕老”的功过248
六、妻子对丈夫的惰性依赖249
第六章 生老风俗251
第一节 对新生命的呼唤251
一、祈子252
二、胎教254
第二节 幼有所长256
一、悬弧挂帨和弄璋弄瓦256
二、三日洗儿和满月257
三、百岁和周岁试儿259
四、十二生肖260
五、举子禁忌262
第三节 踏上人生之路265
一、孩提、幼学、成童265
二、冠礼267
三、姓、氏、名、字、号271
第四节 敬老养老278
一、暮年巡礼278
二、敬老养老280
三、生日和祝寿282
第五节 养生和养性286
一、养生286
二、养性和座右铭、“忍”288
第六节 人生观念评析290
一、天地性,人为贵290
二、生命价值与社会价值的沟通290
三、人生的乐和福292
四、君子以自强不息293
第七章 丧葬风俗295
第一节 灵魂不灭的迷惑295
一、丧葬礼仪的定型296
二、各民族葬法搜奇297
第二节 丧葬礼仪299
一、初终、小殓、大殓、送葬299
二、讣告、奔丧、吊丧、赙赗、谥号302
三、棺椁、随葬品、坟墓、相墓304
四、祠堂、碑碣、石雕群307
第三节 守制310
一、虞祭、斋七、百日、周年、忌日311
二、孝服312
第四节 扫墓和祭祖313
一、扫墓314
二、祭祖315
一、贵生恶死与中国人对死的忌讳319
第五节 丧葬与中国人的传统观念319
二、厚葬久祀与祖先崇拜意识320
三、送终祭祀与对子女的投入321
第八章 信仰风俗324
第一节 儒学信仰324
一、儒学的流程324
二、君子与小人333
三、儒家的孝道341
第二节 佛教信仰355
一、佛教的中国化355
二、佛教的因果报应说360
三、佛教的神谱和寺院布局367
一、道教的流程374
第三节 道教信仰374
二、道教的基本特征376
三、道教的神谱和宫观布局382
第四节 神灵信仰387
一、自然神388
二、人神、社会神、职业神397
第五节 中国信仰风俗的特点400
一、中国信仰风俗的不虔诚性400
二、中国信仰风俗的“人世”特征402
三、中国信仰风俗的宗法伦理特征404
四、中国信仰风俗的政治特色404
热门推荐
- 3148535.html
- 2177404.html
- 1357374.html
- 355933.html
- 318304.html
- 373232.html
- 3780485.html
- 2472718.html
- 3763457.html
- 182496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16968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58569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59547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39084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44430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80713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08520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06945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65933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3529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