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论原始中医学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论原始中医学
  • 严健民著 著
  • 出版社: 乌鲁木齐:新疆科技卫生出版社
  • ISBN:7537231818
  • 出版时间:2003
  • 标注页数:263页
  • 文件大小:11MB
  • 文件页数:282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论原始中医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1

一、关于原始中医学1

二、原始中医学的思维方式3

三、原始中医学中的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概述6

第一篇 论原始中医学思想萌芽10

开篇词10

第一章 新人早期外治医学思想萌芽概说12

一、远事记忆能力的增强,是许家窑人原始医学思想萌芽的基础13

二、原始医学知识的起源与原始医学思想的萌芽是一对孪生兄弟14

三、直观思维是原始医学思想萌芽的重要途径15

第二章 殷商时期原始中医学理论萌芽概说19

一、直观思维促进了殷商医学理论萌芽与发展19

二、推理判断是殷商医学理论萌芽的另一个思维方法21

三、对心脏进行系统解剖、直观推导是建立“心主思维”及经脉理论的重要方法23

第三章 论原始中医学的思维特征26

一、关于原始医学思维问题27

二、直观思维——原始中医学知识萌芽的基础28

三、推理判断——殷商创建中医理论的基础30

四、格致、穷究精神促进了殷商至两汉中医学理论的形成31

五、原始相对对立概念在中医思想萌芽中的地位33

六、原始思维——取象比类在中医学思想史上的重要地位34

第四章 关于中医学思想萌芽的反思41

一、医源于圣、神说的反思43

二、医源于本能说的反思44

三、医源于巫及医巫关系的反思46

第五章 今本《黄帝内经》成书以前原始中医学思想的形成问题54

一、格致、穷究精神结硕果55

二、原始思维的瑰宝——辩证思维在原始科学知识萌芽过程中的威力57

三、取象比类在原始中医学思想史上的重要地位59

第二篇 先秦基础医学理论新论69

开篇词69

一、丰富的基础医学理论71

第一章 论殷商时期的医学概貌——兼论一部被扭曲了的殷商药学史71

二、贫乏的药物治疗史料73

三、应该辨释的几个问题74

第二章 论殷商时期的心脏解剖78

一、殷商时期的造字者们已完成人体心脏的大体解剖79

二、关于心藏解剖的发展阶段问题81

第三章 中国人原始骨骼学史概说——兼论“故上七节”之归宿84

一、中国人原始骨骼学史概说84

二、人体脊椎骨之“故上七节”归宿问题探讨86

第四章 殷商至秦汉脏腑解剖、生理史新论——关于脏腑归类问题的探讨91

一、关于先秦时期脏腑解剖历史的探讨92

二、关于先秦脏腑生理功能的探讨94

第五章 原始中医学致病因素初探100

一、殷商至战国致病因素初探100

二、秦汉《五十二病方》致病因素初探101

第六章 从远古天文、历法理论中探讨原始中医学理论中的天人合一观106

一、关于天文、历法知识的萌芽、起源及对原始中医理论的影响时限问题107

二、“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理论对原始中医学理论的影响110

三、“天之道,终而复始”理论对中医理论的影响113

第七章 从“餼”字探讨春秋时期学者们对消化生理的认识116

一、关于餼之本意的历史探讨116

二、从?字组成探讨餼所含生理功能117

第八章 五行哲学说与原始中医学理论无关——五行及五行哲学说起源辨析119

一、五行指五种行为规范、山名及舞名120

二、“五行”词组与天文、历法的关系121

三、五行-金木水火土说及其引入医学的时限123

第九章 被忽略了的重要经脉理论——《素问·阴阳别论》“人有四经”考释130

一、“人有四经十二丛”新释131

二、从考古与传统文化中探讨“人有四经”的本意132

第十章 原始中医学临床诊断方法起源初探135

一、原始中医学临床诊断方法的起源——自发的体表病症诊断法135

二、原始中医学临床诊断方法的起源——“是动则病”脉象诊断方法之祖137

三、原始中医学脉学诊断方法概述140

四、原始中医学临床诊断方法有关问题144

第十一章 从《庄子》看庄子时代的医学概貌148

一、庄子时期的基础医学149

二、庄子时代的临床医学153

第三篇 先秦临床治疗医学篇157

开篇词157

第一章 先秦治疗医学中的物理治疗学——《五十二病方》物理疗法概述159

一、水疗概述160

二、熨疗概述161

三、熏疗概述161

四、火炙疗法概述163

五、灸疗概述163

第二章 论古老的火炙疗法165

第三章 略论我国古典理疗法——熨疗170

第四章 先秦水浴疗法的临床应用176

一、热药水浴疗法177

二、冷药水浴疗法179

三、热药水坐浴疗法180

第五章 先秦动物膏脂类疗法182

一、《五十二病方》膏脂类药物概说183

二、《五十二病方》中膏脂类药物的临床使用范围184

三、头脂考释及头脂的药用价值185

四、?膏考释186

第六章 从《五十二病方》看先秦手术治疗学188

第七章 论秦汉时期痈病理论与痈病治则192

一、古典痈病命名及痈病理论起源小考193

二、秦汉中医对痈病病理的认识193

三、秦汉痈病治则196

第八章 西汉时期针刺疗法起源考198

一、关于尖状器、砭石、镵石、镵针与针刺疗法的渊源关系问题199

二、远古放血疗法促进了针刺疗法的诞生202

三、秦汉经脉主病理论的发展,为针刺疗法的起源铺平了道路203

四、关于“微针”制作的时限205

第九章 灸疗起源于古老的火炙疗法207

第十章 《周易》放血疗法初探210

一、《小畜》“血去惕出”211

二、《需》卦:“需于血,出自穴”212

三、《涣》卦:“涣其血,远害也”212

第四篇 期盼篇215

开篇词215

第一章 论振兴中医药战略之战略——追原始中医理论产生之根由,察秦汉医理之真谛,方可明中医药发展之方向218

一、问题的提出218

二、当今研究中医药学发展战略的简要回顾219

三、追原始中医理论产生之根由,察秦汉医理之真谛,方可明中医药发展之方向220

第二章 就“中医之定义:媒体性属性抽象医学”问题与魏新华先生商榷224

一、中医理论的起源与基础医学的关系225

二、中医理论的起源与临床医学的关系226

三、关于中医理论框架及取象比类在中医理论起源中的地位问题227

一、催人奋进的迷雾230

第三章 纪念《解构与重建》发表八周年——兼论两汉以远中医理论的解构与重建230

二、敲开探明中医理论出路之门——解构与重建232

三、论秦汉以远中医理论的解构与重建234

第四章 再论纪念解构与重建发表八周年——喜读1998年《医学与哲学》239

一、关于当代中医理论发展的趋向问题240

二、关于中医基础理论的历史和现状的分析241

三、关于中医文化人文学研究问题242

第五章 三论纪念“解构与重建”发表八周年——试述中国传统医学史上的“解构与重建”问题245

一、《针灸甲乙经》中解构与重建思想246

二、《黄帝内经太素》的解构与重建思想248

三、关于《类经》的解构与重建思想249

第六章 秦汉经脉理论研究求共识252

一、殷商时期人们对心脏及其经脉的认识过程253

二、春秋齐国的人有四经说254

三、秦汉十一经脉说255

四、两汉十二经脉理论的形成257

五、十二经脉理论创立后对临床治疗医学的影响260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