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心智三重奏 神经科学 心理学与哲学的共鸣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心智三重奏 神经科学 心理学与哲学的共鸣
  • 陈巍著 著
  • 出版社: 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560640662
  • 出版时间:2016
  • 标注页数:200页
  • 文件大小:27MB
  • 文件页数:214页
  • 主题词:神经科学-研究;心理学-研究;哲学-研究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心智三重奏 神经科学 心理学与哲学的共鸣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认知、身体与大脑1

第一节 杜威的遗产:反射弧概念中的具身认知思想2

一、引言2

二、具身认知的基本观点2

三、《心理学中的反射弧概念》蕴含的具身认知观4

四、总结6

第二节 身体主题向认知科学的回归7

一、引言7

二、具身认知观的基本立场及其一般主张8

三、具身认知的身体观11

四、具身认知研究的动力学方法13

五、结语16

第三节 “战国时代”中的具身-生成认知科学17

一、引言17

二、具身认知的内涵与论据18

三、生成认知的内涵与论据21

四、结语22

第四节 清扫具身认知的“奥吉厄斯牛圈”23

一、引言23

二、具身认知亟需直面并解决的四个问题24

三、展望30

第二章 他心、社会认知与大脑31

第一节 镜像神经元、镜像系统与镜像机制32

一、引言32

二、关于镜像“内涵”的争议32

三、关于镜像“外延”的争议38

四、镜像神经元研究展望41

第二节 镜像神经元是认知科学的“圣杯”吗43

一、引言43

二、镜像神经元研究中存在的争议43

三、总结47

第三节 作为社会交流产物的人类无意识模仿48

一、引言48

二、镜像神经元是社会联想学习的产物50

三、社会交流因素在无意识模仿行为的执行控制中的作用53

四、总结与展望54

第四节 神经现象学视域下的具身交互主体性56

一、引言56

二、神经现象学具身立场对交互主体性的启示57

三、交互主体性的两种形态与实现方式59

四、前理论交互主体性对理论交互主体性的“奠基”意义62

第三章 经验、知觉与大脑63

第一节 神经现象学:迈向整合脑与经验的意识科学64

一、引言64

二、神经现象学的缘起64

三、神经现象学的立场、内涵与方法65

四、神经现象学的操作实例67

五、反思与展望69

第二节 具身-生成的意识经验70

一、引言70

二、意识经验的具身化71

三、意识经验的生成特征76

四、结语77

第三节 动作的观念运动理论78

一、引言78

二、观念运动理论的内涵与背景79

三、观念运动理论的行为实验证据80

四、观念运动模型的神经科学研究证据82

五、小结与展望84

第四节 宗教沉思训练与改变大脑的灵性力量86

一、引言86

二、宗教沉思训练的类型、内涵与目的86

三、有关脑可塑性的沉思训练研究89

四、问题与展望94

第四章 异常心理、行为与大脑97

第一节 碎镜理论:自闭症谱系障碍的新假说98

一、引言98

二、碎镜理论的由来及其与自闭症的关系98

三、反思与展望102

第二节 偏向“原理”的钟摆:自闭症的共情-系统化理论103

一、引言103

二、共情-系统化理论的内涵104

三、共情-系统化理论与两种经典理论的比较106

四、对自闭症共情-系统化理论的评价与展望107

五、总结与展望109

第三节 互动理论的挑战:自闭症儿童是心灵盲吗110

一、引言110

二、心灵盲理论在自闭症人际交往解释上的问题110

三、互动理论的内涵与论据111

四、互动理论的进步与局限115

第四节 异己手征候群:神经病理现象学的透视116

一、异己手征候群简述116

二、异己手征候群的类型118

三、诱发异己手征候群的异己手运动的神经机制119

四、异己手征候群的康复治疗123

五、总结与展望124

参考文献151

后记199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