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农民教育供给制度研究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吴锦程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出版社
- ISBN:9787010116068
- 出版时间:2012
- 标注页数:233页
- 文件大小:93MB
- 文件页数:245页
- 主题词:农民教育-供给制-研究-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国农民教育供给制度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1导论1
1.1问题的提出和研究意义1
1.1.1问题的提出1
1.1.2研究意义4
1.2国内外研究述评6
1.2.1国外关于农民教育供给制度的研究7
1.2.2关于农民教育供给制度的国内研究11
1.2.3我国农民教育供给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16
1.3研究假设、目标、内容与方法17
1.3.1研究假设17
1.3.2研究目标18
1.3.3研究内容18
1.3.4研究方法20
1.4研究的创新点和局限性22
1.4.1本研究的特色和主要创新之处22
1.4.2研究存在的局限性22
2农民教育供给制度的理论基础23
2.1主要概念的界定23
2.1.1农民与农民教育23
2.1.2制度与制度变迁27
2.1.3教育供给29
2.2农民教育有效供给的理论依据35
2.2.1教育有效供给35
2.2.2人力资本理论与农民教育41
2.2.3第二代人力资本理论45
2.2.4福利经济学理论与农民教育供给47
2.3农民教育供给制度的分析框架51
2.3.1制度分析的一般框架51
2.3.2农民教育供给制度的具体分析框架55
2.4影响农民教育供给制度的相关因素分析57
2.4.1公共财政制度58
2.4.2乡村治理结构59
2.4.3农村经济发展水平60
2.4.4农业生产特点61
2.4.5农村传统文化61
3我国农民教育供给制度的历史变迁63
3.1民国时期以社会精英主导供给的农民教育63
3.1.1社会精英教育救国运动在乡村的实践(1911—1936)63
3.1.2以抗争与救亡为主题的战争时期农民教育供给制度(1937—1949)68
3.2政府主导下的农民教育供给制度69
3.2.1为新政权服务的农民教育供给制度(1949—1957)69
3.2.2以培养民族接班人为主线的极左时期农民教育供给制度(1958—1976)73
3.3改革开放以来的农民教育供给制度76
3.3.1改革开放初期的农民教育供给制度(1977—1992)76
3.3.2改革与发展新时期的农民教育供给制度(1993—2000)79
3.3.3税费改革后的农民教育供给制度(2001—2011) 82
4农民教育供给制度变迁的内在机理86
4.1农民教育供给中的政府分工与角色定位86
4.1.1农民教育筹资责任的确立87
4.1.2农民教育管理责任主体的确立89
4.1.3农民教育资源配置方式的选择92
4.2中央政府的供给行为逻辑93
4.2.1中央政府供给农民教育的动机93
4.2.2中央政府供给农民教育的行为——供给制度确立及变迁96
4.2.3对中央政府供给农民教育行为的逻辑思考98
4.3地方政府的行为逻辑98
4.3.1政绩观下地方政府供给农民教育行为分析98
4.3.2地方政府在农民教育供给制度变迁中的行为缺失100
4.3.3地方政府农民教育供给制度的改革102
5我国农民教育供给的现状分析104
5.1关于农民教育及其供给情况的抽样调查104
5.1.1调查样本的基本情况105
5.1.2农民对参加教育培训的认识明显不足107
5.1.3农民对教育需求的内容多倾向于实用技术109
5.1.4关于农民教育培训的费用分担111
5.1.5参加过教育培训活动的农民的感知111
5.2我国农民教育供给存在的主要问题113
5.2.1我国农民教育供给总量短缺113
5.2.2农民教育供给成本偏高116
5.2.3农民教育供给结构不合理119
5.3影响农民教育供给效率的因素121
5.3.1供给方面的因素122
5.3.2需求方面的因素123
5.3.3简要的小结123
6农民教育供给的国际经验125
6.1发达国家农民教育供给制度125
6.1.1美国126
6.1.2日本129
6.1.3德国131
6.2发展中市场经济国家农民教育供给制度134
6.2.1韩国134
6.2.2印度136
6.2.3巴西139
6.3国外农民教育供给的共同特征及启示142
6.3.1建立农民教育的法律支持体系142
6.3.2注重改善政府投资管理体制142
6.3.3明确实施主体143
6.3.4建立了农民教育培训体系143
6.3.5支持农民合作组织143
6.3.6以农业科技进步促进农业现代化水平提高144
7农民教育供给的制度创新145
7.1农民教育供给制度创新的必要性分析146
7.1.1创新农民教育供给制度是提高农民素质的主要途径146
7.1.2创新农民教育供给制度是增加农民收入最直接的手段148
7.1.3创新农民教育供给制度是提高农村现代化水平的现实需要149
7.1.4创新农民教育供给制度是推动城乡一体化进程的有效措施150
7.2创新农民教育供给制度的原则151
7.2.1政府供给为主体的原则152
7.2.2满足农民教育需要的原则153
7.2.3与农村社会发展要求相适应的原则153
7.2.4更加关注公平的原则154
7.3当前农民教育供给制度创新的重要特征155
7.3.1政府投入的主体性155
7.3.2部分内容多元参与的可能性156
7.3.3基于统筹城乡发展的农民教育城乡协作157
7.4农民教育制度创新的主要路径157
7.4.1加强农民教育立法,保障农民受教育权益157
7.4.2基于有效需求表露,建立民主决策机制159
7.4.3保证地方政府权责对等,完善直接供给机制159
7.4.4创新“委托代理”关系,扶持第三方代理机制161
7.4.5倡导风险分担,强化多中心供给机制163
8农民教育供给实证研究——以福建省为例165
8.1福建省及其农民教育的总体特征166
8.1.1福建省城乡一体化与农民教育166
8.1.2福建省农民教育供给的调查与分析169
8.1.3福建省农民教育供给的总体特征176
8.2对福建省转型时期农民教育的探索180
8.2.1福建省近年来城镇化得到了快速发展181
8.2.2积极推进农民教育是福建省城镇化发展的必然要求182
8.2.3福建省农民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184
8.2.4推进福建省农民教育工作的几点建议186
8.3关注城市“新市民”:福建省农民教育的延伸188
8.3.1开展新市民教育的必要性分析188
8.3.2福建省新市民教育发展中的主要问题191
8.3.3构建福建省新市民社区教育发展模式的建议193
8.4福建省农民教育供给模式的构建197
8.4.1以政府为主体的内陆山区农民教育供给模式197
8.4.2以企业为主体的沿海地区农民教育供给模式199
8.4.3侨台胞集中地个人与农业院校共同协作的农民教育供给模式201
8.4.4多元主体联合的农民教育供给模式203
8.5福建省农民教育供给模式的完善205
8.5.1增强农民的社区意识及凝聚力206
8.5.2加快网络教育技术在农村的普及应用207
8.5.3加大大众传媒对农民教育的宣传力度209
8.5.4完善监督评估和反馈沟通机制210
参考文献213
后记233
热门推荐
- 1963308.html
- 1104711.html
- 1340044.html
- 613851.html
- 3648817.html
- 3628644.html
- 1451266.html
- 515494.html
- 2726945.html
- 247263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87662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1433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74165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95066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73433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18973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13747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69271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12797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3056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