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现代道路勘测设计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现代道路勘测设计
  • 尤晓暐主编 著
  • 出版社: 清华大学出版社;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
  • ISBN:7810824171
  • 出版时间:2004
  • 标注页数:446页
  • 文件大小:29MB
  • 文件页数:459页
  • 主题词:道路工程-勘测-高等学校-教材;道路工程-设计-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现代道路勘测设计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绪论1

1.1 道路运输概论1

1.1.1 交通运输体系1

1.1.2 道路运输的特点1

1.1.3 道路的属性及特征2

1.2 我国道路现状及发展规划4

1.2.1 道路发展简史4

1.2.2 我国的公路建设现状5

1.2.3 我国的公路发展规划6

1.2.4 我国的城市道路建设8

1.3 道路的基本组成9

1.3.1 公路的基本组成9

1.3.2 城市道路的组成13

1.4 道路的分级与技术标准13

1.4.1 道路的分类13

1.4.2 公路的分级和技术标准14

1.4.3 城市道路的分类、分级和技术标准17

1.5.1 公路工程可行性研究18

1.5 道路勘测设计程序18

1.5.2 计划任务书19

1.5.3 公路勘测设计阶段的划分20

1.5.4 设计文件编制20

1.5.5 城市道路的红线规划20

1.6 道路设计的基本依据23

1.6.1 设计车辆23

1.6.2 设计车速24

1.6.3 设计交通量25

1.6.4 通行能力和服务水平28

第2章 汽车行驶理论30

2.1 概述30

2.1.1 研究汽车行驶理论的意义30

2.1.2 汽车的一般构造30

2.1.3 汽车的主要技术参数31

2.1.4 汽车的行驶性能33

2.2 汽车的牵引力及行驶阻力35

2.2.1 汽车的牵引力35

2.2.2 汽车的行驶阻力37

2.2.3 汽车的运动方程式与行驶条件38

2.3.1 汽车的动力因数39

2.3 汽车的动力特性及加、减速行程39

2.3.2 汽车的行驶状态41

2.3.3 汽车的爬坡能力42

2.3.4 汽车的加、减速行程42

2.4 汽车的行驶稳定性44

2.4.1 汽车行驶的纵向稳定性44

2.4.2 汽车行驶的横向稳定性45

2.5.1 制动平衡方程式48

2.5.2 制动距离48

2.5 汽车的制动性能48

2.6 汽车的行车经济性49

第3章 平面设计50

3.1 道路平面线形概述50

3.1.1 路线50

3.1.2 汽车行驶轨迹50

3.1.3 平面线形要素52

3.2 直线52

3.2.1 直线的特点52

3.2.2 直线的运用53

3.2.3 直线的最小长度54

3.2.4 直线的数学表达式55

3.3 圆曲线56

3.3.1 圆曲线的几何要素56

3.3.2 圆曲线的线形特征56

3.3.3 圆曲线半径57

3.3.4 圆曲线半径的确定60

3.3.5 圆曲线的计算60

3.4 缓和曲线61

3.4.1 缓和曲线的线形特征62

3.4.2 缓和曲线的作用与性质62

3.4.3 回旋线作为缓和曲线64

3.4.4 缓和曲线的长度及参数67

3.4.5 缓和曲线的省略69

3.4.6 缓和曲线计算示例70

3.5 平面线形设计72

3.5.1 平面线形设计的一般原则72

3.5.2 平面线形要素的组合类型73

3.6 行车视距76

3.6.1 视距的意义及其种类76

3.6.2 视距标准及运用76

3.7.1 直线、曲线及转角一览表81

3.7 道路平面设计成果81

3.7.2 逐桩坐标表83

3.7.3 路线平面设计图84

第4章 纵断面设计89

4.1 道路纵断面设计概述89

4.2 纵坡及坡长设计91

4.2.1 纵坡设计的一般要求91

4.2.2 最大纵坡92

4.2.3 高原纵坡折减93

4.2.6 坡长限制94

4.2.4 最小纵坡94

4.2.5 平均纵坡94

4.2.7 缓和坡段96

4.3 竖曲线97

4.3.1 竖曲线要素的计算公式97

4.3.2 竖曲线设计标准99

4.3.3 竖曲线设计105

4.4 爬坡车道106

4.4.1 设置爬坡车道的条件107

4.4.2 爬坡车道的设计108

4.5 合成坡度109

4.6 视觉分析及道路平、纵线形组合设计110

4.6.1 视觉分析110

4.6.2 道路平、纵线形组合设计111

4.7 纵断面设计方法及纵断面图116

4.7.1 纵断面设计要点116

4.7.2 纵断面设计方法步骤及注意问题117

4.7.3 纵断面图的绘制118

4.8.1 城市道路纵断面设计要求121

4.8 城市道路纵断面设计要求及锯齿形街沟设计121

4.8.2 锯齿形街沟设计122

第5章 横断面设计124

5.1 道路用地与道路建筑限界124

5.1.1 道路用地124

5.1.2 道路建筑限界125

5.2 道路横断面组成128

5.2.1 公路横断面的组成128

5.2.2 城市道路横断面的组成130

5.3.1 一般双车道公路行车道宽度134

5.3 行车道宽度134

5.3.2 有中央分隔带公路行车道宽度135

5.3.3 城市道路行车道宽度136

5.3.4 非机动车道路面宽度139

5.4 路肩、分隔带、路侧带与路缘石140

5.4.1 路肩的作用及其宽度140

5.4.2 分隔带的作用及其宽度141

5.4.3 城市道路路侧带的组成及其宽度142

5.4.4 路缘石144

5.5.1 路拱145

5.5 路拱、边坡和边沟145

5.5.2 边沟146

5.5.3 边坡147

5.6 超高及加宽150

5.6.1 超高150

5.6.2 加宽155

5.7 道路横断面设计159

5.7.1 横断面设计的基本要求159

5.7.2 公路横断面设计160

5.7.3 城市道路横断面设计164

5.8 路基土石方数量计算及调配165

5.8.1 横断面面积计算165

5.8.2 土石方数量计算166

5.8.3 路基土石方调配167

第6章 道路选线172

6.1 道路网的网形、密度及道路的红线172

6.1.1 道路网规划的原则172

6.1.2 道路网的网形与密度173

6.2 道路干线与支线方向的拟定175

6.1.3 城市道路红线175

6.2.1 干线方向的拟定176

6.2.2 支线方向的拟定177

6.3 道路的总体布局与方案比较179

6.3.1 视察180

6.3.2 初测与初步设计180

6.3.3 定测与施工图181

6.3.4 路线方案选择与比较183

6.4 道路选线的要求与步骤185

6.5 自然条件对道路路线的影响186

6.6.2 平原区路线布设要点188

6.6.1 平原区路线特点188

6.6 平原区选线188

6.7 山岭区选线190

6.7.1 沿河(溪)线190

6.7.2 越岭线197

6.7.3 山脊线203

6.8 丘陵区选线206

6.8.1 路线布设方式206

6.8.2 选线的步骤和示例209

6.8.3 平纵线形及其配合210

第7章 道路定线211

7.1 纸上定线211

7.1.1 纸上定线的步骤211

7.1.2 平原微丘区纸上定线212

7.1.3 山岭区纸上定线212

7.2 纸上定线操作方法215

7.2.1 直线型定线方法215

7.2.2 曲线型定线法215

7.2.3 线元定线法219

7.3.1 穿线交点法221

7.3 实地放线221

7.3.2 拨角法223

7.3.3 直接定交点法224

7.3.4 坐标法225

7.4 直接定线235

7.4.1 分段安排路线235

7.4.2 放坡及定导向线236

7.4.3 修正导向线236

7.4.5 曲线插设237

7.4.4 穿线交点237

7.4.6 纵断面设计240

7.4.7 直接定线与纸上定线的比较240

7.5 航测技术与公路设计241

7.5.1 概述241

7.5.2 遥感技术241

7.5.3 数字摄影测量242

7.5.4 GPS全球定位系统244

7.5.5 公路CAD系统245

8.1.3 交叉口的交通分析及分类247

8.1.2 交叉口设计的基本要求和内容247

8.1.1 平面交叉口的定义247

8.1 概述247

第8章 道路平面交叉口设计247

8.1.4 交叉口的形式和选择249

8.2 交叉口的交通组织设计252

8.2.1 车辆交通组织252

8.2.2 行人及非机动车交通组织256

8.3 交叉口的车道数和通行能力257

8.3.1 交叉口的车道数257

8.3.2 交叉口的通行能力258

8.4 交叉口的视距与缘石半径260

8.4.1 交叉口的计算行车速度260

8.4.2 交叉口的视距261

8.4.3 交叉口转角的缘石半径263

8.5 交叉口的拓宽设计264

8.5.1 右转专用车道的设置265

8.5.2 左转专用车道设置267

8.6 环形交叉口设计268

8.6.1 环形交叉口的特点268

8.6.3 环形交叉口的设计内容269

8.6.2 环形交叉口的适用条件269

8.7 交叉口的立面设计274

8.7.1 交叉口立面设计的目的与原则274

8.7.2 交叉口立面设计的基本类型275

8.7.3 交叉口立面设计的方法与步骤276

第9章 道路立体交叉设计284

9.1 概述284

9.1.1 立体交叉的组成284

9.1.2 立体交叉的设置条件285

9.1.3 公路立交与城市道路立交的主要区别286

9.2 立体交叉的类型与适用条件287

9.2.1 按结构物形式分类287

9.2.2 按交通功能分类287

9.3 立体交叉的布置规划与形式选择291

9.3.1 立体交叉的布置规划291

9.3.2 立体交叉形式的选择292

9.3.3 立体交叉的设计资料297

9.3.4 立体交叉的设计步骤298

9.4 匝道设计298

9.4.1 匝道的分类298

9.4.2 匝道的特性301

9.4.3 匝道的设计依据302

9.4.4 匝道的线形设计标准305

9.4.5 匝道的线形设计311

9.5 端部设计312

9.5.1 出口与入口设计313

9.5.2 变速车道设计314

9.5.3 辅助车道317

9.6 立体交叉的其他设计319

9.6.1 收费站和收费广场319

9.6.2 景观设计要点323

9.6.3 立体交叉辅助设施设计要点324

9.7 道路与铁路、乡村道路及管线交叉326

9.7.1 道路与铁路交叉326

9.7.2 道路与乡村道路交叉327

9.7.3 道路与管线交叉328

第10章 城市道路公用设施设计330

10.1 公共交通站点的布设330

10.1.1 停靠站的间距330

10.1.2 停靠站台的布置方式330

10.2.1 汽车停车场的设计331

10.2 停车场设计331

10.2.2 自行车停车场的设计334

10.3 道路照明设计335

10.3.1 照明标准335

10.3.2 照明系统的布置336

10.4 道路绿化337

10.4.1 道路绿化的作用337

10.4.2 道路绿化的布置338

10.5.2 人行天桥和人行地道的设计339

10.5.1 人行天桥和人行地道的布设地点339

10.5 人行天桥和人行地道布设339

第11章 城市道路雨水排水系统设计341

11.1 概述341

11.1.1 城市排水系统的制度341

11.1.2 城市道路雨水排水系统的类型342

11.2 雨水排水系统及其构造物的布设343

11.2.1 雨水管道的布置343

11.2.2 雨水口和检查井的位置345

11.3 雨水管渠设计流量计算348

11.4 雨水管渠的水力计算351

11.5 雨水管道的设计353

11.5.1 雨水管道布置的基本原则353

11.5.2 雨水管道设计的步骤354

11.5.3 雨水管道设计与计算示例354

第12章 小桥涵勘测设计358

12.1 概述358

12.1.1 小桥涵的作用及划分358

12.1.2 小桥涵的设计原则359

12.1.3 小桥涵的设计要求359

12.1.4 小桥涵的测设任务、内容及步骤361

12.2 小桥涵的类型及选择362

12.2.1 小桥涵的分类362

12.2.2 小桥涵类型的选择365

12.3 小桥涵勘测368

12.3.1 勘测主要内容及准备工作368

12.3.2 小桥涵的位置选择369

12.3.3 小桥涵测量376

12.3.4 小桥涵水文勘测379

12.3.5 小桥涵工程地质调查380

12.3.6 小桥涵综合调查381

12.4 小桥涵流量与孔径计算382

12.4.1 流量计算382

12.4.2 孔径计算394

12.5 小桥涵设计406

12.5.1 小桥涵基础设计406

12.5.2 涵洞设计411

12.5.3 小桥设计413

13.1.2 目的和任务415

13.1.1 概述415

13.1 道路野外勘测设计基础415

第13章 道路野外勘测与设计基础415

13.1.3 野外测量记录和标志416

13.1.4 初测野外勘测416

13.1.5 定测野外勘测429

13.2 公路设计基础440

13.2.1 概述440

13.2.2 设计文件组成441

13.2.3 设计文件的格式及一般规定445

参考文献446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