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郑州大河村 上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郑州大河村 上
  • 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科学出版社
  • ISBN:7030094905
  • 出版时间:2001
  • 标注页数:689页
  • 文件大小:29MB
  • 文件页数:704页
  • 主题词:文物/考古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郑州大河村 上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序1

第一章 概述1

第一节 郑州的自然环境及沿革1

目录1

第二节 郑州地区古代遗址的分布及文化内涵2

第三节 地理位置5

第四节 发现经过5

第五节 发掘经过5

第六节 地层堆积及分期9

(一)T11西壁文化层堆积情况9

(二)T23东壁文化层堆积情况12

(三)T27、T28南壁和T29北壁文化层堆积情况13

(四)T38、T40、T56南壁文化层堆积情况15

(五)T37、T38、T58西壁文化层堆积情况19

(六)T41~T44西壁文化层堆积情况22

第一节 仰韶文化前三期遗存25

(一)生活用具25

第二章 仰韶文化遗存25

(二)生产工具37

(三)其他39

第二节 仰韶文化前二期遗存39

(一)生活用具40

(二)生产工具76

1.石器76

4.蚌器78

5.陶器78

3.角器78

2.骨器78

(三)其他79

第三节 仰韶文化前一期遗存80

一、遗迹80

1.土坑墓80

2.瓮棺葬80

二、遗物82

(一)生活用具82

1.石器108

(二)生产工具108

2.骨器112

3.角器113

4.玉器114

5.陶器114

(三)装饰品114

一、遗迹116

1.土坑墓116

第四节 仰韶文化第一期遗存116

(四)其他116

2.瓮棺葬117

二、遗物117

(一)生活用具118

(二)生产工具133

1.石器133

2.骨器134

3.角器135

4.蚌器135

2.骨器136

1.石器136

5.陶器136

(三)装饰品136

3.牙器137

4.陶器137

第五节 仰韶文化第二期遗存138

一、遗迹138

(一)房基138

(二)瓮棺葬139

二、遗物141

(一)生活用具141

(二)生产工具155

1.石器155

2.骨器157

3.角器158

4.蚌器159

5.陶器159

2.骨器160

(三)装饰品160

1.石器160

3.陶器162

4.牙器162

(四)其他162

第六节 仰韶文化第三期遗存162

一、遗迹163

(一)房基163

1.半地穴式建筑163

2.地面上建筑166

(二)灰坑182

1.概况182

2.袋状坑183

3.筒形坑185

4.不规则形坑185

(三)墓葬187

1.土坑墓187

2.瓮棺葬187

(一)生活用具191

二、遗物191

(二)生产工具222

1.石器222

2.骨器226

3.蚌器228

4.角器229

5.陶器229

(三)装饰品233

1.石器234

2.骨器234

3.蚌器235

4.陶器235

(四)其他236

第七节 仰韶文化第四期遗存238

一、遗迹238

(一)房基238

1.半地穴式建筑241

2.地面上建筑242

(二)护沟壕264

(三)灰坑264

1.袋状坑265

2.筒形坑279

3.盆形坑282

4.不规则形坑282

(四)墓葬290

1.土坑墓291

2.瓮棺葬304

3.猪骨架311

二、遗物313

(一)生活用具313

(二)生产工具363

1.石器363

2.玉器373

3.骨器373

4.蚌器378

5.角器380

6.牙器381

7.陶器381

(三)装饰品385

1.石器386

2.玉器387

3.骨器389

4.蚌器390

5.牙器390

6.陶器391

(四)其他393

1.骨器393

2.牙器393

3.陶器393

4.兽骨和鸟蛋394

第三章 龙山文化遗存395

第一节 龙山文化早期遗存395

一、遗迹395

(一)柱洞396

(二)灰坑399

1.袋状坑400

2.筒形坑408

3.不规则形坑408

(三)灰沟409

(四)墓葬409

1.土坑墓410

2.瓮棺葬413

二、遗物414

(一)生活用具414

(二)生产工具434

1.石器434

2.玉器440

3.骨器442

4.蚌器445

5.陶器447

1.玉器448

(三)装饰品448

2.石器449

3.骨器450

4.蚌器451

5.陶器451

一、遗迹452

(一)房基452

第二节 龙山文化中期遗存452

(四)其他452

(二)柱洞455

(三)灰坑455

1.袋状坑455

2.筒形坑457

3.长方形坑459

4.不规则形坑459

(四)墓葬460

1.土坑墓460

2.瓮棺葬466

(一)生活用具467

二、遗物467

(二)生产工具487

1.石器487

2.玉器495

3.骨器495

4.蚌器496

5.角器497

6.陶器497

(三)装饰品498

1.石器499

2.玉器499

3.骨器499

4.蚌器502

5.陶器502

(四)其他504

第三节 龙山文化晚期遗存504

一、遗迹505

(一)柱洞505

(二)灰坑506

1.袋状坑507

2.筒形坑511

3.不规则形坑511

(三)墓葬512

二、遗物513

(一)生活用具513

(二)生产工具525

1.石器525

2.骨器530

3.蚌器532

4.陶器534

5.牙器535

6.角器535

(三)装饰品535

1.玉器535

2.石器536

3.骨器536

5.陶器537

4.蚌器537

(四)其他538

第四章 二里头文化遗存539

一、遗迹539

(一)灰坑539

(二)墓葬540

二、遗物540

(一)生活用具540

(二)生产工具547

1.石器547

2.骨器549

3.蚌器549

4.陶器549

(三)装饰品551

1.骨器551

2.玉器551

3.陶器551

(四)其他552

第五章 商文化遗存553

一、遗迹553

(一)灰坑553

1.袋状坑553

2.筒形坑555

(二)灰沟556

(三)墓葬556

(一)生活用具558

二、遗物558

(二)生产工具565

1.石器565

2.骨器568

3.蚌器569

4.玉器570

5.陶器570

(三)装饰品571

1.石器571

3.陶器572

2.骨器572

(四)其他573

第六章 结语574

第一节 大河村诸文化的特征574

一、大河村仰韶文化各期的特征574

二、大河村龙山文化各期的特征578

三、大河村二里头文化的特征580

四、大河村商文化的特征580

(一)遗迹部分581

(二)遗物部分581

第二节 大河村仰韶文化的延续性和阶段性581

一、大河村仰韶文化的延续性581

二、大河村仰韶文化的阶段性582

(一)遗迹部分582

(二)遗物部分583

第三节 大河村各期文化的年代585

第四节 大河村各期文化与周边地区诸文化的关系586

第五节 大河村仰韶文化的社会性质分析591

第六节 大河村遗址发掘的重要价值594

附表599

附表一 大河村遗址各期文化遗迹、遗物统计表599

附表二 大河村遗址各探方文化层对照表600

附表三 大河村遗址各期文化陶系纹饰统计表(T38)603

附表四 大河村遗址房基登记表612

附表五 大河村遗址灰坑登记表619

附表六 大河村遗址墓葬(土坑墓)登记表641

附表七 大河村遗址瓮棺葬登记表655

附表八 大河村遗址出土标本14C测定年代数据表666

附录668

附录一 大河村遗址T14新石器时代人骨鉴定668

附录二 大河村遗址出土粮食标本的鉴定671

附录三 大河村遗址F14地坪试块鉴定673

附录四 大河村遗址卵标本(T52③:13)鉴定674

附录五 大河村遗址的孢粉分析675

附录六 大河村遗址相关的文章目录681

编后记683

英文提要684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