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大学新生教育模式新视野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大学新生教育模式新视野
  • 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组编;白华,张骞文,武永江等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
  • ISBN:9787506846370
  • 出版时间:2015
  • 标注页数:263页
  • 文件大小:44MB
  • 文件页数:279页
  • 主题词:大学生-入学教育-教育模式-研究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大学新生教育模式新视野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大学新生教育概述1

第一节 新生教育现状分析1

一、国外新生教育分析1

二、国内新生教育分析3

三、新生教育的定位5

第二节 新生教育的核心功能7

一、解构教育的误读7

二、重构学习的意义7

三、规划成长的道路8

四、实现生态的发展8

第三节 新生的群体特征与教育需求8

一、新生的群体特征9

二、新生的教育需求13

第四节 新生教育的内容设计16

一、入学与适应教育16

二、素质与养成教育17

三、专业与职业教育17

四、学风与学务教育18

五、发展与成长教育18

六、奖励与资助教育18

第五节 新生教育的基本原则19

一、引导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19

二、阶段教育与长期教育相结合19

三、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相结合20

四、整体教育与个别指导相结合20

五、理论研究与教育实践相结合20

第二章 中国近代大学新生教育模式22

第一节 新生教育的内容与方法22

一、新生品行教育22

二、新生军事教育23

三、新生援助教育24

四、新生政治教育25

五、新生专业教育25

六、新生生活指导26

七、新生课业指导27

第二节 新生教育的经验教训29

一、新生教育需要结合国情29

二、新生教育需要结合学生特征29

三、新生教育需要科学论证30

四、新生教育的核心在于转变30

第三节 新生教育的创新发展31

一、新生教育的多维性31

二、新生教育的休闲性32

三、新生教育的导向性32

四、新生教育的专业性33

第三章 大学新生入学与适应教育35

第一节 解决的核心问题35

一、大学教育认识的世俗化35

二、大学生活认识的理想化36

三、大学生活适应的不良38

四、人际关系适应的不良39

第二节 入学与适应教育的理论依据41

一、潘懋元的高等教育思想41

二、皮亚杰的建构主义理论44

第三节 入学与适应教育的内容46

一、正确认识大学教育46

二、正确认识学校生活48

三、正确认识校园环境49

第四节 入学与适应教育的方法50

一、开展专题讲座与讨论交流会50

二、强化朋辈辅导和传帮带53

三、建构学校与家长教育共同体54

第四章 大学新生素质与养成教育55

第一节 解决的核心问题55

一、素质发展失衡55

二、养成能力缺失56

第二节 素质与养成教育的理论依据57

一、马克思的全面发展思想57

二、素质教育理论58

第三节 素质与养成教育的内容60

一、人际交往能力60

二、时间管理能力62

三、安全自救能力64

四、自我管理能力66

第四节 素质与养成教育的方法68

一、军事训练68

二、安全培训71

三、文化熏陶76

第五章 大学新生专业与职业教育81

第一节 解决的核心问题81

一、专业的困惑81

二、职业的恐惧84

三、科学精神的缺失85

第二节 专业与职业教育的理论依据86

一、专业教育理论86

二、生涯规划理论89

三、科学教育理论94

第三节 专业与职业教育的内容95

一、专业认知95

二、职业认知98

三、科学认知101

第四节 专业与职业教育的方法104

一、专业教育的方法104

二、职业教育的方法108

第六章 大学新生学风与学务教育112

第一节 解决的核心问题113

一、存在的问题113

二、成因分析116

第二节 学风与学务教育的理论依据120

一、动机理论120

二、活动理论124

三、学习理论126

第三节 学风与学务教育的内容129

一、学风教育的内容129

二、学务教育的内容131

第四节 学风与学务教育的方法134

一、发挥学生的教育主体作用134

二、加强教师的教育引导作用135

三、完善高校的教育职能作用137

第七章 大学新生发展与成长教育140

第一节 解决的核心问题140

一、认知不健全140

二、发展道路模糊141

三、人格不完善142

第二节 发展与成长教育的理论依据144

一、认知发展理论145

二、人格特征理论147

第三节 发展与成长教育的内容151

一、人格教育151

二、认知教育154

三、发展教育156

第四节 发展与成长教育的方法159

一、党团学组织的认知教育159

二、青年马克思主义培养工程161

三、素质拓展计划163

四、典型群体教育164

五、心理发展教育164

第八章 大学新生奖励与资助教育167

第一节 解决的核心问题167

一、经济困难问题167

二、情感缺失问题169

三、价值观树立问题172

第二节 奖励与资助教育的理论依据175

一、需求层次理论175

二、情感教育理论177

三、价值教育理论179

第三节 奖励与资助教育的内容180

一、奖励与资助的体系180

二、经济资助与奖励184

三、情感援助与生成184

四、价值观养成与引领186

第四节 奖励与资助教育的方法187

一、开发捐资助学资源187

二、培养奖励与资助工作队伍188

三、建构“经济、情感与价值”一体化的培养模式189

四、形成奖助监督的长效机制190

第九章 大学新生教育评价方法191

第一节 新生教育评价的内涵与现状191

一、新生教育评价的内涵191

二、新生教育评价的现状193

第二节 新生教育评价的原则与功能196

一、新生教育评价的基本原则196

二、新生教育评价的基本功能199

第三节 新生教育评价的指标体系202

一、构建指标体系的基本原则202

二、新生教育评价的指标体系与权重204

第四节 新生教育评价的注意事项213

一、多种评价方法优势互补,确保评价结论可信可靠213

二、评价操作实施简单忌繁,确保评价方案可行可用214

参考文献215

附录221

后记263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