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近代音乐思潮研究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冯长春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
- ISBN:9787103033210
- 出版时间:2007
- 标注页数:402页
- 文件大小:22MB
- 文件页数:418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国近代音乐思潮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1
一、思潮及其一般特征1
二、音乐思潮及其一般特征4
三、本书研究对象及其特点5
四、本课题研究的学术意义8
五、本课题研究现状10
第一章 清末民初音乐新思潮的兴起13
第一节 中国传统音乐思想的延续与音乐新思想的萌芽14
一、对西方音乐的欣赏16
二、中华礼乐观的坚守18
三、对中国音乐与国民性的批评22
第二节 音乐启民思潮的兴起与新音乐的肇始24
一、学校音乐教育的兴起25
二、学堂乐歌的编创30
三、音乐启民思潮的主要内容及其目的34
四、音乐启民思潮在学堂乐歌中的体现45
第三节 学习西乐思潮的迅速形成及其主要观点55
一、全盘西化57
二、西乐为主改造中乐64
三、复古与袭西并进70
第四节 音乐新思潮的特点及其历史意义71
一、功利主义音乐价值观的凸显72
二、西方音乐在中国的初步启蒙74
第二章 20年代的音乐美育思潮77
第一节 美育与音乐美育思潮的形成与发展78
一、美育与音乐美育思潮的初步形成79
二、美育与音乐美育思潮的进一步发展86
第二节 音乐美育的实施与音乐美育思潮下的新型音乐创作94
一、音乐美育的具体实施94
二、音乐美育思潮影响下的新型音乐创作104
第三节 音乐美育思潮的式微及其历史意义112
一、音乐美育思潮的式微112
二、音乐美育思潮的历史意义115
第三章 20—40年代学习西乐思潮的深入发展119
第一节 中国音乐落后论的进一步发展120
一、音乐理论的落后122
二、音乐教育的落后129
三、音乐观的落后131
四、音乐创作的落后132
第二节 全面学习与借鉴西方音乐136
一、学习以多声思维为核心的西方音乐表现技术138
二、学习西方的音乐教育体制141
三、学习西方的音乐艺术观143
四、学习与引进西方乐器148
第三节 创造中国新音乐150
一、国民乐派蓝图下的新音乐发展观152
二、新音乐的创作实践161
第四节 学习西乐思潮的历史缺憾170
一、对旧有国乐的淡漠171
二、全盘西化的思想倾向177
第四章 20—30年代的国粹主义音乐思潮187
第一节 国粹主义音乐思潮的形成与发展188
一、国粹主义音乐思潮的萌发189
二、国粹主义音乐思潮的发展193
三、国粹主义音乐思潮的余响195
第二节 国粹主义音乐思潮的主要观点198
一、排斥西乐 复兴古乐200
二、西乐中源 以中化西209
三、复兴雅乐 振兴国乐215
第三节 国粹主义音乐思潮的历史评价224
一、20至30年代对国粹主义音乐思潮的批判225
二、国粹主义音乐思潮的历史局限及其实质231
第五章 20—40年代的国乐改进思潮234
第一节 近代国乐观与国乐现状235
一、近代国乐观概述235
二、关于国乐现状与国乐落后的批评240
第二节 国乐改进的不同主张及其历史衍变248
一、保留国乐精神 复兴民族特性249
二、改进旧器旧谱 创造新的国乐258
三、内容大于形式 表现时代精神268
四、无分国乐西乐 但求美的灵魂279
第三节 国乐改进思潮的历史反思与评价283
一、40年代对国乐发展的反思与研究284
二、国乐改进思潮的历史意义及其不足292
第六章 30—40年代的救亡音乐思潮298
第一节 救亡音乐思潮的崛起与发展299
一、从左翼音乐运动到新音乐运动300
二、救亡音乐运动的全面展开311
第二节 新音乐的理论基础及其美学原则316
一、音乐作为武器的功能观316
二、为政治服务的创作原则319
三、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322
四、民族化与大众化的美学要求323
第三节 新音乐创作的历史局限334
一、以救亡歌曲为中心的创作思想334
二、以思想性为标准的价值观念339
三、创作上的技巧贫乏与八股倾向342
第四节 走向权力话语的新音乐思想347
一、音乐是革命斗争的武器350
二、音乐必须为政治服务351
三、音乐创作应植根民族传统353
四、音乐创作应以声乐为中心357
五、救亡派对学院派的批判与否定361
结语379
一、近代中国音乐思潮与新音乐密切相关379
二、中西、古今、雅俗、主附音乐矛盾关系的集中体现382
三、学习西乐与中西交融是近代中国音乐发展的主动选择387
四、尊重历史、学习历史、超越历史394
参考文献396
后记400
热门推荐
- 867442.html
- 509835.html
- 1833568.html
- 1861845.html
- 2183168.html
- 1447306.html
- 120989.html
- 1805201.html
- 2222999.html
- 150926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85543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52466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80542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97767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11850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66536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03052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12250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71580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0936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