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财政学 第2版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梅阳编著 著
- 出版社: 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
- ISBN:7542908669
- 出版时间:2006
- 标注页数:376页
- 文件大小:18MB
- 文件页数:388页
- 主题词:财政学
PDF下载
下载说明
财政学 第2版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节 财政的产生和发展1
一、财政的产生1
第一章 导论1
二、财政的发展4
第二节 财政学说简介13
一、中国古代的财政思想13
二、资产阶级财政学说14
三、中国社会主义财政理论的形成与发展16
复习思考题17
第二章 财政的概念与职能18
第一节 财政的概念18
一、财政参与国内生产总值分配的过程18
二、财政的一般特征19
三、财政概念的一般表述21
一、公共产品及其特征22
第二节 公共产品与公共财政理论22
二、市场失灵与公共财政24
三、构建我国公共财政理论框架26
第三节 财政的职能27
一、资源配置职能28
二、收入分配职能30
三、经济稳定职能31
复习思考题33
第三章 财政支出总论34
第一节 财政支出的含义与组成34
一、财政支出的含义34
二、财政支出的组成36
第二节 财政支出分类37
一、财政管理上的分类37
二、财政理论上的分类43
三、财政支出的经济影响47
第三节 财政支出的规模53
一、财政支出规模的衡量指标53
二、财政支出的增长趋势55
三、中国财政支出规模的分析59
第四节 财政支出的原则63
一、量入为出与收支结合的原则63
二、统筹兼顾、全面安排的原则65
三、厉行节约、讲求效益的原则66
第五节 财政支出效益分析67
一、财政支出效益分析的意义67
二、财政支出效益分析的特点67
三、财政支出效益分析的方法68
复习思考题73
一、行政管理与国防经费支出的性质与内容74
第四章 购买性支出74
第一节 行政管理与国防经费支出74
二、行政管理费和国防费的控制75
第二节 文教科学卫生支出82
一、文教科学卫生支出的性质与内容82
二、文教科学卫生支出的管理84
第三节 财政投资性支出90
一、政府投资的特点与范围90
二、基础产业发展与财政投融资94
三、财政农业投资97
复习思考题100
第五章 转移性支出101
第一节 社会保障支出101
一、社会保障的概念与内容101
二、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与发展106
三、社会保障的资金来源与筹资模式110
四、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保障体制改革114
第二节 财政补贴支出119
一、财政补贴的性质与内容119
二、我国财政补贴制度的实践与改革125
复习思考题128
第六章 财政收入总论129
第一节 财政收入的含义与分类129
一、财政收入的含义129
二、财政收入的分类130
第二节 财政收入的规模143
一、财政收入规模的内涵143
二、制约财政收入规模的因素分析144
第三节 组织财政收入的原则149
一、从发展经济入手增加财政收入的原则150
二、利益兼顾的原则150
三、合理负担的原则151
四、公平与效率兼顾的原则152
复习思考题153
第七章 税收原理154
第一节 税收的概念154
一、税收的性质154
二、税收的形式特征154
第二节 税收术语156
一、纳税人156
二、课税对象157
三、税率157
四、课税基础160
第三节 税收的分类161
五、附加、加成和减免161
一、按课税对象分类162
二、按计税依据分类163
三、按税收与价格的关系分类163
四、按税收的管理与使用权限分类163
五、按税负能否转嫁分类164
第四节 税收的转嫁与归宿164
一、税负转嫁与归宿的含义及方式164
二、税负转嫁的条件166
第五节 税收的公平与效率167
一、税收公平原则168
二、税收效率原则169
复习思考题170
一、税收制度的组成171
第一节 税收制度的组成与发展171
第八章 税收制度171
二、税收制度的发展172
三、我国税收制度的沿革174
第二节 商品课税179
一、商品课税的特点179
二、商品课税的主要税种180
第三节 所得课税188
一、所得课税的特点188
二、所得税的主要税种189
第四节 其他课税193
一、资源课税193
二、财产课税195
三、行为课税197
复习思考题199
第一节 国际税收的含义200
一、国际税收的概念200
第九章 国际税收200
二、国际税收的研究对象、范围及方法203
第二节 国际重复征税及其减除方法205
一、税收管辖权205
二、国际重复征税210
三、国际重复征税的减除方法211
四、税收饶让215
第三节 避税与反避税216
一、国际避税及其产生的原因216
二、国际反避税217
第四节 国际税收协定218
一、国际税收协定的概念218
二、国际税收协定的内容221
复习思考题225
一、国债的概念227
第十章 国债227
第一节 国债的概念与分类227
二、国债的特征228
三、国债的功能231
四、国债的分类233
五、国债结构235
第二节 国债的规模236
一、国债规模的含义236
二、国债的负担237
三、国债的限度237
四、国债规模的衡量指标238
五、我国的国债规模240
第三节 国债的发行241
一、国债的发行和推销机构241
三、国债的发行方式242
二、国债的发行价格242
四、国债的利率245
第四节 国债的偿还247
一、国债的偿还方式247
二、国债的付息方式248
三、偿债的资金来源249
第五节 国债市场251
一、发行市场和流通市场251
二、国债市场的功能252
三、我国的国债市场252
第六节 我国国债状况254
一、1950年发行的人民胜利折实公债255
二、1954~1958年发行的国家经济建设公债255
三、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发行的国债255
复习思考题256
一、政府预算的概念257
第十一章 政府预算257
第一节 政府预算的含义257
二、政府预算的基本特征259
第二节 政府预算的类型260
一、按预算编制的形式分类260
二、按预算编制的方法分类261
三、按预算项目能否直接反映其经济效果分类262
四、按预算收支的平衡状况分类264
五、按预算分级管理的要求分类265
六、按收支管理范围和编制程序分类265
七、按预算作用的时间长短分类266
第三节 政府预算的原则与政策267
一、政府预算的原则267
二、政府预算政策269
一、部门预算的含义与原则272
第四节 部门预算制度272
二、部门预算的内容275
第五节 政府采购制度278
一、政府采购制度的含义278
二、政府采购的原则279
三、政府采购的当事人281
四、政府采购的方式283
五、政府采购的程序286
第六节 国库集中收付制度288
一、国库集中收付制度的概念及实施意义288
二、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的基本内容290
复习思考题295
第十二章 政府间的财政关系296
第一节 政府间收支的制度安排296
一、确定政府间财政关系的原则296
二、政府预算管理体制的内容302
第二节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府预算管理体制的沿革307
一、1980年在全国大部分地区实行“划分收支,分级包干”体制308
二、1985年实行“划分税种,核定收支,分级包干”体制308
三、1988年对地方财政包干办法的改进309
第三节 “分税制”预算管理体制310
一、分税制基本问题310
二、我国实行分税制的基本内容311
第四节 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313
一、政府间转移支付的概念及其分类313
二、政府间转移支付的模式和一般方法316
三、政府间转移支付的必要性320
四、我国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323
复习思考题329
一、预算外资金的含义和范围330
第一节 预算外资金概述330
第十三章 预算外资金330
二、预算外资金的特点331
三、预算外资金的分类332
四、政府收费的性质、范围和原则334
第二节 预算外资金的管理方式336
一、预算外资金管理的原则336
二、预算外收支两条线的管理制度337
三、预算外收支和结余的管理341
四、预算外资金的计划管理344
五、预算外资金的财务会计管理346
六、预算外资金收支两条线管理347
七、政府收费体制的改革347
第三节 预算外资金发展的目标模式351
一、统一政府预算管理体系351
二、统一政府预算管理体系的必要性352
三、统一政府预算管理体系的对策355
复习思考题356
第十四章 财政平衡和财政政策357
第一节 财政平衡和财政赤字357
一、财政平衡与财政赤字的概念357
二、财政赤字的经济影响359
第二节 财政政策361
一、财政政策的内容与分类361
二、财政政策工具363
第三节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配合367
一、财政与银行之间的密切联系367
二、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配合的必要性369
三、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配合方式372
复习思考题375
热门推荐
- 1162087.html
- 1678895.html
- 1868549.html
- 3469097.html
- 3278505.html
- 1575832.html
- 3043152.html
- 1488829.html
- 1091169.html
- 97042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29826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39427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44925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57331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75669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25828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74453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89448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64509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7630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