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战时体制下的日本妇女团体 1931-1945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战时体制下的日本妇女团体 1931-1945
  • 胡澎著 著
  • 出版社: 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
  • ISBN:7560132480
  • 出版时间:2005
  • 标注页数:284页
  • 文件大小:16MB
  • 文件页数:319页
  • 主题词:妇女-团体-研究-日本-1931~1945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战时体制下的日本妇女团体 1931-1945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昭和初期的妇女团体(1926-1931)2

第一节 昭和初期的日本社会2

一 1927年的危机与昭和初期的政党政治2

二 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与昭和初期的工农运动6

三 昭和初期法西斯主义思潮的泛滥9

第二节 20世纪初期日本的妇女解放思想与妇女运动11

一 父权家长制下日本妇女的地位11

二 20世纪初期日本的妇女解放思想及运动14

三 妇女参政运动与无产阶级妇女运动20

一 自由主义妇女团体28

第三节 “九 一八”事变前的妇女团体28

二 社会主义妇女团体34

三 国家主义妇女团体——爱国妇人会37

第二章 “九 一八”事变后准战时体制下的妇女团体(1931-1937)43

第一节 从“非常时期”到准战时体制43

一 30年代初期的经济危机与“九 一八”事变后的准战时体制43

二 法西斯主义猖獗与日本法西斯化进程47

第二节 “九 一八”事变后民间妇女团体“转向”的开始53

一 “九 一八”事变后的妇女参政运动53

二 妇女参政运动的转变56

三 “九 一八”事变后的市川房枝57

四 “九 一八”事变后的无产阶级妇女运动58

五 社会大众妇人同盟61

第三节 官方妇女团体的兴起64

一 大日本联合妇人会64

二 大日本国防妇人会68

三 爱国妇人会73

四 爱国妇人会与国防妇人会的竞争77

第三章 全面侵华战争爆发后的妇女团体(1937-1941)82

第一节 战时体制的确立82

一 “七 七”事变后的国民精神总动员运动82

二 近卫新体制与战时经济统制、生活统制、文化统制85

三 妇女参与战时体制91

第二节 民间妇女团体的“转向”94

一 “七 七”事变后的妇女团体领导人94

二 市川房枝的“转向”97

三 妇选获得同盟加快“转向”102

四 日本妇人团体联盟104

第三节 官方妇女三团体的膨胀105

一 大日本国防妇人会105

二 大日本联合妇人会108

三 爱国妇人会112

第一节 日本式法西斯独裁体制的确立114

一 东条法西斯独裁体制114

第四章 太平洋战争期间妇女团体的统合(1941-1945)114

二 冲绳战与“姬百合学生部队”117

第二节 战时妇女政策及实施120

一 战时婚姻及人口政策120

二 战时女子劳动政策126

三 妇女与战时政策的基层执行组织之一——邻组131

第三节 妇女团体由并立走向统合134

一 政府与官方妇女三团体的合并134

二 大日本妇人会136

一 军事援助142

第一节 官方妇女团体的活动142

第五章 战时官方妇女团体的活动、特征及作用142

二 “铳后奉公”146

三 社会福利与社会救助活动148

四 活动实例149

第二节 官方妇女团体的特征151

一 军事化151

二 官方化153

三 大众化155

四 封建化158

第三节 官方妇女团体的作用162

一 政府与妇女之间的媒介162

二 精神上对军人的鼓动164

三 资金和劳动力上的支持165

第六章 妇女团体纳入战时体制的原因分析167

第一节 体制上的原因167

一 战时体制下的家庭统制167

二 战时军国主义女子教育体制169

三 战时媒体统制175

第二节 思想文化上的原因184

一 战时体制下畸形的家族国家观184

二 战时体制下的妇女观——“国家母性主义”187

三 武士道精神对战时日本妇女的浸润193

一 战时男女性别分工与男性统治199

第三节 传统上的原因199

二 日本民族的集团性202

三 近代天皇制传统对战时妇女的影响208

终章215

一 世界妇女运动背景下的日本近代妇女运动215

二 日本近代妇女团体演化的规律性220

三 民间妇女团体领导人的“转向”问题223

四 战争期间日本妇女“受害”与“加害”的双重角色227

五 性别能否超越民族、国家,成为反战和平的重要力量233

参考书目 238

日本近代女性大事年表244

后记282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