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高等教育心理学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高等教育心理学
  • 张文新主编 著
  • 出版社: 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 ISBN:7209034951
  • 出版时间:2004
  • 标注页数:334页
  • 文件大小:129MB
  • 文件页数:348页
  • 主题词:高等教育心理学-师资培训-教材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高等教育心理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编 高等教育的心理学基础1

第一章 绪论1

第一节 心理学概述1

一、心理学的对象2

二、心理学的主要理论流派和观点4

三、现代心理学的研究主题与重要分支学科7

四、心理学的任务11

第二节 教育心理学与高等教育心理学13

一、教育心理学概述13

二、高等教育心理学17

第三节 高校教师学习高等教育心理学的意义23

一、有助于了解大学生的心理特点,提高教育的针对性23

二、有助于把握教学规律,提高教育教学能力25

三、有助于把握教师角色,增强角色胜任能力26

四、有助于掌握必要的心理保健知识,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27

第二章 大学生的心理发展30

第一节 心理发展概述30

一、心理发展的含义与内容30

二、心理发展的基本问题与理论观点32

三、个体毕生发展概述35

第二节 大学生的认知发展39

一、认知发展的基本理论39

二、大学生认知发展的一般特点43

三、大学生的思维发展44

第三节 大学生的人格和社会性发展49

一、大学生的人格发展49

二、大学生自我同一性的确立52

三、大学生同伴关系的发展54

四、大学生价值观的发展57

第四节 大学生的心理差异60

一、能力的差异60

二、认知风格的差异62

三、人格的差异63

第三章 高等学校教师心理67

第一节 教师的社会角色67

一、角色与角色期待67

二、教师的角色期待70

三、教师职业角色的形成与培育76

第二节 教师的职业能力与人格特点79

一、教师的一般教学能力79

二、教师的教学监控能力与教学效能感82

三、教师的人格特点89

第三节 教师的专业发展91

一、专家型教师——教师专业发展的终极目标91

二、从新手型教师到专家型教师97

第二编 高等学校学习心理101

第四章 大学生学习心理概述101

第一节 人类学习概述101

一、什么是学习101

二、学习的过程104

三、学习的分类105

第二节 学习理论109

一、联结派的学习理论109

二、认知派的学习理论115

三、人本主义学习理论122

第三节 大学生学习的主要特点124

一、学习方式的多样性124

二、学习过程的阶段性125

三、学习内容的特殊性126

四、学习组织的主体性127

第五章 大学生的学习动机及其激发129

第一节 学习动机概述129

一、学习动机的含义129

二、与动机有关的几个概念130

三、学习动机的种类131

四、学习动机的作用132

五、大学生学习动机的特点133

第二节 学习动机理论136

一、麦克米兰德的成就动机理论136

二、阿特金森的成就动机期望×价值理论139

三、韦纳的成就动机归因理论142

第三节 大学生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146

一、影响大学生学习动机的因素146

二、大学生学习动机的培养149

三、大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发150

第六章 大学生的学习迁移及其教学促进155

第一节 学习迁移概述155

一、学习迁移的概念155

二、学习迁移的种类156

三、学习迁移的作用157

第二节 学习迁移理论158

一、形式训练说158

二、共同要素说159

三、概括化理论161

四、关系转换说163

五、学习定势说164

六、认知结构说165

第三节 大学生学习迁移的有效促进167

一、掌握有关的原理或规则167

二、提高知识的概括化水平168

三、让学生学会学习169

四、发挥定势的积极作用169

五、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170

第七章 大学生的知识掌握171

第一节 知识掌握概述171

一、知识与知识分类171

二、知识掌握及其标准173

三、知识掌握的一般过程177

第二节 陈述性知识的掌握与教学183

一、陈述性知识的表征183

二、陈述性知识的一般掌握过程185

三、陈述性知识的掌握方式186

四、陈述性知识的教学策略188

第三节 程序性知识的掌握与教学189

一、程序性知识的表征189

二、程序性知识的一般掌握过程190

三、程序性知识的掌握方式191

四、程序性知识的教学策略195

第四节 策略性知识的掌握与教学196

一、策略性知识的表现196

二、策略性知识的一般掌握过程198

三、常用的策略性知识199

四、策略性知识掌握的条件202

五、策略性知识的教学策略204

第八章 问题解决与创造性206

第一节 问题解决与创造性概述206

一、问题与问题解决206

二、问题解决的一般过程与主观影响因素208

三、创造性的实质与鉴别215

四、创造性的影响因素217

第二节 大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218

一、有效问题解决者的特征218

二、常用的问题解决教学策略221

三、问题解决的教学措施225

第三节 大学生创造性的开发与提高227

一、开发创造性的基本原则228

二、开发创造性的常用技术229

三、在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创造性231

第九章 大学生的品德及其培养235

第一节 品德学习概述235

一、道德与品德的概念235

二、品德的心理结构237

三、品德心理结构的特点241

第二节 品德形成与发展的理论242

一、道德形成的理论假设243

二、道德发展的阶段理论247

第三节 大学生品德发展的特点与培养258

一、大学生品德发展的特点258

二、品德的教育与修养262

三、品德修养方法269

第三编 高等学校心理教育272

第十章 大学生人际交往与调适272

第一节 大学生群体心理的发展272

一、群体心理的一般概念272

二、大学生群体心理274

三、群体心理对大学生行为的影响282

第二节 大学生的人际交往与人际关系284

一、大学生人际交往与人际关系的特点284

二、大学生人际关系的类型285

三、影响大学生人际交往与人际关系的因素286

四、大学生人际交往与人际关系障碍289

第三节 大学生人际关系的优化与调适292

一、克服自身心理上的不足与障碍292

二、有意识地加强人际交往训练293

第十一章 大学生心理健康与咨询298

第一节 心理健康与心理咨询概述298

一、心理健康概述298

二、心理咨询概述302

第二节 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及教育对策305

一、大学生的一般心理问题305

二、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障碍306

三、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对策312

第三节 心理咨询的形式与常用的方法317

一、精神分析治疗317

二、行为治疗318

三、人本主义治疗321

四、认知治疗322

五、支持治疗323

六、森田治疗324

七、家庭治疗325

八、艺术治疗326

参考文献329

后记333

热门推荐