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马克思宗教批判的革命变革 从理性的批判到实践的批判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马克思宗教批判的革命变革 从理性的批判到实践的批判
  • 叔贵峰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出版社
  • ISBN:9787010070629
  • 出版时间:2008
  • 标注页数:284页
  • 文件大小:12MB
  • 文件页数:303页
  • 主题词:马克思主义-宗教学-研究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马克思宗教批判的革命变革 从理性的批判到实践的批判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导言:30年来马克思宗教理论研究的回顾与反思1

第1章:从本体的设立到本体的信仰——从古希腊哲学到中世纪哲学对于宗教的批判历程12

一、古希腊哲学对原始宗教的批判13

(一)古希腊自然本体论哲学源于对原始宗教神话的批判13

(二)本原存在方式的转变:由物质存在的方式到理性的存在方式18

二、中世纪哲学对上帝本体的信仰28

(一)基督教的哲学打造29

(二)中世纪基督教神学关于上帝存在的哲学证明36

第2章:理性领域神学批判的终结——从近代哲学到德国古典哲学对于宗教神学的批判49

一、近代哲学的宗教批判49

(一)近代唯理派的宗教批判50

(二)近代经验派和无神论对于上帝的批判59

(三)近代哲学在宗教批判中陷入了自身的理论困境66

二、康德的宗教批判——从理性的批判到上帝的道德化75

(一)康德的哲学革命与宗教批判75

(二)康德的宗教批判对哲学的影响83

(三)康德在哲学和宗教批判中存在的问题85

三、黑格尔哲学对宗教的批判:上帝人本化的完成87

(一)上帝的人本化与形而上学的最高形式87

(二)宗教批判在理性领域的终结及其现实转向92

第3章:宗教批判回归现实之路——马克思宗教批判的理论前提105

一、施特劳斯的宗教批判106

(一)隐藏在“神迹”下的背叛106

(二)施特劳斯对于“神迹”的历史主义考察108

(三)施特劳斯宗教批判的进步意义112

(四)施特劳斯宗教批判的局限性117

二、鲍威尔的宗教批判124

(一)鲍威尔的“自我意识”理论124

(二)“自我意识”对宗教的批判127

(三)鲍威尔对宗教批判的进步意义132

(四)鲍威尔宗教批判的局限性136

三、施特劳斯和鲍威尔在宗教批判史上所起到的历史性作用143

(一)完成了黑格尔理性批判原则与现实宗教之间的连接144

(二)完成了基督教从教条批判、教义批判向基督教哲学批判之间的连接145

(三)完成了黑格尔“绝对精神”与“人”之间的连接147

(四)完成了从基督史到人类史的连接151

四、费尔巴哈对宗教的批判154

(一)费尔巴哈实现了人向自然基础的回归154

(二)费尔巴哈对于宗教的批判160

(三)费尔巴哈宗教批判的局限性165

(四)宗教存在根据的现实转向168

第4章:宗教存在根据的颠覆——马克思的“人性”革命171

一、马克思人性观变革的理论基础和前提171

(一)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展示人性观发生变革的理论平台171

(二)感性物质活动的至上性是马克思人性观变革的理论基础175

(三)马克思“人的感性活动”的具体含义180

二、马克思人性观变革的基本内容187

(一)将费尔巴哈以自然为基础的人改造成为以感性活动为基础的人189

(二)将人从费尔巴哈的精神中的类存在物改造成为社会实践中的类存在物192

(三)将费尔巴哈的精神性的“类关系”改造成为现实性的“社会关系”193

三、马克思人性观对宗教存在根据的颠覆197

(一)宗教不属于人的真正的“类生活”197

(二)生产领域中异化成为宗教存在的决定性因素205

第5章:宗教批判的革命性转向——马克思对社会现实的批判217

一、宗教成为意识形态的一个组成部分是马克思宗教批判革命性变革的标志217

(一)原始宗教最初是人们基于实践活动的一种精神产品,是人们对于现实生活过程的意识形式218

(二)异化后的私有财产生产过程使得自然宗教发展成为宗教神学221

(三)宗教成为私有制下社会意识形态的一个组成部分224

二、马克思在宗教批判上所实现的革命性变革227

(一)从批判对象上看,由单纯的基督教批判转变为对一切宗教的批判227

(二)从批判的神秘性内容上看,由揭露宗教的秘密转向揭露商品的秘密232

(三)从批判的方式上看,由理性的批判转变成为行动的批判237

(四)从批判的根据上看,由认识根据的批判转向社会根据的批判241

(五)从宗教批判的结果上看,由宗教的批判转向对社会现实的批判246

三、马克思在宗教批判上所实现的变革是马克思哲学革命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256

(一)马克思的哲学革命所实现的是一场带有全面性的哲学变革257

(二)马克思的宗教批判所实现的革命性变革丰富了马克思哲学革命的内容261

结束语268

主要参考文献271

后记282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