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P2P网络借贷法律规制研究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P2P网络借贷法律规制研究
  • 武长海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562069683
  • 出版时间:2016
  • 标注页数:270页
  • 文件大小:42MB
  • 文件页数:285页
  • 主题词:互联网络-应用-借贷-法规-研究-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P2P网络借贷法律规制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P2P网贷与其他投融资手段的比较研究1

第一节 P2P网络借贷与线下民间借贷的比较分析1

一、借贷关系的社会语境不同:线下民间借贷的社会连带语境与P2P网贷的个人主义语境2

二、线下民间借贷与P2P网贷之间社会资本与信任机制的比较7

三、线下民间借贷与P2P网贷惩罚机制的比较14

第二节 传统金融借贷与P2P网络借贷的比较分析22

一、传统金融借贷的金融机构权力垄断与P2P互联网借贷的金融民主24

二、传统金融借贷的富人中心与P2P互联网借贷的普惠金融27

三、传统金融借贷的头部市场和P2P互联网借贷的长尾市场30

四、P2P互联网借贷大大降低了小额贷款的操作成本32

五、商业银行和P2P互联网借贷平台的性质不同34

第二章 P2P互联网借贷的现状与问题分析36

第一节 中国与世界P2P互联网借贷的发展现状37

一、中国P2P互联网借贷的现状37

二、世界P2P互联网借贷的现状45

第二节 中国P2P互联网借贷平台的问题分析53

一、P2P互联网借贷的法理基础分析53

二、中国P2P互联网借贷的实践分析55

第三节 中国P2P网络借贷的主体及潜在市场分析62

一、中国P2P网络借贷主体的借贷供需分析62

二、中国P2P网络借贷的潜在市场分析69

第三章 P2P网络借贷的法律关系与法律风险80

第一节 P2P网络借贷法律关系80

一、P2P网络借贷的法律性质以及法律规范适用80

二、纯线上模式法律关系80

三、债权转让方式的法律关系82

四、担保模式法律关系85

第二节 P2P网络借贷债权人面临的风险86

一、我国P2P网络借贷债权人的共性风险86

二、线上模式债权人风险88

三、债权转让模式债权人风险89

四、担保模式债权人风险90

五、保护P2P网络借贷债权人利益的重大意义92

六、简要评价93

第四章 以制度视角构建中国P2P网络借贷法律监管制度94

第一节 P2P网络借贷的美英监管主体评析与我国监管主体的确定94

一、美国、英国P2P网络借贷的监管主体评析94

二、对我国P2P互联网借贷监管主体确定的探究104

第二节 我国P2P网络借贷宜采用统一监管模式114

一、P2P互联网借贷的分业监管与统一监管模式114

二、我国P2P网络借贷不宜采取分业监管模式的原因120

三、我国P2P互联网借贷宜采用统一监管模式的原因129

第三节 我国P2P网络借贷的地域监管与中央监管136

一、我国P2P网络借贷地域监管由我国的P2P监管特点所决定——以注册地为关联点136

二、我国P2P互联网借贷地域监管的可行性138

三、我国P2P网络借贷地域监管与中央监管的协调142

第五章 以主体视角构建中国P2P网络借贷法律监管制度146

第一节 我国对P2P互联网借贷平台的法律监管146

一、P2P网络借贷平台的信息中介性质146

二、P2P网贷平台的准入机制为备案制153

三、对P2P网络借贷平台的运行监管159

第二节 我国对P2P网络借贷借款人的法律监管180

一、网络借贷中借款人的特征181

二、建立借款人信用管理制度182

三、实行借款总额的上限制190

第三节 我国对P2P网络借贷投资者的法律监管191

一、我国对P2P网络借贷贷款人法律监管的缘由191

二、实行以身份证为关联点的贷款人实名制193

三、以净收入为标准设置贷款总额的安全线194

四、贷款人债权转让问题194

五、在机构投资者与个人投资者之间保持平衡195

第六章 P2P相关的配套制度研究199

第一节 P2P互联网借贷的征信体系分析199

一、征信的含义199

二、国内P2P互联网借贷征信模式201

三、现行P2P互联网借贷征信环节的优势203

四、现行P2P互联网借贷征信环节的弊端203

第二节 多元有效征信体系的建立205

一、建立多元纽带的征信体系是P2P网络借贷风险防范的根基207

二、构建以中国人民银行——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为主的金融征信系统208

三、政府职能部门及公共企事业单位的信用信息管理系统210

四、专业征信机构或行业协会实现平台信用信息共享212

五、大数据征信体系214

第三节 信用信息的法律风险防范215

一、金融隐私权:信用信息的法律保护216

二、信用信息披露与金融隐私权的冲突与平衡218

三、信用信息的侵权行为220

第四节 P2P网络借贷金融犯罪与民事侵权的法律风险防范221

一、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法律风险防范221

二、洗钱罪的法律风险防范224

三、集资诈骗罪的法律风险防范228

四、侵犯隐私权的法律风险防范230

五、高利贷及高利转贷罪的法律风险防范232

第五节 建立P2P网络借贷的同业自律组织234

一、同业自律组织产生的必要性234

二、同业自律组织运行中的问题235

三、同业自律组织配套制度的建立236

第七章 P2P网络借贷债权人保护研究239

第一节 英美P2P网络借贷债权人保护机制分析239

一、英国P2P网络借贷债权人保护机制239

二、美国P2P网络借贷债权人保护机制242

第二节 我国P2P网络借贷债权人保护机制探究244

一、我国P2P网络借贷债保人保护的现状及不足244

二、完善P2P网络借贷债权人保护机制的路径246

第八章 《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管理暂行办法》解读252

第一节 《办法》出台的背景和意义252

一、《办法》出台的背景252

二、《办法》出台的意义253

第二节 《办法》中“总则”部分重点内容分析254

一、制定《办法》的依据254

二、《办法》规制的对象254

三、网络借贷主体活动应遵循的原则255

四、我国网络借贷的监管原则和监管体制255

第三节 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备案管理256

一、备案时间规定和备案机构职责256

二、网络借贷信息中介的变更、终止和破产257

第四节 网络借贷的业务规则与风险管理258

一、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应履行的义务258

二、网络借贷经营活动的负面清单258

三、网络借贷中借款人和出借人行为的规定259

四、网络借贷禁止线下发生的规定260

五、网络借贷金额的规定260

六、网络借贷网络和信息安全的规定261

七、网络借贷的其他规定261

第五节 出借人与借款人保护262

一、出借人授权的规定263

二、出借人投资能力的评估和投资限制263

三、借贷信息的管理263

四、资金第三方托管263

五、网络借贷争端解决264

第六节 网络借贷信息披露264

一、网络借贷信息披露的意义264

二、借款人的信息披露265

三、网络借贷信息中介结构本身的信息披露265

第七节 网络借贷监督管理266

一、网络借贷监督管理机构266

二、行业协会职能266

三、资金存管协议267

四、重大事件应急措施与立即报告制度267

五、一般事项报告制度268

六、年度审计的规定268

第八节 法律责任268

一、监管机构的法律责任268

二、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的法律责任268

三、出借人及借款人的法律责任269

第九节 《办法》出台的影响评估及对策269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