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智慧检务初论 从理论建构到实践方法的科学思维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智慧检务初论 从理论建构到实践方法的科学思维
  • 赵志刚,金鸿浩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检察出版社
  • ISBN:9787510218811
  • 出版时间:2017
  • 标注页数:541页
  • 文件大小:69MB
  • 文件页数:556页
  • 主题词:检察机关-工作-信息化建设-研究-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智慧检务初论 从理论建构到实践方法的科学思维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历史思维:电子检务的行业发展和体系建设1

1.1 原点:检察机关“数字检务1.0”阶段(1991-1999年)1

1.1.1 政策:行政首脑机关的办公自动化1

1.1.2 理念:办公自动化的应用与发展2

1.1.3 重心:检察信息化机构的设置和检察办公自动化的探索3

1.1.4 机制:早期检察信息化规范性文件的制定5

1.2 主线:检察机关“网络检务2.0”阶段(2000-2008年)6

1.2.1 政策:优先建设电子政务网络平台6

1.2.2 理念:科技强检战略和“三位一体”7

1.2.3 重心检察信息网络建设的三大工程和五年计划8

1.2.4 机制:检察信息化基本管理机制建设13

1.3 全面:检察机关“信息检务3.0”阶段(2009-2014年)15

1.3.1 政策:加快形成电子政务应用和公共服务体系15

1.3.2 理念:“四统一”原则与全面推进信息化应用16

1.3.3 重心:统一业务系统和案件信息公开系统等研发工作18

1.3.4 机制:检察信息化工作机制的初步形成22

1.4 体系:检察机关“智慧检务4.0”阶段(2015年至今)24

1.4.1 政策:实施“互联网+”和大数据国家战略24

1.4.2 理念:“互联网+检察工作”模式与智慧检务26

1.4.3 重心:电子检务工程全面推进27

1.4.4 机制:适应新形势的电子检务工程管理体系35

第2章 理论思维:电子检务的学科史和理论架构38

2.1 电子检务研究的性质与基础38

2.1.1 电子检务研究的学科性质38

2.1.2 电子检务研究的理论基础45

2.2 电子检务学的学科发展和研究框架58

2.2.1 电子检务的研究发展历程58

2.2.2 电子检务的研究框架建构62

第3章 系统思维:电子检务的顶层设计和战略规划73

3.1 电子检务顶层设计的意义和理论73

3.1.1 电子检务顶层设计的需求73

3.1.2 顶层设计的定义和特点75

3.1.3 顶层设计的理论发展78

3.2 电子检务顶层设计的案例分析89

3.2.1 《2009—2013年全国检察信息化发展规划纲要》的顶层设计89

3.2.2 检察机关统一业务应用系统的顶层设计93

3.3 电子检务顶层设计的专家访谈100

3.3.1 专家访谈设计100

3.3.2 发展方向顶层设计的访谈整理103

3.3.3 重要领域顶层设计的访谈整理107

3.3.4 重大工程顶层设计的访谈整理110

3.3.5 管理机制顶层设计的访谈整理113

3.3.6 顶层设计过程方法的访谈整理118

3.4 模型建构:电子检务顶层设计方法模型初步构想121

3.4.1 电子检务顶层设计模型的逻辑维123

3.4.2 电子检务顶层设计模型的过程维131

3.4.3 电子检务顶层设计模型的知识维138

3.4.4 电子检务顶层设计模型的建议与补充141

第4章 管理思维:电子检务的目标管理和项目管理146

4.1 电子检务工程的目标管理146

4.1.1 目标管理的概念和应用146

4.1.2 电子检务工程的建设背景149

4.1.3 电子检务工程的项目目标156

4.2 电子检务工程的项目核心要素管理159

4.2.1 电子检务工程的项目管理概述159

4.2.2 电子检务工程的项目范围管理165

4.2.3 电子检务工程的项目时间管理179

4.2.4 电子检务工程的项目成本管理194

4.2.5 电子检务工程的项目质量管理212

4.3 电子检务工程的项目辅助要素管理227

4.3.1 电子检务工程的项目风险管理227

4.3.2 电子检务工程的项目人力资源管理242

4.3.3 电子检务工程的项目干系人和沟通管理253

4.3.4 电子检务工程的项目采购管理260

第5章 创新思维:电子检务的科技创新和工程探索273

5.1 检察科学技术创新理论273

5.1.1 检察创新研究概述273

5.1.2 技术创新研究概述277

5.1.3 检察科学技术创新理念284

5.2 检察科学技术创新体系289

5.2.1 宏观:检察科学技术创新系统289

5.2.2 中观:检察科学技术创新政策304

5.2.3 微观:检察科学技术创新方法314

5.3 电子检务工程的创新实践319

5.3.1 电子检务工程的应用系统创新320

5.3.2 电子检务工程的网络与安全系统创新333

5.3.3 电子检务工程的管理规范创新342

第6章 发展思维:电子检务的发展理念和支撑机制351

6.1 “互联网+检察工作”发展模式的建构351

6.1.1 “互联网+检察工作”的理论建构351

6.1.2 “互联网+检察工作”的全新变革358

6.1.3 “互联网+检察工作”的深远影响378

6.2 基于大数据的智慧检务工程的探索391

6.2.1 大数据的发展与应用391

6.2.2 检察大数据的全方位智慧重构408

6.2.3 检察机关大数据战略的环节优化426

6.2.4 检察大数据发展对检察改革的意义455

附录 历史关键期的重要文件473

1.20 00年《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在大中城市加快科技强检步伐的决定》473

2.20 04年《2003—2007年检察信息化建设与发展规划(纲要)》477

3.20 09年《2009—2013年全国检察信息化发展规划纲要》486

4.20 10年《最高人民检察院机关信息化工作管理办法》494

5.20 11年《“十二五”时期科技强检规划纲要》499

6.20 16年《电子检务工程(中央本级建设部分)管理办法》511

7.20 16年《“十三五”时期科技强检规划纲要》519

8.20 17年《检察大数据行动指南(2017—2020年)》529

后记540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