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大社保破题 中国全社会保障问题溯源与执策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大社保破题 中国全社会保障问题溯源与执策
  • 陈玉营,付煜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
  • ISBN:9787501799787
  • 出版时间:2010
  • 标注页数:317页
  • 文件大小:25MB
  • 文件页数:338页
  • 主题词:社会保障-研究-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大社保破题 中国全社会保障问题溯源与执策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上篇 中国全社会保障问题溯源4

第一部分 社会保障问题的理论基础第一章 社会保障问题的多重属性4

第一节 社会保障问题的经济学属性4

第二节 社会保障问题的政治学属性6

第三节 社会保障问题的社会学属性7

第四节 社会保障与全社会保障的区别8

第二章 社会保障问题的社会意识基础9

第一节 社会保障制度与社会意识的关系9

第二节 社会思想综述10

第三节 全社会保障思想与各类社会主义思想的区别12

第四节 社会意识对社会保障制度产生与发展的影响15

第二部分 宗教对社会意识形成的直接与深远影响第一章 人类早期文明与宗教18

第一节 宗教对社会的影响与作用18

第二节 人类早期文明与宗教概述19

第三节 两种宗教在行为方式上的重大区别21

第四节 平等思想与阶级思想22

第五节 两种宗教的生命价值取向24

第二章 佛教的起源引进与演变26

第一节 佛教引进之前,中围的社会思想基础26

第二节 佛教的起源26

第三节 佛教在中国的流传与演变28

第四节 生命轮回是中国佛教共同的意识核心30

第五节 佛教传说对中土民间信仰的影响33

第六节 佛教社会的历史实证38

第七节 现代西藏社会思想的佛教化特征42

第八节 佛教对东方世界和中国人的生死观的影响44

第九节 佛教对中国的社会意识形成的重要影响46

第三部分 佛教作为统治工具和统治策略的几个主要时期第一章 佛教对于统治权利核心的作用是统治工具和统治策略64

第一节 佛教进入中国政权统治64

第二节 以其昏昏使人昏昏的南北朝各帝王和登峰造极的梁武帝65

第三节 唐太宗李世民与佛教66

第四节 武则天与佛教68

第五节 明太祖朱元璋与佛教72

第六节 清朝尊崇藏传佛教视为“驭藩工具”新的长城74

第七节 清朝佛教79

第二章 中国本土宗教的起源发展以及对社会意识的影响83

第一节 道教和道家学说起源、发展以及对社会意识的影响83

第二节 道教为中国社会意识构建的神仙体系84

第三节 道教的产生根源和其思想89

第四节 道教神仙信仰及其伦理教化精神89

第五节 道教退出政治舞台的原因101

第三章 儒教或儒家学说起源、发展以及对社会意识的影响103

第一节 儒教与儒家103

第二节 儒教为中国社会意识构建的道德体系105

第三节 叔孙通为儒教制定宗教化的礼仪制度108

第四节 董仲舒建立的儒教系统109

第五节 墨家思想112

第六节 四大思想对中国以及世界的影响113

第四部分 东西方两种教义对东西方社会走向的决定性意义第一章 基督教对西方社会意识形成的影响116

第一节 基督教概述116

第二节 基督教的发展117

第三节 驯化野蛮人的基督教120

第二章 改变社会结构的基督教122

第一节 基督教对西方社会发展的三大功能122

第二节 基督教的教义对西方的人文影响123

第三节 基督教如何理解死亡以及死亡对人生的意义124

第三章 基督教与中国封建文化的抵触与冲突125

第一节 基督教在中国受到抵触的原因125

第二节 基督教是帝国主义侵略的工具是历史的误解125

第三节 基督教的贡献126

第四节 东西方宗教思想对社会发展影响的对比129

第五部分 宗教是法律的社会意识基础第一章 宗教是法律的社会意识基础132

第一节 引论132

第二节 东方和西方的第一部法律的产生在同一时代134

第三节 法律的产生在社会意识上是奴隶社会与非奴隶社会的分水岭134

第四节 法律诞生时期重要思想家的作用135

第二章 法律脱胎于宗教137

第一节 律条与仪式相同,法律与宗教相同137

第二节 古代中国的法律与宗教——法律的伦理化138

第三章 历史上东西方法律的区别143

第一节 中国的第一部法律——战国法律制度143

第二节 西方的第一部法律——《十二铜表法》144

第三节 从现代法理理论看东西方法律的区别149

第四节 司法原因与目的比较——平等诉讼与赏罚处罚151

第五节 司法权主体的比较152

第六节 早期司法活动特点的比较152

第七节 司法权本质的比较154

第四章 宗教中的法律157

第一节 法律的起源——东方宗教中的法律158

第二节 法律的起源——西方宗教中的法律165

第三节 超越法律、超越宗教167

第五章 基督教对西方法律发展的影响170

第一节 民主政治——对权力的制约170

第二节 平等、权利——法治的重要理念171

第三节 法律对宗教的需要171

第四节 中国法律与宗教的走向173

第六章 法律与宗教的共同要素175

第一节 法律与宗教的共同因素175

第二节 中国传统文化中法律与宗教的关系182

第七章 地理环境及对法律发展的影响185

第一节 古希腊与古中国法律差异185

第二节 古希腊地理环境及对其法律的影响186

第三节 地理因素对古中国法律的影响187

下篇 中国全社会保障问题执策198

第六部分 全社会保障制度设计198

第一章 全社会保障制度设计198

第一节 制度科学198

第二节 制度的本质特征199

第三节 公平机制和效率机制是国家的两个重要机制202

第四节 适合中国社会的全社会保障的制度203

第二章 中国全社会保障制度的总体设计205

第一节 中国社会保障情况简单回顾205

第三章 我国建设全社会保障问题的初步探讨217

第一节 我国和世界社会保障制度的演变过程217

第二节 我国社会保障体制的演变过程218

第三节 我国有必要建成全社会的社会保障系统219

第四节 中国实现全社会保障必须采取综合措施221

第五节 典型西方国家社会保障制度形式的比较222

第六节 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最优取向226

第四章 制约中国社会保障制度发展的瓶颈问题232

第一节 社会保障制度理论方面存在的难点232

第二节 目前社会保障制度在实行方面存在的难点233

第三节 社会保障制度设计方面存在的难点237

第五章 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沿革与变迁239

第一节 清朝以前封建社会没有保障制度239

第二节 中华民国时期制定的相关社会保障法律240

第三节 新中国的社会保障制度沿革242

第六章 大社会保障体系构想245

第一节 教育是社会保障的源头245

第二节 教育程度决定人口的未来社会发展246

第三节 大社会保障系统构想255

第四节 提高整体教育程度是中国富强必经之路260

第七部分 全社会保障制度财务测算第一章 全社会保障动态模拟系统建立268

第一节 概述268

第二节 系统的构建269

第三节 变量解释270

第四节 全社会保障系统框架与边界270

第五节 基本数据之一270

第六节 基本数据之二271

第七节 影响养老金的多与少有三个因素272

第八节 根据已有资料确定全国养老金平均值272

第二章 期望目标和计算规则281

第一节 期望目标值281

第二节 计算规则281

第三章 生成社会保障动态学仿真程序287

第一节 程序编写——基本程序287

第二节 仿真290

第三节 仿真关于模拟有关事项简单说明291

第四节 整体截断误差与收敛性293

第四章 模拟分析295

第一节 各种因素分析295

第二节 政策实验比较296

第三节 对各种政策方案的模拟297

第四节 关于现收现付政策的模拟298

第五节 关于人口趋势的模拟300

第六节 关于社会保障资金的模拟分析301

第五章 模拟实验结论306

第一节 现在是实行现收现付型保障的最好时期306

第二节 社会人口比例变化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必须附加财政补贴方案307

第三节 考虑提取资源税收,保证社会保障资金来源307

后记与展望314

参考书目317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