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临床检验仪器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邹雄,丛玉隆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 ISBN:9787506745451
- 出版时间:2010
- 标注页数:305页
- 文件大小:70MB
- 文件页数:320页
- 主题词:医用分析仪器-医学院校-教材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临床检验仪器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概论1
第一节 仪器在检验医学中的重要作用1
一、仪器是完成实验室工作的主要工具1
二、选择合适的项目和仪器是实验室的重要工作2
三、选择合适仪器是实验室水平和质量的保证2
第二节 检验仪器的发展史3
一、从手工操作进入了仪器化时代3
二、实验仪器的自动化3
三、实验室自动化系统及床边化3
第三节 仪器的质量管理4
一、常用评估指标4
二、正确选择仪器的一般原则5
三、日常工作中仪器的质量管理6
第四节 仪器的分类7
第二章 医用显微镜8
第一节 概述8
一、显微镜发展简史8
二、显微镜的分类9
第二节 普通光学显微镜9
一、原理和结构10
二、方法学评价13
三、应用注意事项16
第三节 组合式光学显微镜18
一、原理和结构18
二、方法学评价20
三、应用注意事项22
第四节 电子显微镜24
一、原理和结构24
二、方法学评价25
三、应用注意事项26
第三章 血液分析仪27
第一节 血液分析仪发展历史与展望27
第二节 血液分析仪分析技术原理28
一、电阻抗法血液分析仪检测原理28
二、流式法血液分析仪检测原理34
三、血液分析仪流水线39
四、在不同血细胞分析中应用的一些“特殊”技术41
五、血细胞分析仪提供的测量参数43
六、血细胞分析仪的方法学评价44
七、我国血细胞分析仪及试剂的有关行业标准及技术要求45
第三节 血液分析仪使用注意事项49
一、血液分析仪鉴定49
二、血液分析仪校准50
三、操作人员上岗前的培训50
四、选择符合仪器安装要求的环境50
五、标本采集和运送51
六、检验结果的确认51
第四章 流式细胞仪53
第一节 发展历史53
第二节 分类及原理55
一、流式细胞仪的基本结构55
二、流式细胞仪的工作原理57
第三节 性能评估及应用评价61
一、流式细胞仪的性能评估61
二、流式细胞仪应用范围与评价62
第四节 仪器应用注意事项64
一、流式细胞仪的可变性64
二、标本的可变性65
三、操作过程的可变性65
四、数据分析的可变性65
五、流式细胞仪的使用、维护与保养程序66
第五章 干化学分析仪70
第一节 尿液干化学分析仪70
一、尿液干化学分析的发展历史70
二、尿液干化学分析仪的主要结构与检测原理71
三、尿液干化学分析仪的评价73
四、尿液干化学分析仪的应用注意事项74
第二节 干式生化分析仪75
一、干式生化分析仪的发展历史75
二、干式生化分析仪的主要结构与检测原理75
三、干式生化分析仪的评价77
四、干式生化分析仪的应用注意事项78
第六章 尿液有形成分分析仪80
第一节 发展历史80
第二节 原理及结构81
一、流式尿液有形成分分析仪81
二、流动型尿液有形成分影像分析系统84
三、静止型尿液有形成分影像分析系统86
第三节 方法学评价88
一、流式尿液有形成分分析系统88
二、流动型尿液有形成分影像分析系统89
三、静止型尿液有形成分影像分析系统90
第四节 仪器管理及应用注意事项91
一、质量管理91
二、仪器系统评价92
三、测定结果的评价92
四、仪器的维护和保养92
第七章 血栓与止血分析仪94
第一节 血液凝固分析仪95
一、血凝分析自动化的发展历史95
二、血凝分析仪的分类、结构及检测原理96
三、血凝分析仪的性能评价104
四、血凝分析仪的应用注意事项105
第二节 血小板聚集仪110
一、血小板聚集仪发展历史110
二、血小板聚集仪的分类、结构与检测原理111
三、血小板聚集仪的方法学评价115
四、血小板聚集仪的应用注意事项116
第三节 血液流变分析仪117
一、血液流变学自动分析的发展历史117
二、血液黏度仪的分类、结构及检测原理118
三、血液黏度仪的性能评价119
四、血液黏度仪的应用注意事项119
第八章 生化分析仪121
第一节 生化分析仪的发展历史121
第二节 生化分析仪的种类及工作原理123
一、生化分析仪的种类123
二、连续流动式自动生化分析仪的工作原理124
三、离心式自动生化分析仪的工作原理125
四、分立式自动生化分析仪的工作原理125
五、干化学式自动生化分析仪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126
六、生化分析仪的基本结构126
第三节 生化分析仪的方法学评价133
一、生化分析的常用方法134
二、生化分析的光学原理135
三、生化分析的测定原理135
四、生化分析仪实验参数的设置136
五、生化分析仪的性能评价139
第四节 自动生化分析仪应用注意事项140
一、自动生化分析仪器的校准140
二、自动生化分析仪器的使用和维护142
三、生化分析的质量保证144
附:水处理机145
一、水中污染物的分类及实验室纯水的定义145
二、纯水机的一般结构及其制水原理146
三、纯水机的日常维护146
四、实验室整体供水系统147
第九章 电泳分析仪148
第一节 电泳分析仪的发展历史148
第二节 电泳技术的基本原理及结构149
一、电泳技术的基本原理149
二、电泳条件及其对电泳迁移率的影响因素150
三、手工电泳分析装置150
第三节 半自动电泳分析仪152
一、基本结构152
二、性能特点153
第四节 全自动电泳分析仪153
一、基本结构153
二、性能特点154
第五节 高效毛细管电泳仪154
一、高效毛细管电泳仪的基本原理154
二、高效毛细管电泳仪的技术规格155
三、高效毛细管电泳仪的分离模式156
第六节 电泳技术的临床应用157
一、血清蛋白电泳157
二、同工酶电泳159
三、等电聚焦电泳159
四、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160
五、免疫固定电泳161
六、高效毛细管电泳仪的临床应用162
第十章 血气分析仪和电解质分析仪164
第一节 血气分析仪164
一、血气分析仪的发展历史164
二、血气分析仪的原理及结构165
三、方法学评价170
四、血气分析仪应用注意事项172
第二节 电解质分析仪173
一、电解质分析仪的发展历史174
二、电解质分析仪分类及原理174
三、方法学评价177
四、电解质分析仪应用注意事项178
第十一章 酶免疫分析仪179
第一节 概述179
一、发展历史179
二、基本原理180
三 分类181
第二节 普通酶标仪181
一、工作原理及结构181
二、分类182
三、主要性能指标183
第三节 全自动酶免疫分析仪183
一、全自动酶免疫分析一体机184
二、全自动酶免疫分析连体机185
三、流水线式全自动酶联免疫分析工作站185
第四节 方法学评价186
一、常用ELISA测定模式及反应原理186
二、ELISA测定结果的表示方法和判定187
三、ELISA测定的质量管理188
四、临床应用189
第五节 仪器应用注意事项189
一、性能的选择和应用189
二、维护保养和校正190
第六节 洗板机191
一、结构和工作原理191
二、性能和设置192
三、应用注意事项192
第十二章 化学发光和荧光免疫分析仪194
第一节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194
一、发展历史194
二、原理与分类195
三、仪器的使用201
四、仪器使用注意事项、保养及维修205
五、临床应用207
第二节 电化学发光仪207
一、原理207
二、仪器的使用209
三、仪器使用注意事项、保养及维修210
四、临床应用211
第三节 时间分辨免疫分析仪212
一、原理与分类212
二、仪器的使用214
三、仪器使用注意事项、保养及维修215
四、临床应用217
第四节 荧光偏振光免疫分析仪217
一、原理和分类217
二、仪器的使用219
三、仪器使用注意事项、保养及维修219
四、临床应用220
第十三章 免疫比浊分析仪221
第一节 免疫比浊分析仪的发展概况221
一、免疫比浊分析仪概述221
二、免疫比浊分析仪临床应用状况222
三、免疫比浊分析仪展望222
第二节 免疫比浊分析仪分类及原理222
一、免疫测定的特点223
二、免疫比浊分析仪的光学基础223
三、免疫比浊技术分类及原理224
第三节 免疫比浊分析仪的方法学评价228
一、免疫比浊分析仪性能指标评价228
二、免疫比浊分析仪应用技术评价229
第四节 免疫比浊分析仪应用的注意事项232
一、免疫比浊分析仪操作人员的培训与管理232
二、免疫比浊分析仪全程质量管理233
第十四章 微生物培养与鉴定系统236
第一节 自动血培养系统236
一、发展历史236
二、结构原理237
三、性能特点239
四、仪器应用注意事项240
第二节 微生物鉴定和药敏分析系统240
一、发展历史240
二、数码鉴定的基本原理241
三、鉴定系统生化测定原理243
四、微生物鉴定系统的工作原理243
五、微生物鉴定系统的结构组成244
六、微生物鉴定系统功能和特点245
七、仪器应用注意事项245
第十五章 色谱分析仪247
第一节 概述247
一、色谱技术的起源和发展247
二、色谱法基本概念及原理248
三、色谱法的分类及特点248
四、色谱仪的输出参数249
第二节 气相色谱仪250
一、仪器构造与工作原理250
二、气相色谱仪性能参数及其评价253
三、气相色谱仪应用注意事项254
第三节 高效液相色谱仪255
一、仪器构造与工作原理255
二、高效液相色谱仪性能参数及其评价259
三、高效液相色谱仪应用注意事项260
第四节 色谱-质谱联用仪261
一、质谱仪构造及其工作原理261
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261
三、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263
第十六章 原子光谱法266
第一节 原子发射光谱法266
一、发展历史266
二、基本原理267
三、原子发射光谱仪结构267
四、测定技术及注意事项269
第二节 原子吸收光谱法270
一、原子吸收光谱法发展简介270
二、基本原理271
三、仪器结构271
四、定量分析方法274
五、检测注意事项276
第十七章 基因分析技术279
第一节 基因分析技术的发展历史与展望279
第二节 聚合酶链反应仪280
一、PCR原理及分类281
二、PCR仪检测性能评价285
三、PCR仪应用注意事项287
第三节 核酸分子杂交技术289
一、核酸分子杂交技术的原理289
二、杂交模式290
三、分子杂交技术的应用及展望291
第四节 基因测序仪292
一、基因测序的原理292
二、DNA测序仪293
三、基因测序技术的应用及展望294
第十八章 21世纪现代实验室展望295
第一节 实验室自动化整合295
一、实验室自动化的历史295
二、现代实验室自动化整合296
第二节 基因芯片技术296
一、历史沿革296
二、原理、制备及分类297
三、应用领域299
第三节 蛋白组学及其分析技术301
一、蛋白组学概念301
二、蛋白组学的主要分析工具302
三、飞行质谱302
热门推荐
- 2077159.html
- 1195711.html
- 3345658.html
- 2514519.html
- 171612.html
- 3864090.html
- 3861060.html
- 1051809.html
- 819689.html
- 295525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94871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43194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86866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40533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67588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82882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70055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8274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61931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437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