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当代货币政策理论与实证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中国当代货币政策理论与实证
  • 余永恒,吴少新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 ISBN:7500504772
  • 出版时间:1988
  • 标注页数:281页
  • 文件大小:90MB
  • 文件页数:292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国当代货币政策理论与实证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导论(代前言)1

第一章 宏观经济间接调控中的货币政策地位功能4

第一节 宏观经济间接调控的前提——市场货币机制的引入4

1 宏观经济总量的基本模型4

2 宏观经济间接调控对象——社会总需求的实质是一个货币问题6

3 货币供给的总闸门——中央银行的贷款7

第二节 货币政策载体——货币及其政策的功能分析8

1 货币政策载体——货币在生产中的功能分析8

2 货币政策的功能分析11

第三节 货币政策在宏观间接调控中主导地位的现实条件分析15

1 现实宏观经济调控中货币政策调控地位的五大变化18

2 货币政策宏观间接调控主导地位的五点理论说明18

附:主要参考论著书目22

第二章 货币政策理论依据现实分析与发展选择23

第一节 货币需求模型的现实分析与政策依据参数24

1 货币需求的商品量参数25

2 货币需求的价格参数26

3 货币流通速度变动规则28

4 货币容纳量弹性35

第二节 货币供给量决定机制、模式与政策依据参数38

1 货币供给决定机制39

2 货币供给量的基本模型41

3 我国基础货币、货币乘数的变动规则46

第三节 货币均衡对政策依据的参数48

1 货币均衡的涵义与计量48

2 商品市场均衡及IS曲线50

3 货币市场均衡及LM曲线54

4 经济均衡及IS-LM曲线交叉的分析60

附:主要参考论著书目66

第三章 货币政策种类及现实选择67

第一节 货币政策种类及其选择67

1 扩张性货币政策68

2 紧缩性货币政策70

3 均衡性货币政策71

第二节 我国近期货币流通的现实分析73

1 我国近期货币失衡的症状特征74

2 货币失衡的原因与渠道分析80

第三节 我国货币政策的现实选择89

1 可供现实思考的两种对立的政策主张89

2 间接紧缩——我国货币政策的现实有效选择94

附:主要参考论著书目96

第四章 货币政策目标及其选择68

第一节 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的选择99

1 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的涵义及选择要求99

2 最终目标内容的确定及分析100

3 最终目标的冲突性及协调106

第二节 货币政策中间目标的选用标准及确定110

1 中间目标的涵义及建立的必要性110

2 中间目标选择的标准111

3 货币政策中间目标的具体内容及指标的选择113

第三节 货币政策操作目标的选择118

1 货币政策操作目标的涵义118

2 操作目标具体内容规定119

3 基础货币作为操作目标的依存条件123

附:主要参考论著书目124

第五章 货币政策调控方式方法的选择126

第一节 货币政策调控内容126

1 货币供给总量调控的性质和功能127

2 货币供给结构调控性质和功能130

第二节 货币政策调控方式的选择134

1 直接调控方式135

2 间接调控方式136

3 双轨调控方式138

4 建立我国宏观间接调控方式的运行条件及培植方法140

第三节 货币供给调控方法的比较选择143

1 权衡调控法144

2 规则调控法145

3 定额调控法147

4 三项指数控制法149

5 单项指数控制法151

6 货币供给增量控制法152

7 弹性系数控制法——我国货币供给控制方法的再探讨155

附:主要参考论著书目158

第六章 货币政策工具及其完善159

第一节 货币政策工具种类及其选择标准159

1 西方货币政策工具种类简介159

2 我国货币政策工具体系162

3 货币政策工具选用标准164

第二节 我国货币政策经济工具及其完善166

1 存款准备金工具及其完善166

2 公开市场性能、条件和发展对策174

3 再贴率性能、条件及发展对策175

第三节 我国再贷款工具及其完善177

1 再贷款工具的基本性能177

2 我国再贷款工具的运行方式178

3 我国再贷款工具存在的问题与完善180

第四节 其他政策工具及其完善181

1 计划工具及完善181

2 行政工具及完善182

3 法律工具及完善184

附:主要参考论著书目184

第七章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实证描述及理论分析186

第一节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含义、构成及功能186

1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含义186

2 不同经济体制下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构成188

3 两种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构成的功能比较190

第二节 西方国家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描述的理论界说192

1 传统货币数量说的传导机制分析193

2 原始凯恩斯学派的传导机制分析195

3 新货币数量论对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分析196

4 新凯恩斯学派的货币政策传导分析197

第三节 我国贷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实证分析及健全对策198

1 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实证描述198

2 健全我国货币传导机制的对策201

附:主要参考论著书目207

第八章 货币政策有效性实证及矫正208

第一节 货币政策的数量结构效果的分析208

1 货币政策的数量效果分析209

2 货币政策结构效果分析211

第二节 货币政策效应时滞分析213

1 货币政策时滞表现214

2 货币时滞的计量模式217

3 时滞原因及我国时滞特点221

4 时滞对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影响225

第三节 我国货币政策功效有限性及矫正对策227

1 我国货币政策有限性及原因227

2 我国货币政策功效矫正对策235

附:主要参考论著书目237

第九章 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协调配合239

第一节 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协调配合的必要性240

1 两项政策协调配合的实质240

2 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异同点241

3 两项政策协调配合的作用244

第二节 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协调配的组合方式245

1 以两项政策对经济影响为标准,划分两项政策的组合方式及适应条件246

2 以两项政策对资金供给的主辅地位为标准,划分两项政策的组合方式及适应条件248

第三节 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协调配合的障碍及原因251

1 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犬牙交错的制约关系251

2 当前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之间的主要障碍表现252

3 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矛盾的原因255

第四节 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协调配合的机制257

1 决策上——按不同经济环境中适当选择两大政策的配合方式258

2 宏观经济管理体制上——打破计划为主,财政银行为从的格局。建立各自独立、相互制约的新管理格局264

职能分工上——要严格科学划分两大策政的范围建立各行其道、各负其责、相互制约的模型264

4 组织上——建立一个两大政策协调机构265

附:主要参考论著书目266

附录:货币均衡与货币调控——第三次全国货币理论与政策研讨会观点综述268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