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魏晋南北朝史新编 下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庄华峰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516190906
- 出版时间:2016
- 标注页数:1614页
- 文件大小:57MB
- 文件页数:728页
- 主题词:中国历史-研究-魏晋南北朝时代
PDF下载
下载说明
魏晋南北朝史新编 下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三编 文化篇893
第十七章 政治制度893
第一节 官制893
一 中央官制893
二 地方官制912
第二节 军制916
一 魏晋南朝的军制916
二 北朝的军制922
第三节 刑法927
一 律令927
二 刑名932
第十八章 哲学与政治思想的发展936
第一节 魏晋思想的觉醒936
第二节 玄学的分派与论辩939
一 何晏与王弼940
二 嵇康与阮籍944
三 向秀与郭象950
第三节 进步思想家对封建专制君权的批判954
第四节 神灭论与物种变异学说958
一 陶潜958
二 何承天960
三 范缜960
四 刘峻962
五 邢邵963
第十九章 文学的蓬勃发展965
第一节 建安文学的振兴965
一 曹操965
二 曹丕969
三 曹植973
四 “建安七子”及其诗文981
五 蔡琰与其他作者的诗文989
第二节 魏末晋初文学的演进999
一 正始文学999
二 太康文学1006
第三节 晋宋之际五言诗的完全成熟1019
一 陶渊明及其诗1019
二 谢灵运及其诗1024
三 颜延之及其诗1026
四 鲍照及其诗、文与赋1027
第四节 魏晋民歌和南北朝乐府民歌的新发展1035
一 魏晋民歌1035
二 南朝乐府民歌1043
三 北朝乐府民歌1046
第五节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小说1048
一 干宝《搜神记》1049
二 刘义庆《世说新语》与《幽明录》1053
第六节 魏晋南北朝文学批评1056
一 曹丕《典论·论文》与陆机《文赋》1057
二 刘勰及其《文心雕龙》1060
三 钟嵘及其《诗品》1065
第二十章 艺术的长足发展1070
第一节 书法艺术1070
一 魏晋时期的书法家及其成就1070
二 南朝时期的书法家及其成就1075
三 北朝时期的书法与魏碑1080
第二节 绘画艺术1083
一 三国两晋时期的画家及画作1083
二 南北朝时期的画家及作品1087
第三节 石窟佛教造像艺术1090
一 克孜尔石窟千佛洞壁画1090
二 敦煌莫高窟壁画1091
三 麦积山石窟壁画1091
四 云冈石窟造像艺术1092
五 龙门石窟造像艺术1092
第四节 杂伎艺术1094
第五节 舞曲与舞蹈的新发展1097
第二十一章 建筑的型制与风格1104
第一节 都城建设1104
一 邺城1104
二 建业1106
三 平城1106
四 洛阳1107
第二节 园林建筑1108
一 北方私家园林1109
二 南方私家园林1110
三 皇家园林1112
第三节 寺塔建筑1112
一 洛阳永宁寺塔1112
二 登封嵩岳寺塔1113
三 洛阳景明寺塔1113
四 南京琉璃塔1114
第二十二章 史学的繁荣和文献典籍的整理与发现1115
第一节 史学的繁荣1115
一 同一史学领域内著述繁多1115
二 新门类、新体制史学著作的涌现1124
第二节 文献典籍的整理与分类1137
第二十三章 科学技术的进步1141
第一节 天文与历法1141
一 天文1141
二 历法1145
第二节 数学、物理学与化学1147
一 数学1147
二 物理学1149
三 化学1151
第三节 医学与保健1151
一 医学1151
二 保健1155
第四节 农业与机械制造技术的发展与提高1158
一 农业技术与《齐民要术》1158
二 机械制造及运用1159
第二十四章 教育的发展1163
第一节 三国时期的学校教育1163
一 魏的学校教育1163
二 蜀的学校教育1173
三 吴的学校教育1175
第二节 两晋时期的学校教育1178
一 西晋的学校教育1178
二 东晋的学校教育1183
第三节 北方各少数族政权的教育1191
一 前赵(匈奴)的学校教育1191
二 后赵(羯)的学校教育1192
三 前燕(鲜卑)的学校教育1194
四 前秦(氐)的学校教育1195
五 后秦(羌)的学校教育1195
六 前凉(汉)的学校教育1196
七 南凉(鲜卑)的学校教育1197
八 北凉(匈奴)的学校教育1197
九 西凉(汉)的学校教育1198
第四节 南朝和北朝的学校教育1199
一 南朝的学校教育1199
二 北朝的学校教育1221
第五节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其他教育1243
一 科技教育1243
二 艺术教育1245
三 家庭教育1246
四 社会教育1250
五 军事教育1251
六 宗教教育1252
第二十五章 佛教的勃兴1256
第一节 魏晋时期佛教的广泛传播1256
一 西域僧徒来华1256
二 中土僧俗西行术法1258
三 佛经翻译1259
四 兴建寺院,扩大传播场所1262
第二节 南朝佛教的发展与反佛斗争1263
一佛教的发展1263
二 反佛斗争1267
第三节 北朝时期的灭佛与佞佛1270
一 灭佛1270
二 佞佛1272
第二十六章 道教的产生与发展1274
第一节 道教的产生和《太平经》的传播1274
第二节 葛洪与《抱朴子》1275
第三节 陶弘景、寇谦之对南北朝道教的影响1278
一 陶弘景1278
二 寇谦之1279
第二十七章 中外文化交流1282
第一节 与东海诸国的文化交流1282
一 高句丽、百济、新罗1282
二 邪马台、大和1284
第二节 与天竺、师子国的文化交流1285
一 天竺五国1286
二 师子国1287
第三节 与波斯、大秦等西域诸国的文化交流1288
一 大宛、大月氏、嚈哒1288
二 波斯1289
第四节 与南海诸国的文化交流1290
一 林邑1291
二 扶南1291
三 狼牙修、丹丹与槃槃1292
第四编 社会篇1297
第二十八章 家庭、家族和社区1297
第一节 家庭1297
一 婚姻构成1297
二 家庭关系1308
三 其他婚俗1327
第二节 家族1332
第三节 社区1337
一 村镇社区1337
二 城市社区1346
第二十九章 社会等级结构1349
第一节 等级结构概貌1349
一 皇室贵族1349
二 士族、庶族1354
三 自耕农1363
四 商人1368
五 客、门生、义故1370
六 部曲1372
七 士家、军户、吏干1375
八 寺观依附人户1386
九 奴婢1388
十 杂户1392
第二节 层间流动与等级升降1400
一 士庶分流1400
二 等级升降1405
第三十章 服饰风俗1412
第一节 官服1412
第二节 一般冠服1423
第三节 妇女服饰与容貌修饰1432
一 妇女服饰1432
二 容貌修饰1437
第四节 戎服1442
第三十一章 饮食生活1446
第一节 主食1446
第二节 菜肴1456
一 水产与肉食1456
二 果品与蔬菜1461
三 调味品1476
第三节 饮料1489
一 酒1489
二 茶1493
第三十二章 居室与家具1499
第一节 居室1499
第二节 家具1504
一 胡床1504
二 床1505
三 榻1505
四 几、案1506
五 椅、凳、墩1506
六 帷帐1506
第三十三章 交通1508
第一节 牛车、驴车和羊车1508
第二节 运输工具的创新与复制1511
第三节 道路与驿站1514
第四节 桥梁和船舰1515
第三十四章 丧葬礼俗1518
第一节 丧葬礼仪1518
第二节 薄葬与厚葬1522
第三节 形式多样的葬法1535
一 水葬1535
二 归乡葬1536
三 天葬1536
四 火葬1536
五 合葬1537
第四节 陵墓1538
第三十五章 娱乐习俗1544
第一节 益智赛巧1544
一 围棋1544
二 象戏1546
三 四维1546
四 猜谜1547
第二节 体育竞技1548
一 投壶1548
二 樗蒲1549
三 弹棋1550
四 藏钩1552
五 击剑1553
六 戏射1553
七 爬杆1554
八 相扑1555
九 蹴鞠1555
第三节 自娱自乐1555
一 游览山水1555
二 音乐欣赏1558
三 吹啸1559
第四节 其他活动1562
一 斗鸭1562
二 斗鸡1563
三 斗草、斗凿1563
第三十六章 岁时节令1565
第一节 元日1565
第二节 人日1566
第三节 元宵节1567
第四节 修褉节1568
第五节 端午节1569
第六节 七夕节1570
第七节 重阳节1571
第八节 腊日1572
第九节 除夕1573
第三十七章 士人时尚1575
第一节 从清议到清谈1575
一 从汉末的清议到魏晋的清谈1575
二 清谈的内容和特点1577
三 对清谈的评析1581
第二节 药、酒和裸裎1583
一 寒食散1583
二 酗酒1587
三 裸裎1591
第三节 文人集会活动1591
一 西园之会1592
二 金谷之会1592
三 兰亭之会1594
四 乌衣集合1595
五 西邸之会1596
第三十八章 重祀好鬼与宗教习俗1598
第一节 “好鬼”与重祀1598
第二节 对自然的崇拜1601
第三节 巫术、方术与禁忌1604
第四节 宗教习俗1607
主要参考书目1609
后记1613
热门推荐
- 3873080.html
- 3904808.html
- 1412367.html
- 2256363.html
- 1488114.html
- 2387201.html
- 2186542.html
- 3253139.html
- 3376200.html
- 116513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98934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66568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59261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11057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43341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40231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38572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91329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98386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5934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