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马克思主义哲学辅导教材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著
- 出版社:
- ISBN:
- 出版时间:1977
- 标注页数:366页
- 文件大小:29MB
- 文件页数:376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马克思主义哲学辅导教材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绪论1
第一节 什么是哲学 哲学与政治2
一、什么是哲学?2
二、哲学上的两大阵营4
三、哲学与政治5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是哲学史上的伟大革命10
一、哲学史上的两条路线斗争10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和特点16
第三节 为革命学好马克思主义哲学发扬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革命学风25
一、为革命学好马克思主义哲学25
二、发扬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革命学风28
上篇 辩证唯物主义31
第一章 物质和意识31
第一节 哲学的基本问题33
一、什么是哲学的基本问题33
二、哲学基本问题的两个方面34
第二节 世界的物质性39
一、世界是物质的世界39
二、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46
三、时间和空间是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形式51
四、物质运动有自己的规律性53
第三节 意识的起源、本质和作用56
一、意识是物质高度发展的产物,又是社会劳动的产物56
二、意识是存在的反映59
三、意识对存在的反作用64
第三章 实践和认识70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71
一、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同唯心主义认识论的根本对立72
二、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同不可知论的根本对立73
三、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同旧唯物主义认识论的根本区别75
第二节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77
一、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77
二、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之第一的和基本的观点80
三、坚持实践观点,坚持继续革命84
第三节 物质变精神,精神变物质85
一、物质变精神85
二、精神变物质92
三、认识运动的总规律96
四、机会主义路线的认识论根源98
第四节 在实践中不断开辟认识真理的道路100
一、真理的客观性和阶级性100
二、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104
三、在同谬误作斗争中发展真理107
第五节 改造客观世界和改造主观世界110
一、改造客观世界必须同时改造主观世界110
二、抓纲治国,为建设四个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而奋斗112
第四章 对立统一规律115
第一节 两种宇宙观118
一、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根本对立119
二、内因和外因的辩证关系126
第二节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131
一、矛盾的普遍性131
二、矛盾的特殊性136
三、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139
第三节 主要的矛盾和主要的矛盾方面144
一、主要的矛盾和次要的矛盾144
二、主要的矛盾方面和次要的矛盾方面148
第四节 矛盾诸方面的同一性和斗争性154
一、矛盾的同一性154
二、矛盾的斗争性158
三、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161
第五节 对抗性矛盾和非对抗性矛盾165
一、对抗性矛盾和非对抗性矛盾及其解决方法165
二、对抗性矛盾和非对抗性矛盾,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166
第五章 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范畴169
第一节 质变和量变171
一、事物的质和量172
二、事物发展过程中的量变和质变174
三、总的量变过程中的部分质变176
第二节 肯定和否定179
一、辩证的肯定、否定观179
二、发展的前进性和曲折性183
三、新生事物是不可战胜的186
第三节 本质和现象188
一、本质和现象的对立统一188
二、透过现象看本质190
第四节 内容和形式192
一、事物的内容和形式192
二、内容和形式的辩证关系193
三、内容和形式的对立统一原理的革命意义1
第五节 原因和结果196
一、事物的因果联系196
二、原因和结果的辩证关系198
第六节 必然性和偶然性200
一、什么是必然性和偶然性200
二、必然性和偶然性是对立的统一201
三、批判在必然性和偶然性问题上的形而上学观点203
第七节 可能性和现实性205
一、事物发展过程中的可能性和现实性205
二、事物由可能转化为现实的过程充满了激烈的斗争208
下篇 历史唯物主义213
第六章 两种历史观的根本对立213
第一节 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是两种根本对立的历史观214
一、划分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的根本标准215
二、历史唯心主义是剥削阶级的历史观217
第二节 历史唯物主义的创立是历史观上的伟大革命222
一、历史唯物主义创立的社会物质根源和阶级基础222
二、历史唯物主义是无产阶级科学的历史观224
第七章 社会基本矛盾229
第一节 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230
一、什么是社会基本矛盾230
二、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原因237
三、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规律240
第二节 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252
一、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建立及其特点252
二、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运动255
三、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特点262
第八章 阶级 国家 革命268
第一节 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动力269
一、阶级的存在是同生产发展的一定历史阶段相联系的269
二、阶级是在一定的生产关系中处于不同地位的社会集团271
三、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动力273
四、掌握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分析方法,批判反动的阶级调和论276
第二节 国家是阶级统治的工具282
一、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283
二、国家是一个阶级统治另一个阶级的暴力工具285
第三节 暴力革命是无产阶级革命的普遍规律292
一、革命的根本问题是政权问题292
二、暴力革命是无产阶级革命的普遍规律294
三、批判“和平过渡”的修正主义路线297
第九章 无产阶级专政和无产阶级专政下的继续革命302
第一节 在整个社会主义历史阶段,必须坚持无产阶级专政304
一、在整个社会主义历史阶段,存在着阶级和阶级斗争304
二、无产阶级专政是阶级斗争在新形式下的继续311
三、无产阶级专政是新型的专政和新型的民主314
第二节 坚持无产阶级专政下的继续革命318
一、党在整个社会主义历史阶段的基本路线是照耀我们继续革命的灯塔319
二、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任务322
三、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对象330
四、正确区分和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332
五、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新形式335
六、加强党的领导,把无产阶级专政下的继续革命进行到底337
第十章 人民群众和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340
第一节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341
一、唯心史观否认人民群众在历史上的决定作用342
二、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345
第二节 杰出人物,无产阶级领袖在历史上的作用351
一、杰出人物在历史上的作用352
二、无产阶级革命领袖的伟大历史作用355
第三节 加强党的一元化领导,坚持群众路线,大搞群众运动359
一、加强党的一元化领导360
二、无产阶级政党领导下的群众运动和党的群众路线362
热门推荐
- 3828805.html
- 1958586.html
- 2185727.html
- 3560054.html
- 3334828.html
- 3419176.html
- 3144795.html
- 1901122.html
- 3225955.html
- 109448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55833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41250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72021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17574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55740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89484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0845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336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96279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8178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