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现代小说美学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张德林著 著
- 出版社: 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
- ISBN:7540402040
- 出版时间:1987
- 标注页数:358页
- 文件大小:14MB
- 文件页数:367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现代小说美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序 蒋孔阳1
第一章 艺术感觉·寓意超越10
第一节 作家的艺术感觉与小说创作10
一、感觉·感觉经验·艺术感觉10
二、艺术感觉的整体性12
三、艺术感觉的体验性、情感性、想象性15
四、联觉、通感、超感觉描写26
第二节 超越:生活和人生哲理的心灵化情态化30
一、超越:“超以象外,得其环中”30
二、超越:生活的心灵化,心灵的生活化33
三、从男性阳刚之美看艺术的超越36
四、超越与象征及其他43
第二章 变形·象征·怪诞46
第一节 “变形”艺术规律探索46
一、“变形”是个宽泛的美学概念46
二、“变形”是主体的审美感情经过幻化对客体的投射48
二、梦中的潜意识是否都是非理性的50
三、“变形”要遵循“美的规律”52
四、“变形”与创作方法的关系54
五、“变形”与精神畸变57
第二节 象征艺术规律探索60
一、比喻、寓言、象征60
二、象征的艺术品格62
三、通向小说创作的哲理诗情化67
四、小说象征的流动美与可变性74
第三节 怪诞艺术规律探索79
一、怪诞的内涵79
二、怪诞的表现形态81
三、怪诞的艺术品格85
四、借鉴与创新92
第三章 视角的艺术98
第一节 叙述角度98
一、观察点、叙述角度与人称98
二、叙述主体感情的对象化101
三、多视角、多层次、多侧面与立体效果103
四、第一人称的叙述角度及其他106
第二节 “视角”的艺术108
一、外视角与内视角108
二、视角的选择与作家的艺术构思111
三、内视角的运用与作家的艺术想象113
四、内视角的运用与作家的主观情绪、感觉和气质116
第三节 审美视角与艺术深度121
一、审美视角——创作主体对生活的属于自己的艺术发现121
二、《乳癌手术》与审美视角122
三、《筱竹丛中》与审美视角124
四、《大河》与审美视角126
第四节 人物视点交叉移位128
第四章 时空·环境·场面·人物139
第一节 “时间与空间”艺术规律探索139
一、问题的提出139
二、时间、空间的客观规律142
三、人们对时间感受的不同主观感情色彩143
四、艺术想象中的“时空情境”144
五、“心理时间”和“心理结构”147
一、环境的内涵152
第二节 环境与人物152
二、景与情153
三、环境与人物的双向同构157
四、性格核心的多种表现形态与环境的随机性与动态化164
第三节 场面与人物176
一、场面是构成情节的基本单位176
二、贵在独特性177
三、点面结合180
四、场面中人物的情态和心理183
五、横向拉开与纵深剖析188
一、灵魂的探索193
第一节 心理描写与意识流193
第五章 人物心理·人物性格193
二、行动,表情与人物心理194
三、“言者,心之声也”196
四、内心独白197
五、一片风景,一种心情199
六、梦境200
七、意识流202
八、安娜与泰莎的心理对比205
九、开拓心灵的领域208
第二节 “自由联想’艺术规律探索之一209
一、汲取新的方法,开拓创作路子209
二、“自由联想”中时空情境的跳跃,应以人物的内在情绪为基础211
三、“自由联想”的艺术方法适用于题材独特、中心人物突出、情节淡化的小说214
一、“自由联想”应遵循艺术想象的内在规律222
第三节 “自由联想”艺术规律探索之二222
二、在特定环境和态势下的人物“自由联想”223
三、“自由联想”与人物的潜意识226
四、艺术创新230
露四节 人物“自由联想”与时空情境交迭231
第五节 “幻觉”与“幻化”235
一、幻觉不同于幻想235
二、从安部公房的两部小说看现代派小说的幻觉描写237
三、从两种幻觉描写看艺术的表现与再现242
四、我国当代小说中的幻觉描写与艺术幻化243
第六节 “梦”与文学247
一、从弗洛伊德的“释梦”谈起247
三、作家写梦的审美要求253
第七节 关于审美心理图式的思考258
二、新的艺术结构与审美心理图式的更迭260
三、“怪味小说”与审美心理图式的拓展262
第八节 性格的立体感与多面性267
一、性格的立体感267
一、审美心理图式的稳定性与可变性268
二、性格的“背阳面”与“朝阳面”271
三、性格的多面性273
第九节 艺术描绘的“准确性”与“透彻性”278
第十节 主体的审美评价与人物的性格逻辑、情理逻辑284
第十一节 小说创作中的“我”293
一、不可无“我”293
二、传记文学和带有自传性质的小说中的“我”294
三、创作主体在审美评价中显示“我”295
四、“小我”与“大我”298
第六章 人物语言300
第一节 人物语言的个性化300
一、语言的魅力300
二、什么人说什么话303
三、内心独白与人物心态308
四、语境312
一、对话的语态、色采、雕塑感317
第二节 对话的艺术美317
二、对话的个性化319
三、对话的行动性323
四、对话与人物心态326
第七章 情节·景物330
第一节 情节的淡化与诗情美330
一、从“无巧不成书’谈起330
二、“强化情节”不能完全否定332
三、情节淡化,给人以本色感333
四、情节淡化符合艺术规律334
五、新时期小说情节淡化的四个特点336
第二节 大海也是“人”340
一、大海的性格340
二、“人化的自然”和“人的对象化”340
三、洛蒂笔下的大海341
四、海明威笔下的大海345
五、邓刚笔下的大海347
后记:寻找自己的评论个性368
热门推荐
- 2148807.html
- 809078.html
- 118912.html
- 298617.html
- 2398193.html
- 1528097.html
- 906274.html
- 2916218.html
- 520071.html
- 126366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42364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82188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80403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6180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61635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74101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98973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0614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01903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7666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