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语文基础知识手册 第十六次修订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语文基础知识手册 第十六次修订
  • 薛金星主编;薛金星本册主编;丁宝泉,张晓慧,高玉凯等本册副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北京教育出版社
  • ISBN:9787530329498
  • 出版时间:2012
  • 标注页数:550页
  • 文件大小:107MB
  • 文件页数:563页
  • 主题词:语文课-高中-教学参考资料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语文基础知识手册 第十六次修订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编 语言知识和语言表达1

语文科《考试大纲》对“语言知识和语言表达”部分的要求1

第一部分 字音2

一、现代汉语的一般知识2

(一)语言文字2

(二)现代汉语2

(三)现代汉语的三要素2

(四)普通话2

(五)方言概况2

(六)语音2

(七)音节2

(八)音素2

(九)元音2

(十)辅音2

二、汉语拼音方案2

(一)《汉语拼音方案》的组成、用途2

(二)《汉语拼音方案》的内容3

(三)有关知识4

1.声母4

2.韵母4

3.零声母4

4.韵头、韵腹、韵尾4

5.韵母和韵的区别4

6.声调符号的标写4

7.隔音符号4

8.反切4

三、拼写知识4

(一)大写4

(二)连写和分写5

四、朗读知识5

(一)停顿5

(二)重音6

(三)句调7

(四)音变8

五、汉字读音应注意的问题10

六、多音字读音的辨析方法11

附录一 多音字辨析11

附录二 容易读错的字集录20

附录三 成语中容易读错的字22

附录四 姓氏、地名、山河名中容易读错的字24

附录五 《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新变及特殊字音25

第二部分 汉字26

一、汉字的特点及演变26

二、汉字的造字法(六书)26

三、汉字笔画名称27

四、汉字笔顺规则28

五、汉字的结构28

六、汉字的有关知识28

(一)偏旁与部首28

(二)独体字与合体字28

(三)繁体字与简化字28

(四)同音字与多音字28

(五)多义字与形似字29

七、纠正错别字29

八、字典(工具书)30

(一)常用工具书简介30

1.《尔雅》30

2.《说文解字》30

3.《方言》30

4.《释名》30

5.《广韵》30

6.《康熙字典》30

7.《中华大字典》30

8.《辞海》30

9.《辞源》30

10.《新华字典》31

(二)检字法31

1.部首检字法31

2.音序检字法31

3.笔画检字法31

4.四角号码检字法31

(三)字典中几种符号的含义31

附录一 中学生易写错的字集录32

附录二 易混字辨析35

附录三 常见的别字集录40

附录四 常见两字词语与四字词语中的易混字集录43

附录五 当代汉语出版物中最常见的100个别字44

附录六 常见异形词整理表45

第三部分 标点符号47

一、标点符号的种类47

二、标点符号的作用及用法47

(一)作用47

(二)用法47

Ⅰ.句末点号47

1.句号47

2.问号48

3.叹号50

Ⅱ.句内点号51

1.逗号51

2.顿号52

3.分号54

4.冒号55

Ⅲ.标号57

1.引号57

2.括号58

3.破折号60

4.省略号63

5.着重号65

6.连接号66

7.间隔号66

8.书名号67

9.专名号68

三、表示次序的词语、数字、字母之后如何用标点符号68

附录一 16种标点符号的书写位置68

附录二 标点符号歌70

附录三 标点符号的位置歌诀70

第四部分 词语71

一、语素71

二、词和词汇71

(一)词的概念71

(二)词的构成72

(三)词汇74

三、词义74

(一)词的性质74

(二)词义的分类74

(三)词的本义、引申义、比喻义74

(四)词义的古今发展变化75

四、汉语中的新词语77

五、怎样解释词78

六、熟语78

(一)成语78

(二)惯用语79

(三)谚语79

(四)格言79

(五)歇后语79

七、正确使用词语的方法79

(一)实词80

(二)虚词80

(三)成语81

附录一 易混实词辨析82

附录二 易混虚词辨析110

附录三 褒贬两用成语集释112

附录四 贬义与自谦共用的成语113

附录五 多义成语集释113

附录六 容易错解错用的成语集释116

附录七 常见近义成语辨析123

附录八 常见熟语集释127

附录九 最新流行词语集释145

第五部分 句子157

一、词的分类157

二、短语160

(一)短语的种类160

(二)结构特殊的短语161

(三)短语层次的划分162

三、句子162

(一)句子的分类162

(二)句子成分162

(三)单句164

1.单句的种类164

2.几种特殊的单句164

(1)把字句164

(2)被字句164

(3)连动句164

(4)兼语句164

(5)是字句165

(6)存现句165

(7)双宾句165

3.单句的附属成分165

(1)插入语165

(2)呼应语166

(3)拟声语166

4.复杂单句分析166

(四)复句167

1.复句类型167

2.紧缩句168

3.多重复句169

(五)句群169

1.句群的特点169

2.句群的类型170

3.句群和段170

4.句群的分析171

四、辨析并修改病句171

(一)辨析病句的方法171

(二)检查病句应注意的问题173

(三)常见病句类型173

Ⅰ.语法错误173

1.词语用错173

2.搭配不当178

3.成分残缺179

4.成分赘余179

5.语序失调181

6.句式杂糅182

7.几种特殊句式的语病183

Ⅱ.语意错误184

1.歧义(表意不明)184

2.逻辑错误(不合事理)185

(四)辨析病句的十八个注意点186

(五)修改病句的原则189

1.真实性原则189

2.针对性原则189

3.经济性原则189

(六)修改病句的难点和方法189

附录一 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一般原则190

附录二 数字用法常见错误举隅192

附录三 关联词语搭配形式一览表193

附录四 逻辑基本知识简介196

第六部分 扩展语句,压缩语段197

一、扩展语句197

(一)扩展语句的题型197

(二)扩展语句的解题方法198

(三)几种常用的扩展方法199

二、压缩语段201

(一)压缩语段的题型201

(二)压缩语段解题方法203

第七部分 选用、仿用、变换句式205

一、选用句式205

二、仿用句式205

(一)仿用的基本形式205

(二)仿用的原则206

(三)仿用的步骤及方法207

三、变换句式207

(一)长句与短句的变换207

(二)主动句与被动句的变换210

(三)肯定句与否定句的变换210

(四)陈述句与反问句的变换211

(五)常式句与变式句的变换211

(六)整句与散句的变换212

(七)口语句式与书面语句式的变换212

(八)意思相同而语气不同的各种句式的变换212

第八部分 修辞格213

一、《考试大纲》中规定的必须掌握的修辞格(9种)213

(一)比喻213

(二)比拟213

(三)借代214

(四)夸张214

(五)对偶215

(六)排比215

(七)反复(重现)216

(八)设问216

(九)反问217

二、其他修辞格(27种)217

(一)双关217

(二)反语217

(三)引用217

(四)对比218

(五)映衬(衬托)218

(六)顶真(顶针、联珠)218

(七)移用(移就)218

(八)通感(移觉)218

(九)婉曲(委婉)218

(十)回环(回文)219

(十一)呼告219

(十二)互文219

(十三)歇后语219

(十四)摹状219

(十五)倒装220

(十六)警策220

(十七)示现220

(十八)仿词220

(十九)转品220

(二十)飞白220

(二十一)跳脱221

(二十二)镶嵌221

(二十三)复叠221

(二十四)层递221

(二十五)节缩221

(二十六)析字221

(二十七)空符221

三、修辞格的综合运用221

(一)套用221

(二)连用222

(三)兼用222

附录 对联222

第九部分 语言简明、连贯、得体224

一、语言简明224

(一)不说多余的话224

(二)易理解224

二、语言连贯225

(一)话题统一225

(二)表述合乎事理、语境225

(三)语句前后照应226

(四)成分完整,音节和谐226

附录一 语序排列的方法227

附录二 梳理语句的方法228

三、语言得体228

(一)用语要看对象228

(二)用语要注意场合229

(三)用语要注意表达方式229

(四)用语要考虑目的230

附录一 常用谦辞与敬辞补充231

附录二 成语中的谦辞和敬辞集锦231

第十部分 语言表达创新题型233

一、短信233

二、公益广告词233

三、节目串台词235

四、新闻衔接词236

五、解说词236

六、图(表)文转换237

七、编写宣传标语238

八、编写题解239

九、编写贺卡词239

十、拟写推荐语239

十一、应用短文写作240

十二、写读后感240

十三、拟写颁奖词240

十四、论坛留言和贴吧回复241

十五、时事评论241

十六、新闻点评241

第二编 文学常识和名句名篇242

语文科《考试大纲》对“文学常识和名句名篇”部分的要求242

第一部分 作家作品243

一、中国古代作家243

1.先秦作家243

2.汉代作家243

3.魏晋作家244

4.南北朝作家244

5.隋唐五代作家245

6.宋代作家247

7.元明作家249

8.清代近代作家251

二、中国古代名著252

三、中国现代、当代作家260

四、中国现代、当代重要作品273

五、外国作家·欧美部分278

六、外国作家·亚非拉部分285

七、外国作品·欧美部分286

1.古希腊、古罗马文学286

2.英国文学287

3.法国文学289

4.德国文学291

5.俄罗斯、苏联文学292

6.欧洲其他国家文学294

7.美国文学295

八、外国作品·亚非拉部分296

九、作品并称297

十、作家并称301

附录 文学现象、文学流派、文学社团、文学思潮304

第二部分 文学体裁314

一、散文314

1.古代散文314

2.我国古代散文的发展历程314

3.现代散文314

4.现代散文的分类314

5.散文中的特殊样式315

二、传记316

三、小说316

1.小说的概念316

2.我国古代小说的发展历程316

3.小说的分类317

4.古典小说的几种形式319

四、戏剧320

1.戏剧的特点320

2.我国古典戏剧的发展历程320

3.戏剧的分类321

附录 明清传奇和元杂剧的比较323

五、诗歌323

1.诗歌的概念323

2.诗歌的特点323

3.我国古代诗歌的发展历程324

4.诗歌的分类324

5.我国古代诗歌的几种样式327

六、其他集释331

1.赋331

2.骈文331

3.原332

4.辨332

5.说332

6.论332

7.奏议332

8.序跋332

9.赠序332

10.铭332

11.祭文332

12.八股文332

13.杂记332

14.游记333

15.碑记333

16.童话333

17.民间故事333

18.寓言333

19.神话333

20.传说333

七、史书体例333

第三部分 诗文名句334

一、先秦名句334

二、两汉魏晋南北朝名句339

三、唐五代名句341

四、宋金名句347

五、元明清名句350

六、近现代名句353

第四部分 古代文化常识354

一、姓名和称谓354

(一)人称姓名354

(二)谦称、敬称、贱称354

(三)名、字、号358

(四)谥号、庙号、年号、改元、尊号、徽号358

(五)年龄称谓358

(六)作品命名359

二、官职和科举360

(一)官职360

1.中央官职360

2.地方官职360

附录 官职变动词语集释360

(二)科举362

1.汉代实行征辟和察举制362

2.隋唐以后实行科举制362

3.与科举相关的内容363

4.学校与教师363

三、地理常识364

(一)地区名364

(二)政区名364

(三)山川关隘名365

(四)城市村镇名365

(五)其他365

四、宗法和礼俗366

(一)宗法366

(二)礼俗367

(三)尊卑371

(四)忌讳371

(五)避讳371

五、服饰和器物372

(一)服饰372

1.头衣372

2.体衣372

3.胫衣、足衣及其他372

4.官员的服饰372

5.佩饰372

(二)器物373

1.食器373

2.酒器373

3.其他器物373

六、历法和刑罚373

(一)历法373

1.纪年法373

2.纪月法374

3.纪日法374

4.纪时法375

(二)刑罚377

1.髡、黥、劓、笞、杖、刖、膑、宫377

2.大辟、炮烙、汤镬、车裂、凌迟、腰斩、弃市、枭首、菹醢、极刑377

七、古代音乐377

(一)音乐知识377

1.五音、六律377

2.十二律378

3.宫调378

4.八音378

5.雅乐378

6.俗乐378

(二)古代名曲378

1.经首378

2.六幺378

3.霓裳378

4.桑林378

5.无射378

6.阳春白雪378

7.下里巴人378

8.中国十大古曲378

八、古籍注释体例379

(一)传379

(二)注379

(三)笺379

(四)疏、正义379

(五)诠379

(六)义疏379

(七)义训379

第三编 古代诗文阅读380

语文科《考试大纲》对“古代诗文阅读”部分的要求380

第一部分 文字381

一、文言读音381

(一)多音字381

附录 文言文中常见多音字集录381

(二)异读字384

1.破音异读384

附录 文言文中常见破音异读字集录384

2.通假异读385

3.古音异读385

附录 文言文中常见古音异读字集录385

二、通假字385

附录 中学课本常见通假字集录386

三、古今字、异体字390

(一)古今字390

(二)异体字391

第二部分 文言实词392

一、古今异义392

(一)词义扩大392

(二)词义缩小392

(三)词义转移393

(四)词义感情色彩的变化393

(五)名称说法改变394

(六)单音词变为复音词394

(七)偏义复词394

附录 中学课本常见偏义复词例释394

二、一词多义395

(一)本义、引申义和通假义395

(二)词义的引申方式395

(三)一词多义演变的联想方法396

三、词类活用396

(一)名词活用为动词396

(二)形容词活用为动词396

(三)动词、形容词活用为名词397

(四)名词作状语397

(五)使动用法397

(六)意动用法398

(七)为动用法398

四、推断文言实词词义的方法398

1.形训推断法398

2.结构推断法398

3.语法推断法398

4.语境推断法399

5.成语推断法399

附录一 古今异义的单音节词集录399

附录二 古今异义的双音节词集录400

附录三 高中生必须掌握的文言实词405

附录四 古文中兼表身份和礼敬动作的词447

附录五 古代汉语中数的表达448

第三部分 文言虚词450

一、代词450

(一)人称代词450

(二)指示代词451

(三)疑问代词451

二、副词451

(一)程度副词451

(二)范围副词452

(三)时间副词452

(四)语气副词453

(五)频率副词453

(六)谦敬副词453

三、介词453

四、连词454

五、助词455

(一)结构助词455

(二)语气助词456

六、叹词457

七、兼词457

八、推断文言虚词词义的方法457

附录一 常见文言虚词集录459

附录二 由文言虚词组成的文言固定结构467

第四部分 文言句式469

一、判断句469

二、被动句469

三、省略句470

四、谓语前置471

五、宾语前置471

六、定语后置472

七、介词结构后置473

八、固定句式473

第五部分 文言文断句及翻译475

一、文言文断句475

(一)根据词性、语序断句475

(二)根据特殊句式、固定格式断句476

(三)根据修辞技巧断句478

(四)根据其他条件断句478

附录 文言断句歌479

二、文言文翻译479

(一)文言文翻译的原则479

(二)文言文翻译八字法479

(三)难句翻译480

(四)文言文翻译常见的失误480

(五)文言句式翻译举例482

附录 文言文翻译歌诀484

第六部分 文言文文意理解485

一、筛选文中信息的方法485

二、归纳内容要点的方法485

三、分析概括作者观点态度的方法486

1.文中筛选法486

2.概括评价法486

3.抓住关键语句486

四、文言文文意理解指要487

第七部分 古诗词鉴赏488

一、古诗词鉴赏的步骤、方法488

(一)从内容方面理解488

(二)从艺术角度欣赏491

二、不同题材的古典诗词的鉴赏500

附录一 古诗词曲中常见意象506

附录二 古诗文常用典故集锦511

第四编 现代文阅读514

语文科《考试大纲》对“现代文阅读”部分的要求514

第一部分 阅读基本知识516

一、现代文阅读的含义516

二、阅读的本质、程序和规律516

三、不同文体的阅读方法516

四、几种常用的阅读方法517

五、提高阅读能力的途径520

(一)学好基础知识,掌握基本技能520

(二)树立整体意识,防止肢解文句520

(三)提高阅读速度,掌握阅读技巧520

(四)建立相关的知识和能力系统520

第二部分 现代文阅读考点分析521

一、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和方法521

二、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和方法522

1.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522

2.句子含意的种类523

3.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方法523

三、把握文意524

(一)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524

(二)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526

四、分析与推断527

(一)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527

(二)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529

(三)根据文章内容进行推断和想象529

五、评价与鉴赏531

(一)文章的思想内容和表达技巧的含义531

(二)评价和鉴赏思想内容和表达技巧的方法531

(三)文学类文本与实用类文本的不同要求531

第三部分 文学类文本阅读532

一、散文阅读532

(一)散文阅读的一般方法532

(二)散文阅读的解题方略532

二、小说阅读533

(一)小说阅读的主要内容533

(二)小说阅读的解题方略537

三、剧本阅读538

剧本阅读的一般方法538

附录一 戏剧冲突的特征、形态和类型539

附录二 现代诗歌的鉴赏540

第四部分 实用类文本阅读542

一、新闻访谈类文本的阅读542

(一)新闻访谈类文本的种类542

1.消息542

2.通讯542

3.特写543

4.时评543

5.访谈543

(二)新闻访谈类文本的阅读方法544

1.新闻特写的阅读544

2.新闻时评的阅读544

3.新闻访谈的阅读545

(三)新闻访谈类文本阅读的解题方略546

二、传记阅读546

(一)传记阅读的一般方法546

(二)传记阅读的解题方略547

三、一般实用类文本的阅读技巧547

第五部分 论述类文本阅读548

一、论述类文本的概念及特点548

二、论述类文本的三要素548

三、高考论述类文本材料的特点549

四、论述类文本的阅读方法549

五、论述类文本的解题步骤550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