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文明思想及其中国实践研究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刘希刚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516138564
- 出版时间:2014
- 标注页数:225页
- 文件大小:35MB
- 文件页数:245页
- 主题词:马恩著作-生态文明-思想评论;生态文明-研究-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文明思想及其中国实践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文明思想的形成发展与理论体系1
一 马克思恩格斯理论之中的生态文明思想2
(一)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生态的相关概念观点与理论2
(二)马克思恩格斯具有生态文明思想日益成为学界共识4
二 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文明思想形成发展的背景与基础8
(一)现实基础:资本主义的生态环境问题8
(二)理论基石: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10
(三)认知基础:自然科学发展的推动16
(四)观点启示:生态学的研究成果17
三 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文明思想的形成发展历程19
(一)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文明思想的萌芽阶段20
(二)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文明思想的形成阶段21
(三)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文明思想的成熟阶段23
(四)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文明思想的深化阶段25
四 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文明思想是一个完整的体系27
(一)在历史发展维度上表现出前瞻性28
(二)在篇幅结构上表现出整体性29
(三)在思想内涵上表现出综合性29
(四)在思想演变过程上表现出统一性30
(五)在内容逻辑上表现出系统性31
第二章 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文明思想的主要内容32
一 人与自然和社会有机统一的生态文明要素论33
(一)人、自然与社会是建设生态文明的基础因素33
(二)人与自然和人与社会的辩证统一关系与生态和谐39
(三)以劳动实践为中介的人与自然关系合理调节论41
二 人与自然界物质变换的生态文明物质基础论46
(一)劳动实践中的物质变换思想47
(二)自然生产力和自然富源的思想49
(三)自然资源循环利用的思想50
(四)科学技术优化物质变换的思想52
(五)关于可持续发展的思想53
三 现实生态问题的社会制度批判论54
(一)自然异化:资本主义生态问题的实质56
(二)资本逻辑:生态危机的根源57
(三)制度变革:规避生态危机的根本措施58
(四)全球扩展:对资本主义生态问题的前景预测60
四 人类主体性与自然优先性相协调的生态文明价值论61
(一)人在人与自然关系中的价值主体地位61
(二)自然界对于人类的优先存在性和本原地位64
(三)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生态价值目标67
五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文明理想与社会进步论69
(一)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文明社会的人类历史趋势70
(二)逐步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的社会进步状态71
第三章 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文明思想的科学价值与历史传承75
一 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文明思想的科学理论品质75
(一)思考问题的实践性76
(二)哲学观的唯物辩证性77
(三)人与自然关系的社会性79
(四)与自然相对人的主体性81
(五)生态文明发展的历史性83
二 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文明思想的历史地位85
(一)人类社会发展历史进程中的科学生态思想86
(二)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88
(三)解决现实生态问题的重要理论指南93
(四)促进可持续发展的重大理论启迪95
(五)现实生态文明实践的根本指导思想97
三 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文明思想的历史传承100
(一)苏联传统社会主义生态理论与实践及其历史教训101
(二)生态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贡献与历史局限107
(三)中国共产党人的生态环境理论和实践探索111
第四章 中国生态问题与生态文明建设战略116
一 中国的现实生态问题及其本质与特征117
(一)生态环境成为制约中国发展的根本问题118
(二)中国生态问题的自然异化与生态断裂本质121
(三)自然性和社会性相互交融的生态问题特征123
二 中国生态问题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各领域中的体现127
(一)传统经济发展方式的不可持续性127
(二)生态问题的政治主流化不足134
(三)生态文化与生态伦理的缺乏144
(四)生态文明的社会环境支持不足148
三 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战略的提出与部署及其特色与意义151
(一)党的十七大正式提出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战略151
(二)党的十八大对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战略作出全面部署154
(三)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战略的人类文明向度与中国特色157
(四)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理论和实践意义165
第五章 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路径175
一 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整体设计176
(一)指导思想: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文明思想176
(二)目标任务:实现生态导向的现代化178
(三)基本原则:普遍性和特殊性有机统一181
(四)建设路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的生态化耦合185
二 加快经济发展的生态化进程:基于人与自然的物质变换思想187
(一)制定生态经济发展的战略体系189
(二)推进节能减排和发展循环经济189
(三)进行产业的生态化转型191
(四)进行生态化的科技创新192
三 加强生态政治制度建设:基于生态问题的社会制度因素论193
(一)建构以政府为主导的生态政治建设体系194
(二)健全生态法治政策制度和管理体制195
(三)推进生态民主建设197
(四)推动生态治理的国际合作197
四 建设生态文化:基于人的主体性与自然优先性相统一的思想198
(一)繁荣生态哲学199
(二)树立生态价值观199
(三)倡导生态伦理道德200
(四)培育生态意识201
五 建设生态和谐社会:基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和谐思想201
(一)建立健全生态和谐的社会政策203
(二)切实保护和修复生态环境205
(三)促进城乡、区域和人际之间的生态和谐206
(四)建设适合国情的可持续消费社会208
参考文献210
后记224
热门推荐
- 408979.html
- 1899918.html
- 1954354.html
- 797439.html
- 3636356.html
- 3911774.html
- 1894798.html
- 3394885.html
- 642393.html
- 360631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39330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40684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39260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64907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06123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5689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55736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78233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95033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6693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