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党的历史知识简明读本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党的历史知识简明读本
  • 《党的历史知识简明读本》编写组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
  • ISBN:9787515000961
  • 出版时间:2011
  • 标注页数:317页
  • 文件大小:72MB
  • 文件页数:335页
  • 主题词:中国共产党-党史-学习参考资料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党的历史知识简明读本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篇 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历程2

第一章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1919—1949年)2

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2

(一)中国共产党创立的历史背景2

(二)中国共产党的创立3

(三)民主革命纲领的制定4

二、在大革命的洪流中5

(一)第一次国共合作和大革命的兴起5

(二)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和大革命的失败7

三、掀起土地革命的风暴9

(一)从南昌起义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9

(二)革命运动的复兴和红军反“围剿”的胜利11

(三)王明“左”倾错误和革命运动的挫折13

(四)遵义会议和红军长征的胜利14

(五)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而斗争17

四、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19

(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和全面抗战路线的制定19

(二)开展敌后抗日游击战争和坚持统一战线中的独立自主20

(三)坚持抗战、团结、进步,打退国民党反动高潮22

(四)加强敌后根据地建设,开展延安整风运动25

(五)党的七大和抗日战争的胜利26

五、夺取民主革命的全国胜利28

(一)重庆谈判和争取和平民主的努力28

(二)粉碎国民党的军事进攻和第二条战线的斗争30

(三)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进攻和土地制度改革31

(四)三大战役和国民党反动统治的覆灭33

(五)党的七届二中全会和人民政协的召开35

第二章 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1949—1978年)37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实现37

(一)巩固新生的人民民主政权37

(二)抗美援朝战争、土地制度改革和其他民主改革38

(三)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和社会主义工业化的起步40

(四)文化建设、政治建设和外交工作42

(五)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初步确立44

二、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45

(一)《论十大关系》的提出和党的八大45

(二)全党整风和反右派斗争47

(三)“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兴起48

(四)八个月纠“左”和庐山会议的逆转49

(五)国民经济的调整和国民经济形势的好转50

(六)政治上“左”倾错误的再度发展和国民经济调整任务的完成52

三、“文化大革命”的十年内乱54

(一)“文化大革命”的发动和全面内乱54

(二)林彪集团的覆灭和纠“左”的努力56

(三)整顿与反整顿的较量57

(四)江青集团的覆灭和“文化大革命”的结束58

第三章 实行改革开放,开创并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1978年至今)60

一、开辟社会主义事业发展新时期60

(一)徘徊中前进的两年60

(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伟大转折62

(三)改革开放的起步63

(四)拨乱反正的胜利完成64

二、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66

(一)党的十二大和全面改革纲领的制定66

(二)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和对外关系的调整70

(三)党的十三大71

(四)经济上的治理整顿和经受国内外政治风波的考验72

三、进入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新阶段75

(一)邓小平视察南方和党的十四大75

(二)迈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步伐和加强宏观调控76

(三)“一国两制”构想和香港、澳门回归祖国77

(四)党的十五大和开展跨世纪的各项工作78

(五)按照“三个代表”要求推进党的建设81

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进程83

(一)制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83

(二)推动科学发展84

(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86

(四)党的十七大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要求的提出89

(五)全力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92

(六)国防和军队建设、外交工作以及祖国统一大业的新局面93

(七)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97

(八)绘就“十二五”时期科学发展的宏伟蓝图101

第二篇 党的重要会议和党史重大事件103

第一章 党的重要会议103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103

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104

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105

中国共产党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106

中国共产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107

八七会议107

中国共产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108

党的六届二中全会109

古田会议110

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110

遵义会议111

瓦窑堡会议112

洛川会议112

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113

党的七届二中全会114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115

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116

党的八大二次会议117

庐山会议117

七千人大会118

党的八届十中全会119

中国共产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119

中国共产党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120

中国共产党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121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122

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123

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124

党的十二届六中全会124

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125

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126

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126

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127

党的十五届六中全会128

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130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130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132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132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134

第二章 党史重大事件135

1915—1937年(新文化运动——抗日战争以前)135

《新青年》135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136

五四运动137

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138

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形成139

五卅运动139

北伐战争140

南昌起义141

秋收起义141

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142

红军反“围剿”战争143

发表《为抗日救国告全体同胞书》144

中央红军主力长征144

“一二·九”运动145

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146

1937—1949年(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147

卢沟桥事变147

中国工农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147

《论持久战》发表148

平型关大捷149

新四军军部成立149

百团大战150

皖南事变151

大生产运动151

整风运动152

通过《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153

毛泽东思想在全党指导地位的确立154

重庆谈判155

土地制度改革156

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157

1949—1978年(新中国成立——改革开放以前)158

开国大典158

抗美援朝158

废除封建的土地制度159

镇压反革命运动160

“三反”、“五反”运动160

过渡时期总路线161

反对高饶反党分裂活动的斗争162

《论十大关系》的讲话162

三大改造完成163

反右派斗争163

“大跃进”运动164

农村人民公社化运动164

社会主义教育运动165

《五一六通知》166

红卫兵运动167

“一月革命”风暴168

“二月逆流”168

林彪反革命集团的灭亡169

“批林批孔”运动170

“批邓、反击右倾翻案风”170

粉碎“四人帮”171

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172

1979年至今(改革开放以来)173

实行改革开放173

提出“坚持四项基本原则”173

《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174

平反冤假错案工作175

农村改革176

城市改革177

经济特区的创办178

通过《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180

1989年政治风波180

邓小平视察南方谈话181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182

邓小平理论在全党指导地位的确立183

“三讲”教育184

香港、澳门回归185

实施西部大开发186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全党指导地位的确立187

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188

科学发展观写入党章188

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189

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190

第三篇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进程与理论成果192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进程192

毛泽东思想194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19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195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196

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197

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198

邓小平理论198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199

科学发展观200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202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203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204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206

建设创新型国家206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207

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总目标208

党的建设主线208

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的着眼点209

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建设210

第四篇 党的组织机构213

党的组织制度213

党的民主集中制214

党的民主集中制的基本原则214

党的全国代表大会215

党的全国代表会议216

党的中央委员会216

中央政治局217

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217

中央书记处217

党的中央军事委员会218

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218

中央办公厅218

中央组织部219

中央宣传部219

中央统一战线工作部220

中央对外联络部221

中央政法委员会222

中央政策研究室222

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223

中央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224

中央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224

中央党校225

中央文献研究室226

中央党史研究室227

中央编译局227

党的工作委员会228

中央直属机关工作委员会228

中央国家机关工作委员会229

中央保密委员会229

中央金融工作委员会230

中央企业工作委员会230

党的地方组织231

党的地方各级委员会全委会231

党的地方各级代表大会232

党的地方各级委员会232

党的地方各级委员会常务委员会233

党的地方各级纪律检查委员会234

党组235

党的基层组织235

党的基层委员会236

党的基层代表大会236

基层党委常务委员会237

党的总支部委员会237

党的支部委员会238

联合党支部239

临时党支部239

派驻纪律检查组239

军队政治工作机关240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241

军队党的各级代表大会241

军队党的各级纪律检查委员会242

第五篇 党的优良作风与伟大精神244

第一章 党的优良作风244

党风244

党的思想作风245

学风245

文风246

大力整治文风会风246

工作作风248

领导作风249

干部生活作风249

党的三大作风250

理论联系实际251

“两个务必”252

“八个坚持,八个反对”253

八个方面的良好风气253

大兴密切联系群众之风254

大兴求真务实之风255

大兴艰苦奋斗之风256

大兴批评和自我批评之风256

实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257

以坚强党性保证党的作风建设257

第二章 党的伟大精神258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258

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259

井冈山精神261

长征精神262

延安精神263

抗战精神264

红岩精神265

西柏坡精神266

雷锋精神269

红旗渠精神270

大庆精神与铁人精神270

九八抗洪精神271

“两弹一星”精神272

抗击非典精神273

载人航天精神274

抗震救灾精神276

北京奥运精神277

上海世博会精神278

第六篇 党对历史经验的科学总结280

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取得中国革命胜利的启示(1921—1949年)280

总结运用和丰富发展执政党建设的基本经验(1949—2009年)282

新中国成立55年来党执政的主要经验(1949—2004年)284

建国32年来的经验教训(1949—1981年)286

改革开放30年来我们积累了宝贵经验(1978—2008年)290

中国共产党成立80年来奋斗的基本经验(1921—2001年)302

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的宝贵经验(1921—2006年)304

新中国成立60年来党的建设实践的启示(1949—2009年)308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积累的丰富经验(2008年3月—2010年2月)314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