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科技园区域创新能力论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中国科技园区域创新能力论
  • 吴林海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
  • ISBN:7501750076
  • 出版时间:2000
  • 标注页数:346页
  • 文件大小:169MB
  • 文件页数:370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国科技园区域创新能力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科技园区及发展考察1

一、科技园区概念界定和分类1

(一)科技园区概念的界定2

(二)科技园区的类型8

(三)科技园区与经济特区等差异分析12

二、科技园区发展历程与地域分布17

(一)世界科技园区发展历程与地域分布17

(二)中国科技园区发展历程与地域分布23

三、中国科技园区的增长极作用28

(一)增长极形成和发展的特征分析28

(二)科技园区的增长极作用30

四、科技园区发展的理论评析34

(一)增长极理论35

(二)中小企业集群理论39

(三)三元参元理论44

(四)评析46

第二章 高技术及高技术产业51

一、高技术概念的界定及其主要特征51

(一)高技术概念的界定52

(二)高技术的主要特征56

二、高技术产业的界定和基本特征57

(一)国外高技术产业界定方法和标准58

(二)我国高技术产业界定原则和标准62

(三)高技术产业的基本特征66

三、高技术产业化的基本形式和系统分析68

(一)高技术产业化的基本形式69

(二)高技术产业化的系统分析70

四、高技术及其产业对人类发展的影响与发展趋势74

(一)高技术及其产业对人类发展的影响74

(二)高技术及其产业的发展趋势75

第三章 科技园区区位与创新论82

一、产业布局理论82

(一)产业布局影响因素分析82

(二)产业布局的空间类型85

(三)产业布局的基本理论87

二、高技术产业宏观区位92

(一)技术创新、扩散与产业成长92

(二)空间扩散理论94

(三)高技术产业区位97

三、科技园区宏观区位布局的实证分析103

(一)布局在以大中城市为核心的城市化地区103

(二)布局在综合实力强的大中城市104

(三)沿交通干线形成高技术产业带110

四、创新理论115

(一)技术创新116

(二)制度创新127

第四章 科技园区域创新能力结构分析135

一、科技园区域创新能力的特征与基本结构135

(一)集成创新135

(二)创新能力138

(三)科技园区域创新能力的内涵和基本特征141

(四)科技园区域创新能力的基本结构146

二、科技园区技术创新能力149

(一)创新资源投入能力151

(二)研究开发与孵化能力152

(三)技术创新扩散能力154

(四)创新主体能力155

三、科技园区制度创新能力156

(一)产业政策创新158

(二)园区管理创新162

(三)激励机制创新163

(四)企业内在制度创新166

四、支撑创新能力168

(一)智力资源支撑能力174

(二)经济技术支撑能力175

(三)基础设施支撑能力177

(四)信息资源支撑能力178

(五)生活环境支撑能力179

第五章 中国科技园区域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183

一、科技园区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综述183

(一)国外研究综述183

(二)国内研究综述190

二、科技园区域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理论与框架197

(一)评价方法的选择197

(二)评价指标体系的基本功能199

(三)评价指标体系设置的原则200

(四)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方法和基本框架202

三、科技园区域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204

(一)指标体系的构成204

(二)指标体系权重系数的确定213

(三)指标定值方法217

四、中国科技园区域创新能力比较220

第六章 科技园区创新模式的比较226

一、科技园区典型创新模式226

(一)硅谷模式226

(二)新竹模式233

(三)筑波模式239

二、分析与讨论245

(一)创新模式的共同特征245

(二)创新模式的差异分析252

第七章 中国科技园区域创新能力剖析259

一、技术创新能力现状259

(一)创新资源投入能力259

(二)研究开发与孵化能力261

(三)技术创新扩散能力263

(四)创新主体能力265

二、制度创新能力现状269

(一)产业政策创新269

(二)园区管理创新272

(三)激励机制创新274

(四)企业内在制度创新276

三、支撑创新能力现状277

(一)智力资源支撑能力278

(二)经济技术支撑能力278

(三)基础设施支撑能力279

(四)信息资源支撑能力281

(五)生活环境支撑能力281

四、分析与讨论283

第八章 提高中国科技园区域创新能力的对策和政策建议299

一、政府主导299

(一)产业政策300

(二)激励机制304

(三)支撑体系307

二、园区管理311

(一)管理机构体制311

(二)运行管理机制314

(三)中介服务体系315

(四)园区形态开发317

三、主体建设320

(一)产权改革与股份制320

(二)聚焦创新与比较优势322

(三)企业成长与战略选择325

(四)小企业与网络化327

主要参考文献332

主要相关研究成果343

后记345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