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医发生学探微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谭春雨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 ISBN:9787513215770
- 出版时间:2013
- 标注页数:324页
- 文件大小:85MB
- 文件页数:349页
- 主题词:中医学-医学思想-思想史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医发生学探微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导论1
第一节 医学文化是一朵绽放于宇宙造化之巅的奇葩1
第二节 文化的普世建构逻辑与中医学的体系结构特征2
第三节 信史以来中医学四次变革的历史文化背景4
第四节 术可暂行一时,道则流芳千古——信史中医变革启示录18
第五节 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医学的文化认知基础19
第六节 中医学发生时期考辨24
上编 中医学的文化基础34
第一章 神灵创世观与巫祝医学34
第一节 巫祝医学的历史文化背景34
第二节 神灵情感意志的认知方法36
第三节 改变神灵情感意志的方法37
第四节 神灵创世观的鼎盛时代39
第五节 殷商时期的巫祝医学举隅43
第六节 巫祝医学的反思与启迪47
第二章 先秦天文地理学及气象历法学50
第一节 物候历的发生形成过程50
第二节 影象历的发生形成过程54
第三节 月象历的发生形成过程59
第四节 星象历的发生形成过程61
第五节 中国古代几种常见的历法纪时体系65
第六节 中国古典历法纪时学的发生形成时期69
中编 中医学的思想灵魂86
第一章 基于天地四时自然之象的阴阳学说86
第一节 阴阳家者流,盖出于羲和之官——阴阳学说的起源86
第二节 四时者,阴阳之大经也——阴阳属性的建构87
第三节 亢则害,承乃制,制则生化——阴阳的造化机制89
第四节 质焉?性焉?——阴阳学说思想内涵的争议与正名92
第五节 阴阳学说的形成时期95
第二章 基于天地四时阴阳之象的五行学说98
第一节 五行的本质是天地四时阴阳合和之气98
第二节 木代表春季少阳之气101
第三节 火代表夏季太阳之气103
第四节 金代表秋季少阴之气104
第五节 水代表冬季太阴之气106
第六节 土代表天地本根之气108
第七节 五行相生相胜的真实内涵112
第八节 五行学说的形成时期117
第三章 基于年周期三、六阴阳分象的两种六气模式126
第一节 六节六气模式的建构形成过程126
第二节 三节六气模式的建构形成过程128
第四章 自今推古,至于元气始化133
第一节 通天下一气耳133
第二节 元气何以被古典宇宙哲学借用135
第三节 元气学说的形成时期136
第五章 道者,万物之奥138
第一节 道的内涵本质138
第二节 道的造化机制141
第三节 列子对道的阐发145
第四节 周敦颐对道的阐发147
第五节 盘古开天辟地故事中的宇宙演化观149
第六章 元气阴阳五行六气学说的原始表征符号152
第一节 中华民族文字史前的三种文化符号形式153
第二节 天地自然两仪与阴阳鱼太极图157
第三节 四时五行与河图洛书161
第四节 六节六气与八卦181
下编 中医学的内涵精髓201
第一章 基于元气本根观的中医精气理论201
第一节 精气是人体生命之基201
第二节 先天精气202
第三节 原气203
第四节 生殖之精204
第五节 后天精气205
第六节 宗气206
第七节 营气207
第八节 卫气208
第九节 血气209
第十节 津液之气210
第二章 基于天人合一思想的中医阴阳观212
第一节 人以四时天地阴阳之气为本212
第二节 精气的阴阳之分213
第三节 人体脏腑经脉百骸的阴阳之分214
第四节 阴平阳秘,性命之本215
第五节 阴阳失衡,疾病之根216
第六节 辨别阴阳,论病总则217
第七节 把握阴阳,养生圣道218
第八节 燮理阴阳,治病大法219
第九节 方药之意,阴阳为本221
第三章 基于太极先天思想的命门三焦理论222
第一节 命门三焦系统是人体先天太极之体222
第二节 命门理论探微223
第三节 命门虚损的辨证论治226
第四节 三焦理论探微228
第五节 三焦疾病的辨证论治232
第四章 基于四时阴阳五行观的中医脏腑理论236
第一节脏腑理论是基于四时阴阳五行学说建构的236
第二节 脾脏生理观的构建过程及其临床实践240
第三节肝脏生理观的构建过程及其临床实践242
第四节 心脏生理观的构建过程及其临床实践245
第五节 肺脏生理观的构建过程及其临床实践248
第六节 肾脏生理观的构建过程及其临床实践252
第七节 胃腑生理观的构建过程及其临床实践254
第八节 胆腑生理观的构建过程及其临床实践256
第九节 小肠腑生理观的构建过程及其临床实践259
第十节 大肠腑生理观的构建过程及其临床实践260
第十一节 膀胱腑生理观的构建过程及其临床实践262
第十二节 对中医脏腑形质的思考263
第五章 基于三节六气模式的中医六气病学266
第一节 中医六气模式考辨266
第二节 六气生理功能特点267
第三节 太阳病辨证论治思想270
第四节 阳明病辨证论治思想275
第五节 少阳病辨证论治思想278
第六节 三阳同病辨证论治思想279
第七节 太阴病辨证论治思想280
第八节 少阴病辨证论治思想282
第九节 厥阴病辨证论治思想284
第十节 六气外感病欲解时辰的探讨286
第六章 经络理论是临床体验与医理哲学相互渗透的产物290
第一节 经络理论概论290
第二节 十二经络理论的建构形成过程291
第三节 奇经八脉学说的建构形成过程295
附录:百年中医批判文选297
主要参考文献320
热门推荐
- 2260950.html
- 687877.html
- 1107372.html
- 2532843.html
- 147991.html
- 2909741.html
- 2868445.html
- 3696615.html
- 3117155.html
- 364407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18848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62535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34122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61408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10737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9569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69143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8694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32190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2348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