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论大庆油田发现真相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张立生编著 著
- 出版社: 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306053602
- 出版时间:2015
- 标注页数:215页
- 文件大小:36MB
- 文件页数:240页
- 主题词:油田开发-大庆市-文集
PDF下载
下载说明
论大庆油田发现真相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论大庆等油田的发现与李四光的地质力学理论无关1
1 引言1
2 大庆油田发现前李四光的著作中有“到新华夏构造体系的坳陷带找油”的提法吗?3
2.1 李四光的《中国地质学》中有“到新华夏构造体系的坳陷带找油”的说法吗?3
2.2 李四光1954年《从大地构造看我国石油资源勘探的远景》中有“到新华夏构造体系的坳陷带找油“的说法吗?7
2.3 关于李四光的《东亚构造格架》提出新华夏沉降带中有油12
3 两篇重要文献对石油普查工作部署的影响12
3.1 两篇重要文献发表12
3.2 两篇文献对石油普查战略选区的影响15
4 第一次石油普查工作会议决议与华北平原的石油普查16
5 松辽平原石油普查项目是怎样提出的?17
5.1 《总局调查报告》与《李四光与中国石油》的说法17
5.2 松辽平原石油普查项目的立项依据19
5.2.1 中国石油地质学家的论述19
5.2.2 苏联专家的论述21
5.3 松辽平原石油地质踏勘项目究竟是怎样提出的?22
5.3.1 黄汲清先生的表述22
5.3.2 吕华同志的表述23
5.3.3 苏云山同志的表述24
5.3.4 翁文波先生的表述24
5.4 在谢家荣日记中看到的25
5.5 松辽平原石油普查项目的正式启动26
6 所谓地质部的石油地质工作是按照李四光的意见部署的来历28
6.1 地质部和石油部的亲密合作发现了大庆油田28
6.2 李四光1961年9月22日致何长工和地质部党组的信29
6.3 地质部党组1961年10月4日致周总理的信30
7 结论32
参考文献34
再论大庆等油田的发现与李四光的地质力学理论无关——评赵文津先生“捍卫”大庆油田发现“真相”36
1 对“寥寥数语”的注释37
2 李四光1953年底在菊香书屋对毛主席、周总理等都说了什么?40
2.1 李四光菊香书屋谈话的主要内容是什么?40
2.2 “李四光先生提出的意见应当肯定是他本人的意见”?46
2.3 菊香书屋谈话的作用47
3 关于“大庆油田的发现,李四光的石油勘探理论的指导起了决定性的作用”或“大庆油田的发现与李四光油气勘察理论息息相关”48
3.1 关于“大庆油田的发现”,“李四光的石油勘探理论的指导起了决定性的作用”或“与李四光油气勘察理论息息相关”48
3.2 关于李四光“打破石油地质学家们的‘常规’概念”50
4 关于“物探先行”与松辽平原的踏勘路线52
4.1 赵文津先生的说法52
4.2 关于“物探先行”53
4.3 关于三条踏勘路线57
4.4 松辽平原踏勘功不可没60
5 关于李四光“亲自指导了石油普查的战略选区和部署”61
5.1 《总局调查报告》的说法62
5.2 《远景》与战略选区62
5.3 第一次石油普查工作会议与战略选区63
5.4 两次石油普查工作会议确定的战略选区和部署64
5.5 关于“普委会”主任李四光65
6 结论67
参考文献67
三论大庆等油田的发现与李四光的地质力学理论无关——评景才瑞教授的《大庆油田等发现真的与李四光的地质力学理论无关吗?》70
1 引言70
2 关于“权威”人士和“权威”机构的讲话71
2.1 关于地质部党组1961年10月4日给周总理的信71
2.2 关于《总局调查报告》及其影响74
2.2.1 《总局调查报告》刻意维护谎言74
2.2.2 关于《中国石油地质工作六十年的回顾和展望》75
2.2.3 关于朱训副部长“高度的概括”77
3 关于1935年李四光《中国地质学》的论述77
3.1 李四光的《中国地质学》只说了华北平原可能有油77
3.2 关于新华夏沉降带三个段落79
3.3 关于“情绪”与“矫枉不宜过正”80
4 关于李四光1954年的报告81
4.1 李四光1954年的报告与谢家荣的《中国的产油区与可能含油区》81
4.2 大庆油田就处在松辽平原之内等于大庆油田的发现与地质力学理论有关吗?82
4.3 李四光1954年的报告是“从一般地质构造观点”,而不是从地质力学的观点,提出问题的,其中没有论及地质力学与生油储油的关系,根本没有到新华夏沉降带找油的说法82
5 结束语84
参考文献85
“地质力学理论发现大庆油田”的由来与最近的演绎87
1 基本的事实87
2 “地质力学理论发现大庆油田”的由来89
3 国家地质总局“调查报告”伪造李四光报告的内容90
4 中央档案馆的档案资料93
5 赵文津院士弄虚作假94
6 奚青先生制造谎言,篡改历史95
6.1 奚青先生的“大庆油田发现概要”95
6.2 关于《中国石油天然气的勘查与发现》97
6.3 关于黄汲清先生“承认大庆等东部油田的发现与李四光的地质力学有关”98
6.4 关于苏联专家赞成李部长的意见100
7 结束语100
参考文献101
大庆油田发现前的陆相生油理论与谢家荣的贡献——兼论大庆油田不是在陆相生油理论指导下发现的103
1 中国陆相生油的早期描述104
2 中国早期陆相生油理论106
2.1 谢家荣20世纪20年代末的陆相生油论106
2.2 潘中祥20世纪40年代初的陆相生油论107
2.3 黄汲清20世纪40年代初的陆相生油论108
2.4 简短的结论109
3 20世纪50年代大庆油田发现之前的陆相生油理论109
3.1 高振西1950年的论述110
3.2 侯德封的论述110
3.3 黄汲清1957年的论述111
3.4 谢家荣20世纪50年代的论述111
3.5 潘中祥1957年的论述115
3.6 简短的结论116
4 大庆等油田的发现与陆相生油理论116
4.1 大庆油田不是在陆相生油理论指导下发现的116
4.2 中国石油大发现与海相陆相生油问题120
4.3 松辽与华北油田中的海相因素123
4.4 谢家荣在《大地构造与找矿》中关于陆相生油的论述124
4.5 简短的结论124
5 结论125
参考文献126
是雪泥鸿爪,还是舞文弄墨——再论大庆油田不是在陆相生油理论指导下发现的(读任纪舜黄洁生《从天山之麓到松花江畔》笔记)128
1 关于松辽平原石油普查129
1.1 任纪舜院士的议论129
1.2 黄洁生先生的议论131
1.3 被任、黄两位先生有意回避了的重要问题132
2 关于石油普查的指导思想133
2.1 关于黄先生、谢先生谁是“第一负责人”、“总工程师”133
2.2 关于石油普查的指导思想140
2.2.1 关于“对我国含油气远景分区的初步意见”的报告140
2.2.2 关于《新疆油田地质调查报告》145
3 关于松辽石油普查报告148
4 再论大庆油田不是在陆相生油理论指导下发现的151
4.1 关于陆相生油理论151
4.2 华北平原、松辽平原石油普查的依据152
4.2.1 关于华北平原石油普查的依据153
4.2.2 关于松辽平原石油普查的依据156
4.2.3 关佐蜀先生的论述160
4.3 黄汲清关于生油层的论述161
4.4 关于“谢家荣侧重于海相油田,黄汲清更重视大型陆相盆地找油”162
4.5 关于滇黔桂石油167
4.5.1 任纪舜院士、黄洁生先生的说法167
4.5.2 第二次石油普查工作会议决议中的滇黔桂石油远景167
4.5.3 关佐蜀先生对滇黔桂石油远景的论述169
4.5.4 1955年1:300万中国大陆含油气远景分区图的滇黔桂石油远景分区169
4.5.5 黄汲清先生对滇黔桂地区油气远景的真实看法170
4.5.6 关于黄汲清先生1957年报告的“结束语”171
5 若干拾零173
6 简短的结论178
7 结束语179
参考文献180
附录183
附录1 谢家荣、李四光和黄汲清大庆油田发现前论中国石油的远景和勘探战略183
附录2 《中国石油的丰碑——纪念谢家荣教授诞辰110周年》自序203
附录3 《中国石油的丰碑——纪念谢家荣教授诞辰110周年》前言206
附录4 谢家荣——中国早期地质工作中名列第一的先驱学者之一——对黄汲清先生《略述中国早期地质工作中名列第一的先驱学者》的补正209
热门推荐
- 3383012.html
- 1881568.html
- 556728.html
- 3204821.html
- 938870.html
- 3050015.html
- 2458014.html
- 1489591.html
- 3589192.html
- 29625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09231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59954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6879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67400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1377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09376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63745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94563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54701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1805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