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突发事件卫生应急培训教材 核和辐射突发事件处置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突发事件卫生应急培训教材 核和辐射突发事件处置
  • 苏旭主编;王作元,刘英,叶常青,郭勇主审;邢志伟,刘建香,问清华等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 ISBN:9787117175852
  • 出版时间:2013
  • 标注页数:236页
  • 文件大小:136MB
  • 文件页数:251页
  • 主题词:核能-放射性事故-处理-职业培训-教材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突发事件卫生应急培训教材 核和辐射突发事件处置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辐射防护基础1

第一节 核物理学基础1

一、原子物理学基础1

二、核裂变与核聚变2

三、电离辐射4

第二节 放射性及其单位5

一、放射性衰变规律5

二、放射性活度5

三、放射性衰变5

四、其他粒子辐射8

五、天然放射性8

六、感生放射性9

第三节 电离辐射与物质相互作用9

一、带电粒子与物质的相互作用9

二、非带电粒子与物质的相互作用11

三、核辐射的穿透能力14

第四节 辐射防护中常用量和单位15

一、总论15

二、剂量学基本物理量15

三、辐射防护评价量17

四、辐射防护实用量20

第五节 辐射防护体系22

一、ICRP建议书22

二、辐射防护正当性24

三、辐射防护最优化25

四、剂量限值及剂量约束26

第二章 放射生物学基础33

第一节 电离辐射生物效应及其影响的主要因素33

一、辐射生物效应33

二、影响电离辐射生物效应的主要因素39

第二节 生物剂量学方法41

一、概述41

二、生物剂量学指标和评价42

三、染色体畸变分析估算生物剂量方法42

四、微核分析51

五、早熟凝集染色体环或断片分析52

六、稳定性染色体畸变(易位)分析53

七、体细胞基因突变分析55

第三章 应急准备与响应61

第一节 相关法律法规61

一、国际公约61

二、突发事件应对法62

三、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条例62

四、国家突发公共事件医疗卫生救援应急预案62

五、国家核应急预案63

六、卫生部核事故和辐射事故卫生应急预案63

七、全国卫生部门卫生应急管理工作规范63

第二节 卫生应急准备64

一、卫生应急组织体系64

二、各部门职责64

三、卫生应急准备66

第三节 卫生应急救援队伍建设67

一、队伍的职责和任务67

二、队伍的组成和人员分工68

三、队伍的培训和演习70

四、队伍装备准备70

第四节 紧急情况威胁类型71

一、威胁分类72

二、应急状态的分级82

三、辐射源及其分类83

第五节 事件分级84

第六节 卫生应急响应88

一、核事故卫生应急响应88

二、辐射事故卫生应急响应90

第四章 应急干预与辐射防护96

第一节 干预的概念与基本原则96

一、干预的概念96

二、干预的基本原则96

第二节 应急防护措施97

一、隐蔽97

二、服用稳定性碘98

三、撤离99

四、个人防护100

五、控制进出口通路100

六、临时避迁101

七、永久性再定居101

八、消除放射性污染101

九、干预水平102

十、食品和水污染干预104

十一、对人员的医学处理105

第三节 心理干预105

一、核和辐射突发事件的心理特点105

二、出现心理反应的信号106

三、核事故情况下的心理干预106

第四节 媒体交流107

一、核和辐射突发事件导致公众心理恐慌的原因分析107

二、媒体交流与信息发布108

三、媒体交流常见失策之处108

第五章 辐射监测与剂量估算110

第一节 应急照射的剂量学量及其应用110

第二节 应急照射的个人监测和评价112

一、个人监测量112

二、监测类型112

三、监测方法113

四、剂量评价方法116

第三节 应急照射的场所监测126

一、源监测127

二、环境监测130

第四节 食品和饮用水监测135

一、样品的采集135

二、样品的运输和储存138

三、样品的预处理138

四、分析方法140

第五节 数据处理及质量控制143

一、回收率测定143

二、标准差计算143

三、测量分析能力的判断量144

四、不确定度评估145

五、结果表示145

六、分析的质量控制146

第六节 外照射剂量估算147

一、X、γ外照射剂量估算147

二、中子外照射剂量估算151

三、电子外照射剂量估算151

四、基于核事故现场检测数据的剂量估算152

第七节 内照射剂量估算152

一、用个人监测数据估算剂量152

二、用食品和水的监测数据估算剂量152

三、核事故下摄入量的估算153

第六章 核和辐射事故现场救援156

第一节 现场救援概述156

一、现场救援的目的156

二、现场救援的基本原则156

三、现场救援的基本任务156

第二节 现场救援准备和响应157

一、现场救援队员集结157

二、出发前的准备157

三、救援队现场待命158

四、现场搜寻伤员158

五、现场抢救159

六、临时处置站的救援行动159

第三节 伤员分类159

一、伤员分类概述159

二、伤员分类的目的和意义161

三、伤员分类原则162

四、伤员分类162

五、检伤方法165

六、伤员分类标签167

七、现场分类实施167

第四节 过量照射人员的现场处置171

一、一般概念171

二、现场救援的基本要求172

三、过量照射人员的现场处置172

第五节 放射性核素内污染人员的现场处理173

一、一般概念173

二、放射性核素内污染医学处理原则174

三、减少放射性核素的吸收174

四、加速排出体内的放射性核素174

五、放射性核素内污染现场处置的基本要求175

六、放射性核素内污染的现场处置行动175

七、常用放射性核素阻吸收和加速排除药品及其用法176

第六节 放射性核素体表污染的现场处置180

一、一般概念180

二、放射性核素体表污染现场处置的基本要求180

三、伤口放射性核素污染的现场处置行动181

第七节 生物样品采集182

一、一般概念182

二、血液样品的采集183

二、身体局部受照时的样本采集184

四、人员可能受到外污染时的样本采集与处理184

五、人员可能受到内污染时的样本采集与处理184

六、现场样品采集的基本要求185

七、现场样品的采集实施185

八、现场样品的处置185

第八节 伤员转运和救援终止185

一、一般概念185

二、伤员转送的基本要求186

三、伤员转送的实施186

四、伤员运输途中的注意事项186

五、现场救援终止条件187

六、现场撤离187

七、现场救援终止后的行动187

第七章 放射损伤的临床救治189

第一节 外照射急性放射病189

一、定义189

二、病因189

三、临床表现189

四、诊断与鉴别诊断191

五、治疗194

六、转归及预后196

第二节 放射复合伤196

一、定义196

二、病因196

三、临床表现197

四、诊断198

五、处理199

六、预后200

第三节 放射性皮肤疾病200

一、定义200

二、病因201

三、临床表现201

四、诊断与鉴别诊断202

五、处理原则203

六、预后203

第四节 内照射损伤临床救治204

一、概述204

二、放射性核素在人体的代谢基础205

三、临床表现206

四、实验室检查207

五、诊断207

六、治疗208

第八章 核和辐射事故案例分析211

第一节 概述211

第二节 日本福岛核事故215

一、概况215

二、事故经过215

三、事故后果216

四、导致核事故事态更加严重的原因217

五、日本政府的公众宣传和媒体应对218

六、国际组织的应对218

七、中国的应对219

八、中国的卫生应急响应与应对219

第三节 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事故220

一、概况220

二、事故经过220

三、事故后果221

四、事故原因222

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的现状223

第四节 美国三哩岛核事故223

一、概况223

二、事故经过223

三、事故后果224

四、经验与教训224

第五节 巴西戈亚尼亚铯源事故225

一、事故经过225

二、事故后果226

三、放射性污染去污工作226

四、经验与教训226

第六节 山西忻州辐射事故226

一、事故经过226

二、事故原因228

三、事故后果228

四、经验与教训229

第七节 山东济宁60 Co辐射事故229

一、事故经过229

二、事故处理230

三、经验与教训231

第八节 河南新乡“4.26”60 Co源辐射事故232

一、事故经过232

二、事故处理232

三、事故经验233

第九节 河南杞县放射源卡源事件233

一、事件经过233

二、事件原因234

三、经验和教训235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