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刑法的功能与价值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刑法的功能与价值
  • 李永升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检察出版社
  • ISBN:9787510206580
  • 出版时间:2012
  • 标注页数:358页
  • 文件大小:21MB
  • 文件页数:370页
  • 主题词:刑法-文集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刑法的功能与价值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编 刑法论本体研究3

专题一 经济体制改革与刑法观的转变3

一、实现刑法观转变的理论和实践根据3

二、实现刑法观转变的前提和基础4

三、实现刑法观转变的几个基本内容5

四、实现刑法观的转变存在的几个主要问题及其解决的途径7

专题二 科学发展观视阈下的刑法改革论纲10

一、科学发展观指导刑法改革的基本原则10

二、科学发展观指导刑法改革的司法理念14

三、科学发展观与刑法改革的基本路径18

专题三 我国刑法功能的协调发展29

一、刑法的政治功能与经济功能29

二、刑法的惩罚功能与教育功能30

三、刑法保护人身权利的功能与保护民主权利的功能32

四、刑法的治吏功能与治民功能33

专题四 罪刑法定原则解读35

一、罪刑法定原则的基本含义35

二、罪刑法定原则的历史渊源35

三、罪刑法定原则的思想基础38

四、罪刑法定原则的内容及其变迁41

五、罪刑法定原则在我国新刑法中的立法体现46

专题五 罪刑相适应原则解读50

一、罪刑相适应原则的内涵解析50

二、罪刑相适应原则的理论基础58

三、罪刑相适应原则在我国刑事立法中的体现71

专题六 刑法平等原则解读83

一、平等的含义83

二、平等的表征意义84

三、刑法平等原则的缘起与演进86

四、刑法平等原则的含义88

五、刑法平等原则在我国刑事立法中的具体体现89

六、刑法平等原则的实现途径91

专题七 刑法与文化93

一、文化及其对刑事立法的影响93

二、影响刑法立法的文化因素的主要内容95

三、刑法文化的主要特性96

专题八 刑法与自由100

一、自由的含义及其类属100

二、关于自由的国际法律保护102

三、我国刑法对自由的保护及其惩治102

第二编 犯罪论本体研究111

专题一 关于犯罪概念的多向性思考111

一、神学意义上的犯罪概念111

二、政治学意义上的犯罪概念112

三、伦理学意义上的犯罪概念115

四、社会学意义上的犯罪概念116

五、刑法学意义上的犯罪概念118

六、犯罪学意义上的犯罪概念119

专题二 犯罪的基本特征124

一、犯罪的实质特征——应负刑事责任的社会危害性126

二、犯罪的形式特征——刑事违法性136

专题三 犯罪的分类问题140

一、关于犯罪分类的总体意义140

二、国内外学者关于犯罪分类的内容简介142

三、笔者关于犯罪分类的观点145

专题四 中外犯罪构成的理论体系之比较162

一、我国的犯罪构成理论体系162

二、外国的犯罪构成理论体系170

三、中外犯罪构成的理论体系比较174

专题五 犯罪构成的结构类型178

一、基本的犯罪构成180

二、修正的犯罪构成182

三、复杂的犯罪构成185

四、消解的犯罪构成187

专题六 犯罪构成的集合模式190

一、犯罪构成的研究模式190

二、犯罪构成集合论模式的应用研究196

专题七 关于犯罪客体的若干问题研究210

一、从马克思经典论述中能否寻到犯罪客体的理论依据210

二、将犯罪客体作为犯罪构成的一个要件是否科学212

三、犯罪对象在犯罪构成中应否具有独立的地位214

专题八 间接故意犯罪的主客观机制研究217

一、间接故意犯罪的主观心理机制217

二、间接故意犯罪的客观行为机制234

专题九 关于人的生命起止的刑法学说246

一、关于人的生命起始问题246

二、关于人的生命终结问题250

专题十 单位犯罪问题254

一、单位犯罪的肇始与演进254

二、单位犯罪的概念和特征256

三、单位犯罪的界限辨析259

专题十一 有组织犯罪的概念与类型263

一、有组织犯罪的概念探讨263

二、有组织犯罪的类型研究272

专题十二 无限防卫问题278

一、无限防卫的缘起及其演进278

二、我国新刑法关于无限防卫的立法背景283

三、关于无限防卫的若干争议问题剖析285

四、关于无限防卫立法的简要总结290

专题十三 关于安乐死合法化的理性思考291

引言291

一、安乐死的含义、性质及其分类292

二、安乐死在国外的起源及其发展演进概览297

三、安乐死在我国的发展历程与立法建议鸟瞰301

四、关于安乐死合法化的正反意见及其分析304

五、关于安乐死适用的条件保障探讨311

结语313

第三编 刑罚论本体研究317

专题一 刑事责任的概念和本质317

一、刑事责任的概念317

二、刑事责任的本质324

专题二 关于死刑适用的具体标准330

一、死刑只限于故意犯罪330

二、死刑只限于严重暴力犯罪331

三、死刑只限于对人身以及与人身有关的犯罪333

四、死刑只限于与生命具有等价性的犯罪334

五、死刑只限于被害人无过错的犯罪335

专题三 关于杜绝死刑冤假错案问题的思考338

一、要树立“以人为本”、“生命至上”的理念,在司法工作中切实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339

二、充分重视对人权的法制保障,切实避免死刑冤假错案的重演与再现340

三、要切实做好入罪的甄别工作,防止以司法人员编造的“假事实”对行为人定罪341

四、要坚定地执行“疑罪从无”的原则,赋予犯罪嫌疑人以沉默权342

五、应当不断提高侦查讯问程序的透明度,减少死刑冤假错案发生的机率344

六、要严禁任何形式的刑讯逼供,对于实施刑讯逼供者和徇私枉法者要依法从严追究刑事责任345

七、正确地对待“民意”和“民愤”,切忌以所谓的“民意”和“民愤”作为办案的依据348

八、坚持切实推行错案追究和“行政问责”制度,加大对司法腐败的惩治力度349

九、坚持在对冤假错案实行国家赔偿的基础上,对有关责任人员实行追偿制度,真正做到“既打又罚”,双管齐下349

十、加快刑法立法完善的步伐,对栽赃陷害者应当设立新罪名并给予从严打击351

专题四 关于罚金刑存废的思考353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