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建成环境主观评价方法研究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朱小雷著 著
- 出版社: 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
- ISBN:7810899023
- 出版时间:2005
- 标注页数:388页
- 文件大小:21MB
- 文件页数:406页
- 主题词:课程-小学-习题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建成环境主观评价方法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录1
0 前言1
0.1 研究内容及目的2
0.2 本书的逻辑结构3
0.3 研究取向、方法和技术路线4
0.4 展望4
1 建成环境主观评价的理论概述5
1.1 建成环境评价及其发展现状与历程5
1.1.1 建成环境评价的内涵与本质5
1.1.2 建成环境评价的内在制约因素6
1.1.3 主客观评价范式:建成环境评价的内在机制7
1.1.4 建成环境评价的发展历程概述10
1.1.5 西方建成环境评价研究现状评述14
1.1.6 国内研究现状评述17
1.2 建成环境主观评价的内涵与特点20
1.2.1 建成环境主观评价的内涵20
1.2.2 建成环境主观评价的功能及意义22
1.2.3 建成环境主观评价的知识体系23
1.3 建成环境主观评价的类型和层系25
1.4 建成环境主观评价的研究内容27
1.4.1 研究对象、目的和任务27
1.4.2 研究内容和范围28
1.5 主观评价旨趣及国内外研究水平评述29
1.5.1 综合性的评价旨趣29
1.5.2 焦点评价38
1.6 小结42
2.1.2 方法学在评价理论中的地位45
2.1.1 建成环境主观评价方法学的内容45
2 建构“结构-人文”主观评价方法体系45
2.1 评价方法学的内容和理论地位45
2.2 建成环境主观评价方法的基本问题46
2.2.1 评价标准46
2.2.2 吸收先进的学术思想47
2.2.3 建成环境主观评价方法的系统结构48
2.2.4 基本理论假设与逻辑49
2.2.5 支撑技术49
2.2.6 技术难点49
2.3 现代建成环境主观评价方法的主要范式及取向50
2.3.1 行为主义范式50
2.3.2 认知范式51
2.3.3 积效评价范式52
2.3.4 社会性范式53
2.3.6 小结55
2.3.5 现象学整体评价范式55
2.4 建成环境主观评价方法的发展现状57
2.4.1 量化评价方法的结构转向57
2.4.2 人文评价方法的勃兴60
2.4.3 量化研究与质化研究的对立61
2.5 量与质的交融:建构“结构-人文”二元体62
2.5.1 结构和人文评价途径整合的可行性63
2.5.2 确立“结构-人文”评价方法体系65
2.5.3 理论取向及目标67
2.5.4 方法论原则68
2.5.5 系谱及类属68
2.6 建成环境主观评价的多元方法复合应用策略73
2.6.1 建成环境主观评价应用的外部限制73
2.6.2 建成环境主观评价方法的应用原则和策略75
2.7 小结77
3 探索“结构-人文”评价通用技术:华南理工大学校园环境质量主观评价79
3.1 建成环境主观评价的过程模型79
3.2 评价的前期信息准备79
3.2.1 前期信息准备的内容79
3.2.2 华南理工大学校园环境评价的前期准备81
3.2.3 评价主体范围的确定84
3.3 研究设计86
3.3.1 评价研究设计模式86
3.3.2 评价控制方式的选择87
3.3.3 选择评价的空间和时间方式89
3.3.4 确定数据采集方法及数据分析方法92
3.4 构建评价因素96
3.4.1 主观评价因素的组成和构建思路96
3.4.2 建立华南理工大学校园环境评价的因素集101
3.5 确定评价因素的测量方法102
3.5.1 主观评价的测量方法102
3.5.2 设计李克特量表进行校园环境评价107
3.6 统计调查评价的结果108
3.6.1 第一次问卷结果分析108
3.6.2 第二次问卷结果分析117
3.6.3 两次评价结果比较分析121
3.6.4 问卷评价结论123
3.7 校园环境的多级模糊综合评价123
3.7.1 多级模糊评价的原理和数学模型123
3.7.2 用因子分析法求权重125
3.7.3 校园环境的综合评价125
3.8 华南理工大学校园环境评价的质化评价结果分析129
3.8.1 认知地图数据分析129
3.8.2 自由报告评价法结果131
3.8.3 开放式问卷结果分析135
3.8.4 质化方法应用经验讨论140
3.8.5 质化方法研究——认知类评价方法研究141
3.9 华南理工大学校园环境的照片评价实验145
3.9.1 研究目的与研究方法145
3.9.2 研究方法:心理物理评价法145
3.9.3 照片评价实验设计147
3.9.4 实验结果统计分析148
3.9.5 评价数据分析152
3.9.6 结论和讨论155
3.10 评价质量的评估155
3.10.1 信度和效度的检测156
3.10.2 华南理工大学校园环境评价质量评估157
3.11.2 本案例的评价方法应用比较160
3.11.1 华南理工大学校园环境评价总结论160
3.11 华南理工大学校园环境评价结论及其评价技术比较160
3.12 讨论:通用性主观评价技术研究161
3.12.1 关于主观评价因素的建构161
3.12.2 各种数据采集方法的比选与组合162
3.12.3 关于定量分析技术的使用164
3.12.4 定性分析技术166
3.12.5 增进评价及评价工具信度和效度的途径166
3.12.6 “结构-人文”评价技术的应用特性小结167
3.13 小结168
4 设计前期研究型主观评价方法的应用170
4.1 以设计前期研究为目的的建成环境主观评价170
4.1.1 设计前期研究的内容171
4.1.2 设计前期研究的途径、方法和研究现状171
4.1.3 主观评价作为设计前期研究手段的可行性和必要性173
4.2.1 研究概况174
4.2 珠海莲花路步行街前期评价的技术准备174
4.2.2 研究目的175
4.2.3 城市商业步行街评价研究回顾175
4.2.4 本研究的兴趣点和评价因素设计176
4.2.5 研究方法178
4.3 调查结果及统计分析179
4.3.1 问卷调查结果179
4.3.2 访谈结果183
4.3.3 评价结论及解释185
4.4 讨论:统计调查评价法技术研究186
4.4.1 统计调查评价法工作模型186
4.4.2 关于问卷调查的操作和实施187
4.4.3 关于结构问卷的设计187
4.4.4 小结189
4.5 作为设计前期研究法的主观评价应用技术190
4.5.1 研究兴趣与内容的选择190
4.5.2 评价方法选取191
4.5.3 前期评价研究因素及其选择191
4.6 小结194
5 设计反馈研究:城市居住环境质量主观评价197
5.1 设计反馈型主观评价的研究回顾197
5.1.1 设计反馈研究的思想根源197
5.1.2 使用后评价作为设计反馈研究范式197
5.1.3 设计反馈评价的特点和基本兴趣198
5.1.4 设计反馈评价的研究现状199
5.2 城市居住环境质量反馈评价的背景199
5.2.1 居住环境评价的研究背景199
5.3.1 研究对象的选择及其概况200
5.3 本研究的技术准备200
5.2.2 居住环境主观评价方法回顾200
5.3.2 研究设计201
5.3.3 具体评价方法设计204
5.4 问卷资料统计分析205
5.4.1 平均值分析205
5.4.2 评价项目的独立性分析207
5.4.3 因变量与自变量的相关性分析210
5.4.4 从心理标准看广州和柳州居住环境的差异——因子分析法应用211
5.4.5 开放式问题的结果分析215
5.5 城市居住环境质量的综合评价:广州和柳州案例218
5.5.1 利用层次分析法进行环境质量的综合比较218
5.5.2 模糊综合评价227
5.5.3 综合评价小结228
5.7.1 非介入性评价法的特征230
5.7 用非介入性评价法进行居住环境使用后评价230
5.6 广州和柳州两地7个小区的环境评价结论230
5.7.2 文献法的研究技术分析231
5.7.3 广州某小区的非介入性评价232
5.8 设计反馈评价方法研究236
5.8.1 评价因素的选择236
5.8.2 评价方法的选择和应用237
5.9 小结238
6 设计技术通则研究——大学校园文化广场主观评价240
6.1 设计理论研究与建成环境主观评价240
6.1.1 建成环境主观评价的设计理论研究功能240
6.1.2 作为设计理论研究的建成环境主观评价的特点241
6.1.3 基本逻辑242
6.2 大学校园文化广场研究回顾及研究对象概况243
6.2.1 相关研究回顾243
6.2.2 研究对象概况244
6.3 研究准备及研究设计245
6.3.1 研究目的245
6.3.2 研究流程图246
6.3.3 探索性研究246
6.3.4 研究设计252
6.4 行为测量评价法研究过程257
6.4.1 行为测量评价方法与技术比选257
6.4.2 行为核查表系统观察结果分析259
6.4.3 行为地图数据分析262
6.4.4 照片时间间隔取样分析265
6.4.5 行为观察技术讨论268
6.5 结构问卷调查数据的多元统计分析271
6.5.1 华南理工大学文化广场的问卷调查结果271
6.5.2 华南师范大学文化广场的问卷调查结果275
6.5.3 华南理工大学文化广场开放式问题调查结果281
6.6 评价结论及其解释283
6.6.1 华南理工大学文化广场评价结论283
6.6.2 华南师范大学文化广场评价结论284
6.6.3 总体评价结论285
6.7 校园文化广场环境评价的结构因素分析285
6.8 讨论:设计理论研究型的主观评价应用技术287
6.8.1 评价因素的选择287
6.8.2 评价方法的选择289
6.9 小结289
7 其他评价制约因素研究——城市空间与营业厅环境质量评价292
7.1 城市空间环境质量主观评价课题概况292
7.1.1 城市中心空间环境质量评价研究背景292
7.1.2 研究范围及对象:广州天河体育中心及周边城市环境293
7.1.4 评价工作框架295
7.1.3 研究目的与途径295
7.2 研究设计296
7.2.1 先导研究296
7.2.2 研究假设和研究概念的操作化301
7.2.3 研究设计301
7.3 调查结果分析303
7.3.1 评价结果的定量描述304
7.3.2 多元统计分析310
7.3.3 半结构访谈法的结果分析314
7.3.4 访谈与量化评价结果比较318
7.4 利用照片观察技术进行环境评价318
7.5 广州天河城市中心区环境评价总结323
7.5.1 评价结论323
7.5.2 讨论324
7.6.1 研究概况与动机325
7.6 应用量表法评价深圳市建设银行营业厅环境325
7.6.2 研究设计326
7.6.3 建立评价指数326
7.6.4 用李克特量表建立舒适性因素影响指数327
7.6.5 语义差异(SD)量表调查结果的统计分析329
7.6.6 深圳建设银行营业厅环境评价结论331
7.7 空间类型、尺度和评价深度要求对评价的影响331
7.7.1 不同空间环境类型的评价技术选择331
7.7.2 评价研究深度对技术方案的影响337
7.7.3 三种空间尺度下的主观评价技术340
7.8 小结344
结论347
附录350
参考文献378
后记387
热门推荐
- 1425401.html
- 2082728.html
- 1836071.html
- 675508.html
- 352926.html
- 3280967.html
- 1163264.html
- 1884555.html
- 2116152.html
- 251021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26946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00216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64241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60684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6347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65643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36555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12547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67979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7192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