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钩端螺旋体病学 第3版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钩端螺旋体病学 第3版
  • 严杰,戴保民,于恩庶主编;秦进才,郭晓奎,蒋秀高,毛亚飞副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 ISBN:711707308X
  • 出版时间:2006
  • 标注页数:547页
  • 文件大小:48MB
  • 文件页数:561页
  • 主题词:钩端螺旋体病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钩端螺旋体病学 第3版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钩端螺旋体病的发现及流行简史1

第一节 发现简史及地理分布1

一、亚洲3

二、大洋洲3

三、欧洲3

四、非洲4

五、美洲4

第二节 我国发现简史和流行情况4

第二章 病原学12

第一节 分类12

一、血清学分类13

二、基因分类38

三、问号钩端螺旋体和双曲钩端螺旋体的鉴别55

第二节 形态学58

一、形态、超微结构及结构成分的免疫化学58

二、钩端螺旋体L型64

三、染色65

四、基因组学67

第三节 生理学69

一、培养69

二、营养要求74

三、新陈代谢82

四、理化与生物因素对钩端螺旋体的影响及其在外界的生存力98

第四节 钩端螺旋体抗原种类及构造101

一、钩端螺旋体抗原种类101

二、群、型分类抗原111

三、钩端螺旋体与其他微生物间的抗原关联116

第五节 变异性116

第三章 基因组学124

第一节 概述124

第二节 主要功能基因128

一、与LPS合成与装配相关的基因128

三、鞭毛相关基因133

二、与粘附、侵袭相关的基因133

四、与趋化相关的基因135

五、外膜蛋白相关基因138

六、与分泌相关的基因142

七、溶血素相关基因145

八、与血小板激活因子乙酰水解酶(PafAH)相关的基因150

第四章 流行病学155

第一节 带菌动物储存宿主155

一、带菌动物种类155

二、各种动物感染情况159

第二节 带菌及排菌163

一、带菌164

二、带菌率及其影响因素164

三、排菌165

四、带菌率与性别、年龄的关系166

二、影响钩体在水中存活的因素167

一、在水中的存活能力167

第三节 自然界存活能力167

三、在土壤中的存活能力168

四、在尿、乳和组织中的存活时间169

第四节 自然界的传播169

一、在动物间的循环规律169

二、人感染钩体的途径172

第五节 宿主动物和人作为传染源的意义174

一、小动物的传播意义174

二、大动物(猪、牛、羊、犬等)的传播意义175

三、节肢动物的传播意义176

四、蛙类的传播意义177

五、蛇类和蜥蜴的传播意义178

六、人作为传染源的意义179

第六节 流行特征180

一、流行形式180

二、流行菌群183

三、流行季节186

四、年龄、性别和职业分布187

五、影响流行特征的因素189

第五章 实验诊断194

第一节 早期快速诊断方法的探讨194

一、标本采集194

二、直接和差速离心暗视野显微镜检查法195

三、改良镀银染色法198

四、反向被动血凝试验201

五、免疫荧光检查法203

六、免疫酶染色法207

七、免疫金银染色法208

八、改良Blenden染色法208

九、耐热Patoc I抗原玻片凝集试验209

十、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211

十一、放射检测法213

十二、分子杂交试验214

十三、DNA基因扩增技术219

十四、其他方法224

第二节 分离培养226

一、病人血液培养227

二、病人尿液培养228

三、病人其他检材的培养229

四、动物脏器培养229

五、动物尿液培养231

六、从疫水和土壤中分离菌体232

七、自两群混合感染材料中分离各群菌体234

八、菌体受杂菌污染材料的纯化235

第三节 动物实验法238

一、敏感动物的选择238

二、动物接种和观察238

第四节 血清学试验244

一、标本采集244

二、试验方法245

三、病原体的发现288

二、Weil病的由来288

第一节 病理概述288

一、中医记载288

第六章 病理学288

四、病程分期289

第二节 病理生理学290

一、肺出血290

二、赫氏反应295

三、急性肾衰竭299

四、钩体病黄疸304

五、钩体病性休克308

第三节 病理解剖学310

一、钩体病无黄疸肺弥漫性出血310

二、黄疸出血型钩体病(Weil病)尸检病案313

第四节 实验病理学313

一、钩体病肺大出血(PDH)豚鼠实验模型的建立313

二、钩体病肺弥漫性出血临终口鼻涌血的实验研究314

四、致病性钩体粘附于宿主细胞的研究315

三、钩体在豚鼠肺弥漫性出血模型肝、肾、心等组织分布的电镜观察315

五、钩体病出血机制的研究——豚鼠肝出血现象的电子显微镜观察317

六、问号钩体糖脂蛋白诱导外周血液单核细胞的激活、TNF-α和IL-10分泌的动态变化318

第七章 临床学323

第一节 临床分期与分型323

一、临床分期323

二、临床分型324

一、概念和发病情况326

第二节 流感伤寒型的诊断和治疗326

二、临床表现327

三、诊断与鉴别诊断330

四、治疗332

第三节 肺弥漫性出血型的诊断和治疗336

一、钩体病肺弥漫性出血的由来337

二、钩体病肺弥漫性出血的临床病程分期337

三、引起肺弥漫性出血的钩体菌群的确定338

四、钩体病肺弥漫性出血的临床表现339

五、钩体病肺弥漫性出血的诊断347

六、钩体病肺弥漫性出血的治疗和抢救350

第四节 黄疸出血型(黄疸型)的诊断和治疗358

一、临床表现359

二、实验室及其他检查360

三、诊断与鉴别诊断361

四、治疗363

第五节 脑膜脑炎型的诊断和治疗365

一、概念和发病情况365

二、临床特征366

三、脑脊液的变化366

四、诊断和鉴别诊断367

五、治疗368

第六节 肾型的诊断和治疗369

一、概念和发病情况369

二、临床特征与病情分度370

五、治疗371

三、尿液常规检测和血液生化变化371

四、诊断与鉴别诊断371

第七节 眼并发症374

一、巩膜外层炎374

二、视网膜出血374

三、中心性视网膜病变375

四、视盘炎和球后视神经炎375

五、玻璃体浑浊375

六、葡萄膜炎376

第八节 神经系统并发症386

一、临床诊断与治疗386

二、脑动脉炎脑血管造影的变化394

第九节 中医中药治疗397

一、分型辨证施治398

二、效方、单味中药及制剂400

三、钩端螺旋体病后发脑动脉炎的治疗402

第八章 免疫学408

第一节 天然免疫409

一、补体409

二、吞噬细胞409

三、细胞因子410

第二节 特异性免疫410

一、体液免疫411

二、细胞免疫411

三、抗原412

第三节 自身免疫病413

第四节 感染的耐受414

一、宿主与血清型特异性的关系414

二、年龄相关的耐受415

第九章 预防措施419

第一节 消灭和控制传染源419

一、灭鼠419

二、猪的管理422

三、牛的管理423

四、犬的管理424

第二节 切断传播途径424

一、改造疫源地424

二、兴修水利,两管五改424

三、杀灭水和土中钩体425

四、搞好环境卫生425

第三节 预防接种425

一、人用疫苗426

二、家畜菌苗427

三、菌苗免疫程序428

四、菌苗的使用428

第四节 个人防护429

第十章 疫苗432

第一节 分类与简史432

一、分类432

二、简史433

一、血清培养基442

第二节 培养基442

二、疫苗生产用培养基443

三、综合和半综合培养基疫苗的应用与预防效果448

第三节 生产用菌种的筛选、保存与管理453

一、筛选453

二、生产用菌株的保存与管理456

第四节 制造、检定与使用458

一、制造458

二、检定461

三、使用463

第五节 新型疫苗的研究进展465

一、纯化疫苗465

二、减毒活疫苗471

三、基因工程疫苗476

第六节 我国钩体疫苗的生产与使用特点及其展望481

一、生产与使用特点481

二、问题与展望483

第一节 发展简史487

一、血清学分类简史487

第十一章 菌种的鉴定和保管487

二、分子生物学分类简史492

第二节 血清群的检定493

一、凝集试验493

二、分群血清495

三、分群方法504

一、凝集素交叉吸收试验分型法507

第三节 血清型的检定507

二、因子血清分型法510

三、单克隆抗体分型法517

四、联合分型法524

五、血清变种的检定524

第四节 分子生物学的分型检定525

一、限制性内切酶酶切图谱分析法525

二、rRNA基因酶切片段多态性分析法526

三、脉冲场凝胶电泳图谱分析法528

第五节 菌种的筛选、保存和管理530

一、菌种的筛选530

二、菌种的保存531

三、菌种的管理533

第十二章 家畜钩端螺旋体病537

第一节 猪钩端螺旋体病537

一、概述537

三、诊断538

二、临床表现538

四、治疗539

五、预防措施539

第二节 牛钩端螺旋体病540

一、概述540

二、临床表现540

三、诊断541

一、概述542

第三节 犬钩端螺旋体病542

五、预防措施542

四、治疗542

二、临床表现543

三、诊断543

四、治疗544

五、预防措施544

第四节 马钩端螺旋体病544

一、概述544

二、临床表现544

三、诊断、治疗、控制和预防传染和扩散545

第五节 羊(绵羊和山羊)钩端螺旋体病545

一、概述545

二、临床表现545

三、诊断546

四、治疗、控制、预防传染和扩散546

第六节 猫钩端螺旋体病546

第七节 非人灵长类动物钩端螺旋体病547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