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农村义务教育布局调整政策变迁与教育机会再分配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农村义务教育布局调整政策变迁与教育机会再分配
  • 霍翠芳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516144794
  • 出版时间:2014
  • 标注页数:347页
  • 文件大小:170MB
  • 文件页数:357页
  • 主题词:乡村教育-义务教育-研究-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农村义务教育布局调整政策变迁与教育机会再分配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引论1

一 问题的提出1

二 关于教育机会相关研究的文献梳理3

三 我国义务教育机会分配的现状分析——以农村为着眼点17

四 关于农村学校布局调整的研究述评23

五 研究理路26

第一部分 教育政策与教育机会分配正义的理论观照33

第一章 教育机会公平、正义的理论讨论33

第一节 主要概念的范畴界定及词义辨析33

一 机会与教育机会的基本内涵33

二 分配与再分配36

三 正义与公正、公平、平等的词义辨析36

四 “处境不利群体”之所指39

第二节 教育机会分配的正义原则39

一 分配正义的底线——处境不利群体利益受损最小化40

二 分配正义的基本原则——教育机会平(均)等41

三 机会分配不公的矫正——再分配42

第二章 教育政策检视的几个基本维度45

第一节 教育政策的环境因素45

一 经济环境46

二 人口环境46

三 制度环境48

四 社会变迁49

第二节 教育政策的基本价值诉求50

一 功利主义主导的效率优先取向51

二 正义制度伦理原则主导的公平优先取向53

三 公平优先于效率的价值合理性55

第三节 教育政策分析的“利益”视角59

一 利益及目标群体的利益59

二 教育政策利益分析的关注点60

第三章 学校布局与教育机会的关系61

第一节 学校规模与教育机会的关系61

一 学校规模与学生的学业成绩之间的关系62

二 班级规模与学生的学习机会之间的关系64

第二节 家校(上学)距离对学生教育机会的影响70

一 家校距离与入学机会的关系71

二 家校距离对学生学业成绩的影响73

第二部分 现实写照77

第四章 布局调整:政策话语分析及实践检讨77

第一节 政策演进及文本话语分析77

一 中央政策更迭及话语分析77

二 地方政策文本话语分析87

第二节 布局调整的地方性理解与实践90

一 “适当合并”与“大量撤并”90

二 “就近”与“集中”94

三 “优化教育资源配置”与“资源的低使用率”96

四 “予以保留”与“几乎毫无保留”100

五 “不得强行撤并”与“隐性强行撤并”102

第五章 县域视野中农村学校布局调整政策目标群体现状105

第一节 村庄中的“国家单位”——农村公办小学108

一 学校规模108

二 学校服务范围112

三 办学条件118

四 教职工配备122

五 住宿及饮食条件123

六 生源127

七 学校个案128

第二节 政策衍生品——校外食宿点138

一 HLG镇食宿点总体状况139

二 校外食宿点的住宿条件141

三 校外食宿点简析143

第三节 撤并时代的乡村教师144

一 P县农村小学任课教师现状144

二 住在学校的村小老师150

三 新分来的大学生老师152

四 生活老师——一个新名词155

五 代教——农村教育场域中的尴尬角色163

第四节 教育“现代化”的代价承担者——农村学生家长165

一 陪读路上的艰辛——非寄宿制小学陪读生家长165

二 自愿与被迫——农村小学择校生家长177

三 “5+2=0”——校长眼中的农村家长182

第五节 撤并时代的农村小学生183

一 寄宿制小学的寄宿生184

二 校外食宿点的寄宿生188

三 小小陪读生192

四 “遭罪的”走读生193

第六章 教育机会再分配:学校撤并背景下农村小学生教育机会现状196

第一节 就近入学的教育机会196

一 农村小学生就近入学现状197

二 农村小学生及家长就近入学的意愿200

三 结论204

第二节 享受“优质”教育资源的教育机会204

一 优质学校的优质表现204

二 就读优质学校的机会不平等205

第三节 学校教育机会205

一 课程开设206

二 学习过程208

三 学业成就216

四 课外活动开展及学生课余生活219

五 学生上学期间的情感体验223

六 农村小学寄宿生身心发展机会226

第四节 亲情支持与家庭教育机会263

一 调查学生家庭亲情状况263

二 家长对孩子学业的关注266

三 父母在生活上的支持268

四 结论272

第三部分 理论再解释275

第七章 研究结论及理论反思275

第一节 农村学校布局调整政策的实质是教育机会的再分配275

一 农村小学办学条件得到很大改善276

二 农村小学办学及教育资源集中化276

三 农村低年级段小学生就近入学的教育机会受到损害277

四 寄宿小学生亲情隔断及社会化发展不足277

五 一部分农村小学生及家庭成为农村教育“现代化”变革的代价承担者278

六 导致社会再分层:一部分处境不利的小学生成为新的边缘化群体280

第二节 政策本身陷入效率与公平的价值悖论281

一 撤校与保证就近入学不可兼得281

二 大量撤并对适当合并倡议的违背281

三 集中入学的地方实践与就近入学的政策前提的背离281

四 寄宿制小学的价值隐忧282

五 优化教育资源配置与被撤校资产浪费的矛盾282

第三节 异化的农村教育现代化282

一 过度撤并学校违背教育规律282

二 学校“现代化”与学生流失的矛盾283

三 寄宿制小学软件配置欠缺283

四 农村家长被迫现代化284

第四节 教育机会不平等与农村学校撤并之间具有复杂的因果循环关系285

第八章 教育机会再分配的政策立场与政策路径286

第一节 保护处境不利群体的正义立场286

第二节 农村小学生教育机会获得的便利性优先原则287

第三节 再分配中国家的出场288

第四节 再分配中政策目标群体的利益表达290

第五节 矫正正义:政策的纠错291

一 教育机会的增加与补偿292

二 程序正义292

第六节 山区农村小学布局的标准设定293

一 家校之间适宜距离294

二 山区农村小学适宜规模294

三 后续保障措施295

附录1 赴P县调研资料采集清单296

附录2 农村寄宿制学校调查表297

附录3 教育行政人员访谈提纲298

附录4 中心校长访谈提纲300

附录5 农村寄宿制小学任课教师(包括班主任)调查问卷302

附录6 农村寄宿制小学生活教师调查问卷306

附录7 农村小学寄宿、陪读、走读学生调查问卷309

附录8 农村小学寄宿生家长调查问卷316

附录9 农村小学陪读生家长调查问卷320

附录10 F市P县调查农村小学一览表323

附录11 P县访谈及录音情况一览表328

附录12 L市M区调查农村小学一览表329

附录13 L市M区JSY小学六年级学生调查一览331

参考文献335

后记347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