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饮食典籍史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中国饮食典籍史
  • 姚伟钧,刘朴兵,鞠明库著;赵荣光主编 著
  • 出版社: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 ISBN:9787532560219
  • 出版时间:2012
  • 标注页数:565页
  • 文件大小:113MB
  • 文件页数:585页
  • 主题词:饮食-文化史-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国饮食典籍史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1

一、无文字的饮食文献1

(一)原始社会的艺术作品2

(二)商、周青铜饮食器及其纹饰3

(三)汉代的画像石和画像砖6

(四)古代绘画作品9

二、有文字的饮食文献11

(一)甲骨文12

(二)金文13

(三)饮食文化史典籍分类14

三、饮食文献的价值与使用18

(一)治学的门径18

(二)科研工作的指南18

(三)考镜饮食文化发展源流20

第一章 先秦时期的饮食典籍21

第一节 甲骨文、金文中的饮食文献资料21

第二节 先秦经典中的饮食文献资料29

一、《诗经》29

二、《周礼》38

三、《仪礼》42

四、《礼记》46

五、《论语》54

六、《孟子》57

第三节 先秦子、史、集部中的饮食文献资料59

一、《左传》59

二、《国语》61

三、《战国策》61

四、《楚辞》63

五、《吕氏春秋》65

第二章 汉至南北朝时期的饮食典籍第一节 专门饮食典籍69

一、《四时食制》70

二、崔浩《食经》72

三、《食次》74

四、《食珍录》74

第二节 农书类著作76

一、《四民月令》76

二、《齐民要术》79

三、《南方草木状》84

四、《临海水土异物志》86

第三节 语言类著作88

一、《急救篇》88

二、《说文解字》89

三、《释名》92

第四节 诗赋类作品95

一、《饼赋》95

二、《七发》96

三、《荈赋》97

四、其他赋作98

第五节 笔记类作品99

一、《西京杂记》99

二、《博物志》100

三、《世说新语》102

第六节 医书类著作104

一、《黄帝内经》104

二、《金匮要略》108

第七节 其他著作110

一、《淮南子》110

二、《盐铁论》113

三、《华阳国志》115

四、《荆楚岁时记》116

第三章 隋唐五代饮食文化典籍121

第一节 食经类著作121

一、《食经》121

二、《烧尾宴食单》123

三、《膳夫经手录》126

四、《邹平公食宪章》、《食典》130

第二节 茶书类著作130

一、《茶经》130

二、《煎茶水记》134

三、《采茶录》135

四、《十六汤品》136

第三节 食疗类著作136

一、《千金要方·食治》137

二、《食疗本草》139

三、《食医心鉴》146

四、《唐本草》148

第四节 笔记类著作149

一、《酉阳杂俎》149

二、《北户录》151

三、《岭表录异》151

四、《云仙杂记》153

五、《唐摭言》155

六、《清异录》156

第五节 字书及农书类著作159

一、《一切经音义》159

二、《四时纂要》160

第六节 类书类著作163

一、《北堂书钞》163

二、《艺文类聚》164

三、《初学记》165

第四章 宋代饮食文化典籍167

第一节 食经类著作167

一、《膳夫录》168

二、《玉食批》169

三、《本心斋疏食谱》170

四、《山家清供》173

第二节 茶书类著作177

一、《茶录》177

二、《大观茶论》179

三、《品茶要录》183

四、《宣和北苑贡茶录》184

五、《北苑别录》185

六、《东溪试茶录》186

七、《茶具图赞》187

第三节 酒书类著作187

一、《北山酒经》189

二、《觞政述》190

三、《酒谱》191

第四节 医书类著作192

一、《太平圣惠方》193

二、《养老奉亲书》194

三、《圣济总录》199

四、《混俗颐生录》201

第五节 农书类著作201

一、《农书》201

二、《笋谱》202

三、《荔枝谱》203

四、《蟹谱》206

五、《橘录》207

六、《糖霜谱》209

七、《蟹略》211

八、《菌谱》212

第六节 史书类及笔记类著作213

一、《东京梦华录》215

二、《都城纪胜》219

三、《武林旧事》220

四、《南宋市肆记》220

五、《西湖老人繁胜录》221

六、《梦粱录》221

七、《湘山野录》223

八、《玉壶清话》224

九、《归田录》225

十、《龙川略志》226

十一、《铁围山丛谈》228

十二、《泊宅编》230

十三、《能改斋漫录》231

十四、《老学庵笔记》232

十五、《鸡肋编》234

十六、《鹤林玉露》236

十七、《桂海虞衡志》237

十八、《岭外代答》239

十九、《癸辛杂识》241

第七节 类书类著作241

一、《太平御览》242

二、《太平广记》243

三、《事林广记》245

第五章 元代饮食文化典籍254

第一节 食经类著作254

一、吴氏《中馈录》254

二、《云林堂饮食制度集》257

三、《馔史》262

第二节 食疗养生类著作262

一、《饮食须知》262

二、《饮膳正要》265

三、《食物本草》271

第三节 农书类著作272

一、《农桑辑要》272

二、《农桑衣食撮要》275

三、《农书》276

第四节 类书及笔记类著作279

一、《居家必用事类全集》279

二、《说郛》297

三、《南村辍耕录》300

第六章 明代饮食文化典籍303

第一节 食经类著作303

一、《易牙遗意》303

二、《宋氏养生部》307

三、《宋氏尊生部》310

四、《遵生八笺·饮馔服食笺》311

五、《老饕集》317

六、《饮食绅言》317

第二节 茶酒类著作319

一、朱权《茶谱》319

二、《茶录》320

三、《制茶新谱》321

四、顾元庆《茶谱》322

五、《水品》323

六、《煮泉小品》325

七、《茶寮记》327

八、《茶疏》328

九、《罗岕茶记》331

十、《茶解》332

十一、《茶董》334

十二、《茶说》335

十三、《茶约》336

十四、《茗笈》336

十五、《茗史》337

十六、《岕茶笺》337

十七、《阳羡茗壶系》339

十八、《酒谱》341

十九、《酒史》342

二十、《觞政》343

二十一、《酒概》344

第三节 农书类著作345

一、《救荒本草》345

二、《臞仙神隐书》349

三、《广菌谱》351

四、《异鱼图赞》352

五、《学圃杂疏》352

六、《茹草编》354

七、《野菜谱》355

八、《野菜博录》357

九、《野菜笺》358

十、《闽中海错疏》359

十一、《海味索隐》361

十二、《种芋法》362

十三、《鱼经》363

十四、《鱼品》364

十五、《异鱼图赞补》365

十六、《异鱼图赞笺》365

十七、《群芳谱》366

十八、《农政全书》367

十九、《汝南圃史》370

二十、《养余月令》371

二十一、《沈氏农书》373

第四节 医书及科技类著作375

一、《食物本草》375

二、《食品集》376

三、《食鉴本草》377

四、《本草纲目》378

五、《天工开物》382

第五节 笔记类著作384

一、《草木子》384

二、《菽园杂记》386

三、《西湖游览志余》389

四、《云林遗事》390

五、《留青日札》392

六、《墨娥小录》393

七、《广志绎》394

八、《五杂组》395

九、《长安客话》397

十、《陶庵梦忆》398

十一、《万历野获编》400

十二、《酌中志》401

十三、《帝京景物略》403

十四、《物理小识》404

第六节 家政、类书著作405

一、《多能鄙事·饮食部》405

二、《便民图纂》408

三、《博闻类纂》410

四、《山堂肆考》411

五、《居家必备》412

第七节 小说类著作414

一、《水浒传》414

二、《西游记》416

三、《金瓶梅》417

第七章 清代饮食文化典籍423

第一节 食经类著作423

一、《居常饮馔录》423

二、《饭有十二合说》423

三、《食宪鸿秘》425

四、《养小录》428

五、《醒园录》434

六、《食味杂咏》440

七、《随园食单》441

八、《调鼎集》448

九、《乡味杂咏》452

十、《粥谱》453

十一、《中馈录》458

十二、《食品佳味备览》460

十三、《素食说略》461

十四、《造洋饭书》465

十五、《食谱》466

第二节 食疗类著作467

一、《叚食良方》467

二、《饮食须知》468

三、《食物本草会纂》468

四、《养生随笔》469

五、《调疾饮食辩》472

六、《随息居饮食谱》473

七、《食鉴本草》477

八、《本草撮要》479

第三节 农书类著作479

一、《野菜赞》479

二、《江南鱼鲜品》481

三、《吴蕈谱》481

四、《广群芳谱》483

五、《续茶经》485

六、《授时通考》488

七、《农圃便览》490

八、《胡氏治家略》492

九、《甘薯录》492

十、《酒志》493

十一、《记海错》494

十二、《海错百一录》496

十三、《抚郡农产功略》497

十四、《种薯经疏》497

第四节 笔记类著作498

一、《广东新语》498

二、《闲情偶寄》500

三、《闽小纪》504

四、《簋贰约》506

五、《帝京岁时纪胜》508

六、《扬州画舫录》509

七、《桐桥倚棹录》512

八、《清嘉录》514

九、《乡言解颐》516

十、《湖南方物志》518

十一、《燕京岁时记》519

十二、《天咫偶闻》520

十三、《金陵琐志》521

十四、《成都通览》523

十五、《古今秘苑》524

第五节 类书类著作525

一、《艺林汇考》525

二、《古今图书集成》526

三、《渊鉴类函》528

四、《子史精华》530

五、《格致镜原》530

六、《清稗类钞》532

第六节 文字、文学类著作534

一、《日用俗字》534

二、《证俗文》535

三、《湖雅》536

四、《邗江三百吟》538

五、《北京风俗杂咏》540

六、《红楼梦》542

七、《儒林外史》545

八、《老残游记》547

九、《醒世姻缘传》548

附录551

附录一:1911—1949年部分饮食文化典籍简表551

附录二:国外有关中国饮食文化的典籍简介552

1.[英]《出使蒙古记》552

2.[意]《马可·波罗游记》554

3.[朝]《朴通事谚解》556

4.[朝]《老乞大谚解》558

5.[朝]《山林经济》559

6.[日]《清俗纪闻》559

主要参考文献562

后记564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