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现代遥感科学技术体系及其理论方法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阎守邕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 ISBN:9787121204579
- 出版时间:2013
- 标注页数:722页
- 文件大小:283MB
- 文件页数:756页
- 主题词:遥感技术-技术体系-研究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现代遥感科学技术体系及其理论方法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现代遥感科学技术概述1
1.1 遥感科学技术内涵及其演化1
1.1.1 遥感的学科定义1
1.1.2 遥感的分类体系2
1.1.3 遥感的发展趋势4
1.2 对遥感科学技术的系统分析5
1.2.1 遥感系统分析结果6
1.2.2 遥感信息技术系统7
1.2.3 遥感基础理论研究11
1.2.4 遥感信息应用领域15
1.2.5 系列产品制造销售16
1.3 遥感科学技术的定位与优势17
1.3.1 遥感科学技术体系的战略定位17
1.3.2 遥感科学技术体系的发展途径18
1.3.3 遥感科学技术体系的比较优势20
1.4 写作意图及整体结构安排21
1.4.1 写作的主要意图21
1.4.2 全书结构的安排23
主要参考文献25
第一篇 遥感数据获取29
第2章 遥感数据获取的理论基础29
2.1 可见光电磁辐射物理模式29
2.1.1 电磁辐射的波动模式29
2.1.2 电磁辐射的粒子模式31
2.1.3 辐射与大气物质的相互作用34
2.1.4 辐射与地表物质的相互作用37
2.1.5 辐射与遥感系统的交互作用40
2.2 红外电磁辐射的物理模式41
2.2.1 热红外辐射特性41
2.2.2 热红外辐射定律43
2.2.3 地面物体热特性45
2.3 微波电磁辐射的物理模式47
2.3.1 介质表面的散射模型47
2.3.2 吸收损失和体散射50
2.3.3 散射特征的影响因素50
2.3.4 自然表面的后向散射54
主要参考文献55
第3章 可见光遥感数据获取系统56
3.1 地物的波谱反射辐射特性56
3.1.1 典型地物的反射波谱辐射特性56
3.1.2 地物的常规反射特性测量方法58
3.1.3 地物的双向反射特性测量方法60
3.2 可见光遥感成像技术系统63
3.2.1 常规可见光照相机63
3.2.2 数字可见光照相机70
3.2.3 激光雷达遥感系统74
3.3 光学遥感影像及其参数测量76
3.3.1 航空光学遥感影像基本特征76
3.3.2 单张相片比例尺和高度测量78
3.3.3 地物或地形高度的立体测量82
3.3.4 正射航空相片与数字高程模型87
主要参考文献89
第4章 多波段遥感数据获取系统91
4.1 常规多波段成像系统92
4.1.1 Landsat的遥感系统92
4.1.2 NOAA的遥感系统96
4.1.3 机载多波段扫描仪100
4.2 线阵多波段成像系统101
4.2.1 法国SPOT遥感系统101
4.2.2 印度遥感卫星系统104
4.2.3 热发射反射辐射计105
4.2.4 多角度成像光谱仪106
4.2.5 甚高分辨率遥感系统107
4.3 线、面阵成像光谱仪108
4.3.1 机载可见红外成像光谱仪108
4.3.2 小型机载摄谱成像仪110
4.3.3 中分辨率成像光谱仪111
4.3.4 成像光谱仪数据应用112
主要参考文献113
第5章 热红外遥感数据获取系统114
5.1 热红外遥感技术系统114
5.1.1 热红外多波段扫描仪114
5.1.2 热红外高光谱成像仪116
5.1.3 前视红外遥感系统122
5.1.4 夜视红外遥感系统123
5.1.5 红外遥感制导系统125
5.1.6 医用热红外成像系统126
5.2 热红外扫描数据处理128
5.2.1 数据的几何改正128
5.2.2 数据的辐射改正131
5.3 热红外遥感数据应用132
5.3.1 遥感监测环境污染132
5.3.2 热影像的住宅制图135
5.3.3 城市热岛遥感调查136
5.3.4 高光谱热红外地质137
主要参考文献139
第6章 微波段遥感数据获取系统141
6.1 微波遥感技术系统141
6.1.1 主动微波遥感系统141
6.1.2 被动微波遥感系统145
6.1.3 雷达相干应用技术146
6.2 雷达遥感工作原理147
6.2.1 雷达基本参数148
6.2.2 雷达成像几何149
6.2.3 雷达影像特征153
6.2.4 雷达成像机理155
6.3 雷达与环境的互动159
6.3.1 地面粗糙度特征159
6.3.2 地面电子学特征160
6.3.3 植物的微波响应161
主要参考文献165
第二篇 专题信息挖掘169
第7章 遥感影像特征及其信息内涵169
7.1 遥感影像的基本特征169
7.1.1 色彩/反差特征169
7.1.2 影像大小特征172
7.1.3 影像形状特征173
7.1.4 影像纹理特征174
7.1.5 影像图型特征175
7.1.6 影像高度特征175
7.1.7 影像阴影特征177
7.1.8 影像位置特征178
7.1.9 影像关系特征178
7.1.10 影像变化特征179
7.2 遥感影像的结构及其解读180
7.2.1 影像特征的逻辑关系180
7.2.2 遥感影像的语义结构183
7.2.3 遥感影像的判读标志187
7.3 遥感影像内涵的客观规律190
主要参考文献194
第8章 遥感数字摄影测量系统195
8.1 数字摄影测量原理195
8.1.1 坐标系及内、外方位元素195
8.1.2 中心投影构像方程及变换199
8.1.3 光束法双像解析摄影测量200
8.1.4 解析法空中三角测量技术202
8.2 数字摄影测量作业203
8.2.1 影像数据输入203
8.2.2 遥感影像匹配204
8.2.3 数字高程模型211
8.2.4 正射影像生成220
8.3 数字摄影测量系统222
8.3.1 Helava数字摄影测量系统223
8.3.2 PHODIS数字摄影测量系统223
8.3.3 WuDAMS全数字自动化测图系统224
8.3.4 两种基于微机的数字摄影测量系统225
主要参考文献225
第9章 遥感影像数据处理系统226
9.1 传统的遥感影像数字处理系统226
9.1.1 遥感影像数据的监督分类226
9.1.2 遥感影像数据非监督分类234
9.2 成像光谱仪遥感数据处理系统238
9.2.1 高光谱数据提取信息的步骤239
9.2.2 高光谱数据处理与分析系统250
9.3 成像雷达的遥感数据处理系统252
9.3.1 雷达立体测量253
9.3.2 雷达斜坡测量257
9.3.3 雷达干涉测量259
主要参考文献267
第10章 遥感特征参数反演系统269
10.1 定量遥感反演的原理方法269
10.1.1 遥感特征参数反演的基本原理269
10.1.2 遥感特征参数反演的主要方法274
10.1.3 遥感特征参数反演的软件系统284
10.2 遥感地面特征参数的反演286
10.2.1 陆面温度反演286
10.2.2 土壤湿度反演296
10.2.3 蒸散参数反演306
10.3 遥感植被特征参数的反演311
10.3.1 叶面指数的定义、模型和参数312
10.3.2 叶面指数及相关特征参数的计算315
10.4 遥感水体特征参数的反演317
10.4.1 水域特征参数的反演317
10.4.2 海冰特征参数的反演320
10.4.3 雪被的特征参数反演327
10.5 遥感大气特征参数的反演330
10.5.1 CO2特征参数的遥感反演331
10.5.2 O3特征参数的遥感反演334
10.5.3 气溶胶特征参数的反演338
主要参考文献342
第11章 遥感影像交互判读系统349
11.1 影像群判读系统的总体结构349
11.1.1 客户机系统350
11.1.2 服务器系统351
11.2 诸底层处理模块的技术特点355
11.2.1 底层处理模块的关键技术355
11.2.2 底层处理模块的特色算法359
11.3 影像判读子系统的功能构成362
11.3.1 功能构建框架363
11.3.2 目视交互判读364
11.3.3 专题自动分类366
11.3.4 分区自动分类367
11.3.5 辅助波段分类369
11.3.6 动态变化判读370
11.3.7 人机混合判读372
11.4 群判读应用系统的任务实施373
11.4.1 专题判读制图应用系统373
11.4.2 抽样检测订正应用系统375
11.4.3 目标检出识别应用系统377
11.4.4 判读技术培训应用系统378
主要参考文献380
第三篇 业务应用集成383
第12章 遥感深化应用及其重要支柱383
12.1 地理信息系统支柱383
12.1.1 GIS的科学定义383
12.1.2 GIS的技术构成384
12.1.3 GIS的研究内容386
12.1.4 GIS的分类体系387
12.1.5 GIS的发展策略389
12.1.6 GIS的作业过程390
12.2 多种来源数据支柱391
12.2.1 台站观测数据392
12.2.2 统计调查数据395
12.2.3 常规制图数据399
12.2.4 实况调查数据401
12.3 系统应用模型支柱404
12.3.1 模型基本概念404
12.3.2 系统建模机制409
12.3.3 个体模型分类417
主要参考文献419
第13章 遥感常规业务应用运行系统421
13.1 遥感区域动态调查制图系统421
13.1.1 系统框架421
13.1.2 判读制图424
13.1.3 数据处理426
13.1.4 应用实例430
13.2 遥感统计数据空间分析系统437
13.2.1 系统技术框架437
13.2.2 分析应用模型441
13.3 遥感多级采样目标估算系统451
13.3.1 遥感农作物面积估算分系统452
13.3.2 遥感农作物单产估算分系统456
13.3.3 遥感估产及估产精度的检验460
主要参考文献462
第14章 遥感突发事件应急响应系统463
14.1 遥感生态异常早期报警系统463
14.1.1 报警系统的逻辑结构463
14.1.2 突发事件的报警模型466
14.2 遥感突发事件快速报告系统476
14.2.1 总体构成476
14.2.2 工作流程481
14.3 事发地区现场调查互动系统484
14.3.1 技术支持系统484
14.3.2 现场调查方案489
14.3.3 应用系统实例494
14.4 遥感应急空间决策支持系统500
14.4.1 系统总体结构501
14.4.2 决策支持工具505
14.4.3 系统运行机制509
主要参考文献511
第15章 遥感科学技术发展支持系统513
15.1 遥感发展支持系统的总体构成513
15.1.1 系统的发展背景513
15.1.2 系统的总体结构515
15.2 遥感地面试验场类型及其特征531
15.2.1 遥感仪器定标试验场532
15.2.2 遥感应用研究试验场541
15.3 遥感发展支持系统的运行模式545
15.3.1 遥感基础研究模式545
15.3.2 遥感技术创新模式547
15.3.3 遥感应用示范模式549
15.3.4 遥感人才培训模式550
主要参考文献552
第四篇 网络共享服务557
第16章 遥感信息服务及其科技导向557
16.1 遥感信息服务的理论导向557
16.1.1 人地系统科学的理论研究557
16.1.2 人地系统科学的应用研究562
16.2 地理信息服务技术与标准567
16.2.1 计算观点:服务链接的基础567
16.2.2 信息观点:语义互操作基础569
16.2.3 工程观点:分布式处理基础572
16.2.4 技术观点:跨平台互操作的基础574
16.3 基于Web的信息服务技术575
16.3.1 Web服务的主要相关技术576
16.3.2 Web服务及其数据的建模577
16.3.3 Web服务技术体系的结构579
16.3.4 OGC的Web服务总体框架579
16.3.5 OGC互操作程序服务模型582
16.4 网格技术及空间信息网格584
16.4.1 网格技术基础585
16.4.2 网格核心技术590
16.4.3 空间信息网格592
主要参考文献595
第17章 遥感数据产品服务网络596
17.1 遥感数据产品的源头596
17.1.1 遥感数据获取应用任务597
17.1.2 遥感数据获取技术系统600
17.2 遥感数据产品的生成601
17.2.1 数据产品生成子系统602
17.2.2 数据产品生成的过程604
17.2.3 数据产品生成的特点606
17.3 遥感数据产品的服务608
17.3.1 订购处理子系统608
17.3.2 任务计划子系统614
主要参考文献618
第18章 遥感信息共享服务网络619
18.1 基于元数据查询的服务网络619
18.1.1 元数据619
18.1.2 数据交换中心624
18.1.3 共享服务网络实例628
18.2 基于影像搜索的服务网络636
18.2.1 Google Earth636
18.2.2 Virtual Earth641
主要参考文献646
第19章 遥感系统应用服务网络647
19.1 基于Web GIS的应用服务网络647
19.1.1 Web GIS的概念和特征647
19.1.2 Web GIS的构建与技术651
19.1.3 Web GIS应用及其实例655
19.2 基于网格计算的应用服务网格663
19.2.1 遥感服务网格663
19.2.2 地学应用网格670
19.2.3 全球信息网格679
主要参考文献685
第20章 国家遥感信息基础设施687
20.1 遥感基础设施的构成687
20.1.1 遥感基础设施的构成687
20.1.2 遥感基础设施的支柱690
20.2 遥感学科体系的定位691
20.2.1 遥感学科体系定位的依据691
20.2.2 遥感学科体系构成的建议694
20.3 遥感系列产品的推出695
20.3.1 遥感系列产品生成的概念模型695
20.3.2 遥感系列产品类型的具体划分696
20.3.3 基于遥感系列产品的产业细分697
20.3.4 遥感科学技术产业的效益计算698
20.4 遥感发展环境的营造701
20.4.1 政策法规环境的营造702
20.4.2 规划布局环境的营造710
20.4.3 标准规范环境的营造713
20.4.4 遥感国际环境的营造715
主要参考文献718
作者简历721
热门推荐
- 3077047.html
- 1410347.html
- 1069075.html
- 2186207.html
- 2144087.html
- 712955.html
- 762936.html
- 1831718.html
- 3290369.html
- 33135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06543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55031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34098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9870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7877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60249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32764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05561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172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1958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