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晚清中国道路 多元博弈下的抉择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晚清中国道路 多元博弈下的抉择
  • 肜新春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ISBN:9787509762240
  • 出版时间:2014
  • 标注页数:452页
  • 文件大小:60MB
  • 文件页数:482页
  • 主题词:中国历史-研究-清后期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晚清中国道路 多元博弈下的抉择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发展与困惑:鸦片战争后的道路选择(1840—1860)1

第一节 进入资本主义时代2

一 欧美率先进入资本主义社会2

二 掠夺方式的改变5

三 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和对外贸易10

第二节 鸦片打开中国市场15

一 英国的宪政改革和工业革命15

二 中国以丝、茶打赢对英贸易战19

三 炮舰打开中国市场23

第三节 天朝上国梦难醒28

一 太平皇帝不太平28

二 “中国中心论”的前世今生34

三 “重农抑商”拖累商战36

第四节 从《海国图志》到《瀛环志略》39

一 开眼看世界39

二 从魏源到徐继畲42

第五节 耕者有其田的《天朝田亩制度》48

一 清末的人地矛盾48

二 耕者有其田的追求54

三 失败的尝试58

第六节 国门初开的反思61

一 全面落后的王朝体制61

二 厘金——经济体制变迁的副产品64

三 中外交往的新变化68

第二章 顿挫与中兴:同光时期的道路选择(1861—1894)73

第一节 资本主义进入新阶段74

一 电气时代来临75

二 资本主义发展的不平衡77

三 明治维新使日本走上富强之路80

第二节 同光中兴的秩序重铸87

一 辛酉政变后的权力整肃87

二 总理衙门的设立及意义90

三 宽松政策的推行96

第三节 中央与地方联手发动的洋务运动100

一 洋务运动的代表人物101

二 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中体西用105

三 洋务运动兴办的企业及特点109

四 注重培养新型人才114

五 洋务运动的影响及其意义118

第四节 祖宗之法不可变121

一 保守主义的代表及思想122

二 倭仁保守思想对咸同政局的影响127

第五节 商战思想的演变及商办企业的发展132

一 从“重农抑商”到“重商”132

二 晚清商战思潮的价值及递嬗139

三 商办企业的初步发展147

第三章 变局与觉醒:甲午战争后的道路选择(1895—1900)151

第一节 帝国主义争夺世界市场152

一 资本主义进入垄断阶段152

二 资本输出与市场瓜分162

三 甲午战争对中日的影响168

第二节 百日维新的价值与地位182

一 甲午战争结束后中国道路的发展选择182

二 戊戌变法的内容和思路186

三 百日维新的失败和价值190

第三节 不合时宜的守旧派196

一 由“清流”制衡到顽固守旧197

二 掣肘革新变法198

第四节 改良派的激进与保守203

一 托古改制与其命维新204

二 改良派对发展道路的探索209

三 难以成功的书生报国211

第五节 义和团运动打碎瓜分美梦213

一 甲午战争结束后中国农民的困境214

二 扶清灭洋的义和团运动217

三 帝国主义让步——条约体系代替殖民体系221

四 义和团与资产阶级思想启蒙的变化223

第四章 新政与革命:辛丑和约后的道路选择(1901—1911)227

第一节 外资入侵的新样式228

一 争夺中国权益的《辛丑条约》与日俄战争229

二 列强掠夺在华利权的新样式236

三 美国的“门户开放”政策241

第二节 清末新政与发展战略246

一 中国面临变法选择247

二 清末新政的举措250

三 清末宪政改革的发展脉络254

四 清末新政得失分析261

第三节 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267

一 清末资本主义的发展状况268

二 商会的建立与资产阶级的壮大273

三 立宪与革命——资产阶级的两难选择279

第四节 国体再造的辛亥革命286

一 新式知识分子的发展观286

二 辛亥革命的道路选择293

三 理想与实践的背离296

四 新政与革命:孰优孰劣299

第五章 主义与运动:民国初年的道路选择(1912—1919)304

第一节 “一战”的爆发与欧洲模式的沉沦305

一 第一次世界大战背后的经济争霸305

二 欧洲文明的衰落312

三 “十月革命”送来社会主义民主318

四 “一战”时期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324

第二节 帝制、共和两徘徊326

一 两次复辟327

二 约法名义下的军阀纷争340

第三节 资产阶级的三种道路选择346

一 康有为等人的尊孔复古思想347

二 宋教仁的议会制民主道路355

三 孙中山发起护国、护法运动366

第四节 启蒙与救亡的双重使命372

一 “打倒孔家店”372

二 由思想启蒙到政治运动——五四爱国运动的发展逻辑378

三 新文化带来新革命:由资本主义到社会主义道路选择的必然性389

跋 民主革命由旧到新的路径转换394

参考文献414

人名索引425

词汇索引435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