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水旱灾害的经济学分析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中国水旱灾害的经济学分析
  • 张晓等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
  • ISBN:7501747083
  • 出版时间:2000
  • 标注页数:210页
  • 文件大小:7MB
  • 文件页数:225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国水旱灾害的经济学分析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导言1

第一章 基本状况和基本概念1

目录1

第一节 中国自然灾害的基本状况2

第二节 水旱灾害的定义6

1.水旱灾害的定义6

2.较大灾害的内涵6

1.水旱灾害对人类危害巨大15

2.水旱灾害在我国的影响面很大15

第一节 水旱灾害是我国最严重的两种自然灾害15

第二章 中国的水旱灾害及其社会经济危害15

3.水旱灾害对我国抵御自然灾害能力较弱的农业危害最大16

第二节 中国水旱灾害发生的背景23

1.中国水旱灾害发生的自然环境背景23

2.中国水旱灾害发生的社会经济背景27

第三节 人类活动、生态环境与水旱灾害的关系36

1.生态环境破坏的全国总量状况37

2.中国典型地区生态环境的人为破坏39

3.致灾因素的系统分析和相关性分析40

第四节 案例分析47

——中国北方地区的干旱、干旱化、旱灾和经济行为47

1.引言47

2.中国的水资源49

3.旱灾54

4.人类活动对干旱发生的影响63

5.减少干旱的措施63

注释71

第三章 水旱灾害的经济损失评估73

第一节 灾害损失的类型75

第二节 中国灾害损失统计76

1.数据渠道76

2.灾害损失的统计78

1.人员伤亡损失评价的意义83

第三节 伤亡损失83

2.伤亡损失评价方法85

第四节 一种估算目前中国水旱灾害间接经济损失的方法92

1.方法论92

2.几点讨论94

第五节 90年代中国水旱灾害损失估算94

1.直接经济损失94

2.间接经济损失95

3.人员伤亡经济损失95

4.总经济损失96

注释97

1.贫困问题99

第一节 灾害与中国贫困问题的关系99

第四章 水旱灾害与中国农村贫困问题99

2.水旱灾害与中国贫困问题的关系101

第二节 减灾与农村扶贫110

1.减灾扶贫的措施111

2.减灾扶贫目前尚存在的问题118

第三节 案例分析——对陕南商洛地区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和灾害关系的考察120

1.陕南山区的自然条件120

2.陕南山区的开发与生态环境破坏的历史122

3.陕南山区生态环境破坏的灾难性后果124

4.近几十年的开发建设政策125

5.当前政策的评价和建议128

注释134

第五章 国家救灾、减灾和防灾的制度建设135

第一节 中国历史上的救灾、减灾政策135

1.救灾135

2.减灾141

第二节 公共救灾145

1.救灾的公共经济学146

2.新中国的公共救灾147

第三节 灾害保险157

1.风险与保险157

2.国外水旱灾害保险和农业保险经验158

1.“网状救灾”的效率163

第四节 社会网状救灾、减灾和防灾163

2.关于中国社会“网状救灾、减灾和防灾”的构想165

注释168

第六章 减灾手段的经济效益评价169

第一节 减灾的费用和效益169

第二节 新中国的减灾成就171

1.减灾的法制化建设172

2.减灾工程建设173

3.自然灾害监测预警系统175

4.卫生防疫和灾害医疗救护网络体系176

5.救灾工作176

第三节 水利工程的投入产出分析177

1.水利投入178

2.水利工程的效益183

第四节 生态环境保护的成本效益分析189

1.我国营林的实际收入189

2.造林成本192

3.生态环境保护工程的效益192

4.加大我国生态环境保护投入、建立经济193

补偿机制的制度安排193

注释195

参考文献196

后记209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