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两岸行政诉讼法制概论 以诉讼类型为中心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林文舟著 著
- 出版社: 五南图书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 ISBN:9571165059
- 出版时间:2012
- 标注页数:263页
- 文件大小:138MB
- 文件页数:278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两岸行政诉讼法制概论 以诉讼类型为中心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绪论1
第一节 研究动机及目的1
第二节 研究范围及方法3
第二章 行政诉讼类型概述7
第一节 行政诉讼(类型)的涵义7
第二节 行政诉讼类型的机能9
第三节 行政诉讼类型的规范模式9
第四节 行政诉讼类型的分类11
一、客观诉讼与主观诉讼12
二、形成诉讼、给付诉讼及确认诉讼12
三、抗告诉讼与当事人诉讼13
四、法定诉讼与法定外(无名)诉讼13
五、被害人诉讼、利害关系人诉讼与民众诉讼13
第三章 台湾行政诉讼制度的沿革15
第一节 序说15
第二节 大陆时期的创制过程16
一、清末变法拟议16
二、民国初期北洋政府的平政院16
三、北伐成功后国民政府的行政法院18
第三节 在台湾的发展情形20
一、旧行政诉讼法时期20
二、新行政诉讼法之实施23
三、新行政诉讼法历经三度局部增修,仍维持二级二审的架构26
四、新行政诉讼法第四度增修,改采三级二审新制,於地方法院设立行政诉讼庭审理简易诉讼程序及交通裁决等事件27
五、新行政诉讼法带动实务与学术的蓬勃发展30
第四章 台湾行政诉讼类型33
第一节 序说33
第二节 法定诉讼类型35
一、形成诉讼(撤销或变更诉讼)35
二、课予义务诉讼46
三、确认诉讼56
四、一般给付诉讼69
五、合并请求损害赔偿或其他财产上给付之诉讼75
六、其他法定类型之诉讼80
第三节 法定类型外之诉讼(无名诉讼)88
一、概说88
二、确认法律关系基础事实存否之诉89
三、确认行政不作为违法诉讼91
四、预防不作为诉讼92
五、机关诉讼95
六、对己诉讼104
第四节 各种诉讼类型的关系108
一、排斥关系108
二、并存关系109
三、竞合关系109
四、转换关系110
五、补充(备位)关系110
六、补馀关系111
第五节 诉讼类型选择错误时法院所应为之处置111
一、探求真意与依职权阐明111
二、本法第6条第4项规定之扩大(类推)适用112
三、本法第6条第4项后段「以行政法院收受诉状之时,视为提起诉愿」之目的性限缩解释113
四、有无践行前置程序从宽认定113
五、因法院教示不当所造成的诉讼类型选择错误,其不利益不归於当事人114
第五章 大陆行政诉讼制度之沿革115
第一节 序说115
第二节 历史沿革及发展116
一、停滞阶段(1949年至1982年)116
二、萌芽阶段(1982年至1989年)118
三、发展阶段(1989年迄今)120
第三节 立法背景124
一、概说124
二、政治体制之改革124
三、经济体制之改革125
四、一党专政的局限126
第四节 立法影响128
一、受案数量的巨额增长128
二、对大陆地区传统文化的影响129
三、对大陆地区宪政发展的影响129
第六章 大陆行政诉讼与行政复议的关系131
第一节 行政复议之概念与沿革131
一、概念131
二、沿革132
三、行政复议的实施绩效133
第二节 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之关联134
一、选择型135
二、复议前置型135
三、并列型136
四、复议终局型137
五、只能诉讼型138
第三节 大陆行政复议与台湾诉愿制度之比较140
一、行政复议机关可作「规定审查」140
二、行政复议机关可以决定行政赔偿140
三、行政复议程序可以进行和解与调解141
第七章 大陆行政诉讼类型143
第一节 序说143
第二节 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143
一、列举积极范围143
二、列举消极范围145
三、具体行政行为之范围145
第三节 行政诉讼类型与法院判决之关系148
一、概说148
二、以「具体行政行为」为中心的判决方式148
三、「生效判决」的执行及「行政非诉」执行150
四、诉讼种类与判决方式分离151
第四节 可能存在的行政诉讼类型153
一、确认之诉153
二、撤销之诉155
三、变更之诉157
四、行政赔偿之诉158
五、一般行政给付诉讼159
六、行政合同诉讼161
七、履行之诉164
八、行政诉讼附带民事诉讼171
第八章 两岸行政诉讼类型之比较与检讨173
第一节 序说173
第二节 两岸行政诉讼类型及其相关制度之比较175
一、受案范围之差异175
二、行政行为主体范围之差异176
三、司法一元制却发生审判权消极冲突179
四、受行政行为可诉性范围制约之差异181
五、行政诉讼是否类型化与诉判对应关系之差异181
六、行政诉讼前置程序之差异183
七、大陆行政赔偿与台湾国家赔偿之辨别183
八、行政赔偿诉讼以行政行为先被确认违法为条件之迷思185
九、由民告官、官告官到官告民之演进程度不同187
十、原告败诉判决方式有无多元选择的差异188
十一、大陆履行之诉与台湾课予义务诉讼的差异189
十二、大陆变更判决与台湾对於撤销诉讼的判决方式之差异190
十三、行政诉讼附带民事诉讼为大陆行政诉讼制度所特有192
十四、大陆行政机关对於私权争执所为行政裁决普遍具有执行力,亦为其行政争讼制度之特色193
十五、不服行政机关对於私权争执所为行政裁决,究应提起民事诉讼或行政诉讼,两岸法制均摇摆不定195
十六、大陆司法解释容许法院於作成确认违法或撤销判决时,依职权判命被告为补救措施或承担赔偿责任之商榷196
十七、大陆司法解释勇於扩增判决种类(增加诉讼类型),值得借镜197
第三节 台湾行政诉讼类型之进阶修法刍议197
一、宜将无名诉讼法定化,以杜争议197
二、正视课予义务判决执行之困难198
三、容许对於课予义务诉讼直接作成给付判决199
四、行政机关怠於履行课予义务判决时,宜由法院代替作成行政处分200
五、将来交通裁罚事件改由地方法院行政诉讼庭审理,在禁止不利益变更前提下,宜再修法赋予判决变更原裁罚之权力201
六、最新修正行政诉讼法规定交通裁罚机关「已完全依原告之请求处置者,视为原告撤回起诉」,宜再明确化,并明定原裁决已变更却不完全符合原告请求时之处理方法202
第四节 大陆行政诉讼制度之修法期待203
一、法官独立成为审判独立原则的新内涵204
二、明确法院对行政行为的最终裁决权204
三、扩大行政诉讼受案范围,抽象行政行为之诉成为可能204
四、首次设定公益诉讼类型204
五、确立民事诉讼的缺位填补原则205
第九章 结论209
第一节 回顾现制209
第二节 瞻望改革212
附录一 台湾行政诉讼事件统计资料216
附录二 大陆行政诉讼事件统计资料231
附录三 台湾行政诉讼诉之声明参考范例249
参考文献257
热门推荐
- 641782.html
- 2153718.html
- 3830339.html
- 999283.html
- 3563400.html
- 1676254.html
- 460374.html
- 2087576.html
- 2134120.html
- 386735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23677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27280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0408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22357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72846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37592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64657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17184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18363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5181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