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圆明园长春园含经堂遗址发掘报告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北京市文物研究所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文物出版社
- ISBN:7501019398
- 出版时间:2006
- 标注页数:247页
- 文件大小:14MB
- 文件页数:177页
- 主题词:圆明园-文化遗址-发掘报告-2001~2003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圆明园长春园含经堂遗址发掘报告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6 蓝琉璃龙(H-TM7∶1
3 蓝琉璃正吻(H-TK7∶1
6 蓝琉璃垂兽(H-TM14∶1
2 绿琉璃套兽(H-T0118∶1
3 绿琉璃套兽(H-T0217∶1
彩版二九:1 黄琉璃仙人骑凤(H-TM11∶1
3 绿琉璃仙人骑凤(H-TG11∶1
4 绿琉璃仙人骑凤(H-T0612∶1
6 绿琉璃仙人骑凤(H-TXBK∶1
4 绿琉璃龙(H-T0712∶1
5 绿琉璃龙(H-TK4∶1
3 鸳鸯(H-T1013∶1
4 蓝琉璃凤(H-T0312∶1
2 绿琉璃狮(H-TH20∶1
3 绿琉璃天马(H-T0913∶1
5 绿琉璃海马(H-TM18∶1
3 绿琉璃瓦当(H-TI9∶1
5 蓝琉璃瓦当(H-TB9∶1
第一章 遗址概况1
2 蓝琉璃滴水(H-TB4∶1
4 蓝琉璃三连砖(H-T1018∶1
3 双色琉璃挂檐板(H-TA9K∶1
彩版三六:1 黄琉璃构件(H-TD7∶1
3 蓝琉璃构件(H-TE2∶1
2 白瓷碗碗底残片(H-TL10∶1
彩版二 含经堂遗址探方分布及建筑遗迹鸟瞰1
彩版三 梵香楼及北侧垂花门基址鸟瞰1
彩版四:1 北宫墙外侧铺砌的卵石散水(自西北角向东)1
2 北区建筑遗迹鸟瞰1
彩版五 蕴真斋与北院门遗迹(自东南向西北)1
彩版六:1 由北院门通往得胜概的云步青石山道(北段,自东北向西南)2 戏台地井东侧过火砖面遗迹(自南向北)彩版七 神心妙达看戏殿及殿前过火砖面(自南向北)彩版八 三友轩、假山及待月楼遗迹鸟瞰彩版九:1 含经堂三友轩太湖石假山遗迹(自东向西)2 含经堂三友轩太1
彩版一六 乾隆款玉钵(H-T0117∶1
彩版一七:1 玉和尚头像(H-T0719∶1
2 玉道士头像(H-T0818∶1
3 玉鹤嵌饰(H-T0116∶1
彩版二四 瓷漆工艺绛红菊花盘残件(H-TA10∶1
3 青花碗碗底残片(H-TJ9∶1
彩版一九:1 风景人物纹青花盘残件(H-T1015∶1
2 花篮纹青花盘盘底残片(H-TJ10∶1
3 海水鲤鱼纹青花盘盘底残件(H-F3∶1
5 龙头莲花纹青花托盘残件(H-TB8∶1
彩版二○:1 青花盏托残件(H-T0518∶1
2 海水龙鱼纹青花盘残件(H-TM3∶1
3 青花碗碗底残件(H-TL8∶1
4 绛蓝釉小碗残件(H-TF5∶1
彩版二二:1 描金粉彩大盘盘底残件(H-T0113K∶1
彩版二三 瓷漆工艺绛红菊花盘残件(H-TA9∶1
彩版一 含经堂遗址鸟瞰1
5 砖雕构件(H-JYT∶1
图版四三 《钦定重刻淳化阁帖》汉白玉石版(H-TM10∶1
图版四四 石菩萨雕像残件(H-T0413∶1
5 汉白玉寻杖(H-TE6∶1
2 汉白玉覆莲座残件(H-T0218∶1
3 汉白玉圆桌面(H-TG5∶1
5 青石戗杆石(H-TA4∶1
4 拴马石(H-TM12∶1
2 铭文砖(H-T0718∶1
3 砖雕海马(H-TA8∶1
4 砖雕构件(H-TM9∶1
2 《钦定重刻淳化阁帖》汉白玉石版(H-T0714∶1
4 砖雕构件(H-T0212∶1
6 砖雕构件(H-TM13∶1
图版五二:1 砖雕构件(H-TL4∶1
5 瓦当(H-T1014∶1
2 瓦当(H-TA7∶1
3 瓦当(H-LXLK∶1
5 瓦当(H-TL11∶1
6 滴水(H-TD6∶1
图版五四:1 腰铁(H-T1017∶1
2 三角铁(H-YRSHT∶1
2 铁楔(H-T1019∶1
4 双色转角琉璃构件(H-TJ11∶1
4 陶范(HTAO-1
5 陶范(HTAO-040∶1
图版三七:1 螺钿嵌饰(H-T0220∶1
5 绿琉璃博脊连砖(H-TK12∶1
4 陶范(HTAO-002∶1
3 玉印章(H-T0414∶1
图版三五:1 玉环(H-TB7∶1
5 玉兽(H-T0113∶1
彩版一八:1 白瓷象(H-T0116∶2
4 云龙纹青花瓶残片(H-TJ10∶2
5 砖雕构件(H-T0212∶2
4 蓝琉璃瓦当(H-TB4∶2
4 青花盘残片(H-TJ9∶2
2 玉环(H-TB7∶2
5 “梵香楼”绿琉璃仙人底座(H-TA8∶2
6 玉镇尺(H-T1013∶2
4 瓦当(H-TA9∶2
彩版三五:1 蓝琉璃兽座(H-T0217∶2
6 绿琉璃博脊连砖(H-TK12∶2
5 铁钩矛(H-T0113K∶2
2 黄琉璃构件(H-TJ11∶2
5 铁条构件(H-T1019∶2
彩版三四:1 蓝琉璃滴水(H-TB9∶2
图版四二:1 《钦定重刻淳化阁帖》汉白玉石版(H-T0614∶2
彩版二五:1 乾隆款仿漆红釉菊花瓣瓷盘(承德避暑山庄博物馆瓷器厅展品)2 乾隆款仿漆红釉菊花瓣瓷盘内描金乾隆御题诗(承德避暑山庄博物馆瓷器厅展品)彩版二六:1 白瓷碗碗底残件(H-T1014∶2
彩版三○:1 绿琉璃仙人骑凤(H-TD7∶2
5 黄琉璃仙人骑凤(H-T0612∶2
6 陶范(HTAO-040∶2
彩版二八:1 绿琉璃套兽(H-T0712∶2
5 陶范(HTAO-002∶2
彩版三一:1 黄琉璃凤(H-TM11∶2
2 绿琉璃正吻(H-T0412∶2
2 福寿纹粉青长条瓷板(H-TXBK∶2
6 砖雕构件(H-JYT∶2
图版四七:1 青石厢杆石(H-TJ4∶2
6 绿琉璃狮(H-TM18∶2
2 铭文砖(H-T0718∶2
2 浅蓝釉大盘残件(H-T0518∶2
彩版三二:1 绿琉璃狮(H-TI9∶2
2 螺钿嵌饰(H-T0220∶2
4 玉印章(H-T0414∶2
6 蝙蝠纹青花碗残片(H-TB8∶2
5 过火柏木板(H-T0817∶1、2
图一 含经堂遗址位置示意图2
2 螺钿嵌饰(H-T0219∶3
2 砖雕构件(H-TM18∶3
2 绿琉璃瓦当(H-T0412∶3
5 绿琉璃仙人骑凤(H-T0612∶3
彩版三三:1 绿琉璃圆眼勾头(H-TM11∶3
2 绿琉璃仙人骑凤(H-TXBK∶3
5 蟹青釉大碗残件(H-TJ10∶3
2 三色琉璃砖(H-T1014∶3
图二 长春园地形图3
3 陶范(HTAO-3
图版五一:1 砖雕构件(H-JYT∶3
2 蓝琉璃仙人骑凤(H-TM13∶3
3 豇豆红釉盘残片(H-T0518∶3
6 铁扒锔(H-T1017∶3
2 砖雕构件(H-T1013∶3
3 铁棍(H-T1019∶3
2 粉彩托盘残件(H-TE6∶3
3 螺钿嵌饰(H-T0220∶3
图版三六:1 玉印章(H-T0414∶3
6 黄琉璃瓦当(H-TJ11∶3
5 绿琉璃狮(H-T0712∶3
3 砖雕构件(H-T1013∶4
4 蓝琉璃正吻(H-TG12∶4
图版五○:1 砖雕构件(H-TA8∶4
3 哥窑青釉小水丞残件(H-TE6∶4
3 蓝琉璃仙人骑凤(H-TXBK∶4
3 绿琉璃凤(H-T0412∶4
4 汉白玉寻杖(H-T0814∶4
2 绿琉璃凤(H-T0612∶4
图版五五:1 铁扒锔(H-T1017∶4
4 双色琉璃望柱头(H-TM13∶4
2 玉印章(H-T0414∶4
第二章 分区布方与地层堆积4
4 铁棍(H-T1019∶4
4 螺钿嵌饰(H-T0220∶4
图版四五:1 蓝琉璃花砖(H-T1014∶4
5 螺钿嵌饰(H-T0219∶4
6 黄琉璃滴水(H-TJ11∶4
彩版二一:1 蟹青釉盘残件(H-TJ10∶4
4 板瓦(H-DSHG∶4
3 螺钿嵌饰(H-T0219∶5
图版三八:1 螺钿嵌饰(H-T0220∶5
图版四六:1 汉白玉柱础石(H-TA8∶5
4 玉残马(H-HY∶5
4 青石须弥座(H-T1014∶5
3 玉鱼(H-T0414∶5
2 玉山嵌饰(H-T0116∶5
图版四八:1 铭文砖(H-T1017∶5
6 汉白玉栏板(H-TE6∶5
6 铁扳手(H-T1019∶5
彩版二七:1 绿琉璃正吻(H-TXBK∶5
5 蓝琉璃正吻(H-TG12∶5
2 含经堂广场第36号古树树坑残存树根6
2 含经堂广场第23号古树树坑残存树根6
图三 含经堂遗址探方分布图6
3 含经堂广场第24号古树树坑残存树根6
4 含经堂广场第29号古树树坑残存树根6
5 含经堂广场第31号古树树坑残存树根6
6 含经堂广场第34号古树树坑残存树根6
图版七:1 含经堂广场第35号古树树坑残存树根6
图版六:1 含经堂广场第21号古树树坑残存树根6
3 含经堂广场第41号古树树坑残存树根6
4 含经堂广场第46号古树树坑残存树根6
6 黄琉璃仙人骑凤(H-TA8∶6
4 螺钿嵌饰(H-T0220∶6
图版八:1 含经堂宫门内影壁门(仪门)基址(自西向东)6
7 铁锥(H-T1019∶6
4 玉鹿(H-T0414∶6
2 含经堂影壁门(仪门)东侧基槽出土的青石抱鼓石残件(自东向西)3 含经堂大殿南侧基槽被破坏的状况(自东向西)图版九:1 含经堂东配殿西侧被破坏的状况(自南向北)2 霞翥楼基址鸟瞰图版一○:1 霞翥楼前厦三合土台基遗迹(自北向南)2 梵香楼基址(自东北向西6
2 含经堂遗址广场圆形毡帐(蒙古包)砖雕铺地纹图案遗迹6
图版一 南牌楼基址(自西向东)6
4 黄琉璃海马(H-TXBK∶6
图版二 东牌楼基址(自北向南)6
图版三 西牌楼基址(自南向北)6
图版四:1 含经堂宫门月台东侧砖雕莲花铺地纹图案6
6 含经堂广场第20号古树树坑残存树根6
2 砖雕构件(H-JYT∶6
图版四九:1 铭文砖(H-TM13∶6
2 汉白玉望柱(H-T0317∶6
图版五:1 含经堂广场第8号古树树坑残存树根6
2 含经堂广场第9号古树树坑残存树根6
3 含经堂广场第15号古树树坑残存树根6
4 含经堂广场第16号古树树坑残存树根6
5 含经堂广场第17号古树树坑残存树根6
3 砖雕构件(H-JYT∶7
3 汉白玉望柱(H-T0317∶7
一 广场遗迹7
4 铁柄船桨(H-TXBK∶7
第一节 南区7
第三章 遗迹7
图版五六:1 铁环(H-T1019∶7
(一)牌楼遗迹7
3 绿琉璃博通脊(H-TXBK∶8
2 铁滑轮(H-T1019∶8
4 砖雕构件(H-T0116∶8
(三)甬道遗迹8
图四 南牌楼基址平剖面图8
(二)宫墙遗迹8
图五 东牌楼基址平剖面图9
5 砖雕构件(H-T0116∶9
3 砖雕构件(H-TK20∶9
3 铁合页(H-T1019∶9
3 铭文砖(H-TXBK∶9
图六 西牌楼基址平剖面图9
3 三角铁(H-YRSHT∶9
图七 砖雕莲花铺地纹图案10
图八 砖雕毡帐铺地图案10
6 砖雕构件(H-T0116∶10
2 沟漏盖(H-T01 15∶10
(四)砖雕铺地纹及毡帐基础遗迹10
(五)植树坑遗迹11
二 宫门遗迹11
4 铁钌铞(H-T1019∶11
三 含经堂院落遗迹12
图九 含经堂宫门基址平剖面图12
(一)影壁门遗迹12
(二)甬道遗迹13
(三)含经堂正殿遗迹13
图一○ 影壁门基址平剖面图13
4 蓝琉璃套兽(H-T0116∶14
(四)东、西配殿遗迹14
图一一 含经堂正殿基址平剖面图15
图版五三:1 瓦当(H-T0116∶15
(五)霞翥楼遗迹16
(六)梵香楼遗迹16
图一二 霞翥楼基址平剖面图17
图一三 梵香楼基址平剖面图18
(七)回廊遗迹19
(八)垂花门遗迹20
图一四 东垂花门基址平剖面图20
图一五 西垂花门基址平剖面图21
(九)宫墙遗迹21
(一)淳化轩月台前太湖石假山及甬路遗迹22
(二)淳化轩遗迹22
图版三九:1 陶范(HTAO-22
第二节 北区22
一 中路建筑遗迹22
图一六 淳化轩殿前太湖石假山基础及相关遗迹平剖面图22
(三)蕴真斋遗迹23
(四)北院门遗迹24
3 沟门(H-T0116∶24
(一)渊映斋遗迹25
(五)得胜概敞厅遗迹25
二 东路建筑遗迹25
图一七 得胜概敞厅基址平剖面图26
2 陶范(HTAO-27
(二)扮戏房与“乐奏钧天”戏台遗迹27
(三)“神心妙达”看戏殿遗迹28
3 陶范(HTAO-28
图一八 戏台地井基址平剖面图29
6 陶范(HTAO-29
三 东路外买卖街(铺面房)遗迹30
图一九 神心妙达看戏殿基址平剖面图30
图版四○:1 陶范(HTAO-31
(一)涵光室遗迹32
四 西路建筑遗迹32
2 陶范(HTAO-32
(二)三友轩及叠石假山遗迹32
图二一 涵光室基址平剖面图33
3 陶范(HTAO-33
图二二 三友轩基址平剖面图34
4 陶范(HTAO-36
图二三 三友轩周围叠石假山平面图36
图版四一:1 陶范(HTAO-37
图二六 三友轩周围叠石假山北侧立面图37
图二四 三友轩周围叠石假山南侧立面图37
图二五 三友轩周围叠石假山西侧立面图37
图二七 静莲斋基址平剖面图38
(三)静莲斋遗迹38
(五)待月楼遗迹39
(四)理心楼遗迹39
2 陶范(HTAO-39
图二八 理心楼基址平剖面图40
图二九 待月楼基址平剖面图41
五 西路外澄波夕照敞厅遗迹41
图三○ 澄波夕照敞厅基址平剖面图42
一 值房遗迹43
六 北区宫墙遗迹43
第三节 宫苑周围其他遗迹43
图三一 西北隅值房基址平剖面图44
二 库房遗迹49
图三二 东库房F1基址平剖面图50
图三三 东库房F2基址平剖面图52
图三四 东库房F3基址平剖面图55
图三五 东库房F4基址平剖面图56
图三六 东北隅库房F5基址平剖面图59
三 井亭遗迹61
图三七 井亭基址平剖面图62
五 东甬道遗迹63
六 西南甬道遗迹63
七 西南1号木桥基址63
四 南甬道遗迹63
图三八 含经堂遗址西南1号木桥基址平剖面图64
八 买卖街东侧甬道及东北甬道遗迹65
九 三合院遗迹65
一○ 东甬道北侧房基遗迹67
一一 明漪潇照遗迹68
图三九 明漪潇照方亭基址平剖面图69
一三 静缘亭(八角亭)遗迹70
一二 云容水态敞厅遗迹70
图四○ 云容水态敞厅基址平剖面图71
图四一 铜佛像(H-T0918∶1)73
第一节 铜器73
第四章 遗物73
图四二 乾隆款玉钵(H-T0117∶1)74
第二节 玉器74
图四三 玉头像75
图四四 玉嵌饰76
图四五 玉件77
第三节 螺钿嵌饰78
第四节 瓷器78
图四六 螺钿嵌饰79
图四七 白瓷象(H-T0116∶2)80
第五节 陶器83
图四八 葫芦器陶范纹饰84
图四九 葫芦器陶范纹饰84
图五一 葫芦器陶范纹饰86
图五○ 葫芦器陶范纹饰86
第六节 石刻87
图五二 《钦定重刻淳化阁帖》铭文(H-T0614∶2)88
图五三 《钦定重刻淳化阁帖》铭文(H-TM10∶1)88
图五四 《钦定重刻淳化阁帖》铭文(H-T0714∶1)89
一 琉璃件89
第七节 建筑构件89
图五五 石菩萨雕像残件(H-T0413∶1)90
图五六 绿琉璃正吻(H-TXBK∶5)91
图五七 绿琉璃正吻(H-T0412∶2)91
(一)脊兽91
图六○ 蓝琉璃正吻(H-TG12∶5)92
图五八 蓝琉璃正吻(H-TK7∶1)92
图五九 蓝琉璃正吻(H-TG12∶4)92
图六一 蓝琉璃垂兽(H-TM14∶1)93
图六二 绿琉璃套兽(H-T0712∶2)94
图六三 绿琉璃仙人骑凤(H-TXBK∶3)95
图六四 绿琉璃仙人骑凤(H-T0612∶1)95
图六五 绿琉璃仙人骑凤(H-TG11∶1)96
图六六 绿琉璃仙人骑凤(H-TXBK∶1)96
图六七 绿琉璃仙人骑凤(H-TD7∶2)97
图六八 蓝琉璃仙人骑凤(H-TXBK∶4)97
图六九 绿琉璃龙(H-T0712∶1)98
图七一 黄琉璃凤(H-TM11∶2)99
图七二 蓝琉璃凤(H-T0312∶1)99
图七○ 蓝琉璃龙(H-TM7∶1)99
图七三 绿琉璃凤(H-T0612∶4)100
图七四 绿琉璃凤(H-T0412∶4)100
图七五 绿琉璃狮(H-T0712∶3)101
图七六 绿琉璃狮(H-TI9∶2)101
图七七 绿琉璃狮(H-TH20∶1)102
图七八 绿琉璃天马(H-T0913∶1)102
图七九 黄琉璃海马(H-TXBK∶6)103
图八○ 绿琉璃海马(H-TM18∶1)103
(三)其他104
(二)瓦件104
图八一 黄琉璃瓦当(H-TJ11∶3)105
图八二 绿琉璃圆眼勾头(H-TM11∶3)105
图八三 绿琉璃瓦当(H-T0412∶3)105
图八六 蓝琉璃瓦当(H-TB9∶1)106
图八四 绿琉璃瓦当(H-TI9∶1)106
图八五 蓝琉璃瓦当(H-TB4∶2)106
图八七 黄琉璃滴水(H-TJ11∶4)107
图八八 蓝琉璃滴水(H-TB9∶2)107
图八九 蓝琉璃滴水(H-TB4∶1)107
图九○ 蓝琉璃三连砖(H-T1018∶1)108
图九一 蓝琉璃兽座(H-T0217∶2)108
图九二 三色琉璃砖(H-T1014∶3)108
图九三 蓝琉璃花砖(H-T1014∶4)109
图九四 双色琉璃挂檐板(H-TA9K∶1)109
图九五 黄琉璃构件(H-TJ11∶2)110
图九六 黄琉璃构件(H-TD7∶1)110
图九七 双色琉璃望柱头(H-TM13∶4)111
图九八 双色转角琉璃构件(H-TJ11∶1)111
图九九 绿琉璃博脊连砖(H-TK12∶1)112
图一○○ 绿琉璃博脊连砖(H-TK12∶2)112
图一○一 汉白玉望柱113
二 汉白玉件113
图一○二 汉白玉寻杖(H-T0814∶4)114
图一○三 汉白玉寻杖与栏板114
图一○四 汉白玉柱础石(H-TA8∶5)115
图一○五 汉白玉覆莲座残件(H-T0218∶1)116
图一○六 汉白玉桌面(H-TG5∶1)116
三 青石件117
图一○七 青石须弥座(H-T1014∶5)117
图一○八 青石厢杆石(H-TJ4∶2)118
图一○九 青石抱鼓石(H-TE9∶1)119
四 灰砖120
(一)铭文砖120
(二)砖雕构件120
图一一○ 金砖铭文(H-T1017∶5)121
图一一一 灰砖铭文122
图一一二 砖雕海马(H-TA8∶1)123
图一一三 砖雕构件素描(H-T0116∶8)123
图一一四 砖雕构件(H-T0116∶9)124
图一一五 砖雕构件(H-T0116∶10)124
图一一六 砖雕构件(H-TA8∶3)125
图一一七 砖雕构件(H-TA8∶4)125
图一二○ 砖雕构件(H-TM9∶1)126
图一一八 砖雕构件(H-T1013∶3)126
图一一九 砖雕构件(H-T1013∶4)126
图一二一 砖雕构件(H-JYT∶1)126
图一二二 砖雕构件127
图一二三 砖雕构件(H-JYT∶3)127
图一二六 砖雕构件(H-TM13∶1)128
图一二四 砖雕构件(H-T0212∶1)128
图一二五 砖雕构件(H-T0212∶2)128
图一二九 砖雕构件(H-TK20∶9)129
图一二八 砖雕构件(H-TM18∶3)129
图一二七 砖雕构件(H-TL4∶1)129
(三)素面砖129
(三)瓦当130
图一三○ “康熙年”“王亮公”铭文瓦当(H-T1014∶1)130
(二)板瓦130
(一)筒瓦130
五 灰瓦130
图一三一 瓦当(H-T0115∶1)131
图一三二 瓦当(H-T0116∶15)131
图一三三 瓦当(H-TA7∶1)132
图一三四 瓦当(H-LXLK∶1)132
(四)滴水132
图一三五 瓦当(H-TA9∶2)133
图一三六 瓦当(H-TL11∶1)133
图一三七 滴水(H-TM13∶2)133
图一三九 滴水(H-T1015∶2)134
图一三八 滴水(H-T0919∶4)134
图一四○ 滴水(H-T0314∶2)135
图一四一 滴水(H-TD6∶1)135
第八节 铁器136
图一四二 铁器136
图一四三 铁器137
第九节 其他139
图一四四 铁器139
第五章 结语140
附表1 南牌楼基槽内出土石构件登记表141
附表2 西牌楼基槽内出土石构件登记表141
附表3 东牌楼基槽内出土石构件登记表142
附表4 含经堂南区广场遗址古树坑遗迹登记表143
附表5 三友轩叠石假山残存古树遗迹登记表145
附表6 含经堂遗址出土葫芦器陶模统计表146
附表7 含经堂遗址用砖规格统计表150
后记152
英文内容提要153
图二○ 买卖街基址平剖面图3031
热门推荐
- 900337.html
- 2849022.html
- 2580680.html
- 3110087.html
- 1920988.html
- 2751362.html
- 2959653.html
- 3792407.html
- 1928158.html
- 365773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97022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45081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40825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33237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5938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26700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8369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05089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9800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0048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