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实用抗肿瘤药物治疗学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实用抗肿瘤药物治疗学
  • 刘新春等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 ISBN:7117051558
  • 出版时间:2002
  • 标注页数:1125页
  • 文件大小:63MB
  • 文件页数:1150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实用抗肿瘤药物治疗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肿瘤分子生物学3

第一节 癌基因和抑癌基因3

一、癌基因3

二、抑癌基因9

第二节 细胞遗传学14

一、染色体重排的常见形式及其引起克隆性染色体形成的机制14

(一)染色体重排的常见形式14

(二)染色体重排引起基因功能改变的机制14

(三)染色体重排以显性方式活化基因14

二、髓性白血病的细胞遗传学改变及意义15

(一)慢性髓性白血病15

(二)原发性急性髓性白血病16

(三)治疗相关性AML和MDS(t-MDS/t-AML)16

(四)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17

三、淋巴系统恶性疾病17

(一)淋巴瘤17

(二)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18

(三)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18

(四)T细胞白血病19

四、实体瘤19

(一)良性肿瘤19

(二)恶性肿瘤19

(三)实体瘤染色体异常的临床意义22

第三节 细胞周期23

一、细胞周期的调控23

二、细胞周期在肿瘤中的含义30

第四节 浸润和转移34

一、肿瘤转移的发病机制34

二、肿瘤的初始生长和血管形成35

三、肿瘤细胞的浸润36

四、淋巴转移37

五、血源性转移38

六、一氧化氮和血源性转移38

七、肿瘤细胞的滞留、黏附和穿出脉管39

八、转移肿瘤细胞的生长39

九、宿主免疫力和肿瘤转移40

十、器官微环境对转移瘤化疗反应的调节41

第二章 抗肿瘤药物的药代动力学与药效学44

第一节 药代动力学44

第二节 药效学50

第三节 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学资料在临床肿瘤学中的合理应用51

第三章 抗肿瘤药物的发现及开发55

第一节 药物的发现55

第二节 分子靶点筛选60

第三节 药物的开发61

第四节 剂型的研究62

第五节 毒理学研究63

第四章 肿瘤化疗药物的药理学65

第一节 激素65

一、抗雌激素类药物65

二、芳香化酶抑制剂69

三、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72

四、抗雄激素类药物73

五、其他激素类药物75

第二节 抗肿瘤烷化剂76

一、烷化剂的作用机制76

二、经典的抗肿瘤烷化剂77

三、非经典的抗肿瘤烷化剂89

四、抗肿瘤烷化剂耐药性的产生90

第三节 顺铂及其类似物90

一、铂类的化学及类似物的开发91

二、临床药理学98

三、毒性及给药程序99

四、药代动力学101

五、药效学102

六、毒性和活性的调整102

第四节 抗代谢药物104

一、抗叶酸剂104

二、新型抗叶酸化合物109

三、其它抗叶酸化合物110

四、其他抗代谢药物116

第五节 拓扑异构酶干扰剂125

一、DNA拓扑异构酶简述125

二、拓扑异构酶干扰剂的作用机制126

三、常用拓扑异构酶干扰剂126

第六节 抗微管剂136

一、微管136

二、长春碱类136

三、紫杉类药物142

四、雌二醇氮芥149

五、新的天然抗微管剂151

第七节 分化诱导剂151

第八节 各种化疗制剂157

一、氟基阿糖腺苷157

二、2-氯脱氧腺苷158

三、2’-去氧助间型霉素160

四、高三尖杉酯碱161

五、苏拉明161

六、博来霉素163

七、L-门冬酰胺酶165

第五章 抗肿瘤药物的耐药机制171

第一节 抗肿瘤药物的作用机制171

第二节 天然抗肿瘤药物耐药与多药耐药的概况171

第三节 天然抗肿瘤药物的耐药性173

第四节 多药耐药的非P-糖蛋白机制177

第五节 药物作用、耐药与细胞周期调控蛋白及凋亡的关系181

第六章 癌症预防184

第一节 与吸烟有关的癌症及其预防184

一、肺癌184

二、喉癌185

三、口腔癌185

四、其它肿瘤186

五、“低危害”香烟186

六、妇女与吸烟187

七、被动吸烟188

八、控烟措施188

九、医疗机构的宣传189

十、医生启发教育189

十一、医生对青少年采取的措施190

第二节 与饮食有关的癌症及其预防190

一、脂肪190

二、食物纤维193

三、微量营养素198

四、食物致癌物201

五、食物中天然存在的抗癌物205

第三节 化学预防制剂205

一、维甲类和类胡萝卜素205

二、阿司匹林和其它非甾体抗炎药的应用与癌症发病危险210

第四节 激素与肿瘤212

一、口服避孕药与子宫内膜癌212

二、卵巢癌213

三、口服避孕药与乳腺癌214

四、激素替代疗法与子宫内膜癌214

五、激素替代疗法与乳腺癌215

六、促黄体激素释放激素215

七、他莫西芬216

八、前列腺癌的化学预防217

第七章 靶向制剂与抗癌药物220

第一节 概述220

一、靶向制剂的分类221

二、脂质体222

三、乳剂223

四、微球224

五、纳米囊和纳米球225

第二节 前体药物226

第三节 抗肿瘤药物的载体228

第八章 癌症止痛药物233

第一节 概述233

一、概述233

二、疼痛的生理基础233

三、影响疼痛的因素234

四、疼痛的药物治疗234

五、药物治疗的主要原则235

第二节 常用镇痛药235

一、阿片生物碱类镇痛药236

二、人工合成镇痛药238

第三节 解热镇痛抗炎药244

一、水杨酸类244

二、苯胺类248

三、吡唑酮类249

四、其他抗炎有机酸类250

五、其他解热镇痛抗炎药253

第九章 肿瘤预防药物256

第一节 概述256

第二节 肿瘤化学预防研究的现状256

一、完全致癌剂的抑制物257

二、抗促癌剂257

三、兼有抗致癌及抗促癌两种作用的癌化学预防剂258

第三节 肿瘤的化学预防及治疗药258

第四节 其它的肿瘤预防药物及食物259

第五节 肿瘤预防常用药物260

第十章 影响机体免疫功能的药物263

第一节 概述263

一、免疫系统的组成263

二、免疫应答反应与免疫病理反应263

第二节 免疫抑制剂264

一、免疫抑制剂的种类和作用264

二、免疫抑制剂的应用原则和注意事项265

三、常用免疫抑制剂265

四、其它免疫抑制剂271

第三节 免疫增强剂274

一、免疫增强剂的种类274

二、免疫增强剂的临床应用原则275

三、常用的免疫增强剂275

第十一章 烷化剂305

第一节 概述305

第二节 临床常用药物306

第十二章 抗代谢药335

第一节 概述335

第二节 临床常用药物336

第十三章 抗肿瘤植物药362

第一节 概述362

第二节 临床常用药物362

第十四章 激素类药物383

第一节 概述383

第二节 临床常用药物383

第十五章 抗肿瘤抗生素399

第一节 概述399

第二节 临床常用药物399

第十六章 抗肿瘤治疗的辅助药物413

第一节 概述413

第二节 临床常用药物413

第十七章 放射性药物430

第一节 概述430

第二节 临床常用药物435

第十八章 其他抗肿瘤药物465

第十九章 特殊病人的用药502

第一节 肝功能不全时的用药502

第二节 肾功能不全时的用药503

第三节 老年人用药507

第四节 妊娠期与哺乳期用药511

第五节 小儿用药原则517

第二十章 头颈部肿瘤的药物治疗521

第一节 头颈部肿瘤的分子生物学521

一、细胞遗传学改变521

二、原癌基因522

三、生长因子523

四、抑癌基因523

五、区段性癌化525

六、分子流行病学526

七、化学预防526

八、诊断527

第二节 鼻腔和副鼻窦、鼻咽、口腔和咽肿瘤528

一、概述528

二、临床特征528

三、分期529

四、治疗530

第三节 喉和下咽肿瘤535

一、喉癌535

(一)概述535

(二)临床特征536

(三)化学治疗539

(四)生物治疗544

二、下咽癌546

(一)概述546

(二)临床特征546

(三)化学治疗548

第四节 涎腺肿瘤549

一、概述549

二、涎腺的解剖550

三、临床特征550

四、病理552

五、生长扩散方式554

六、肿瘤分期555

七、治疗556

八、预后558

第二十一章 肺癌的药物治疗562

第一节 肺癌的分子生物学562

一、原癌基因与肺癌562

二、抑癌基因与肺癌564

三、染色体3p区域与肺癌565

四、肺癌中染色体异常和微卫星稳定566

五、端粒酶与肺癌566

六、肺癌的分子生物学与临床(结论)566

第二节 肺癌的药物治疗567

一、概述567

二、临床表现567

三、诊断与鉴别诊断571

四、病理和分类573

五、临床分期575

六、治疗576

第二十二章 纵隔肿瘤的药物治疗583

第一节 胸腺肿瘤583

一、胸腺瘤583

(一)概述583

(二)临床特征583

(三)治疗585

(四)预后587

二、胸腺癌588

三、胸腺类癌588

第二节 生殖细胞肿瘤589

一、概述589

二、临床特征589

三、病理590

四、治疗590

(一)畸胎瘤590

(二)精原细胞瘤591

(三)非精原细胞瘤的生殖细胞肿瘤591

第三节 间质肿瘤593

一、概述593

二、临床特征及治疗593

第四节 神经源性肿瘤593

一、概述593

二、临床特征594

三、治疗595

第二十三章 消化系统恶性肿瘤的药物治疗597

第一节 分子生物学597

一、结直肠癌597

(一)抑癌基因597

(二)癌基因598

(三)结肠癌家族性倾向599

(四)癌发生过程中的分子改变601

二、其它胃肠恶性肿瘤601

三、临床应用602

第二节 食管癌603

一、概述603

二、临床特征603

三、治疗606

第三节 胃癌610

一、概述610

二、临床特征611

三、治疗615

四、预后630

第四节 大肠癌631

一、概述631

二、临床特征631

三、治疗635

四、预后649

五、其它大肠肿瘤650

第五节 小肠肿瘤652

一、概述652

二、临床特征653

三、治疗655

第六节 原发性肝癌658

一、概述658

二、临床特征658

三、治疗660

第七节 胰腺癌665

一、概述665

二、临床特征666

三、治疗667

第二十四章 生殖泌尿系统肿瘤的药物治疗673

第一节 生殖泌尿系统肿瘤的分子生物学673

一、肾癌的分子生物学673

二、膀胱癌的分子生物学674

第二节 肾癌和肾盂癌675

一、肾癌675

(一)概述675

(二)临床特征676

(三)治疗678

(四)预后683

二、肾盂癌683

(一)概述683

(二)临床特征683

(三)治疗684

第三节 膀胱癌和输尿管癌684

一、概述684

二、临床特征684

三、治疗686

第四节 前列腺癌689

一、概述689

二、临床特征689

三、治疗692

第五节 阴茎癌697

一、概述697

二、临床特征697

三、治疗698

四、预后699

第六节 睾丸肿瘤699

一、概述699

二、临床特征699

三、治疗703

四、预后706

第二十五章 妇科肿瘤的药物治疗711

第一节 妇科肿瘤的分子生物学711

一、子宫内膜癌711

二、卵巢癌713

三、宫颈癌和外阴癌717

四、妊娠滋养细胞疾病720

第二节 宫颈癌、阴道癌和外阴癌720

一、宫颈癌720

(一)概述720

(二)病理特征721

(三)临床表现及分期721

(四)治疗722

(五)化疗毒性反应及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725

二、阴道癌725

(一)概述725

(二)临床表现及分期725

(三)化学治疗726

三、外阴癌726

(一)概述726

(二)临床表现及分期727

(三)化学治疗727

第三节 子宫体肿瘤727

一、子宫内膜癌728

(一)概述728

(二)临床特征729

(三)诊断及分期730

(四)治疗731

二、子宫肉瘤734

(一)概述734

(二)临床特征734

(三)治疗734

第四节 恶性滋养细胞肿瘤735

一、概述735

二、临床表现及分期735

三、诊断736

四、化学治疗736

五、随访时间及内容740

第五节 卵巢恶性肿瘤740

一、概述740

二、临床表现742

三、治疗742

第六节 卵巢外腹膜癌746

第七节 输卵管癌746

第二十六章 乳腺肿瘤的药物治疗751

第一节 分子生物学751

一、BRCA1、BRCA2与遗传性和家族性乳腺癌751

二、类固醇受体与乳腺癌752

三、生长因子与乳腺癌753

四、癌基因、抑癌基因与乳腺癌754

五、乳腺癌血管生长与转移755

第二节 恶性乳腺肿瘤756

一、概述756

二、临床特征758

三、治疗765

第二十七章 内分泌系统肿瘤的药物治疗801

第一节 内分泌系统肿瘤的分子生物学801

一、多发性内分泌肿瘤综合征801

二、散发性甲状腺肿瘤803

三、甲状旁腺肿瘤804

四、肾上腺肿瘤805

第二节 甲状腺肿瘤805

一、概述805

二、临床特征806

三、治疗809

四、预后812

第三节 肾上腺肿瘤812

一、概述812

二、肾上腺皮质腺瘤813

三、肾上腺皮质癌814

四、嗜铬细胞瘤816

第四节 胰腺内分泌肿瘤817

一、概述817

二、临床特征817

三、治疗819

第五节 类癌肿瘤和类癌综合征821

一、概述821

二、临床特征822

三、治疗824

四、预后826

第二十八章 软组织肉瘤和骨肉瘤的药物治疗830

第一节 肉瘤的分子生物学830

第二节 软组织肉瘤832

一、概述832

二、临床特征832

三、治疗833

第三节 骨肉瘤837

一、概述837

二、临床特征838

三、治疗839

四、预后844

第二十九章 皮肤癌的药物治疗846

第一节 皮肤癌的分子生物学846

一、皮肤致癌物质846

二、遗传因素847

三、细胞学847

四、治疗学进展848

第二节 皮肤癌848

一、概述848

二、临床特征848

三、治疗852

四、预后853

第三十章 儿童肿瘤的药物治疗855

第一节 儿童肿瘤的分子生物学855

第二节 神经母细胞瘤858

一、概述858

二、临床特征858

三、治疗859

第三节 儿童横纹肌肉瘤861

一、概述861

二、临床特征862

三、治疗863

第四节 视网膜母细胞瘤864

一、概述864

二、临床特征864

三、治疗865

第五节 肾母细胞瘤867

一、概述867

二、临床特征867

三、治疗868

第三十一章 中枢神经系统肿瘤的药物治疗873

一、发病率与分类873

二、临床特征877

三、神经影像学表现879

四、治疗概述880

五、中枢神经系统肿瘤的药物治疗881

第三十二章 恶性黑素瘤的药物治疗891

第一节 黑素瘤的分子生物学891

一、黑素瘤的染色体异常891

二、黑素瘤的失调节性增生892

三、黑素瘤浸润的发生892

四、黑素瘤转移的发生893

五、结论893

第二节 皮肤黑素瘤894

一、概述894

二、临床特征894

三、治疗896

四、黑素瘤的预防和预后900

第三十三章 淋巴瘤的药物治疗903

第一节 淋巴瘤的分子生物学903

一、淋巴瘤遗传学损伤的一般机制903

二、非霍奇金淋巴瘤的分子发病机制904

三、霍奇金病的分子发病机制907

四、淋巴瘤遗传学损伤在临床分型、治疗、预后中的意义908

第二节 非霍奇金淋巴瘤908

一、概述908

二、临床特征911

三、治疗912

第三节 霍奇金病916

一、概述916

二、临床特征919

三、治疗921

四、疾病相关并发症及化疗毒性反应的预防处理929

第四节 皮肤T细胞淋巴瘤931

一、概述931

二、临床特征932

三、治疗933

第五节 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936

一、概述936

二、临床特征937

三、治疗937

第三十四章 白血病的药物治疗944

第一节 白血病的分子生物学944

一、慢性髓性白血病944

二、急性髓性白血病相关的染色体异常945

三、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相关的分子生物学改变946

四、分子生物学研究在白血病治疗的应用948

第二节 急性白血病948

一、概述948

二、临床特征949

三、急性白血病的治疗原则951

四、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的治疗953

五、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化学治疗954

六、难治性白血病的治疗956

七、老年白血病的治疗957

八、儿童白血病的化疗958

九、急性白血病的生物治疗958

第三节 慢性白血病959

一、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959

(一)概述959

(二)临床特征960

(三)治疗961

二、慢性髓性白血病964

(一)概述964

(二)临床特征965

(三)治疗966

第三十五章 浆细胞肿瘤的药物治疗975

第一节 多发性骨髓瘤976

一、概述976

二、诊断要点976

三、治疗980

第二节 巨球蛋白血症992

一、诊断要点992

二、治疗993

第三十六章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药物治疗995

一、概述995

二、临床特征998

三、治疗1000

四、预后1004

第三十七章 傍癌综合征的药物治疗1005

一、异位内分泌综合征1005

二、血液系统傍癌综合征1010

三、皮肤傍癌综合征1011

四、神经肌肉系统傍癌综合征1013

五、骨骼系统傍癌综合征1014

第三十八章 原发部位不明肿瘤的药物治疗1016

一、概述1016

二、临床特征1016

三、治疗1020

第三十九章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相关性恶性肿瘤的药物治疗1026

第一节 Kaposi肉瘤1026

一、概述1026

二、治疗1027

第二节 非霍奇金淋巴瘤1029

一、概述1029

二、病理分型1029

三、临床特征1030

四、治疗1030

五、预后1035

第四十章 肿瘤急症的药物治疗1036

第一节 概述1036

第二节 上腔静脉综合征1037

一、概述1037

二、治疗1037

第三节 脊髓压迫症1038

一、概述1038

二、治疗1039

第四节 急性颅内高压1039

一、概述1039

二、治疗1040

第五节 代谢性急症1041

一、高钙血症1041

二、高尿酸症1042

三、乳酸性中毒1043

四、低血糖症1044

第六节 泌尿系统急症1045

一、出血性膀胱炎1045

二、输尿管阻塞1045

三、膀胱梗阻1046

四、尿道梗阻1046

第四十一章 转移性肿瘤的药物治疗1047

第一节 脑转移瘤1047

一、概述1047

二、治疗1047

第二节 肺转移癌1048

一、概述1048

二、治疗1049

第三节 肝转移癌1049

一、概述1049

二、治疗1049

第四节 骨转移癌1050

一、概述1050

二、治疗1050

第五节 恶性心包积液1051

一、概述1051

二、治疗1052

第六节 恶性胸腔积液1052

一、概述1052

二、治疗1052

第七节 恶性腹腔积液1053

一、概述1053

二、治疗1054

第四十二章 肿瘤病人感染的药物治疗1055

第一节 概述1055

一、易感因素1055

二、肿瘤病人感染的病原菌特点1056

三、肿瘤病人感染的诊断1057

第二节 肿瘤病人感染的药物治疗1058

一、经验性药物治疗1058

二、病原治疗1062

三、对症及支持治疗1069

第三节 肿瘤病人感染的预防1070

一、增强宿主的防御能力1070

二、集落刺激因子1071

三、粒细胞输注1071

四、减少医院内潜在条件致病菌1072

五、抑制菌丝1072

第四十三章 药物治疗的不良反应1074

第一节 概述1074

第二节 恶心、呕吐1075

一、概述1075

二、治疗1075

第三节 骨髓抑制1078

一、概述1078

二、治疗1078

第四节 肺毒性1079

第五节 心脏毒性1079

一、概述1079

二、治疗1080

第六节 脱发1080

第七节 性腺功能异常1081

一、成年男性1081

二、成年女性1081

三、儿童1081

第八节 第二原发肿瘤1082

第九节 其它毒性1082

一、神经毒性1082

二、肝脏毒性1083

三、泌尿系统毒性1084

第四十四章 肿瘤疫苗1086

一、历史回顾1086

二、肿瘤疫苗抗原来源1087

三、肿瘤疫苗的临床应用1088

四、肿瘤疫苗应用存在的主要问题1096

五、肿瘤疫苗的前景展望1096

附录1099

一、抗肿瘤药物剂量标准1099

二、抗肿瘤药物疗效评定标准1100

三、抗肿瘤药物的毒性分级标准1101

四、抗肿瘤药物的毒副作用1103

五、临床常见抗肿瘤药物反应1107

六、抗肿瘤药物致消化道反应程度分组1108

索引1109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